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1
活動目標:
1、使學生經歷比較物體個數的具體過程,認識符號=、>和<及其含義,能用符號或詞語描述所認識的數的大小。
2、使學生在比較物體多少的過程中,感受一一對應的策略和思想,體驗和理解比較物體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樣多”“多”“少”等概念,培養(yǎng)觀察、比較、判斷和推理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來自于生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學唱一首歌。
白板展示歌曲內容: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來報到。大于號,嘴巴朝著左邊笑,小于號,嘴巴朝著右邊笑,大于號,小于號,嘴巴朝著大數笑。
二、探究新知,比較大小。
教師側耳傾聽:“哇,森林里好熱鬧!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呢?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好多動植物都來參加運動會啦,真熱鬧。
1、”摸大樹“游戲
。1)現在進行的是”摸大樹“游戲,同學們看一下,都有哪些動物參加了這個游戲?它們各有多少只?
學生看圖回答,教師給予肯定。
。2)教師給學生介紹”>”,并告知學生”4>3“讀作”4大于3“
2、”捉迷藏“游戲
。1)同學們,小松鼠和小白兔的只數,誰多誰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一個對著一個比,小狐貍沒有了,小白兔還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狐貍的只數比小白兔少。
。2)教師給學生介紹”<“,并告知學生”2<3“讀作”2小于3“
3、”搶松果“游戲
(1)小松鼠和小兔子各有多少只?誰多誰少?
學生交流自己的說法,得出“小松鼠和小兔子一樣多” 。
。2)教師給學生介紹”=“,并告知學生”3=3“讀作”3等于3“
三、課堂練習,鞏固記憶
1、教師和學生共同復習歌曲,再次加深對大于號、小于號和等于號的記憶。(學生邊唱邊用手指表式)
2、比較“>”和“<” 。
(1)你們看,“>”和“<”像什么?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學生觀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2)鞏固記憶“>”和“<”
出示兒歌:開口朝左大于號,開口朝右小于號。開口對大數,尖尖對小數。(師生邊說邊用剪刀式手指表式)
3、放飛氣球游戲。
學生完成課本第19頁“想想做做1、2題”,集體糾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數的大小比較,認識了那幾個新朋友,新符號?你會用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認識“>”、“<”和“=”)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2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理解并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的含義及用法。
2. 通過游戲和實踐活動,提高幼兒對數學符號的識別能力和運用興趣。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大于號“﹥”、小于號“﹤”卡片若干。
數字卡片(1-10)若干。
實物或圖片(如蘋果、梨子等,數量不等)用于比較。
多媒體課件或黑板、粉筆用于演示。
活動過程:
1. 導入環(huán)節(jié):
通過故事或情境引入,比如:“小兔子摘了5個蘋果,小熊摘了3個蘋果,誰摘的更多呢?”引發(fā)幼兒思考并引出比較的概念。
2. 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
展示大于號和小于號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形狀特點(如:大于號像張開的嘴巴,朝向大數;小于號像尖尖的尾巴,朝向小數)。
通過生動的比喻幫助幼兒記憶:“大口對大數,尖尖對小數!
3. 實踐操作:
使用數字卡片進行比較,如“3 ﹤ 5”,“7 ﹥ 4”,讓幼兒嘗試擺放大于號或小于號。
利用實物或圖片進行比較,如“4個蘋果 ﹥ 2個梨子”,“6個香蕉 ﹤ 8個桃子”,加深理解。
4. 游戲環(huán)節(jié):
“快速配對”:教師隨機說出兩個數字,幼兒快速判斷并舉起相應的大于號或小于號卡片。
“我來做裁判”:幼兒兩兩一組,用實物或數字卡片進行比較,并放置正確的符號。
5. 總結提升:
引導幼兒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強調大于號和小于號的用法及意義。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可以比較并應用大于號和小于號的場景。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活動中投放相關材料,供幼兒繼續(xù)探索和練習。
家庭作業(yè):請家長與孩子一起尋找家中的物品進行數量比較,并嘗試使用大于號和小于號表示。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3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理解并認識等號“=”的含義及用法。
2. 通過觀察和比較,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
3. 激發(fā)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活動準備:
等號“=”卡片若干。
數字卡片(1-10)及相應數量的實物或圖片。
多媒體課件或黑板、粉筆用于演示。
活動過程:
1. 導入環(huán)節(jié):
通過展示兩組數量相同的實物或圖片(如:3個蘋果和3個梨子),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它們的共同點。
2. 認識等號“=”:
引入等號概念,展示等號卡片,告訴幼兒這個符號叫做“等號”,表示兩邊的數量是相等的。
通過舉例加深理解,如“3 = 3”,“5個小朋友 = 5張椅子”,說明等號兩邊的`數量是一樣的。
3. 實踐操作:
使用數字卡片和實物或圖片進行配對,讓幼兒嘗試說出哪些可以用等號連接。
組織幼兒進行小組活動,每組分配幾組數字卡片和實物圖片,讓幼兒自行比較并放置等號。
4. 游戲環(huán)節(jié):
“找等號”:在黑板上展示多組數字或實物圖片,讓幼兒快速找出可以用等號連接的兩組,并上臺指出。
“我說你做”:教師說出兩組數字或實物數量,幼兒判斷后用等號或不等號表示出來。
5. 總結提升:
引導幼兒總結等號的意義和用法,強調在等號兩邊數量必須相等。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更多的等號應用實例,如天平上的物品重量相等時。
活動延伸:
在日常教學中融入等號概念,如在計算活動中使用等號表示結果。
鼓勵幼兒用等號創(chuàng)作簡單的數學等式,如“2 + 2 = 4”,并嘗試用實物或圖片表示出來。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4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認識大于號“﹥”,理解其表示的意義。
2. 通過游戲和實踐活動,使幼兒能夠準確判斷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并正確使用大于號表示。
3. 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符號的.興趣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大于號“﹥”卡片若干。
實物或圖片(如蘋果、梨子、玩具車等),確保每種物品數量不同,便于比較。
幼兒操作材料(如數字卡片、小貼紙等)。
活動過程:
1. 導入環(huán)節(jié):
通過講述一個簡短的故事或展示圖片,引出比較物體數量的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這里有蘋果和梨子,哪個多?哪個少?”引導幼兒觀察并回答。
2. 認識大于號“﹥”:
出示大于號“﹥”卡片,介紹其名稱和形狀,引導幼兒觀察其開口方向。
講解大于號的意義:“大于號表示左邊的數量比右邊的多!
3. 實踐操作:
展示兩組數量不同的物品(如3個蘋果和2個梨子),引導幼兒比較并說出哪組多。
在黑板上或操作材料上,用大于號連接兩組物品,表示數量關系。
邀請幼兒上臺操作,加深理解。
4. 游戲環(huán)節(jié):
“快速判斷”:教師隨機出示兩組物品,幼兒快速判斷并說出哪組多,同時用大于號表示。
“找朋友”:幼兒手持數字卡片或物品圖片,根據教師口令(如“比5大的數字請站出來”),找到相應的伙伴并站在一起,用大于號連接表示關系。
5. 總結與延伸:
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強調大于號的意義和用法。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可以比較數量的場景,嘗試使用大于號表示。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5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認識小于號“﹤”和等號“=”,理解它們各自表示的意義。
2. 通過比較和實踐活動,使幼兒能夠準確判斷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或相等,并正確使用小于號和等號表示。
3. 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符號的敏感性和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小于號“﹤”、等號“=”卡片若干。
實物或圖片(數量可相等或不等)。
幼兒操作材料(如數字卡片、比較板等)。
活動過程:
1. 復習導入:
復習大于號“﹥”的意義和用法,通過簡單問題回顧。
2. 認識小于號“﹤”:
出示小于號“﹤”卡片,介紹其名稱和形狀,引導幼兒觀察其開口方向。
講解小于號的意義:“小于號表示左邊的數量比右邊的少!
3. 認識等號“=”:
緊接著介紹等號“=”,說明其表示兩邊數量相等。
通過實例展示,如“3個蘋果=3個蘋果”,讓幼兒理解等號的用法。
4. 實踐操作:
提供多組數量不等的.物品,引導幼兒比較并分別使用小于號和等號表示關系。
鼓勵幼兒使用操作材料,自己設計比較情境并正確表示。
5. 游戲環(huán)節(jié):
“符號接龍”:幼兒圍成一圈,教師說出數量關系,幼兒依次傳遞相應的數學符號卡片(大于號、小于號、等號)。
“小小裁判員”:展示幾組物品,幼兒輪流上臺判斷數量關系,并貼上正確的符號卡片。
6. 總結與延伸:
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強調小于號和等號的意義和用法。
引導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場景可以用到這些數學符號,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并應用。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6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認識大于號“﹥”,理解其表示的意義。
2. 通過游戲和實踐活動,使幼兒能夠準確判斷兩組數量之間的大小關系,并正確使用大于號表示。
3. 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符號的興趣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大于號“﹥”卡片若干。
數字卡片(1-10)或實物圖片(如蘋果、梨子等,數量不等)。
PPT課件,展示大于號的應用場景。
分組操作材料:小貼紙、計數棒等。
活動過程:
1. 導入環(huán)節(jié):
通過故事或情境引入,比如:“小兔子摘了很多蘋果,它發(fā)現左邊的籃子里有5個蘋果,右邊的籃子里有7個蘋果,小兔子想知道哪個籃子里的蘋果更多,我們可以怎么幫助它呢?”
2. 認識大于號:
出示大于號“﹥”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其形狀,像什么?(像張開的嘴巴,朝向數量多的一邊)
講解大于號的含義:“大于號表示左邊的數比右邊的數大!
3. 游戲互動:
“我來指,你來說”:教師隨機出示兩組數字或實物圖片,幼兒判斷大小關系,并嘗試用大于號表示。
“找朋友”:幼兒手持數字或實物卡片,根據大于號的要求找到相應的朋友站在一起。
4. 實踐操作:
分組活動,幼兒使用計數棒或小貼紙等材料,自己創(chuàng)造兩組數量不等的物品,并用大于號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5. 總結提升:
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強調大于號的.用法和意義。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可以使用大于號的場景,如比較家里人的年齡、書本的頁數等。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投放更多關于比較大小的材料,供幼兒繼續(xù)探索和練習。
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幼兒與家長一起尋找家中的物品,比較它們的大小,并用大于號記錄下來。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7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認識小于號“﹤”和等號“=”,理解它們各自表示的意義。
2. 通過游戲和實踐活動,使幼兒能夠準確判斷兩組數量之間的大小或相等關系,并正確使用小于號和等號表示。
3. 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符號的敏感性和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小于號“﹤”、等號“=”卡片若干。
數字卡片(1-10)或實物圖片(數量相等或不等)。
PPT課件,展示小于號和等號的應用場景。
分組操作材料:積木、珠子等可計數的物品。
活動過程:
1. 復習導入:
復習大于號“﹥”的意義和用法,為學習新符號做鋪墊。
2. 認識小于號和等號:
出示小于號“﹤”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其形狀,講解其含義:“小于號表示左邊的.數比右邊的數小。”
接著出示等號“=”卡片,講解其含義:“等號表示兩邊的數相等!
3. 游戲互動:
“快速判斷”:教師出示數字或實物圖片,幼兒快速判斷大小或相等關系,并舉手選擇正確的符號卡片。
“符號接龍”:幼兒圍成一圈,輪流說出兩個數字或展示實物,下一位幼兒需判斷關系并說出對應的符號,游戲繼續(xù)。
4. 實踐操作:
分組活動,幼兒使用積木、珠子等材料,自己創(chuàng)造兩組數量相等或不等的物品,并用小于號或等號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5. 總結分享:
請幾位幼兒分享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教師給予肯定和指導。
強調小于號和等號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比較身高、體重等。
活動延伸:
在數學角投放更多關于比較大小、相等的材料,供幼兒自由探索和操作。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可以使用小于號和等號的場景,并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8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理解并初步掌握“﹥”(大于)和“﹤”(小于)符號的含義。
2. 能夠通過比較兩組物品的數量,正確使用“﹥”和“﹤”符號表示數量關系。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1-10)
實物或圖片(如蘋果、梨子、玩具車等),每組數量不同
“﹥”和“﹤”符號卡片
PPT課件或黑板、白板及相應教具
活動過程:
1. 導入環(huán)節(jié):
通過故事引入,比如講述“小熊分水果”的.故事,小熊有5個蘋果,而小兔只有3個,引出數量多少的概念。
2. 認識符號:
展示“﹥”和“﹤”符號,引導幼兒觀察它們的形狀,并解釋:“這是大于號,像張開的嘴巴朝向大的那邊;這是小于號,像尖尖的尾巴指向小的那邊!
3. 操作體驗:
使用實物或圖片,分別展示兩組數量不同的物品,引導幼兒比較哪組多哪組少。
根據比較結果,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符號表示數量關系,如“5個蘋果 ﹥ 3個梨子”。
4. 游戲鞏固:
設計“快速配對”游戲,教師出示一組數字或物品圖片,幼兒需快速找出對應的“﹥”或“﹤”符號,并大聲說出來。
5. 總結提升:
引導幼兒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強調“﹥”和“﹤”符號的用法,并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可以運用這些符號的場景。
活動延伸:
家庭作業(yè):請幼兒回家后與家人一起觀察家中的物品,嘗試使用“﹥”和“﹤”符號描述物品數量的關系。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9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等于)符號的含義。
2. 能夠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兩組物品或數字是否相等,并正確使用“=”符號表示。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1-10)
實物或圖片(如積木、花朵等),每組數量相同
“=”符號卡片
PPT課件或黑板、白板及相應教具
活動過程:
1. 復習舊知:
簡單回顧上次活動學習的“﹥”和“﹤”符號,通過快速問答形式激活幼兒記憶。
2. 引入新知:
展示兩組數量完全相同的.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它們的共同點——數量一樣多。
引入“=”符號,解釋:“當兩邊的數量或東西一樣多時,我們就用這個符號來表示,它叫做等號!
3. 實踐操作:
提供多組數量相同的實物或圖片,讓幼兒自己比較并嘗試用“=”符號表示它們的關系。
引導幼兒將“=”符號放在數字卡片之間,表示兩個數字相等,如“3 = 3”。
4. 游戲互動:
“找朋友”游戲:教師出示一個數字或實物圖片,幼兒需找到與之相等的另一個數字或實物圖片,并大聲說出它們的關系,如“4朵花 = 4個積木”。
5. 總結分享:
請幼兒分享自己在活動中的發(fā)現,強調“=”符號的用途和重要性。
引導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場景可以用到“=”符號。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并使用“=”符號,如比較自己與家人的年齡、身高等。
制作“=”符號的手工材料,如用彩紙剪出等號形狀,裝飾教室或帶回家中展示。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10
教學目標:
1. 讓幼兒初步認識大于號“>”和小于號“<”,理解其表示的意義。
2. 通過游戲和實物操作,使幼兒能準確判斷兩個數量之間的大小關系,并正確使用“>”和“<”表示。
3. 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及觀察、比較、判斷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1-10)
實物道具(如蘋果、梨子等,數量不等)
“>”和“<”符號卡片
PPT課件(展示不同數量的物品對比)
教學過程:
1. 導入環(huán)節(jié):
教師出示兩個數量不同的實物(如3個蘋果和5個梨子),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哪個多哪個少。
引出問題:“我們怎么來表示這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呢?”從而引出大于號“>”和小于號“<”。
2. 新知講解:
通過PPT展示,介紹大于號“>”和小于號“<”的形狀及含義?梢杂蒙鷦拥恼Z言描述,如:“嘴巴朝左是大于號,大數在前;嘴巴朝右是小于號,小數在前!
舉例說明,如“5>3”表示5比3大,“3<5”表示3比5小。
3. 實物操作:
分組進行,每組幼兒使用實物道具和數字卡片,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數量比較,并嘗試用“>”或“<”表示出來。
教師巡回指導,糾正錯誤,并鼓勵幼兒相互交流。
4. 游戲鞏固:
“快速反應”游戲:教師隨機出示數字卡片組合,幼兒快速判斷并舉手說出應該使用“>”還是“<”。
“找朋友”游戲:幼兒手持數字卡片,在音樂聲中尋找與自己卡片上數字能形成“>”或“<”關系的伙伴。
5. 總結提升:
引導幼兒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強調“>”和“<”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意義。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可以運用“>”和“<”的情境,如比較家庭成員的年齡、身高等。
作業(yè)布置:
請幼兒回家后,與家人一起找出家中可以比較數量的物品,并用“>”或“<”記錄下來。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 11
教學目標:
1. 使幼兒認識等號“=”,理解其表示的兩個數量相等的關系。
2. 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活動,讓幼兒能準確判斷兩個數量是否相等,并能用“=”表示。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1-10)
實物道具(如積木、糖果等,數量成對出現)
“=”符號卡片
PPT課件(展示相等數量的物品對比)
教學過程:
1. 復習導入:
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和“<”,通過快速問答形式檢查幼兒掌握情況。
引出新問題:“如果兩個數量一樣多,我們應該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從而引出等號“=”。
2. 新知講解:
展示PPT,介紹等號“=”的形狀及含義,強調它表示兩邊數量相等。
通過實例講解,如“3=3”表示兩邊都是3,數量相等。
3. 實物操作:
教師出示成對的實物道具(如兩個相同的積木堆、兩堆數量相同的糖果),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它們數量相等。
引導幼兒使用“=”符號表示這種相等關系,并在數字卡片上找到對應的數字填寫等式。
分組進行,幼兒自由組合實物道具,嘗試構建并書寫等式。
4. 游戲鞏固:
“找朋友”游戲:幼兒手持數字卡片,在音樂聲中尋找與自己卡片上數字相等的伙伴,并一起站在“=”符號下。
“等式接龍”游戲:幼兒依次說出包含“=”的等式,下一個幼兒需以前一個等式的結果為基礎構建新的等式。
5. 總結提升:
引導幼兒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強調“=”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意義。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并記錄下可以運用“=”的情境,如比較物品的數量、重量等。
作業(yè)布置:
請幼兒回家后,與家人一起觀察家中的物品,找出可以形成等式的物品組合,并記錄下來。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和 “=” 》】相關文章:
認識“>”和“<”大班數學教案04-28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球體》含反思04-28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整點和半點01-10
幼師優(yōu)質課大班數學《認識月歷,年的主題》教案04-06
小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1和許多》11-15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05-01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