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人的焦慮》讀后感
讀者:孫玲 中午的時候終于把《中國人的焦慮》這本書看完了,只是今天有些奇怪,既不是小說也不是什么悲劇,僅僅是一些大師的名言以及等等議論性的語句吧,我竟然看著看著哭了。有點難過,有點傷感,有點失望。不為別的,竟為自己的無知。不知道是幾百年抑或幾千年前人家就想到的問題、事實以及道理我直到今天才開始接觸。而如今還在一味的虛度光陰,自己都覺得無地自容了。 理性的本分只能是限定于人所能經(jīng)歷到的世界的范疇,也就是說,理性是以人類經(jīng)驗世界為對象的活動,費經(jīng)驗的世界則非認識理性所能為。凡是不能被我們的認知、計算和邏輯所了解和掌握的,都是我們經(jīng)驗以外的東西,經(jīng)驗以外的東西不能被理性所承認。 “浮士德的精神”說明,在理性的驅(qū)使下,人所具備的這種無限進取精神拼命要去尋找彼岸的世界,但卻最終找不到彼岸世界的苦惱和困頓。于是人只好在彼岸世界的無限性中苦苦尋覓,這種尋覓卻被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自我所限制。人為了讓自己的靈魂得以安寧,必須不斷地進取,不斷地向前邁進。在這個過程中,目的不見了,人只是為了前進而前進,為進取而進取。“浮士德精神”就是為進取而進取的精神。這意味著,理性作為工具在人文領域中已經(jīng)獲得了最極端的發(fā)揮。 不斷地追求知識,內(nèi)心永遠不能滿足,最后對知識徹底地失望。 萬事忍耐是中國人對付苦難現(xiàn)實的秘訣!爸袊说男愿裰凶钭寶W洲人驚訝的莫過于他們的忍耐了!边@不僅僅是出于無奈之舉。中國人的忍耐并不是被動,而是主動地忍耐。這很像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所說的“主動性遺忘”,進而成為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 羅素還認為“中國文化有個弱點:缺乏科學。”他在《中國問題》一書也寫到“我們可以教中國人的并不是我們的道德,也不是治國箴言,而是科學與技術。中國的知識分子所真正面臨的問題是學習西方人的知識而不要染上西方人機械的人生觀。 中國人認為發(fā)起人和種類的爭吵都會招來混亂。因而,他們盡可能避免直接的對抗,如果需要的話,就間接地予以處理。。。。對人際和諧的要求如此強烈,以致暫時的經(jīng)濟利益不能征服它。 傳統(tǒng)中國人因順應中國文化并不產(chǎn)生明顯的焦慮,F(xiàn)代中國人出現(xiàn)雙重焦慮:因兩種文化的沖突的焦慮和西方文化價值造成的焦慮。 我開始想念我的《小王子》了。 (十二月讀書筆記)【《中國人的焦慮》讀后感】相關文章:
克服焦慮焦慮心得體會12-15
心情焦慮的說說05-22
關于焦慮的說說12-04
趕跑職場焦慮03-13
關于焦慮的作文04-30
心情煩躁焦慮的說說05-16
如何幫助焦慮的人?08-14
如何應對考前焦慮12-15
如何幫助焦慮的人11-30
關于焦慮的說說句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