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聶耳簡介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一作紫藝。筆名曾用過黑天使、噪森、浣玉、王達平等。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自幼喜愛花燈、滇劇等民間音樂,會演奏多種民間樂器。
大革命時期曾參加進步學生運動,十八歲到上海,翌年考進“明月歌舞團”,向黎錦暉學習作曲。因不滿劇團的方針,于1932年退出,去北平與李元慶等開展革命音樂活動。后回上海參加劇聯(lián)音樂小組,發(fā)起組織了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并在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工作,為左翼進步電影、話劇、舞臺劇作曲。1933年在創(chuàng)作上初試鋒芒,創(chuàng)作了《開礦歌》、《賣報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樂年”,《大路歌》、《開路先鋒》、《畢業(yè)歌》、《新女性》、《碼頭工人歌》、《前進歌》、《打長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曉》等民族器樂曲,都是這一年完成的。1935年,寫下了《梅娘曲》、《慰勞歌》、《塞外村女》、《自衛(wèi)歌》、《鐵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國后定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他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時間只有兩年左右,卻為八部電影、三部話劇、一部舞臺劇寫了二十首主題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十五首和根據(jù)民間音樂整理改編的民族器樂合奏四首、口琴曲兩首,共創(chuàng)作了四十一首音樂作品。此外還發(fā)表了《黎錦暉的“芭蕉葉上詩”》、《中國歌舞短論》等十五篇戰(zhàn)斗性的音樂論文和《時代青年》等三部電影劇本(生前未出版)。
1935年到日本,準備經(jīng)歐洲去蘇聯(lián)求學,不幸于游泳時溺死于藤澤市鵠沼海中。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和時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國無產(chǎn)階級的光輝形象,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
《金蛇狂舞》:1934年,聶耳根據(jù)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并親自指揮灌成唱片!兜拱税濉肥恰独狭濉返淖凅w。它將后者的尾部變化發(fā)展,作為樂曲的開始,故俗稱《倒八板》。
第二段又將原曲中的“工”更換成“凡”,轉入上四度宮調(diào)系統(tǒng),情緒趨于明朗熱烈,故也稱它為《凡忘工》或《絕工板》。第三段則采用“螺螄結頂”旋法,上下句對答呼應,句幅逐層減縮,情緒逐層高漲,達到全曲高潮。樂曲配以激越的鑼鼓,更渲染了熱烈歡騰的氣氛。聶耳將其定名為《金蛇狂舞》,反映了他對新中國的堅強信念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聶耳簡介】相關文章:
聶耳墓04-29
《少年聶耳》教案01-20
聶耳歌曲創(chuàng)作的獨創(chuàng)性分析論文04-29
張恨水簡介01-10
北京簡介(經(jīng)典)06-11
王維簡介02-02
北京簡介03-12
公司的簡介03-06
春分的簡介03-21
TAFE簡介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