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帶小括號四則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帶小括號、
2、復習運用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和一些簡算方法進行簡便運算。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和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口算
2500?5000?250100?2558?29250?19?1533?3+16?7+5
1、答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47?28?735?49+747?28?(735?49+7)47?(28?735?49)+7
同桌互說再集體反饋
二、組織練習改錯先說說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該如何訂正?
235+5?(200?100?25)5?(12?12?12+12)
=240?(100?25)=5?(0+12)
=240?4=5?12
=960=60
說說運算順序
4300?(224?7?8)(41?16)?(89?64)
。375+31?16)?(89?64)
1、小結:四則運算順序
2、師:下面四張撲克牌上的點數,經過怎樣的運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幾種方法?
6點、4點、2點、3點(小組活動討論)
三、復習加法、乘法的運算定律
1、引導學生用文字總結并用字母歸納
。ń處煱鍟河米帜副硎靖鱾運算定律)
2、課堂練習
1、計算并運用運算定律驗算
578+3864=178X26=
2、簡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運算定律)
25X12514—389—111
87X20-25X88
66X9928X3+28X5+2X28
25X47X4098X27
23X37+27X37
3、應用題
A、一個水池的長是98米,寬是27米,水池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課本費37元,一共要交多少錢?
。ㄉ毩⑼瓿,請個別同學上臺板演,全班訂正,重點說說運用什么運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綜合練習:
課本P125—1263、4、5、6P129—1306、7、8、9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要求:
1、會根據統(tǒng)計的要求,收集、整理數據,并能制作統(tǒng)計表。
2、能根據統(tǒng)計表作出分析、預測或判斷和決策。
3、培養(yǎng)學生統(tǒng)計的意識,并能應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讓學生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感悟統(tǒng)計的方法。
重點:學會收集、整理數據,并學會制作簡單的統(tǒng)計表。
難點:怎樣去實際收集數據,能根據統(tǒng)計表作出預測或決策。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計本班學生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1、同學們,雙休日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并板書:體育運動、玩電腦、學音樂、看書學習、出去旅游。
2、怎么知道大家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呢?(生:要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
。ò鍟n題:簡單的統(tǒng)計)
3、怎樣進行統(tǒng)計呢?(討論得出:可以劃正字,或舉手數一數等)
4、請小組統(tǒng)計員統(tǒng)計每種情況的人數。(各組當堂推選出統(tǒng)計員,要求進行統(tǒng)計)
5、師總結:剛才統(tǒng)計員通過舉手數出了每種情況的人數,這個過程叫收集數據,為了科學準確,要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板書:收集數據,不重復,不遺漏)
6、請大統(tǒng)計員把每種情況的人數進行分類整理,把各種情況的人數加起來(指定全班統(tǒng)計員整理并合計)。這個過程叫整理數據(板書:整理數據)
7、把統(tǒng)計出來的數據整理到一張表格里去,這張表格叫做統(tǒng)計表,叫什么統(tǒng)計表呢?(XX班星期天最喜歡做什么的情況統(tǒng)計表)。學生回答每種情況的人數,教師填好統(tǒng)計表,并填好合計人數。是什么時間制作的?(注上制表時間)。這個過程叫做制作統(tǒng)計表。
8、看了這張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什么?想到什么?
剛才我們對這張統(tǒng)計表進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斷、預測和決策。(板書:進行分析,判斷、預測和決策)
9、 你統(tǒng)計了我們一個班的情況,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準確呢?還要統(tǒng)計什么?(還要統(tǒng)計其他班級的情況)。統(tǒng)計的數據越多,我們得到的情況就越準確。
【評析:統(tǒng)計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者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作為切入口,使學生感到統(tǒng)計就在自己的身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通過對情況的真實分析,引發(fā)學生的真情流露,學生想說敢說,非常投入。教師注意把統(tǒng)計的過程隨教學過程充分展示出來,滲透自然,學生樂于接受。對統(tǒng)計表的分析注意了開放性,讓學生扮演統(tǒng)計員的角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產生、形成、發(fā)展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使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樂園!
二、統(tǒng)計聽課老師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今天來了許多聽課老師,老師們在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你打算怎樣知道聽課老師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統(tǒng)計)怎樣進行統(tǒng)計呢?
。1)請每小組打開信封,看一遍,要求我們干什么?
。2)請每個小組商量一下,怎樣合作統(tǒng)計?
。3)學生匯報打算怎樣調查。怎樣問老師?(提醒學生要有禮貌)
。4)學生到聽課教師中去調查統(tǒng)計,收集數據。
(5)填好手中的統(tǒng)計表,匯報統(tǒng)計情況,你得出什么預測?
(6)把同學們和老師們星期日里最喜歡做什么的兩張統(tǒng)計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師把數據合在一張統(tǒng)計表中)你發(fā)現什么?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教師注意讓學生親身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在統(tǒng)計活動中,感悟統(tǒng)計的價值。(1)讓學生把學到的統(tǒng)計方法應用到實際統(tǒng)計活動之中,隨學隨用,每個學生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做到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實際數學化。(2)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討統(tǒng)計的方法,學生暢所欲言。統(tǒng)計的辦法是學生想出來的,數據是學生自己動手收集出來的,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3)對學生雙休日活動情況統(tǒng)計表與教師雙休日活動統(tǒng)計表進行對比分析,并把二者合二為一,學生預測的準確、分析的.透徹,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三、實際上統(tǒng)計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的多。(分別出示多張統(tǒng)計表)
i。南京造地鐵,選擇顏色一張調查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什么?
ii。第十四屆亞運會前四名獲金牌情況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什么,想到什么?
iii。選舉班長情況統(tǒng)計表,引導學生做出分析
iv。近幾年來南京旅游的人數情況統(tǒng)計表。
【評析:選取的幾個例子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剛剛發(fā)生的事情,是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學生分析的饒有興致,既具有開放性,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思維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精神、民主意識等。】
四、自學課本(100頁101頁)
a)出示思考提綱
i。原始數據表與數據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
ii。書上的三個小問題。
。1)觀察統(tǒng)計表,說出喜歡每種球類活動的各有多少人?
。2)估計一下,在這個班級里組織什么球類比賽最受歡迎?
。3)你還能想到什么?
iii。制作統(tǒng)計表要注意什么?
b)學生合作交流上述問題。
c)學生匯報并補充。
【評析:教學過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教者不囿于教材,讓教材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特別是對原始記錄表與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這一問題的討論,鞏固了統(tǒng)計的過程,在比較原始記錄表與數據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時,孕伏了任何兩種方法不存在對錯之分,各有各的優(yōu)越性,我們在實際使用時誰的最方便就最好。】
五、統(tǒng)計公路上汽車通過情況。(電腦出示馬路過往車輛情況的場景)
i。這是車輛通過的情況,現在請大家進行統(tǒng)計,(學生統(tǒng)計失。槭裁礋o法統(tǒng)計?你有什么感覺?(太快),
ii。如果要你統(tǒng)計車輛通過的情況,該怎么辦?
①需要去分類。(弄清要統(tǒng)計哪幾種車輛)。②怎樣收集數據?③怎樣整理數據。④怎樣畫統(tǒng)計表?⑤分析一下結果。
iii。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很快的統(tǒng)計出來?(如何分工)
iv。匯報你們分工的情況。通過活動你有什么想法?
v。從統(tǒng)計表中想到什么?知道什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注意空氣的污染情況等)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想辦法解決怎樣統(tǒng)計動態(tài)的物體的問題,又一次讓小組交流,發(fā)揮了團隊的力量。通過虛擬的道路交通場景,學生嘗試了統(tǒng)計的失敗,又在教師分小組交流一下的話語點撥下,尋求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獲得了統(tǒng)計的成功。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認知水平,相信學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真正地發(fā)揮了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六、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身邊的問題。
【評析:讓學生自己舉例,聯想到用學過的統(tǒng)計知識如何解決身邊的事情,學生發(fā)言踴躍,培養(yǎng)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七、作業(yè):完成101頁做一做,練習十二第1題。
【評析:在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還重視了雙基的落實。】
【總評: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fā),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串于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過數學教學,實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一、從生活經驗導入新課,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課一開始,教師就從雙休日同學們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的話題導入新課,從怎樣知道每種活動有多少人最喜歡來切入主題。這樣做使學生感到所學的內容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近感,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感動,興致勃勃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
小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情節(jié):怎樣知道星期日最喜歡做什么各有多少人呢?很自然的說出了要調查統(tǒng)計,那么怎樣調查和統(tǒng)計呢?接著讓統(tǒng)計員進行統(tǒng)計。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整個統(tǒng)計的經歷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清晰、充分地展現出來。課堂氣氛活躍,雙基訓練扎實。
三、借助生活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感到數學的歸宿是應用,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把握數學問題的加工度,努力改造數學問題,增加數學的情境性、開放性,注重呈現方式的多樣化。為了鞏固剛學會的統(tǒng)計方法,教者讓學生去統(tǒng)計聽課老師最喜歡干什么這一實踐活動,首先讓學生討論教師人很多,怎樣去統(tǒng)計這一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想辦法,得出了一小組統(tǒng)計一排老師比較節(jié)省時間的方法,然后讓學生按照想出的辦法去統(tǒng)計。辦法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統(tǒng)計的過程是學生親身經歷的,學生人人參與,爭論不斷,效果明顯。
四、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統(tǒng)計一分鐘內車輛通過情況時,教師又一次讓大家合作交流,學生討論的結果是一小組有4人,1人負責記錄數據,另3人每人統(tǒng)計一種車輛的簡便方法。當學生把統(tǒng)計好的數據整理成統(tǒng)計表時,讓學生分析討論從統(tǒng)計的數據中你發(fā)現什么?想到什么?,這樣的設計頗具挑戰(zhàn)性和現實意義,挖掘出了許多促使人發(fā)展的因素,出現了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買摩托車、汽車的人很多、汽車多了,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等思想教育的話題,變關注知識為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思維等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使知識性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得到了平衡與和諧的整合。
縱觀整節(jié)課,教者注意把數學與生活溝通,使數學教學貼近生活,使學生在知識的獲得中得到發(fā)展,在發(fā)展過程中習得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生命的活力。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3
第1課時 雞兔同籠
教學內容:P116頁的練習二十五的第2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雞兔同籠”問題,感受中國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過程與方法:能熟練用列表、假設等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復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遷移思維的能力,進而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熟練理解和掌握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讓學生再一次親歷列表法、假設法等解題的過程,深刻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教學難點:建構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數學模型,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熟練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具學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雞兔同籠”是一道有名的中國古算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許多小數數學問題都可以轉化成這類問題。
師:你知道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有幾種方法嗎?通過比較發(fā)現它們有什么特點?
生1:列表法,適合數據較小的問題。
生2:假設法,一般情況都適合,數量關系比較容易理解。
師:今天我們復習“雞兔同籠”問題。
二、自主探究
師:擺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用了19根小棒。(任意兩個圖形之間沒有公共邊)你能算出分別擺了多少個三角形和多少個正方形嗎?(學生回答)
師:星期日,小英一家八口人到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的票價是成人每人30元,兒童每人15元,買門票共花去210元錢,其中兒童有幾人?(學生回答)
師:三年級(4)班48人去北海公園劃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10條,每6人克坐滿一條大船,每4人可坐滿一條小船,且每條船都沒有空位,他們租大船和小船各幾條?(學生回答)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通過復習“雞兔同籠”問題,你有哪些收獲?
生1:借助列表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生2:我學會了化繁為簡的學習方法。
生3:用“假設”法解決問題的一般性。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總結得出:解決數學問題時,可以先提出假設,如果假設后的情況與實際不符,這時就需要進行調整。我們可以借助畫圖、列表等方法幫助我們進行調整,從而推算出正確結果,最后還要對結果進行檢驗。(逐一板書:假設、調整、檢驗)
板書設計
雞兔同籠假設→調整(列表、畫圖)→檢驗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4
一、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
教學過
一、復習
1、出示準備題,用豎式計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ㄈ嗑毩曋螅f說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口算 口算練習(1)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2、教學例1。
。1)讀題由學生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2)板書算式2.83+1.57
、2.87元和1.57元各是幾角幾分? ②豎式怎么列? 為什么?(相同數位對齊.)
(3)師生一起計算出結果。
(4)說一說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小數加法怎樣計算?
3、學習例2 計算。 15.64-3.9
(1)全體學生試做。
。2)集體評議。評議之后說說小數減法和整數減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小數點對齊)
4、試一試 10.84+2.6 3.05-2.85
5、請學生觀察例1和例2,大家來歸納小數加法的筆算方法。然后填在書上。
6、練一練
書上第2頁 1、4、5
7、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三、作業(yè)
書上第2頁練一練 第2、3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珠算小數加減法,并能正確進行珠算小數加減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筆算(計算之后說說筆算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準備題(用珠算計算,做好之后說說整數加減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計算。8.76+4.03
(1)由全班學生用珠算計算.
(2)計算之后,說說小數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計算。 5.6-0.85
(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來解決此例題。)
4、小結
。1)講解珠算小數加減法的撥珠方法。
。2)請學生填好書上第3頁的內容,并讀一遍。
5、練習
。1)試一試 26.75+3.4 25.72-9.8
。2)書上第4頁2、4。
三、布置作業(yè)
p.4 1、3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生學會根據統(tǒng)計的要求,收集、整理數據,并能制作統(tǒng)計表。
2.學生能根據統(tǒng)計表作出分析、預測或判斷和決策。
3.培養(yǎng)學生統(tǒng)計的意識,并能應用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4.讓學生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感悟統(tǒng)計的方法。
重點:學會收集、整理數據,并學會制作簡單的統(tǒng)計表。
難點:如何實際收集數據,如何根據統(tǒng)計表作出預測或決策。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計本班學生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1.請同學們分享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教師整理出活動清單:體育運動、玩電腦、學音樂、看書學習、外出旅行。
2.了解大家最喜歡的活動,我們需要進行調查和統(tǒng)計。(板書課題:簡單的統(tǒng)計)
3.討論如何進行統(tǒng)計。可以采用舉手數、劃正字等方法。
4.請小組推選出統(tǒng)計員,統(tǒng)計每種情況的人數。通過數一數舉手的人數,統(tǒng)計員得出每種情況的人數。這個過程叫做收集數據。為了科學準確,收集數據時需要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板書:收集數據,不重復,不遺漏)
5.各組匯總出每種情況的人數,并進行分類整理。讓全班統(tǒng)計員整理并合計各種情況的人數,這個過程叫做整理數據。(板書:整理數據)
6.將統(tǒng)計出來的數據整理到一張表格里,這張表格叫做統(tǒng)計表。請同學們給這張統(tǒng)計表命名:“XX班星期天最喜歡做什么的情況統(tǒng)計表”。填好每種情況的人數,并填好合計人數。制表時間也需要注明。這個過程叫做制作統(tǒng)計表。
7.看了這張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剛才我們對這張統(tǒng)計表進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斷、預測和決策。(板書:進行分析,判斷、預測和決策)
8.我們通過統(tǒng)計了一個班的情況,得到了相關的信息。我們是否已經得到足夠的準確信息呢?為了得到更準確的數據,我們需要繼續(xù)進行其他班級的情況的統(tǒng)計。統(tǒng)計的數據越多,我們得到的情況就越準確。
【分析與探究:如何在學生日常生活中運用統(tǒng)計】
一、引言
統(tǒng)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例如學生在周末最喜歡做什么活動,作為切入點,讓學生感到統(tǒng)計存在于他們身邊,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本文將會探究如何在學生日常生活中運用統(tǒng)計。
二、統(tǒng)計雙休日活動情況
今天有許多聽課老師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我們考慮到了一個問題:老師們在周末最喜歡做什么活動?我們要如何進行統(tǒng)計呢?
以下是我們的統(tǒng)計流程:
1.請每個小組打開信封,看一遍,了解我們的任務是什么。
2.請每個小組合作,商討如何進行統(tǒng)計。
3.學生們匯報說他們將會如何詢問老師關于這個話題,著重要求學生有禮貌。
4.學生們調查記錄老師們的喜好,收集數據。
5.填寫統(tǒng)計表并匯報統(tǒng)計結果,我們得出了什么預測?
6.把同學們和老師們周末活動情況的兩張統(tǒng)計表合并在一起,在數據分析中,我們發(fā)現了什么?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注意讓學生親身體驗統(tǒng)計的過程。學生們將會把他們所學到的'統(tǒng)計方法應用到實際情境之中,實踐中學習、隨學隨用,每個學生都會投入到活動之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學生們可以分享他們所學到的統(tǒng)計方法,同時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在最后的數據對比分析中,學生們預測得到了準確的結果,并且能夠進行準確的分析和推理,培養(yǎng)了他們的分析判斷能力。
三、應用多種統(tǒng)計方法
實際上,統(tǒng)計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在南京地鐵造地鐵時,顏色選擇調查統(tǒng)計表,我們發(fā)現選擇的顏色主要是紅色和藍色;在第十四屆亞運會前四名獲金牌情況統(tǒng)計表上,我們發(fā)現中國、韓國、日本和伊朗獲得了最多的金牌。
通過展示這些統(tǒng)計表,我們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應用統(tǒng)計方法的場景和機會。在實踐中運用這些方法,學生們可以深入了解到統(tǒng)計的實際應用場景,并且從中獲得更深入的知識。
四、結論
通過在學生日常生活中運用統(tǒng)計,我們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統(tǒng)計方法。在學生參與的統(tǒng)計過程中,可以讓他們體驗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并且從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判斷力,使得課堂成為一個學生主動探究的樂園。
第三部分:選取實際情景,引導學生分析
1.選舉班長情況統(tǒng)計表分析
2.南京旅游人數情況統(tǒng)計表分析
【評析:這些例子與學生實際情況切合,使學生更有興趣去分析,同時,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民主精神!
第四部分:自學課本(100頁101頁)
a)思考提綱
i.原始數據表與數據統(tǒng)計表的區(qū)別是什么?
ii.教材上的三個問題:
(1)觀察統(tǒng)計表,說出每種球類活動的喜歡人數分別有多少。
。2)估計一下,在這個班級里組織哪個球類比賽最受歡迎?
。3)你還有其他想法嗎?
iii.制作統(tǒng)計表需要注意什么?
b)學生合作討論上述問題。
c)學生匯報并補充。
【評析:這種用教材教學的方式很生動活潑,讓學材有生命力,尤其是對原始數據表和數據統(tǒng)計表區(qū)別的討論,增強了學生們對統(tǒng)計過程的認知。同時也通過比較,強調了每種方法的優(yōu)越性,并提示學生在實際應用中要選用最適合的方法!
第五部分:統(tǒng)計公路上汽車通過情況(場景)
i.這是車輛通過情況,請統(tǒng)計一下。(學生統(tǒng)計失敗)無法統(tǒng)計?你有什么感覺?(太快了)
ii.要計算車輛通過情況,需要怎么做?
1.需要分類。(確定要統(tǒng)計的車輛種類)
2.如何收集數據?
3.如何整理數據?
4.如何制作統(tǒng)計表?
5.對結果進行分析。
iii.討論如何快速統(tǒng)計。(如何分工)
iv.匯報分工情況,對活動有什么感想?
v.從統(tǒng)計表中你想到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例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空氣污染等)
【評析:本節(jié)課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能力,通過生活背景導入新課,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過程,最終通過應用解決問題,達到了數學教學的應用價值。教師充分發(fā)揮教育者的作用,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適度介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意識!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面積單位間簡單的換算方法,熟練地進行換算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和逆向思維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
熟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熟練地進行換算
教學難點
熟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熟練地進行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填空: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新授
1、教學例3、
例3、一塊正方形水泥磚,磚的面積是25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
教師提問: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哪個大?
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25平方分米是多少個100平方厘米?
教師板書:25平方分米=2500平方厘米
2、教學例4、
例4、根據量得的長和寬算出桌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教師提問:怎樣計算桌面的面積?
根據是什么?(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師板書:120×55=6600(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哪個大?
多少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
6600平方厘米里包含幾個100平方厘米?
66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怎樣想?
3、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發(fā)現在進行面積單位換算時,首先要分清什么?在換算時有什么規(guī)律?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3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400厘米=()分米=()厘米
(3)4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17平方米=()平方分米
。5)2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9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一張寫字臺的臺面長是13分米,寬是6分米、他的面積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3、一條人行道長20米,寬4米、面積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積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磚鋪地,需要這樣的水泥磚幾塊?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收獲?在進行面積單位換算時有什么規(guī)律?
五、課后作業(yè)
1、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5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0xx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5平方米=()平方分米
2、有一塊長方形菜地,長64分米,寬25分米,面積是多少?合多少平方米?在這塊地里一共收芹菜16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芹菜多少千克?
3、學校安裝教室玻璃、每塊玻璃長40厘米,寬35厘米、每塊玻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每平方分米4角錢,一塊玻璃多少錢?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單位接龍
活動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活動過程
1、每4位同學分為一組,排成一列進行游戲
2、第一位組員隨意說出一個面積單位,第二位組員將這個單位轉換成其他不同的面積單位,第三位接著轉換……必須保證四個人說的單位都不一樣
3、比如第一位同學說2平方米,第二位同學可以說2平方米等于200平方分米(也可以說2平方米等于20000平方厘米)、第三位可以說200平方分米等于20000平方厘米(也可以說20000平方厘米等于2000000平方毫米)
4、說錯了的同學要被罰演一個節(jié)目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7
一、情景引入
1、說說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小數的知識。小數中最重要的一個符號是什么?(板書:小數點)
2、板書課題:小數點搬家
3、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嗎?
二、自主探究
1、自學課本內容。
2、分析探討,找出規(guī)律
3、小數點向哪邊搬家的?
4、請同學們在組內討論:
(1)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
(2)小數點移動后這個數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小組匯報 。
5、誰來說說小數點向右搬家的'變化?為什么后面寫著省略號?你能再填一句嗎?
6、現在我們知道了小數點右移,原來的數就會擴大(板書:右移,擴大),小數點左移,原來的數就會縮小(板書:(左移縮小)。
三、鞏固應用
1、說說小數點搬家會怎樣?
2、小數點這樣跳來跳去,嚴重的影響了山羊的生意,我們能把它放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嗎?(結合生活實際,數學與生活相結合)
四、全課總結
1、 剛才小數點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小數點真是個神奇的小家伙,我們在學習中應如何應用它呢?
2、下面的數與0.285比較,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4—56頁上面的內容,練習十二的第1-6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已學過的減法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減法的意義,對減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教學減法的意義
1.減法的意義。
教師:我們在前三年已經學過減法的計算方法,現在來學習一些有關減法的規(guī)律性知識,首先學習減法的意義。
教師出示第多4頁上面的題: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 ’ 24 + 19 = 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 │ │
加數 加數 和
(2)二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 43 — 24 =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數 加數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 43— 19 = 24(人)
男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數 加數
先做第(1)題,讓學生自己分析數量關系,進行解答,然后提問:
“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誰能說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第(1)題的右邊板書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寫出“加數、“加 數”、“和”(如右上)。
接著讓學生解答第(2)、(3)題,然后回答:
“與第(1)題比較,第(2)、(3)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第(1)題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數,求全班人數用加法,第(2)、(3)題是已知全班學生人數和男生或女生人數,反過來求女生或男生人數,都用減法計算。教師板書出第(2)、(3)題的減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師提問:
“如果撇開題里講的.具體的事,每道題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啟發(fā)學生說出:第(1)題是已知兩個加數,求它們的和,用加法;第(2)、(3)題都是已知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第(2)、(3)題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數”、“加數”(如右上)然后啟發(fā)學生想:
“根據第(2)、(3)題的算式與第(1)題的算式的聯系,你能說一說減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個加數的運算。
讓學生看書上第54頁,讀一讀書上的結語。然后提問:
“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被減數。)
“要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什么?”(減數。)
“要求的未知加數叫做什么?”(差。)
教師說明: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減數,求出的未知加數叫做差。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運算”就是相反的運算。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例子來理解;第(1)題用加法計算,第(2)、(3)題都用減法計算,第(2)、(3)題與第(1)題比較,第(1)題的問題在第(2)、(3)題中變成了已知條件,第(1)題中的其中一個已知條件在第(2)、(3)題中變成了問題。也就是說,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已知的。所以減法是與加法相反的運算,通常叫做“逆運算”。
2.練習。
(1)做第55頁上的“做一做”。
要讓學生根據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的得數是怎么得來的。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2)做練習十二的第1題。
要讓學生應用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在語言的敘述上。盡量緊扣減法的意義,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概念說理的能力。如第(1)題,可以啟發(fā)學生說出:因為已知小明和小強的郵票張數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郵票張數,要求小強的郵票張數,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強的郵票張數的和)與一個加數(小明的郵票張數),求另一個加數(小強的郵票張數),所以用減法算。
二、教學0在減法中的特性。
提問:
“在加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幾種情況?”(兩種。)
“誰能舉例說明?”(7+0=7,0+0=0。)
“根據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那么減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哪幾種情況?”
引導學生寫出下面三種情況:
7—0=7, 7—7=0, 0—0=0
然后引導學生歸納: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情況:7—0=7,那么8—0等于幾?9—0呢?任意—個數減去0得多少?用一句話說就是……!
“再來看第二、三種情況:7—7=0, 0-0=0,任意一個數減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當被減數等于減數時,差怎樣?”
最后,概括成兩條:
1.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
2.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三.教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1.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
“我們已經學過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你仍還記得嗎?”
“誰能說出加法各部分問的最基本的關系是什么?”
“知道和與其中一個加數,如何求另一個加數?”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出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2.減法各部分問的關系。
提問:
“減法中各部分間的最基本關系是什么?”
“知道被減數和減數,怎樣求差?”
“知道被減數和差,怎樣求減數?”
“知道減數和差,怎樣求被減數?”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進行歸納,整理出下面的關系式:
差=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3.完成練習十二的第2、3題。
這兩道題,既可以根據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說明,也可以用減法的意義說明。例如,第2題,根據2100-695=1405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 1405分別看作被減數、減數、差,運用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來做,又可以把它們分別看作和、加數、加數運用減法的意義來完成。
4.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的應用。
教師:我們學過了上面這些關系,那么應用這些關系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呢?
說明應用這些關系,可以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的:
●通過動手操作,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用具:
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怎樣分?
二、新課:
1小組活動:
(1)出示小片子,觀察每個三角形.可以動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據你發(fā)現的特點將三角形分類。
2按角分的情況
引導學生明確:相同點是每個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不同點是還有一個角分別是銳角、鈍角和直角.
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不同進行分類
(1)分類.
根據上邊三個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
圖①,三個角都是銳角,它就叫銳角三角形.(板書)
提問:圖②、圖③只有兩個銳角,能叫銳角三角形嗎?(不能)
引導學生根據另一個角來區(qū)分.圖②還有一個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圖③還有一個鈍角,它就叫鈍角三角形.
請同學再概括一下,根據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幾類?分別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師板書: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關系.
我們可以用集合圖表示這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
(邊說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
每種三角形就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反過來說,這三種三角形正好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的內角.……
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
3按邊分的情況:
我發(fā)現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還有三條邊都相等的。
師:我們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腰,另外一條邊叫底。
師: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
分別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你有什么發(fā)現?
從紅領巾、三角板、慢行標志中找一找哪里有這兩種特殊的三角形?
三鞏固練習:
1.判斷題.
(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銳角三角形中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個銳角,可以斷定這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為什么?
2.87頁7題猜一猜小組同學模仿練習
四作業(yè)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二、教學過程
。ㄒ唬┎轮i語
1、一頭牛(猜一字:生)
2、一斗米(猜一字:料)
3、一月七日(猜一字:脂)
4、五個手指(猜一成語:三長兩短)
5.七除以二(打一成語)——不三不四
6.七分之八(打一成語)——七上八下
7.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8.滅火(打一數字)——一
9.舌頭(打一數字)——千
10.添一筆,增百
倍;減一筆,少九成(打一數字)——十
11.雙杠(打一數學符號)——等號
12.你盼著我,我盼著你(打一數學名詞)——相等
13.不轉彎的路(打一數學名詞)——直線
。ǘ⑸钪械娜の稊祵W
14.一根繩子兩個頭,三根半繩子有幾個頭?
解:8個頭,(半根繩子也是兩個頭)
15.1根繩子對折,再對折,再第三次對折,然后從中間剪斷,共剪成多少段?
解:9段
16.一棟住宅樓,爺爺從一樓走到三樓要6分鐘,現在要到6樓,要走多少分鐘?
答:15分鐘
17.桌子上原來有12支點燃的蠟燭,先被風吹滅了3根,不久又一陣風吹滅了2根,最后桌子上還剩幾根蠟燭呢
解答:5根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1
教材內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已經認識了自然數,并初步認識了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負數。通過教學,一方面可以適當拓寬學生對數的認識,激發(fā)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在第三學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的意義以及進行有理數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偈占钏夭膩頋B透負數的概念。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谀苷_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③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正數、0、負數之間的大小有個直觀的認識。
、芨惺軘祵W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及實際應用能力。
學者分析:
本班有學生62人,大部分屬于中上水平,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他們好奇心強,具有創(chuàng)新和知識的遷移能力。
教學策略:
(1)通過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情景,幫助學生了解負數的意義。負數的產生和發(fā)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學本節(jié)課應注意為孩子們提供眾多豐富的生活中的正負數現象,既讓學生引起探究的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生活中,體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和價值。
(2)借助直觀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點與“0”的關系。本課的難點在于學生不容易理解負數、正數與0的關系。如何突破難點,直觀教學手段是關鍵。這其中溫度計的觀察和海拔圖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逐步從直觀到半直觀再過渡到比較抽象地認識到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
(3)開展有層次的探究活動,引領學生主動建構,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印存折明細記錄貼入,觀察支出(—),存入(+),這一欄的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表示()
“xx”表示()
他們表示的意思是()
{填相同還是相反}
2、上網收索今天的天氣預報,記錄哈爾濱,和福州的氣溫數據。
哈爾濱()表示—--------------------------------------------
福州()表示—--------------------------------------------
它們是以()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16°表示--------------
—16°與—16°表示兩個()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比較:+16°()—16°{填>,
3、帶有“+”的數有-------------叫----數
帶有“-”的數有-------------叫----數
+16讀作--------------------—16讀作
4、思考:0是正數還是負數?
5、收集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負數,并說說表示什么?
二、講授新課
1、檢查
(1)+500表示存入500,—500表示支出500,它們表示的意思是(相反){填相同還是相反}
(2)打開天氣預報圖
哈爾濱(—9°~~~—19°)表示—----今天氣溫零下9度到零下19度之間,氣侯寒冷,下雪,結冰。------
福州(11°~~~~~6°)表示—----今天氣溫零上11度到零上6度之間,氣侯較溫暖,看不見下雪,結冰的現象。------
它們是以(0)度為基準,例如:+16°表示--零上16度-----—16°表示----零下16度----
+16°與—16°表示兩個(相反)意義的量。
哪個地方的氣溫高,哪個地方的氣溫低?
補充:認識數軸表示
—160+16
(3)生匯報
帶有“+”的數有-------------叫正數注:也可省略“+”號
帶有“-”的數有-------------叫負數注:不可省略“—”號
+16讀作-正十六-------—16讀作—負十六--------
(4)0是正數還是負數?把你的思考與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小組匯報。
總結: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5)、舉生活中正負數的例子
例如:盈利與虧選,上車人數與下車人數,地上成數與地下層數,水位升高與下降,相反方向的距離等。
學完這節(jié)學生還有疑難問題嗎?,提出,由同學,小組解決,最后困難由老師及時解答。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第七冊第二單元《畫角》。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學習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使學生認識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還能幫助我們畫角。
本班情況及學生特點分析:本班有學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學習風氣比較正,大多數學生能自覺學習,只有兩名學生因年齡小有些吃力,學生合作意識比較強。
教學目標:
1、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2、會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
教學重點: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難點:在使用量角器畫角時,內外圈不分。
設計思路:
通過回憶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勵學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還能幫助我們準確地畫角,你們愿意試試嗎?自然地過渡到今天的知識點。之后給學生寬松的環(huán)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時邊畫邊說基本步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的角。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學生任意畫角,并量出自己所畫角的.度數。
教師巡視,發(fā)現問題。
2、展示量角中讀錯的度數,鞏固量角方法,引起學生注意
二、新課學習
1、師:剛才畫的角度數不一,小組能不能想辦法讓組內每個同學所畫角的度數都相等?
師巡視,發(fā)現:有的小組同學沒有按要講求去做,仍“各自為政”,自畫自角。
2、教師再次強調要求:
個別小組:在組長建議下,畫相同度數的角:35度、50度。但畫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學方法錯誤
大多組:由小組同學發(fā)現直接用三角板畫比較快,統(tǒng)一采用此方法
3、畫角方法
(1)以50度為例:
生1:錯誤畫法
生2:展示正確畫法!
糾正畫角中的問題:
A.點頂點。
B.畫其中一條邊。
C.確定另一條邊另一條邊如何確定?自學書本:P58頁
(2)展示借助三角板畫角的方法
4、小組再次畫同樣的角
要求:不畫直角、平角、周角這類特殊角
5、鞏固練習:
(1)畫出下列度數的角:
40度140度
(2)在點和射線上分別畫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師要求下畫角:
1、畫60度角(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
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2、畫75度角
(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
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畫150度角
3、畫15度角
在發(fā)現用兩個三角板拼不出來后,學生們都用量角器畫角,只有一個學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畫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減角”的方法畫。
4、畫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學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暫時間后放棄三角板用量角器畫。
師:三角板只能拼(減)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畫
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觀察,能夠發(fā)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guī)律。
2、會靈活運用商的變化規(guī)律。
3、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數學結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引導學生思考發(fā)現商的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靈活運用商的變化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習慣。
重點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guī)律。
難點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并總結商的變化規(guī)律。
教具圖片
教學過程
教師導學
一、故事導入
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
1、8個桃子分2天吃完,16個桃子分4天吃完,32個桃子分8天吃完,64個桃子分16天吃完。(將數字板書在黑板上)
2、提問:老猴子運用了什么知識教育了小猴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提問:觀察數字,你發(fā)現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說方法,教師板書。
8÷2=4
16÷4=4
32÷8=4
64÷16=4
2、我們分別用第2、3、4式與第1個算式進行比較,你發(fā)現了什么?
被除數、除數分別都乘以一個相同的數。(擴大)
3、教師帶領學生分別比較。
4、提問:誰能給我們總結一下,你發(fā)現了什么?
5、學生討論,并發(fā)現:
在除法里,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教師板書)
6、提問:為什么說是“同時”,“相同”?可以舉例子來證明
7、我們分別用第1、2、3式與第4個算式進行比較,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被除數、除數分別都除以一個相同的數。(縮。
8、通過觀察,誰能再給我們總結一下,你發(fā)現了什么?
在除法里,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嗤'倍數,商不變。
板書課題:商的變化規(guī)律
三、總結:
提問: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了除法里有商的變化規(guī)律,那么誰能說說你覺得這個規(guī)律需要我們注意的有哪些?
你們看我這樣寫對嗎?為什么?
48÷12=(48×0)÷(12×0)
讓學生判斷。
四、鞏固練習:書P87“做一做”
五、總結
在運用商的變化規(guī)律時,一定要注意什么?(“同時”,“相同”。)
六、作業(yè):練習十七第6題、9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數學第八冊(修訂本)第26頁商不變的規(guī)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商不變的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3.通過體會"變"與"不變"的數學現象,引導學生感受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
教學重點:
理解商不變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歸納商不變規(guī)律的過程。
教具準備:
投影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以疑激趣,導人新課口算(投影片出示)
(1)24÷12=
(2)24000÷12000=引導學生大膽猜測第(2)題的結果。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思考它與第(1)題有什么關系,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評析:提出新穎的.、有一定難度的、與新知聯系密切的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問、猜想,有效地激發(fā)學習動機。]
二、探索發(fā)現規(guī)律
1,觀察算式,說出各部分的名稱。24÷12=2被除數除數商
2,觀察算式,分類整理。學生口算下列各題(卡片):
(24×2)÷(12×2)=
(24÷4)÷(12÷4)=
(24÷3)÷(12÷3)=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折線統(tǒng)計圖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折線統(tǒng)計圖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2.使學生能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具準備:未完成的統(tǒng)計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明的媽媽記錄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師出示P110例2的統(tǒng)計表)
引導學生看到統(tǒng)計表想提什么問題,激發(fā)學生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的興趣。
二、動手制作折線統(tǒng)計圖
1.學生獨立完成折線統(tǒng)計圖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統(tǒng)計表內的數據,獨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統(tǒng)計表折線統(tǒng)計圖。
教師先演示其中一個數據的畫法,然后再讓學生動手畫。
分為兩個層次動手實踐:第一層次為學生練習2分鐘,教師將巡視發(fā)現的問題組織學生分析,再推進第二個層次的練習。
師指導個別學生。
2.小組交流作品,欣賞折線統(tǒng)計圖
A學生根據折線統(tǒng)計圖說說發(fā)現了哪些信息?
解決以下問題:小明幾歲到幾歲長得最快?(師小結:折線中線段最長的那條就是長得最快的那段時間,也可以通過計算所有差值得出結果。)長了多少厘米?是怎么發(fā)現的?
小明115厘米時幾歲?
5歲半時小明身高大約多少?
師引導學生從前幾年身高的增長情況來猜測小明5歲半時的身高。
B學生小組評價優(yōu)秀作品;
C全班交流優(yōu)秀作品。
3.根據折線統(tǒng)計圖進行合理推測:小明身高的發(fā)展趨勢。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中P111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師組織學生進行評析、交流。
2.完成書中P112練習十九第二小題的問題解答;
四、小結評價。
五、作業(yè):完成書中P113練習十九第3小題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四年級09-29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1-17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12-02
小學四年級下數學教案01-13
小學數學教案07-13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