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將心比心》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1
學校正在進行作文教學研究,研究的課題是“課堂教學中利用記敘文的讀寫結合點,提高學生自主習作本事的策略研究”,于是,本次教研組內做課,圍繞研究課題,我進行了習作教學的嘗試。
本次教研,我教學的資料是仿照8課《將心比心》第二自然段的寫法,學習把資料寫具體。
教學的目的是:
1。了解作者經(jīng)過描述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把資料寫具體的方法。
2。仿照作者的寫法,運用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描述,把一個情境中的人物寫具體。
設計了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明確目的、分析寫法、學生修改習作片段、師生評議、再次修改。
一節(jié)課上下來,在這幾方面有一些想法:
1、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指導才有實效。提前布置了讓學生寫片段的練習,我大致看了學生選擇的資料后發(fā)現(xiàn),學生選擇父母偏心資料比較多,父母溺愛的孩子的資料比較新穎,于是在課堂上打算重點指導這兩個資料。當課堂教學時發(fā)現(xiàn),三名學生匯報的都是“家長嚴厲”這個資料,于是我立即想到,調整教學預設,把原先的話題調整為“反映家長嚴厲”的資料,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指導語言神態(tài)的描述,第二層次指導動作的描述,第三層次進行細節(jié)指導、修改。經(jīng)過這樣的調整,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深入思考,運用學過的方法修改,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讀寫結合訓練應當貫穿在每個課堂中。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個難點,單憑教師的講解,方法講得再明白、再透徹,學生不實踐,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應當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中,抓住可練之處,讓學生仿寫、哪怕僅僅是一個詞語、一句話,也要讓學生真正的練一練,日積月累,作文水平必須會有所提高。
3、學生的語言表達還應繼續(xù)訓練。我班的學生,不善于表達,回答問題想“擠牙膏”,擠一點,出一點,甚至不會回答問題。這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當不斷訓練,使學生進取參與教學,喜歡表達。
一節(jié)課的教學后,教研組內教師以及郎校長的指導,使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思路也更加明確了。
經(jīng)過深入反思,我發(fā)此刻本節(jié)課的設計過程中,我還有很多問題不明確。
1、教學目的不明確。我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寫人還是寫事?8課第二自然段的資料主要寫了一件事,經(jīng)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把事件寫具體。而我的教學目標是仿照作者的寫法,運用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描述,把一個情境中的人物寫具體。所要到達的目的與文中第二自然段呈現(xiàn)的資料是不合拍的,所以導致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不明確的,所以,教學的資料比較亂。我想,對教學資料中的環(huán)節(jié)可這樣調整:第二自然段講了什么?你從中體會出什么?是怎樣把資料寫具體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描述)你仿照這個方法,把你想寫的一件事寫具體。把聯(lián)系的資料定位在“把一件事寫具體”。
2、進行寫作理論知識的學習,明確記敘文的相關知識,學習如何指導學生寫作,把理論知識加以實踐,明確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設計出清晰的教學思路。
作文課題是一個長期研究的重點資料,經(jīng)過教師們的研討,我收獲還是很大的,在今后讀寫結合的研究中,我還會不斷研究,使作文教學落到實處。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2
《將心比心》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很喜歡他,它是從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寫起,它反映的卻是人們的道德思想問題,意在呼喚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將心比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理解起來并不會有太大的困難,這樣使得課文的知識點相對較少,講解起來容易造成空洞的感覺,因此,我的教學設計主要圍繞自讀提示的問題,為了激發(fā)同學們的`興趣,我以公益廣告《媽媽洗腳》來引入,讓同學們談觀后感,同學們感慨很多,紛紛談出自己的感想,為新課做下鋪墊。
我的板書簡介且明了,最后我畫了一個愛心,學完這課后讓同學們把自己心中最有份量的詞填入這顆心中,這里把本堂課推向了高潮。為了課堂的完美結束我以《愛的奉獻》做結尾,同學們邊聽邊學唱,在歌聲中去感悟和懂得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是美好的人間。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是:由于本人的閱歷和教齡較淺,駕馭課堂的能力不是很足夠,關注到學生方面不足夠。我還應多學習新課改,學活,學懂,以后多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請教,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3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想盡量想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但是導入時一個問題“什么是將心比心?”卻難倒了大家,學生不會用準確的語音描述。本來是個好的契機,可以質疑激趣的,結果我忍不住隨意說了一句:這么簡單的成語也不知道?一下子打擊了學生,他們的`小臉黯然失色,我也后悔不迭,真是掃興……唉,教師的語言多么重要,不能太隨意,又犯大忌了。
在體會了文章中感人的語言,了解了文章思想后,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將心比心”的含義,情緒也上來了?墒菚r間在啟發(fā)誘導中被浪費了,沒有時間去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課文的語言文字。更別說聯(lián)系實際來談體會了。只有課后通過練筆去了解學生的思想了。
課后,我不由得也反思起來,作為老師在與學生相處時,在我們要求學生時,將心比心也尤為重要。我們也做過學生,也知道當學生的辛苦,也有令老師頭疼的時候……現(xiàn)在角色轉換成老師了,站在講臺上我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教好他們,從我們的立場出發(fā)告訴他們那樣做不對,應該這樣。而孩子不一定理解,接受……
教師,當反思……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4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帶領學生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領悟人與人之間只有帶有一顆寬容的心,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地和諧。
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同時由于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因此,在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我主要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感悟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但同時由于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理解起來并不會有太大的困難,這樣就使得課文的知識點相對較少,講解起來容易造成空洞的感覺。因此,我的教學設計主要圍繞自讀提示的問題,讓學生體會。
雖然這篇課文所設計的教學內容不會過于繁雜,但我覺得還有以下方面可以進行改進:
一、板書。板書設計一直是我教學設計的弱項,也許是我平時沒有過多注意的原因,所以板書似乎總是過于繁雜,而且我總是試圖把課文的主要信息都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明,更多時候反而造成了累贅。其實板書也可以板課文的中心句——簡單的一個句子,簡單明了,讓學生更易于理解。
二、多音字的講解。由于多音字作為語文學習的一個知識點,同時因為這篇課文出現(xiàn)較多的多音字,因此我花了較多時間進行講解鞏固——先讓學生自己做,然后全班對答案,再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似乎把課文的知識點鞏固了,但花費了較多的教學時間,從而影響了接下來的教學時間。
三、提問題。由于這是一篇課文,雖然我注意了通過提問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對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對于自讀課文,問題還可以更放手一點,尤其是拓展部分,多給時間學生思考、討論,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應該會更好。
四、學生注意力——更多地關注學生。教學畢竟面對的是學生,需要兼顧到學生的知識面,也必須兼顧到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5
這是一篇很簡短的小文章,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xiàn)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我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
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合作本事,用自我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經(jīng)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到達整體的完整。
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后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
第三,作為排在本單元最終的略讀課文,我注重發(fā)揮其承上啟下的`作用。開課時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結束時,又引導學生對整組課文進行簡單回顧,并安排課后練筆,使整個單元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我想經(jīng)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必須會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fā)為他人著想,給別人多一份寬容和尊重。作為教師的我,經(jīng)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以往我們也做過學生,也明白當學生的辛苦,此刻我們是教師了,站在講臺上的我們也許只想著如何去教好我們的孩子們,從我們的立場出發(fā)告訴他們那樣做不對,應當這樣。但學生總是喜歡逃離我們的視線,愛和我們玩躲迷藏。所以,讓我們也蹲下身來,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多點體諒學生,將心比心替他們想想,這個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的某些錯誤是正常,能夠理解。當我們對孩子多一點寬容,多一點耐心后,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那我們教師教得也不至于那么累了,工作起來也就歡樂多了。
一篇簡短的課文確讓我們師生都懂得如何去為別人著想。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6
《將心比心》是一篇很簡短的小文章,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xiàn)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在對這節(jié)課教學的處理上,讓學生大膽的質疑,只有學生會質疑,說明他們對課文的預習到位了,學生才能真正的走進文本,獲取自己獨特的生活感悟。
1、由課題“將心比心”入手,讓學生理解其意思。接著讓學生質疑,教師對學生的疑點進行歸納總結,保留有價值的問題,轉入對課文的學習,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2、自學課文,弄懂課文用什么事例來說明“將心比心”含著的意思的。
。1)阿姨幫助奶奶開門,是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母親寬容與體貼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她那即將當護士的女兒。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幫助別人是希望別人也能給他們給予幫助。
。2)護士在為母親輸液時,兩次扎針都沒有成功,“我”正要埋怨,被母親攔住了,還說了一些鼓勵和關愛的話,讓“我”和護士都很感動。
兩個小故事都涉及到了尊老愛幼,該如何把握呢?是兩個都具體展開還是選擇其一?在反復的思考后我選擇了后者,我就課文中第二個故事而展開具體化,從而揭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理,事實證明這樣既節(jié)省時間、不顯重復,教學效果又良好。
所以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應更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不用過分注重朗讀等方面的重復指導,應給學生創(chuàng)設機會讓其大膽自學,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受拘束。作為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學中也學會了將心比心,這是我更有價值的意外收獲。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7
本文以“將心比心”為題,以通過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因為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做到大膽放手,讓學生在我的自學提示下自讀感悟:文中講了幾件事?分別寫了什么?哪里讓你比較感動?在回答中,很多學生都能把兩件事說得很清楚,為了訓練學生概括能力,我側重指導用“誰+干什么..”的句式,指導學生概括的精煉,明了。
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后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如在學習第二個故事時,我讓學生細讀觸發(fā)點——只見母親輕輕地對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找得很準,并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地擴散深入開來:數(shù)數(shù)媽媽說的話,幾個字,簡簡單單。請你深入到這個故事中,再去讀一讀、品一品,你還會覺得簡單嗎?“再來一次”對這位剛參加實習的護士來說這僅僅是簡簡單單的七個字嗎?普普通通的一位母親,她為什么能有如此不簡單的舉動,說出如此不簡單的話呢?請聯(lián)系下文再去體會。學生通過讀書體會到:透過母親“平靜的眼神”和“輕輕的話語”,可見母親把那位護士當作了自己的.孩子,在鼓勵她,支持她,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女兒在將來的工作中也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鼓勵。在這樣有層次的導學中,學生深層次地感受、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促進思維發(fā)展,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產(chǎn)生“一處傳神,境界全出”的境界。
在當堂反饋環(huán)節(jié),我以練習冊一(2)為載體,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可是多數(shù)學生對“將心比心”的意思卻難以準確概括,我想可能是課堂上的拓展不夠吧?原計劃讓學生自己結合書中的事例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碰到這樣的事情,如:看見小朋友摔倒了會上前扶一把,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愛護小朋友.....但擔心語文課上成思品課,還是省去了這一環(huán)節(jié),結果多少有些遺憾。
作為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曾經(jīng)我們也做過學生,也知道當學生的辛苦,現(xiàn)在我們是老師了,站在講臺上的我們也許只想著如何去教好我們的孩子們,從我們的立場出發(fā)告訴他們那樣做不對,應該這樣。但學生總是喜歡逃離我們的視線,愛和我們玩躲迷藏。因此,讓我們也蹲下身來,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多點體諒學生,將心比心替他們想想,這個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的某些錯誤是正常,可以理解。當我們對孩子多一點寬容,多一點耐心后,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那我們老師教得也不至于那么累了,工作起來也就快樂多了。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8
常常聽到這樣的對話:“這篇(略讀)課文我用了兩個課時才上完。你呢?”“一個課時。略讀課文嘛,學生讀讀說說就行了!蔽蚁,前者是將略讀課文的教學等同于精講課,后者則是將略讀課文忽略了。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标P于略讀課文的教學,《教師教學用書》有明確要求:
一是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要求。
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我想,編者安排略讀課文的教學,目的之一是要我們訓練學生略讀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課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讓我們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自己把課文讀懂,在實踐中掌握讀書方法。因此,我這樣設計了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四篇課文《將心比心》的教學: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語句。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因生活所迫,負擔起了照顧婆婆和孩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雖然艱辛,但她無怨。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婆婆端洗腳水,幫婆婆洗腳,這儼然已成為一道溫馨而又特殊的風景。
有一天,這位母親為婆婆洗完腳回房間時看到自己的兒子晃晃悠悠地端來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驚訝。這時,她的孩子用稚嫩的聲音認真地說:“媽媽,洗腳!笨粗绱速N心、懂事的孩子,母親的心里暖烘烘的,感動地淚流滿面。多懂事的孩子呀,原來她為婆婆洗腳的這一幕,已深烙孩子心中。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些什么?(這真是個感人的故事——是呀,你懂得用心去聆聽故事。這位媽媽真孝順——你打心眼兒里欽佩她。媽媽和孩子都很孝順——媽媽為婆婆洗腳的行為潛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A、孩子受媽媽的感染,將心比心,學會了孝順自己的媽媽。今天的課文,也講述了兩個感人的故事,請看我寫課題——(板書:將心比心)然后請生讀課題。
B、你們手中拿的就是這篇文章。課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讀書聲。(出示:現(xiàn)在請自由讀課文三分鐘,在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完后告訴老師和同學你知道了什么?)
C、把你認為最難的地方找出來讀一讀?(指名讀句并正音。)
D、讀的不錯了,現(xiàn)在老師想聽你們說說,讀完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例如:我知道了一位阿姨幫助“我”的奶奶推門的事。(對,這是你說的這件事是不是這個意思?)(板書:幫助推門。)
2、例如:母親打針,護士扎了好幾針才扎準,母親沒有責備護士。(你是要告訴大家這位母親能——板書:理解過失。)
3、經(jīng)歷了這兩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個詞你能說出來嗎?)
三、感悟課文,品味語言
。嘏┠阏f的正是我想的。如果你親身經(jīng)歷著這兩件事,你的心里也會感到暖暖的對嗎?事情的哪些地方溫暖了你的心?(邊默讀邊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一)讓我們先來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1)說說為什么溫暖了你的心?(例生說:這位阿姨很善良,溫暖了我的心。)(師:哪些字詞能讓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推著沉重的大門:為什么?
一直:如果不一直拉著會有什么后果?
。2)她幫助的是她的親人和朋友嗎?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會怎么想?(學生暢談到的“真誠幫助,善良”等等中,教師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面對這樣的一位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與真誠地幫助。)
。3)朗讀:讀出暖暖的感覺。(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跟上來才松開手。)
2、句子:“阿姨對老奶奶的話!
學生自由談體會。
。ㄊ茄剑⒁痰男闹袩o時無刻不在牽掛著自己的老母親,這種純潔的`愛,令你沉浸在溫暖之中是嗎?)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1“一天??涌到嘴邊的話”
。1)說說為什么讓你感到溫暖?
(2)如果你遇到了這樣被扎了兩針的情況,你會怎么樣?
。3)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責備,但母親為什么還那么“平靜”,難道不疼,你猜猜他當時怎么想?(順學生的話隨機:從哪里看出母親的敏感、關愛理解別人的心?)
2、“只見??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緊,再來一次。)
。1)“不要緊,再來一次”這簡短的一句話,是簡簡單單就能說的出口的嗎?為什么讓你感到不簡單?(已經(jīng)打了兩針了,而且還起了青包,當已經(jīng)察覺到年輕護士是個新手。)
。2)引讀:當年輕護士為母親扎了兩針卻沒扎進血管時,母親鼓勵她—— 當母親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時,母親仍然鼓勵她——
當注視著護士額頭上密密的汗珠,母親分明已經(jīng)察覺到年輕護士是個新手,有可能面臨第三次的失敗,她同樣鼓勵著——
如果我就是母親,我會這么說——“不要緊,再來一次!比绻闶悄赣H,你會怎么說——(引言:啊,這是寬慰的說,鼓勵的,耐心的??)
(3)你認識到了嗎: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母親拉著??這段最后”
。1)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文章已經(jīng)是第二次出現(xiàn)”平靜”這個詞了,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到平靜這個詞,你體會到母親對一個孩子的什么感情?)(愛孩子,想著自己的孩子,心里裝的都是孩子、關心、無私。)
(2)現(xiàn)在我的心情是溫暖的是幸福的,一開始我的心情就這樣嗎?(不是。原來是抱怨的。)練筆:原來想責怪護士的我,因為母親的話語,而感到溫暖和幸福。將心比心,激動地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母親的角度:母親太愛我了,真是我的好母親;我自省的角度:我為什么就不能像母親一樣體諒別人呢?我太小氣了。道理的角度:人與人之間一定要寬容對待,學會理解。只要我們將心比心,才會獲得快樂與幸福。)
四、拓展空間,升華情感
過渡:同學們,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撐。生活中,我們用理解、寬容與關愛對待一個個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輕輕的問候,一次緊緊地依偎,一聲深深的安慰。都是“將心比心”的表現(xiàn),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親這樣想:
1、阿姨對奶奶的話。(“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保
2、媽媽對護士的話。(“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y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保
3、我們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親的話,肯定也會這樣想著: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男孩子把這句話發(fā)自肺腑地對女孩子說——
女孩子請把這句話獻給男孩子——
讓我們真心實意地告訴所有人——
五、回歸文本,自然拓展
1、(板畫出心,三十秒鐘沉浸)課文學完了,我們的心中一定不會是空蕩蕩的。這就是我們每位同學的一顆滾燙的心,為了勉勵自己,應該在自己心中裝入一個份量最重的詞,你會裝入什么詞?
2,學生回答,逐一板書。(幫助、關心、寬容、理解、信任、鼓勵、支持、尊重??)
3、結課:孩子們,讓我們彼此接納、將心比心,享受愛與被愛的快樂與幸福吧。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
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后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
第三,作為排在本單元最后的略讀課文,我注重發(fā)揮其承上啟下的作用。開
課時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結束時,又引導學生對整組課文進行簡單回顧,并安排課后練筆,使整 個單元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當然不同體裁的略讀課文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就是同一體裁的略讀課文教學方法也有差異,但最主要的是要以學生自己讀懂,自己體會,真正增加語文知識的含量為目標來教學,這樣才能教學得法,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9
本文以“將心比心”為題,以通過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然后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看看哪一小組概括的既準確又精練?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緊接著分析課文中講到一位阿姨為老奶奶推開沉重的大門,等老奶奶過去后才松開手,“她為什么會這樣做呢?”問題一提出,學生馬上這樣回答:“阿姨的媽媽和這位老奶奶的年齡差不多,她只希望遇到這種情況也有人為她開門,阿姨這樣的目的:
(1)能喚起人們多一份關心和一份關愛。
(2)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
從這位阿姨的言行舉動和平淡的話語中說明了什么呢?接著又有一位同學回答:“說明阿姨心靈純潔,心地善良,是多么的善解人意、關心他人!”與此同時,學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家里,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遇事能將心比心,推心置腹地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10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帶領學生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關懷,領悟人與人之間只有帶有一顆寬容的心,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地和諧。由于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主要以通過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因此,在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時,管老師主要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感悟這樣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但同時由于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理解起來并不會有太大的困難,這樣就使得課文的知識點相對較少,講解起來容易造成空洞的感覺。
因此,管老師的教學設計主要圍繞自讀提示的問題,讓學生體會開展。 在教學過程中管老師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然后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看看哪一小組概括的既準確又精練?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其次,重視朗讀和讀后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如在學習第二個故事時,教師讓學生細讀觸發(fā)點——只見母親輕輕地對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找得很準,并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地擴散深入開來:數(shù)數(shù)媽媽說的話,幾個字,簡簡單單。請你深入到這個故事中,再去讀一讀、品一品,你還會覺得簡單嗎?“再來一次”對這位剛參加實習的護士來說這僅僅是簡簡單單的七個字嗎?普普通通的一位母親,她為什么能有如此不簡單的舉動,說出如此不簡單的話呢?請聯(lián)系下文再去體會。學生通過讀書體會到:透過母親“平靜的眼神”和“輕輕的話語”,可見母親把那位護士當作了自己的孩子,在鼓勵她,支持她,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女兒在將來的工作中也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鼓勵。在這樣有層次的導學中,學生深層次地感受、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促進思維發(fā)展,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產(chǎn)生“一處傳神,境界全出”的境界。
第三,作為排在本單元最后的略讀課文,教師注重發(fā)揮其承上啟下的作用。開課時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單元的學習主題中;結束時,又引導學生對整組課文進行簡單回顧,并安排結合實際說話,使整個單元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板書設計管老師設計的有新意,以文章的內容為主線,簡單明了,讓學生更易于理解。 當然不同體裁的略讀課文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就是同一體裁的略讀課文教學方法也有差異,但最主要的是要以學生自己讀懂,自己體會,真正增加語文知識的含量為目標來教學,這樣才能教學得法,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我想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一定會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fā)為他人著想,給別人多一份寬容和尊重。作為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曾經(jīng)我們也做過學生,也知道當學生的辛苦,現(xiàn)在我們是老師了,站在講臺上的我們也許只想著如何去教好我們的孩子們,從我們的立場出發(fā)告訴他們那樣做不對,應該這樣。但學生總是喜歡逃離我們的視線,愛和我們玩躲迷藏。
因此,讓我們也蹲下身來,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多點體諒學生,將心比心替他們想想,這個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的某些錯誤是正常,可以理解。當我們對孩子多一點寬容,多一點耐心后,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那我們老師教得也不至于那么累了,工作起來也就快樂多了。一篇簡短的課文確讓我們師生都懂得如何去為別人著想。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11
《將心比心》是一篇很簡短的略讀課文,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xiàn)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文章語言精練,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卻給讀者帶來很大的震撼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自由閱讀,同桌,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將自己感動的語句畫出來并寫出感受,然后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同時,因為有一個問題讓我困惑:“將心比心”在字典上的解釋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但課文中兩個例子,(阿姨幫助奶奶開門,是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母親寬容與體貼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她那即將當護士的女兒。)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幫助別人是希望別人也能給他們給予幫助。這與我們平常經(jīng)常所說的幫助別人不求回報有一定的距離。在教學中,我們該如何處理比較恰當而不造成這種誤解?所以最后的`總結應該定位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我個人認為文章雖然講了兩個小故事,涉及到了尊老愛幼,但我們在講授時不能僅限于文本本身,就將主題定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上,這樣的思維方式太局限。會不會在引導上有誤?讓學生覺得只有老人和孩子是值得將心比心的,而其他年齡段的人是不是就可以不必了呢?所以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角度。
在教學中,由于教學機智不夠,出現(xiàn)了很多遺憾。如,請學生說說生活中將心比心的事情時,時間不夠,不能讓學生暢所欲言,對學生出現(xiàn)的突發(fā)問題也沒有及時的予以回應和糾正。如果能抽更多的時間來解釋和引導學生的思路,相信對學生理解“將心比心”會更有幫助。
在教育意義上,我想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一定會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fā)為他人著想,給別人多一份寬容和尊重。作為老師的我,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也深受體會,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學中也學會了將心比心,這是我更有價值的意外收獲。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12
今天上午四年級的一位語文教師做了一節(jié)年級組的公開課.因為她是縣骨干教師所以我慕名而去傾聽希望從中學到更多的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將心比心》這篇課文是小學四年級語文第八冊的一篇閱讀課文,因為我沒上四年級的課,所以,對教材我不太熟悉,但是,通過聽課,大概知道本文是講述有關人與人相互尊重、相互關心這么一篇文章。
課文的倒入是以一則公益廣告引入的,非常生動。但是,之后,所有的課件都以擺設的形式出現(xiàn)。非常遺憾!平時上公開課學校都要求我們每位教師都得充分的利用教學資源制作課件使整個課堂的氣氛都充分的調動起來使課更加的精彩與生動.但是難道制作課件在課堂上使用是一種擺設嗎?
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非常重要,這節(jié)課,教師一引入課文,學生讀了一遍書后,教師馬上問:讀了書后,請同學們把自己認為感動的'句子畫出來,并寫下為什么感動。一整節(jié)課,這個問題牽引了整堂課,學生非常的被動,個個都呆坐著,回答不出老師的問題,老師非常的焦急,在講臺上一個勁的說:“你們太靜了,平時上課你們很活躍呀!今天是不是因為有很多老師來聽課呢?”雖然老師一個勁的說,可是學生依然答不上來。老師只好自問自答了。
課改后,很多的教案都以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教學,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不適合我們本地區(qū)的孩子,我曾經(jīng)就以這種方式在課堂上教學,結果上不下去。我認為,教師還不如結合課文內容,有重點的向學生提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這樣,課堂的教學目的以及重點就很自然的呈現(xiàn)出來了。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13
教材分析
1.本節(jié)內容是第一單元的第二課;在學習了我們共同進步后學習的,本節(jié)內容的通過一系列的生活小實例,讓學生去思考出怎樣去面對這樣的場面,從而使學生的思想得到熏陶。
2.本節(jié)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就是知道心胸開闊有益于身心健康,心胸狹隘等不良心理對自己的成長有害。培養(yǎng)學生心胸開闊、寬容的品質,能替別人著想,體諒別人的難處。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開開心心每一天。,
學情分析
1.五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社會經(jīng)歷,平時與人交往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做法,已有能力去理解與人交往的方法。
2.學生認知發(fā)展分析:培養(yǎng)學生心胸開闊、寬容的品質,能替別人著想,體諒別人的難處。
3.學生認知障礙點:如何成為一個心胸開闊的人,開開心心過每一天。
教學目標
1、明白將心比心是理解別人的好方法,能理解他人、對他人寬容。
2、 激勵學生能替他人著想,并在與人相互交往中學會換位置思考。
3、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開開心心每一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明白將心比心是理解別人的好方法,能理解他人、對他人寬容。
難點: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開開心心每一天。
教學過程
一、 課前體驗、喚醒生活
尋找有關心胸開闊的名人名言、故事,準備小卡片若干。
二、課中體驗、深化感悟
(一)引入話題、喚醒生活
1、師:“對不起”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常用語,你最近在什么地方又聽到過?在什么場合用過呢/
2、說說自己曾經(jīng)在什么地方用這兩句話解決里實際問題。
(二)合作學習、體驗生活
1、學生閱讀蕭伯納的故事。討論: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從中你有什么啟發(fā)?
2、學生看圖說故事,續(xù)編結尾。仿照蕭伯納的語言,也來幽默一下。
3、情景表演:
、 分組選擇圖中的`四種情景,分角色表演。要演出不同的結果,尋找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 有表演者和觀眾交流感受。
、 教師小結;當別人的錯誤影響到自己時,我們要能夠原諒別人;當遭到別人的誤解時,要能夠心平氣和地解釋;當聽到別人在背后議論自己時。我們要學著坦然面對,一笑置之。
。ㄈ┥罨形、引導生活
交流生活中的感受,制作備忘錄
1、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自己不開心的事,側重于被別人誤解的事,其他同學幫助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要開開心心每一天,你有什么辦法?
3、學生交流并寫在備忘錄中。
三、課后踐行、內化感悟
1、課外繼續(xù)尋找有關心胸開闊的名人名言,寫在卡片上。
2、將卡片送給你的親人、朋友,讓大家開開心心每一天。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14
《將心比心》是一片略讀課文。是從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寫起,它反映的卻是人們的道德思想問題,意在呼喚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將心比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帶著“什么叫將心比心”這個問題,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受到遇事能推心置腹地想一想,應如何去做。
課文中講到一位阿姨為老奶奶推開沉重的大門,等老奶奶過去后才松開手,我抓住時機問學生:“她為什么會這樣做呢”問題一提出,平時表現(xiàn)一般的一個學生這樣回答:“阿姨的媽媽和這位老奶奶的年齡差不多,她只期望遇到這種情景也有人為她開門,阿姨這樣的目的既能喚起人們多一份關心和一份關愛,又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禮貌!边@位阿姨的一舉一動告訴我們什么呢這位同學之后回答:“說明阿姨心靈純潔,心地善良,是多么的善解人意、關心他人啊!”與此同時使學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家里,如果在平常的生活中遇事能將心比心,推心置腹地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世界會變得更完美。
兩個事例告訴我們同樣一個道理:物我一體,將心比心。
學完課文,我讓同學們做了這樣一個選擇:“對你而言,此刻需要的是(請選擇:關愛、寬容、理解、鼓勵),因為。于淼及許多孩子選擇了“鼓勵”,原因時“每當我做錯事受到批評時,心境就異常緊張,后面的事都會搞得很糟糕。”還有很多其他選擇,最多的是“鼓勵”其次是“理解”“寬容”。
看到這樣的答案,我陷入了沉思,我們成人也會有這樣的情形,上班遲到了很羞愧地繞著領導走,工作有疏漏心里戰(zhàn)戰(zhàn)兢兢或慚愧。往往這時,領導的一句旁敲側擊,我們便立即對號入座,心里的那份忐忑疾速增稠,最終濃到“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钡某潭。心里的那份惶恐不安可見一斑。
然而,如果此時我們遇到一位寬容大度、頗有韜略又明察秋毫的領導,事情便會“柳暗花明”有了新的轉機。本人有一回就遇到了這樣的“好事”,那天陪婆婆去醫(yī)院檢查,回來晚了,恰遇領導迎面而來,我正想著從哪繞過去,領導笑著過來輕輕地說:“家里有事了是不是婆婆又病了”一句話讓我溫暖到如今。看來,一句寬容鼓勵的話比一千次責備、批評收效更甚。從那以后,我總是想盡辦法處理好工作和家事間的關系,再未因家事而耽誤工作。
推己及人,對孩子們更是這樣。平時,我對淼兒是有些苛刻,以致于孩子曾有一次囁嚅著對我說:“媽媽,你是不是有什么煩惱啊不然為什么這么煩躁“的確,我常對淼兒橫挑鼻子豎挑眼,也許因為是自我的孩子,感覺她的一點兒過失我都不能容忍。晚上,我蹲下身來告訴淼兒:”其實,在媽媽心里你一向是最棒的。此刻是,將來還是。只是,媽媽把這份表揚、鼓勵分開了、掰小了,因為怕你驕傲。是媽媽疏忽了你的心理需求。今晚,你要求獨立完成作業(yè)很好,可是,你告訴媽媽你將怎樣完成對自我先提出要求,好嗎”淼兒信誓旦旦告訴我:“多思、多讀、多記,書寫工整,行動果斷,決不拖沓!
那晚,我沒有再多說什么,只用鼓勵的眼神關注著淼兒。那晚,她的作業(yè)寫得很工整、很認真、用時很短。
其實,世間事大抵如此:留有余地,海闊天空;以退為進,收效更佳。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講故事(公益廣告):《媽媽,洗腳》
有位年輕的媽媽由于特殊的原因,擔負起了照顧婆婆和兒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干活,打理家里的一切。雖然艱辛,但她無怨無悔。她每晚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給婆婆端洗腳水,幫婆婆洗腳,這已成為一道溫馨而又特別的風景了。
有一天,這位媽媽講了一個《丑小鴨》的故事后,就去幫婆婆洗腳了。當這位媽媽為婆婆洗完腳回到自己的房間里一看,兒子不見了。媽媽正準備去找兒子,轉過身來一看,兒子正用他那雙稚嫩的小手端著一盆水顫顫巍巍地向她走來,她感到非常驚訝。這時,兒子童聲童氣地說:“媽媽,洗腳!”看到如此孝順、懂事的孩子,媽媽感動得淚流滿面。
2、同學們,你們聽了這個故事后,有什么話要說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孩子們,現(xiàn)在我們要學的課文,也是講了兩個感人的故事。請你們看老師寫題目,板書:8、將心比心
2、生讀題,說題意。
。亲约旱男娜ケ日談e人的心。指遇事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3、自由讀文,讀完后說說本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概括地說出來。
4、指名學生說,教師隨機板書:
阿姨 奶奶
母親 護士
三、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1、這時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請用一個詞來形容出來。
。ǜ袆印⒄鸷、溫暖……)
2、假如你親耳聽到你奶奶說這件事,親看到你母親做這件事,你的心里也會感動、也會感到溫暖的。那么文中哪些地方感動了你呢?請邊默讀邊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3、交流、品讀。
4、出示課件。
(一)導語:孩子們,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呢?誰來說說吧?
品讀句子:
句1: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跟上來才松手。
(1)說說為什么溫暖了我的心?(這位阿姨很善良。)
(2)那些字詞能使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ǔ林亍⒁恢、才)
。3)阿姨幫助的是自己的親友嗎?如果你是那位老奶奶,你心里會怎么想?
(4)朗讀:請讀出暖暖的感覺。
導語:阿姨為什么這樣做?
句2:阿姨輕輕地說:“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1)你能像阿姨一樣輕輕地說嘛?學生讀。
4、小結:阿姨看到了老奶奶,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做出了善良的舉動,令人感動,這就是將心比心。
5、引讀:
是呀,學會了將心比心,人與人之間就多了一份愛心,讀最后一段;
學會了將心比心,我們的天空更藍,讀最后一段;
學會了將心比心,我們的陽光更燦爛,讀最后一段。
。ǘ┭凶x第二件事。
1、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更讓你怦然心動?
2、 交流、品讀。
3、出示課件:
句1.“一天,……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邊的話。”
。1)說說為什么讓你感動?
。2)如果你遇到了這種被扎了兩針還沒扎進血管的情況,你會怎么樣?
(因疼痛而痛苦、埋怨或責備)
(3)如果對那位護士進行責怪,甚至辱罵,將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
導語:可是,母親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讓她成功了,是哪句話?
句2、“不要緊,再來一次!
(1)你認為這句話簡單嗎?為什么讓你感到不簡單?
(如果這位護士第三次失敗,母親又一次受皮肉之苦。)
(2)引讀這句話:
當年輕的護士扎了兩針還沒扎進血管時,母親鼓勵她……
當母親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時,她同樣鼓勵著……
當母親看到護士額頭上密密的汗珠時,這時她已經(jīng)覺察到這是一個新手,但仍然鼓勵著……
導語:(1)當你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對這位母親說些什么?
。2)母親為什么這樣做呢?
句3、“母親用另一只手拉著我,……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1)說說為什么讓你感動?
4、小結:
母親遇到護士扎針失敗,就想到了“我”,,做出了寬容和鼓勵的舉止,令人心動,這就叫——(讓學生回答)。
5、引讀:
是呀,有了將心比心,我們的生活就多一份關懷,讀最后一段。
有了將心比心,我們的心胸猶如大海無邊無垠,讀最后一段。
有了將心比心,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得更甜蜜,讀最后一段。
四、拓展空間,升華情感。
1、導語:文中的阿姨與母親的行為,讓我們想起了一句什么名言?
。ɡ衔崂,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導語: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們肯定也有過這種將心比心的舉動的,想想看,誰來說說。
3、師引例。
大前年,我們那條街來了一位新鄰居,她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奶奶。雖說這位來奶奶兒孫滿堂,但真正關心她的人甚少,她靠撿破爛維持生計。我覺得她可憐,就把自己家種的菜送去,有時也把給我媽吃的食品分點去,有時在本村吃酒席時,還把該自己吃的那份好吃食物省點給她吃——我為什么這樣做,因為我也有個老媽媽。我也希望我娘家的人,能像我一樣,不但不嫌棄老人,而且還給我老媽送去一份愛心。
有一年,我同樣是教四年級,遇到一個特可憐的學生。他一歲多媽媽就離開了人世,爸爸因賭博負債累累而逃之夭夭,可憐的孩子就跟著一個將近七十歲的爺爺相依為命?上攵@個學生的日子過得多么貧苦。由于生活困窘,再加上無父母教育,他從小養(yǎng)成了那別人東西的惡習。我剛叫他的時候,告狀的人,連續(xù)不斷?晌也坏挥憛捤矎臎]說過他一句“賊”或“小偷”之類的話,而是默默地關照他。下雨天,看到他沒雨鞋穿,我就買給他;看到他身上長瘡,我就買藥膏,親手幫他搽。菜啦、水果啦、雞蛋啦等等,我什么東西都給他吃。這樣一來,到了五年級,他就改掉了這個惡習。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想到:如果我的孩子像他這么小,也像他一樣,每天看到伙伴們吃這吃那,而他自己一天到晚,吃的除了飯,還是飯,也肯定很想吃,搞得不好,也會趁人不注意去拿別人的東西吃。
這樣的例子,老師我有很多,現(xiàn)在我把時間讓給同學們。
3、 學生舉例。
4、 出示課件“心”圖。
導語:如果這就是我們每位同學的那顆滾燙的心,學了全文后,為了勉勵自己,你認為應該在你心中裝入一個份量最重的什么詞?
五、課外延伸:
1、出示課件:寫一寫:
不久的將來,這位小護士成了醫(yī)院里工作最出色的護士,成了病患者最受歡迎的護士。一天,一家電視臺要對她進行專門的采訪,請你替她設計一份講稿,說說她的心里話。
2、指名都設計稿
六、總結:
1、出示課件:
如果每一個人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后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
——臺灣作家羅蘭
2、學生齊讀。
3、結束語:
總之,如果人人都能將心比心,我們的心靈會更美好,人生將更豐富,世界將更加美麗!
板書設計:
8、將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將心比心 感動 溫暖
母親 護士 將心比心 寬容 鼓勵
人 人 將心比心 世界 美好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課文《將心比心》中有兩個情節(jié)特別感人。其一,一位阿姨為一個老奶奶推開沉重的大門,老人感謝她時,她卻說:“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遇到這種情況,也有人為她開門。”其二,作者的母親打點滴時,遇實習護士,兩針都未扎入血管,母親仍平靜和藹地鼓勵實習護士“沒關系,再來一次!边@份寬容和鼓勵緣自一位母親對孩子的關愛——她希望讀醫(yī)科大學的女兒將來也能遭此禮遇。
在本節(jié)課中,我重視朗讀和讀后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如在學習第二個故事時,我讓學生細讀觸發(fā)點——只見母親輕輕地對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找得很準,并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地擴散深入開來:數(shù)數(shù)媽媽說的話,幾個字,簡簡單單。請你深入到這個故事中,再去讀一讀、品一品,你還會覺得簡單嗎?“不要緊,再來一次”對這位剛參加實習的護士來說這僅僅是簡簡單單的七個字嗎?普普通通的一位母親,她為什么能有如此不簡單的舉動,說出如此不簡單的話呢?請聯(lián)系下文再去體會。學生通過讀書體會到:透過母親“平靜的眼神”和“輕輕的話語”,可見母親把那位護士當作了自己的孩子,在鼓勵她,支持她,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女兒在將來的工作中也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鼓勵。在這樣有層次的導學中,學生深層次地感受、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促進思維發(fā)展,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4-0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11-04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通用5篇)11-24
《將心比心》教學設計之一04-30
將心比心11-08
將心比心作文07-08
將心比心作文03-30
將心比心作文【精選】07-29
將心比心作文(經(jīng)典)01-07
將心比心的作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