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全效學(xué)法七下數(shù)學(xué)相交線與平行線答案
2.1 第1課時 對頂角、余角與補(bǔ)角
答案解析
1.C 【解析】 ∵∠AOB=90°,∠1=40°,∴∠2=90°-∠1=90°-40°=50°.
2.B 【解析】 與∠1互余的角有∠2,∠3,∠4,一共3個.
3.A 【解析】 兩條直線相交后,所得的兩個角只有一個公共頂點,且兩個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互為對頂角.圖中∠2和∠3是對頂角,故選A.
4.C 【解析】 本題考查互為余角、互為補(bǔ)角及對頂角的概念.
5.40°,140° 【解析】 設(shè)兩個角的度數(shù)為2x,7x,由題意知2x+7x=180°,解得x=20°,所以2x=40°,7x=140°.
6.(1)∠AOD或∠COB,∠AOE或∠BOF
(2)∠BOC,∠DOF (3)50° 130°
【解析】 本題考查補(bǔ)角、對頂角的概念及對頂角的性質(zhì).
7.【解析】 可設(shè)這個角為x,則它的補(bǔ)角為180°-x,它的余角是90°-x,根據(jù)題意列方程求解.
解:設(shè)這個角是x,根據(jù)題意,
得180°-x=4(90°-x)+15°15′,解得x=65°5′,
即這個角的度數(shù)為65°5′.
8.B 【解析】 利用垂直的定義,結(jié)合已知條件先求出∠EOD的度數(shù),再根據(jù)補(bǔ)角定義,求∠COE的度數(shù).
∵OE⊥AB,∠BOD=45°,
∴∠EOD=90°-∠BOD=45°(余角定義),
∴∠COE=180°-∠EOD=135°(補(bǔ)角定義),
故選B.
9.【解析】 由∠AOB+∠BOD=90°,可求得∠BOD,
1再由OC是∠BOD的平分線,得∠COD=2∠BOD.
解:因為∠AOB與∠BOD互為余角,
所以∠BOD=90°-∠AOB=90°-29.66°=60.34°.
又因為OC是∠BOD的平分線,
1所以∠COD=60.34°×2=30.17°.
因為0.17°=60′×0.17=10.2′,0.2′=60″×0.2=12″,
所以∠COD=30°10′12″.
答:∠COD等于30°10′12″.
10.【解析】 本題為探索題,應(yīng)從最簡單的情況入手,觀察角增加的規(guī)律,從而解決問題.
解:兩條直線相交,對頂角有兩對,它們分別是∠AOC與∠BOD,∠BOC與∠AOD;增加一條直線EF,則增加的對頂角為∠AOE與∠BOF,∠EOD與∠COF,∠EOB與∠AOF,∠EOC與∠DOF四對,則共有(2+4)對對頂角.以此類推,n條直線相交,共有[2+4+6+8+?+2(n-1)]對對頂角.而2=1×2,2+4=6=2×3,2+4+6=12=3×4,??
所以[2+4+6+8+?+2(n-1)]
=(n-1)n=n2-n,
即n條直線交于一點,共有(n2-n)對對頂角.
2.1 第2課時 點到直線的距離
答案解析
1.C
2.D 【解析】 因為兩條直線相交,分為垂直相交和斜交,故分兩種情況討論:當(dāng)兩條直線垂直相交時,四個角都是直角,故A、B錯誤;當(dāng)兩條直線斜交時,有兩個角是銳角,兩個角是鈍角,所以C錯誤.綜上所述,D正確.故選D.
3.D
4.70 【解析】 ∵∠BOD=20°,∴∠AOC=∠BOD=20°.
∵OE⊥AB,∴∠AOE=90°,∴∠COE=90°-20°=70°.
5.解:過點A作BC的垂線,交CB的延長線于點E,
第5題答圖
根據(jù)點到直線的距離的定義: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長度,叫點到直線的距離,
可得AE的長度即為點A到BC的距離.
6.解:某人在路的左側(cè)A處,要到路的右側(cè),如圖,沿垂線段AC的方向走最近,理由是垂線段最短.
第6題答圖
若他要到路對面的B處,如圖,連接AB,沿線段AB走最近,理由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17.解:∵OE為∠BOD的平分線,∴∠BOE=2∠BOD,
即∠BOD=2∠BOE=2×15°=30°;
∵OA丄OB,OC丄OD,∴∠AOB=∠COD=90°,
∴∠AOC=360°-90°-90°-30°=150°.
8.解:(1)∠COE的余角有2個,是∠AOC和∠BOD;
(2)∵OF平分∠BOD,∴∠BOD=2∠DOF=36°.
∵∠AOC與∠BOD是對頂角,∴∠AOC=∠BOD=36°.
∵EO⊥AB,∴∠AOC+∠COE=90°,
∴∠COE=90°-∠AOC=90°-36°=54°.
9.解:如答圖所示,連接AB,過點B作BC⊥MN于點C,(1)若從點A到點B,沿線段AB走路程最短,理由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2)若從B又要到公路MN上去,沿線段AB,BC走路程最短,理由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及垂線段最短.
第9題答圖
2.2 第1課時 直線平行的條件1
答案解析
1.A
2.C 【解析】 ∠2,∠3是兩條直線GF,EC被直線AB所截得的同位角,故選擇C.
3.A 【解析】 利用“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作出判斷.
4.∠FAE,∠FAC
5.31 【解析】 因為∠ABC=∠ADE時,DE∥BC,理由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6.(1)50° (2)50° (3)130° 【解析】 (1)因為∠1=∠2時,a∥b,因此∠2=50°;(2)當(dāng)∠3=50°時,∠2=50°,因此∠1=∠2,所以a∥b;(3)當(dāng)∠4=130°時,∠2=180°-130°=50°,因此∠1=∠2,所以a∥b.
7.平行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解析】 本題是閱讀題,認(rèn)真閱讀是解題的關(guān)鍵,考查直線平行的條件: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8.解:(1)∠1與∠2,∠3與∠4;
(2)AB∥CD,CD∥EF.
9.【解析】 要判斷直線AB,CD是否平行,關(guān)鍵是看這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EF所截而形成的角中是否有同位角相等.
解:(1)AB∥CD.理由:
由對頂角相等,得∠EGA=∠BGF.
由∠EGA=∠DHF(已知)和等式的性質(zhì),
得∠BGF=∠DHF.
根據(jù)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有AB∥CD.
(2)AB∥CD.理由:
由鄰補(bǔ)角的定義,有∠EGB+∠BGF=180°.
由已知條件∠EGB+∠DHF=180°,
有∠BGF=∠DHF.
根據(jù)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得AB∥CD.
2.2 第2課時 直線平行的條件2,3.
答案解析
1.A 【解析】 A.∵∠DAC=∠BCA,∴AD∥BC(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故正確;B.根據(jù)“∠DCB+∠ABC=180°”只能判定“DC∥AB”,而非AD∥BC,故錯誤;C.根據(jù)“∠ABD=∠BDC”只能判定“DC∥AB”,而非AD∥BC,故錯誤;D.根據(jù)“∠BAC=∠ACD”只能判定“DC∥AB”,而非AD∥BC,故錯誤;
2.B 【解析】 A.已知∠1=∠3,根據(jù)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以判斷,故正確;B.不能判斷;C.同旁內(nèi)角互補(bǔ),兩直線平行,可以判斷,故正確;
D.同旁內(nèi)角互補(bǔ),兩直線平行,可以判斷,故正確.
3.D 【解析】 正確識別“三線八角”中的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是正確答題的關(guān)鍵,在復(fù)雜的圖形中具有相等關(guān)系的兩角首先要判斷它們是否是同位角或內(nèi)錯角,A項中∠1與∠2相等,B項中∠2與∠4相等,C項中∠3與∠4相等,均不能推出a∥b,因為它們不是a,b被截得的同位角或內(nèi)錯角,不符合題意;D項中∠1+∠4=180°,因為∠1的對頂角與∠4是a,b被截得的同旁內(nèi)角,符合題意.故選D.
4.C 【解析】 要認(rèn)準(zhǔn)BC和AD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BD所截得到的兩個角是∠1和∠2.
5.(1)∠5 ∠6 (2)∠6 ∠5 (3)∠4,∠A ∠3
【解析】 本題考查了對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概念的理解和運(yùn)用.
6.75° 43° 【解析】 根據(jù)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有∠1=∠B=75°,∠2=∠C=43°時,l∥BC.
7.(1)∠C (2)∠DEF (3)∠EFC (4)∠AED
【解析】 (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3)、
(4)同旁內(nèi)角互補(bǔ),兩直線平行.
8.(1)∠BED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2)∠DFC 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3)∠AFD
9.【解析】 要說明DF∥AE,只需說明∠ADF=∠DAE,這由已知條件知∠ADC=∠BAD,且∠1=∠2,則可得出∠ADF=∠DAE,問題解決.
解:DF∥AE,理由如下:
因為CD⊥DA,DA⊥AB,
根據(jù)垂直定義可知∠CDA=∠DAB=90°,
又因為∠1=∠2, http://http://m.msguai.com/news/55BF31C546ED50A9.html 所以∠CDA-∠2=∠DAB-∠1,
即∠ADF=∠DAE,
根據(jù)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知DF∥AE.
10.此題答案不唯一,填寫的條件可以是∠CDA=∠DAB或∠FCD=∠FAB或∠BAC+∠ACD=180°等
【解析】 本題是一道探索性條件開放性題目,能有效地培養(yǎng)“執(zhí)果索因”的思維方式與能力.欲證AB∥CD,在圖中發(fā)現(xiàn)AB,CD被直線AC或AD所截,然后根據(jù)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尋找同位角或內(nèi)錯角或同旁內(nèi)角即可.根據(jù)同位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可以添加∠FCD=∠FAB;根據(jù)內(nèi)錯角相等,兩條直線平行,可以添加∠CDA=∠DAB;根據(jù)同旁內(nèi)角互補(bǔ),兩條直線平行,可以添加∠BAC+∠ACD=180°.
2.3 平行線的性質(zhì)
答案解析
1.C
2.B 【解析】 本題考查平行線的性質(zhì),即當(dāng)兩直線平行時,同位角相等,內(nèi)錯角相等,同旁內(nèi)角互補(bǔ).A項中的∠1與∠2是兩平行線形成的同旁內(nèi)角,只能得到∠1+∠2=180°的結(jié)論,不能得到∠1=∠2;B項中由“對頂角相等”和“同位角相等”可得到∠1=∠2;C項中的兩個角不是由兩平行線形成的內(nèi)錯角,不能得到∠1=∠2;D項中的兩個角不是由兩平行線所形成的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故無法判斷兩角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故選B.
3.D 【解析】 由DF∥AB,根據(jù)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即可求得∠BED的度數(shù),又由鄰補(bǔ)角的定義,即可求得答案.
∵DF∥AB,∴∠BED=∠D=70°.
∵∠BED+∠BEC=180°,
∴∠CEB=180°-70°=110°.故選D.
4.12° 5.60 6.110
7.解:∠F=∠G.理由如下:
因為∠AED+∠BAE=180°,所以AB∥CD,
所以∠1+∠GAE=∠2+∠AEF,
又因為∠1=∠2,所以∠GAE=∠AEF,
所以FE∥AG,所以∠F=∠G.
8.解:能.理由:因為DF∥AC,所以∠C=∠FEC,又∠C=∠D,所以∠D=∠FEC,所以BD∥CE.
9.A 【解析】 首先過點C作CD∥a,如答圖所示.
第9題答圖
∵a∥b,∴CD∥a∥b,
∴∠ACD=∠1=40°,∠BCD=∠2=60°,
∴∠3=∠ACD+∠BCD=100°.故選A.
2.4 用尺規(guī)作角
答案解析
1.【解析】 作一個角等于兩個角的和,應(yīng)先作一個角等于已知的∠α,再以∠α的一邊為邊向角的外部再作一個角使它等于已知的∠β.
解:(1)先作∠AOB=∠α.
(2)在∠AOB的外部作∠COB=∠β,則∠AOC=∠α+∠β即為所求.如圖所示.
第1題答圖
2.【解析】 先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α,再以∠α的一邊為邊向角的內(nèi)部作一個角使它等于∠β.
解:(1)作∠AOB=∠α.
(2)在∠AOB的內(nèi)部作∠COB=∠β,則∠AOC=∠α-∠β即為所求.如圖所示.
第2題答圖
3.解:如圖所示.
第3題答圖
作法:(1)作∠AOC,使∠AOC=∠α.
(2)以O(shè)為頂點,OC為一邊,在∠AOC的外部作∠COB,使∠COB=∠α.
(3)以O(shè)為頂點,OB為一邊,在∠COB的外部作∠BOD,使∠BOD=∠α. 則∠AOD=3∠α即為所求.
4.解:作圖略;
作法:(1)作∠AOC,使∠AOC=∠α.
(2)以O(shè)為頂點,OC為一邊在∠AOC的外部作∠COD,使∠COD=∠α.
(3)以O(shè)為頂點,OD為一邊,在∠DOA的內(nèi)部作∠DOB,使∠DOB=∠β,則∠AOB=∠θ即為所求.
5.【解析】 由平行線聯(lián)想平行線的判定條件,利用“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來作圖,本題實質(zhì)上是過P點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解:(1)過點P作直線l2與l相交于點A;
(2)作∠BPC=∠PAD;
(3)延長CP得直線l1,則l1就是所求作的直線,如圖所示.
第5題答圖
6.解:(1)如圖所示,連接OC,在OC上取一點M,作∠MCD=∠COA,則CD是過C點平行于OA的直線.因為由∠MCD=∠COA,根據(jù)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得CD∥OA
.
第6題答圖
(2)作∠MCE=∠COB,則CE是過C點且平行于OB的直線.由∠MCE=∠COB,根據(jù)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得CE∥OB.
(3)因為∠DCE=∠MCD+∠MCE,∠AOB=∠COA+∠COB,又因為∠MCD=∠COA,∠MCE=∠COB,
所以∠DCE=∠AOB.
【全效學(xué)法七下數(shù)學(xué)相交線與平行線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初中數(shù)學(xué)平行線教案12-30
相交線教案01-23
《相交線》教案04-24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教案-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04-25
教案《平行線》04-25
平行線作文11-28
平行線的性質(zhì)教案02-22
平行線的交點作文12-11
兩條相交線作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