中藥觀音竹,因為其作用和功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被人們使用。那么,觀音竹究竟具有怎么樣的功效與作用呢?讓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別名】蛇兒參、水麥冬、騎馬參、龍爪參、雙腎草、走腎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舌唇蘭的帶根全草。
【原形態(tài)】舌唇蘭,陸生植物,高50-60cm,具粗厚的纖維根。莖直立,無毛,具3-6枚葉。下部葉橢圓形或長圓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抱莖,無毛,最大的葉長達16cm,寬達5cm,上部的葉漸成苞片狀,浙尖?偁罨ㄐ蜷L10-15cm,具10-20余朵花;花苞片狹披針形,綠色,常稍長于子房;花大,初為白色,后變?yōu)榈S色;中萼片卵形,兜狀,急尖,長7mm,側(cè)萼片反折,斜卵形,急尖,和中萼片等長;花瓣條形,先端鈍,稍短于中萼片,唇瓣條形,不分裂,肉質(zhì),長可達2cm;距絲狀,比子房長,達6cm,弧曲;子房細圓柱狀,無毛;ㄆ5-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3500m的密林下草叢中、草坡上或溝谷陰濕處。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補氣潤肺;化痰止咳;解毒。主病后虛弱;肺熱咳嗽;痰喘氣壅;白帶;虛火牙痛;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觀音竹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觀音竹,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