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后現代主義與歷史真實文化論文
有關歷史性質的探討,自19世紀蘭克學派興起后,似乎已經不再成為一個問題。盡管對歷史的科學理解在20世紀初受到了新興歷史學派的挑戰(zhàn),但對歷史真實性的追求,二者還是一致的。然而,在人類跨入新千年之際,后現代主義向嚴謹的歷史學提出了全新的挑戰(zhàn),致使歷史的真實性本身成了問題。歷史的真實性何以存在?
“歷史”一詞起源于古希臘文的historia,其含義是雙重的,一方面是指過去發(fā)生或經歷的事情,另一方面是指對過去發(fā)生事情的記錄和敘述。因此,作為一種敘述的藝術,歷史所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無論何時賦予歷史敘事‘真實的故事’這一特征,需要強調的都應是‘真實的’這個形容詞,而不是‘故事’這個名詞!盵1]也就是說,對真的追求,是歷史學的核心目的之一。但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是,對于歷史真實性的理解存在著兩個方面,其一,是人類的歷史進程本身的真,其二是人類對歷史認識的真。這兩個方面并不是絕對同一的,因為作為本體的歷史事件,盡管具有純客觀的性質,但對于理解者的當下存在來說,那并不是一個經驗的世界,而是存在于歷史學家的視野之外。歷史與當下的事實不一樣,當下的事實具有歷史事件所不具備的某種在場的性質,而歷史事件在本質上是不在場的。因此,對于這種本體論意義上的歷史的直接認識是不可能的,人們只有通過文字、符號和遺存,經由分析、推理和想象,再現過去發(fā)生的事件。也就是說,人們通過歷史認識所獲得的真并不是歷史事件本身的客觀存在,而是建立在歷史事件的主體或后人對歷史事件敘述的基礎之上的。這樣,必然存在著一個歷史事件本身和歷史認識的真相符合的問題。盡管在敘事與真實性之間是連續(xù)的,在形式上具有共通性,但每一個敘述者在記錄或敘述歷史事件產生、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中,都不可能處于歷史之外,以一個絕對客觀的態(tài)度進行記錄和敘述,而是自覺不自覺地在敘述中打上時代或敘述者本人的烙印。因此,歷史學家在歷史認識的過程中所面對的并不是那個曾經發(fā)生過的客觀的歷史事件,而是記錄和敘述歷史事件的文本,他只有借助于歷史敘述者的文本這一中介,才有可能觸及歷史的本體。換言之,人們對歷史進程的認識,只能是對歷史敘述結果的研究,研究的是一種敘述的活動,不僅需要研究敘述的內容,而且需要研究敘述的活動本身。因此,他所得到的就是歷史敘述的真,而不是歷史本體的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我們說歷史是一門藝術,一門敘述的藝術。那么如何理解19世紀科學的歷史學所追求的客觀性呢?
不可否認,19世紀歷史學對歷史客觀性的追求,使歷史學成為一門科學。但是,這種科學的歷史學與作為敘述藝術的歷史學并不是截然對立的,它也是建立在歷史敘述的基礎之上的,只不過是在藝術的真實性上涂上了濃厚的時代特征。
首先,就科學的歷史學形成的時代背景來看,19世紀是一個科學的世紀,自然科學在這個時代取得了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任何其他的學科若想取得自己的合法地位,就必須按照自然科學的模式來建構自己的體系,并努力在自身的研究中追求自然科學那樣的精確性、客觀性。在這種形勢下,歷史學若想確立自己在人類文化中的地位,自然難免走上客觀化的進程。而在歷史學的研究對象中,只有作為本體的歷史事件才具有自然科學那樣的客觀性。因此,19世紀的歷史學來說,“如實地說明歷史”就是最終的目的。與此相關,對客觀性的追求還有一個根源,即古典史學對道德史觀和天命史觀追求,導致以外在的目的來裁剪歷史。為此,也必須還歷史以真實的面目。正如蘭克所強調的,“對可靠資料的批評考證,不偏不倚的理解,客觀的敘述,所有這些應結合起來,目的是再現全部歷史真相!盵2]
其次,19世紀對客觀性的追求,使歷史學家們第一次對其所面對的全部的歷史文本進行了清理。一方面,在他們對證據加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嚴格的考證下,有關歷史細節(jié)的知識大量地增加。各種經過分析整理的史料,大最的問世,以及新考古方法的出現,大大豐富了歷史文本的內容。另一方面,那些為了外在的目的虛構的史料被排除,從而使以歷史本身為目的重新敘述歷史成為可能。但是,19世紀歷史學對歷史資料的考證,直接獲得的并不是歷史本體的真實,而是歷史敘述的真實性。也就是說,科學的歷史學所面對的也是用以記錄或敘述歷史事件的文本,而不是歷史事件本身。對文本真實性的考證,并不能排除文本的作者在記述歷史事件過程作為前提存在的意義的預設?陀^的歷史學,仍然是以敘述的文本為核心的。通過這種方式他們所得到的是歷史敘述的真,而不是歷史本體的真。那么,客觀性是如何可能的呢?
第三,對歷史客觀性的追求是與歷史研究關注的對象密切相關的。19世紀是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勝利進軍的時代,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和國際舞臺上的民族統(tǒng)一、自決是時代的主題。因此,軍政史也為19世紀歷史學研究的核心。正是將歷史研究的對象限定在歷史上那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偉大的英雄人物身上,那種對歷史客觀性的追求才有可能。因為只有對上述的研究對象在歷史上才留下了詳細的記載,可供考證。也就是說,這種客觀性實質上是一種敘述的客觀性,即通過以一個論斷的形式對歷史上發(fā)生的事件的陳述。不但如此,這種客觀性的獲得還是以犧牲人類歷史的整體性為代價的,對政治的偏重使史學研究變得日益狹隘,它不僅忽視了政治以外的其它因素,而且忘記了構成民族、國家的人、普通人。正因如此,科學的歷史學在20世紀初招來了多方面的批評。但這種批評并沒有導致歷史研究的衰落,相反,它卻導致了一場研究路線的分化和學術研究精密化的增長。新的歷史學派將研究的對象轉向了社會的整體、轉向了普通人的生活。其目的不再是追求歷史事件的客觀性,而是力圖再現歷史生活本身。因此,盡管追尋歷史的客觀性那個“高貴的夢”破滅了,但對歷史真實性的追求依然存在。那么,如何理解歷史的客觀性與歷史的真實性呢?
歷史的客觀性這一理解,是來源于自然科學,是19世紀的歷史學家力圖使歷史學科學化的一個結果。盡管歷史學科學化的進程對于歷史學的發(fā)展的推動作用是不可否認的,但必須明確指出,歷史學的客觀性與自然科學的客觀性是不同的。因為歷史學的對象與自然科學的對象截然不同。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客觀的自然存在,其發(fā)展變化具有內在的客觀規(guī)律,是可以重復、多次發(fā)生的,對它的研究可以借助人工的環(huán)境再現其變化的進程。歷史事件作為人類活動的表現,是個別的,不具有重復性和(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性,人們也不可能通過自身的活動在現實中重復這一進程。對于歷史的研究,人們只能通過對史料的考察,在思想中再現歷史進程。而這種歷史進程的再現,是藝術的再現,而不是回到生活本身。而“‘藝術’和‘生活’之間的真正差別并非出于井然有序與混亂之間的對峙,而是在生活中缺少那種通過講述將事件轉變成故事的觀點。講述不只是一種言辭行為,也不只是復述事件,而是一種以某種更高的認識形成的行為!盵3]因此,歷史學的研究中,就不可能具有自然科學那樣的客觀性,它所追求的真實,是一種藝術的真實,是對歷史進程中人的生存方式的再現。
歷史學所追求的藝術的真實是內在于人類的歷史進程本身之中的,這種藝術的真實就是在歷史進程之中展現出來的人類的文化精神。在某種意義說,歷史就是人類文化精神演變的進程。而文化精神就表現于人類的共同體中。因為共同體并不是與構成它的諸多個體對立的,其存在準確地說是因為這些個體在意識上的相互承認,并進而承認共同體本身。這說明有一種敘事結構:共同體并不只是作為一個發(fā)展而存在,當其成員假定了相互認同的我們時,它還通過對這種發(fā)展進行反思性理解而存在。而在現代的共同體則是一個虛幻的、理性的共同體,它借助獨立的個體生成的過程中對傳統(tǒng)共同體的消解,把獨立的個體徹底地排除于共同體之外,從而喪失了反思和批判的維度,以至招來后現代主義的反動。因此對后現代主義對歷史學的影響的思考,我們也不應僅限于后現代主義對歷史的真實性——客觀歷史的真實——的反叛,而是要從后現代主義所表現出的文化精神去理解。就后現代主義所表現出來的文化精神來看,其核心是對現代主義所代表的那種絕對理性的文化精神的反動。但我們也絕對不能因此就象后現代主義那樣,把共同體的存在、人之存在的本真狀態(tài)一起拋棄掉,應該在對現代主義的批判的進程中,重建人類的共同體,其核心在于揭示人類生存的本真狀態(tài),而這一點只有通過對人類文化精神的反思性的理解才有可能。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對人類文化精神的追尋,是當代思辨的歷史哲學興起的根本原因。
注釋:
[1]C·洛倫茨:《歷史能是真實的嗎?敘述主義、實證主義與“隱喻的轉向”》,載《世界哲學》2002年第2期,第21頁。
[2]轉引自劉昶:《人心中的歷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頁。
[3]D·卡爾:《敘事與真實的世界:為連續(xù)性辯護》,載《世界哲學》2003年第4期,第81頁。
【后現代主義與歷史真實文化論文】相關文章:
后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04-26
后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04-27
簡論詹姆遜的后現代主義文化思想04-29
西方文化的自我超越與后現代主義04-27
簡論文化建設對完成黨的歷史任務的意義04-27
歷史小論文05-17
西方后現代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04-27
論《出埃及記》的歷史真實性04-27
論文化自覺與文化保護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