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人人妻人人,cao78在线视频,福建一级毛片,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另类图片操逼,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超碰欧美人人澡曰曰澡夜夜泛

《雨霖鈴》教案

時間:2024-04-24 13:15:18 澤彪 教案 我要投稿

《雨霖鈴》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雨霖鈴》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雨霖鈴》教案(精選15篇)

  《雨霖鈴》教案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熟讀《雨霖鈴》了解柳永及其婉約詞的特點

  (2) 感受詞中濃濃的離別之情

  (3) 了解情景交融、虛實相生藝術特點

  過程與方法

  (1) 誦讀法:強調音讀、意讀、情讀,對詞作意境和作者思想情感有總體印象

  (2) 問答法:在梳理詞作時教師相機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在問答中品析詩作內容和風格

  (3) 討論法:對詞作中疑難點進行討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重視感情并正確對待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 引導學生認真審視詞中意象和情感基調,體會婉約詞風

  (2) 重點賞析名句,體會融情入景、虛實結合的藝術特點

  (3) 感受詞中濃濃的別離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李商隱說“相見時難別亦難”,是的,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別離的痛苦,可這種痛苦倒觸發(fā)了詩人的詩情,他們用詩詞歌賦來傾訴詠嘆他們的離愁別緒,大家想一想,以前學過哪些描寫別情的詩? 大家說的都很好,老師也找了一些描寫別情的詩(大家齊讀)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高適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李白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游子吟》孟郊

  離情別緒已成為詩詞中歷寫不衰的主題,透過這些詩行我們可以想見朋友分別時的悲楚,母親呆望游子歸家的淚眼眉愁,那么今天我們就走進北宋詞人柳永的《雨霖鈴》去體會以下愛人分別時的離情別緒。

  二、作者及背景(學案提前下發(fā)已讓學生預習,采取提問方式)

  1 導入:詩歌鑒賞中有一個重要方法叫“知人論世”法,為了達到深入理解詩歌的目的,我們先了解作者與背景

  (1)柳永,北宋詞人,原名三變,改名永,字耆卿,世稱柳七、柳屯田,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

  (2)對北宋詞壇的貢獻:大力發(fā)展了慢詞;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人;流傳“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3)《雨霖鈴》詞牌的來歷:這首詞調名《雨霖鈴》,就是取唐時舊曲翻制。據(jù)《明皇雜錄》云,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起悼念楊貴妃之思,“采其聲為《雨霖鈴》曲”。所以這支曲本來就是寄托相思的,詞調極盡哀怨。(預習)

  (4)背景: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濟,更多的時日是跟著歌伎們一起,過者依紅偎翠、淺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這些歌伎的生活,深切同情她們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 中,很多是反映同她們在一起的悲歡離合!队炅剽彙繁闶瞧渲袨槭廊藗髡b的一首。這首詞寫的是他離開都城汴京(現(xiàn)在河南開封)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別離情景。

  三、整體感知

  (1)導入:讓我們先來整體把握一下詩歌的情感,體會這份離情別意

  (2)誦讀:①教師范讀(配樂)

  ②學生讀:音讀(讀準字音,讀順語句),意讀(弄清詩節(jié)中關鍵的的詩句,整首詩的意義核心)。

  情讀:有感情朗讀這首詩(這里的情指作者在詞中寄寓的情和讀者對詞領悟后散發(fā)的情)要用自己的聲音來詮釋自己理解的《雨霖鈴》。

 、埤R讀

  (3)結合注釋理解詞意,概括詞的上、下片內容。(學案第1題)

  上片:一個秋天傍晚詞人和他心愛的人在都門外長亭分別時依依不舍情景。

  下片:詞人想象別后羈旅生活情景。

  (4)這首詞的內容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下面大家根據(jù)上下片的內容發(fā)揮想象在腦中形成兩幅畫面,把畫面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① 大家描述的非常好,誰能用四個字來概括上片的場景?長亭送別

  大家看一下這首詞的上片是通過哪些意象來體現(xiàn)意境的?

  寒蟬、長亭、驟雨、都門、帳篷、蘭舟、煙波、暮靄,這些都是作者親眼所見是什么景? 對,是實景。

  ②誰來描述一下下片的情景?描述的也非常好,同樣用四個字來概括下片的場景?

  羈旅長愁 這幅畫面中又有哪些典型的意象呢?

  楊柳、曉風、殘月。 這些景和上片所描寫的景相同嗎?不同,這些都是作者想象的是虛景。

 、圩髡咄ㄟ^這些意象所營造的意境體現(xiàn)出一種什么情感呢?

  凄涼、悲切的離別之情,而且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

  四、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借助這些景物表達了傷離別之情,是情景交融的手法,下面我們就從重點的詞句中體會這種藝術手法(學案第3題)

  1.“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三種景物與詞人的愁緒有何聯(lián)系?

  明確:浩渺無際江面上粼粼水波與詞人心頭長時間難以排解的惆悵相似;傍晚云霧濃重的特點與詞人心情沉重壓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闊遼遠與愁緒的無邊無際相似。詞人用比喻的修辭方法選取三種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現(xiàn)了離別的愁緒:如千里煙波般的綿長,如沉沉暮靄般濃重,如楚地天空一樣無邊無際。相同寫法的如我們剛學完的《虞美人》

  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歷來為人傳誦,甚至有人拿來代表柳詞。這兩句中的典型景物有何特殊意義?詞人借此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明確:

  (1)“楊柳”和別情有關,“年年柳色,灞陵傷別”。自灞橋折柳的故事產(chǎn)生后,楊柳和離別似乎已具有必然性的聯(lián)系了!皶燥L殘月”是天還未亮時的景象,這時一切景象都特別凄涼,難以忍受。古時要趕遠程的人也往往在這時動身,因而也經(jīng)常在這個時候送別。

  (2)酒醒后的惆悵(離人飲酒,是作為麻醉劑來消減愁懷的,酒醒無異于愁醒。經(jīng)過麻醉后再醒過來的愁,就越發(fā)使人無法排遣)和眼前最能觸動離愁的景象(岸上的楊柳,曉風吹拂,殘月微明)交融在一起,這情景確實凄涼難耐?梢姡@兩句中詞人集中了許多最能觸動離愁的東西入詞,構成凄涼的意境,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傷離別的悲情。

  五.小結:(1)生用一句話概括你今天學習這節(jié)課的收獲、感想、發(fā)現(xiàn)

  (2)看整首詞,情語在寫情,景語也并非只寫景,每句中都包含無限情思。正所謂“切景語皆情語”。誦讀時注意體會詞融情入景的特點。

  再就是虛實相濟。哪些寫虛?別后想象。寫實?別時情景。再想想詞中的畫面,給認的感覺都是:哀婉、無奈、凄清。這是這首詞的特點,也是婉約詞共同的特點

  (3)學生帶著對這首詞的理解齊背《雨霖鈴》。

  六.內化訓練:賞析柳永的詞

  望海潮⑴

  東南形勝⑵,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⑶。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⑷。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⑸。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⑺,菱歌泛夜⑻,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⑼。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⑽。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⑾。

  [注]

 、糯嗽~是柳永年輕時由福建赴汴京(今河南開封)就試,路過錢塘時所作。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 云:“孫何(按:當是孫沔)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斷江之志!标愓駥O評云:“音律諧婉,語意妥貼。承平氣象,形容曲盡!(《直齋書錄題辭》)

 、菩蝿伲骸盾髯印妵分^秦國:“其四塞險,形勢便,山森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

  ⑶三吳: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今浙江杭州,舊屬吳郡。

  ⑷參差:高低、長短不齊。這里指樓閣高低不齊。十萬人家:《夢梁錄》卷十九謂是元豐前戶口數(shù),南渡后已“近百家余家”。

  ⑸天塹:指錢塘江。

  ⑹重湖:西湖中白堤將湖分為里湖和外湖,故稱。疊巘(yǎn ):重疊的山峰,指葛嶺、南北高峰等。清嘉:清秀美好。

  ⑺羌管:笛子。笛子原出羌中,故稱。

 、塘飧瑁翰闪飧。

  ⑼高牙:大將的牙旗。此處指孫沔的儀仗。

 、螣熛迹褐干斤L光。 ⑾鳳池:鳳凰池,中書省(中央最高政務機構)的美稱。

  七.板書:

  長亭送別:寒蟬、長亭、驟雨、都門、帳篷

  雨霖鈴 (實) 蘭舟、煙波、暮靄、楚天 傷離別

  柳永 羈旅長愁:楊柳、曉風、殘月 (情景交融)

  (虛)

  八.反思:

  1、團隊使用沒有調動學生的合作意識

  2、學生討論不夠充分,應多給些時間,并且不應干涉提示

  3、情感滲透不夠,應借學生的話更突出情感教育(正確對待愛情,避免早戀等)

  《雨霖鈴》教案 2

  教學目標:

  1、掌握《雨霖鈴》這首詞鑒賞的方法。(教學重點)

  2、深入體會作者的離愁別恨及對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誦讀,感受《雨霖鈴》的音樂美。

  1、介紹作者及詞的風格流派及有關文化常識。

  豪放派,壯美。 婉約派,優(yōu)美。

  2、老師范讀全詞并稍作朗讀指導。學生齊讀全詞。

  老師朗讀指導:

  A 、讀時要注意重音、節(jié)奏,語速要慢些,讀出感情。腦中要有畫面。

 、 寒蟬凄切——要拖音(“切”字為韻腳,韻腳一般要讀得鮮明;尾音讀長更能讀出詞的凄切情感)

 、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也可以一字一頓,表示悲痛氣塞。

 、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何處”要讀出疑問語氣,“楊柳岸曉風殘月”應一景一頓,聲斷氣不斷。

  B、要有節(jié)奏,詩句中要有短暫的停頓。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便/縱有/千種/風情。

  3、學生初步把握文章基調及主題。

  二、賞析,理解《雨霖鈴》的語言美。

 。ㄒ唬┥祥牐荷掀瑢戨x別時的情景,實寫為主。

  1、學生個別讀。

  2、同座討論:

 、僬乙庀螅f作用。(幻燈片上逐一展示有關意象的詞及其表達的感情。)

  明確:寒蟬 晚 長亭 驟雨 蘭舟 煙波(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 暮靄 楚天

  作用:渲染惆悵傷感之情(全詞基調是:婉約哀怨)

  作者一開頭就點明了季節(jié)。什么季節(jié)?秋季。

  寒蟬,是蟬的一種!抖Y記》中說:“孟秋之月,寒蟬鳴!睍r間大約是農(nóng)歷七月,寒蟬的叫聲低微。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蟬叫聲未必凄切,但因詞人本就懷著一種傷心的情愫,聽到了蟬叫聲就產(chǎn)生了凄楚之感。

 、凇岸奸T”一句是什么意思?(齊答)

 、蹖W生看情人惜別圖,體會“執(zhí)手相看淚眼“一句的情感。

  師問:這句怎樣表現(xiàn)復雜細膩的情感?

 、苣钊トデЮ餆煵,暮靄沉沉楚天闊 (虛寫,想象,借景抒情)

  問1:“去去”應該怎樣讀才好,為什么?

  問2:用自己的話想象描述這個畫面,并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問3:既然是“沉沉的暮靄”為什么“楚天”卻會“闊”呢?

 。ǘ┫麻牐

 、賹W生齊讀下闋。概括大意:設想別離后的凄清,是虛寫。

 、趯W生逐句品讀下闋。

  1、“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點明了主旨“傷離別”。

  2、從“今宵”開始到詞的結束,按什么順序寫,分幾層?(按時間順序,分兩層)

  3、討論: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哀景寫哀情的寫法。)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比體會名句的美。

  4、“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點明與上文的呼應關系,寫法:呼應,虛寫,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

  聽錄音小聲讀。學生然后大聲齊讀。

 。ㄈ⿴熒餐瑲w結小結:

  這首詞,句句、層層寫的都是離情別緒,但手法多樣,章法謹嚴,毫無拖沓、重復之處。就手法來說,有時借景抒情,有時敘事寓情,有時直抒胸臆。即使同是寫景,但有的景與情合,以哀景寫哀;有的景與情違,以樂景寫哀,卻都把抒情主人公的別情曲曲傳出,使人有蕩氣回腸之感。就章法來說,全詞委婉鋪敘,既有實寫,又有虛擬,既有時間的順序,又有適當?shù)募舨茫昂蠛魬,層層深入,構思完密,使人有天衣無縫之感。

  柳永曾長期過著羈旅生活,和歌女樂工們在一起。他對有些歌妓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在他抒寫愛情的作品中,有一些是有色情傾向的.,消極頹廢的色彩較濃,但這首詞的思想感情還是很健康的,雖比較傷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會青年男女真實的感情。

 。ㄋ模┬〗M交流討論:

  你認為寫得最好、感受最深的是哪句, 并且說出好在哪里。

  三、遷移,評析《雨霖鈴》的特色美。

  1,運用本節(jié)學到的知識鑒賞張先的《江南柳》,并與本課學的《雨霖鈴》相比較,說說它們的異同。

  江南柳 張先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樓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明確:同:都寫別情,都描寫了別時的典型環(huán)境。

  都寫了別后,都是情景相生。都是婉約詞。

  異:柳詞想象別后遠行的情景,虛實相生。

  張詞著重寫送行者別后情景,而未寫別時情事。

  2,學生齊讀課文。

  四、課后作業(yè):

  1 、背誦《雨霖鈴》。

  2、用細膩形象的語言描寫你所經(jīng)歷的一段愁,可寫成詩。

  教學反思:

  這堂課,我按照教學目標,通過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較好地感受到了《雨霖鈴》的音樂美、語言美、特色美。

  在誦讀指導上,我指出韻腳要讀得鮮明,尾音讀長能抒情,注意拖音、詞句中短暫的停頓,從重音、節(jié)奏、語速、感情方面讀《雨霖鈴》,指導得較細致,學生能較好地讀出這首詞婉約哀怨的情感。當然,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安排兩分鐘。

  在對《雨霖鈴》語言美的理解方面,我運用了講解、問答、聯(lián)想、討論探究、朗讀等方法,學生扣住了字、詞、句,能品嘗到詞中飽含的離愁別恨,與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

  采用對比閱讀的方法,學生進一步掌握了《雨霖鈴》細膩含蓄、婉麗多姿、纏綿哀怨的風格。

  延伸:以上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柳永雨霖鈴的優(yōu)秀教案,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雨霖鈴》教案 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教學難點)

 。2)鑒賞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約派詞的風格特點。(教學難點)

 。3)深刻體會《雨霖鈴》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藝術特色。(教學重點)

  2、能力目標:

  通過掌握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掌握和鑒賞詞的能力。(教學重點)

  3、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以真情品讀作品,培養(yǎng)學習詩歌的興趣和文學素養(yǎng)。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我們在講宋詞簡介的時候說過,宋詞可以分為幾個流派?(生:兩派。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傳說蘇軾曾問一個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詞何如柳七(柳永)?”這個人回答:“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由此大家可知這兩個流派的不同特點。

  能讓蘇軾與之一爭高下的“楊柳岸曉風殘月”出自哪首詞?(生:《雨霖鈴》)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雨霖鈴》 (板書)

  二、整體感知。

  1、范讀《雨霖鈴》。

  (讓學生感受詞的感情基調)

  師:能感受到這首詩的感情基調嗎?

  生:能。哀婉、悲傷、凄清。 (板書)

  2、指導誦讀。

  我們講過詩詞誦讀要把握的幾個要點,首先要讀準字音;

  其次要讀出節(jié)奏,宋詞不比唐詩那樣整齊劃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韻腳的讀法,要短促而清晰;引導學生試讀一遍,劃分節(jié)奏。

  最重要的要讀出感情,剛才大家已經(jīng)感受到了,現(xiàn)在就試讀一遍,自己體會體會。

  學生自由朗讀——指明學生朗讀——學生齊讀。

  3、疏通詞句:(注釋中有的不在講解之列。)

  寒蟬:初秋乍寒時的蟬,偶尚自鳴,但短促無力,至深秋則噤。

  煙波:煙霧彌漫水波動蕩的`水面。

  無緒:古,沒有心思。今,沒有頭緒。

  念去去:想到將來……(“行行重行行”)。

  應是:即便是。

  三、賞析

  1、聽錄音,注意正音和節(jié)奏

  2、指讀,注意詩歌基調。這一首詞是詞人與紅顏知己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離別場景,因此與“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訣別的悲壯不同,是“凄苦”。

  3、結合注釋掌握詞意,描述詩意:

  《雨霖鈴》

  秋蟬的鳴叫凄涼急切,面對著暮色中的長亭,一陣暴雨剛剛停歇。在京城門外設帳飲酒餞別,卻沒有好心情,正當難舍難分之時,行船的人催著要出發(fā)。手拉著手淚眼相望,哽咽著竟然說不出一句話來。想到我這次要一程又一程的離別遠去,舟行千里,水上霧靄朦朧,夜晚濃云籠罩著的南方天空是多么深遠遼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無不悲傷地離別,偏偏又在這冷落凄清的深秋時節(jié),叫人怎能承受?今晚酒醒我身在何處呢?也許是泊舟楊柳岸邊,晨風習習,天空掛著一鉤殘月。這一去經(jīng)年累月,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也形同虛設。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誰訴說!

  4、整體把握:

  1)全詩寫了什么內容?抒發(fā)什么情感?

  “多情自古傷離別”, 詞以“傷離別”為主線。寫離別,抒“傷”情。

  2)錘煉詩眼: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可結合背景,知人論世)

  該句在詩中為“過片”,承上啟下,并表明詩歌主旨情感,為全詞“詩眼”。而且本句由傷離別——自古傷(見下)——多情更傷——秋更傷(見下)——清秋更傷——冷落更傷來層層突出“那堪”“傷離別”的情感,表達細膩,情感凄苦,感人至深!

  自古:離別在古代是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所謂“生離死別”主要原因是交通的不發(fā)達,遠行多半走水路,行程往往成年累月,以及諸多難以預見的阻隔因素,從而讓分別之人產(chǎn)生前路迢迢、山重水復、歸期難料的紛繁情緒。加上離人多半因為被貶、流放,或為生活所迫,或因戰(zhàn)爭離亂或男女情緣,這就特別惹起人的萬端感慨。

  清秋:秋天本來是草枯葉落,百花凋零的季節(jié),人在秋中往往會有一種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寫秋天的時候,經(jīng)常與“愁苦悲涼”的感情聯(lián)系在一起。先秦的宋玉在《九辨》中說:“悲哉,秋之為氣也!”南宋吳文英在《唐多令》中說:“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倍苎┣墼凇肚锎帮L雨夕》中則說:“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边@些詩句都寫出了懷有特定情感的人在秋天中的特定感受。詞人把離別之事與清秋之氣疊加悲苦再加凄涼,情感的表達更加沉重。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3)圍繞詩眼,體會全詩的基本結構:

  上片:別時(實寫) 晚(黃昏) 長亭(餞別——催發(fā)——執(zhí)手——念)

  下片: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別后 (虛寫) 今宵 楊柳岸

  經(jīng)年 未卜

  四、合作探究賞析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分析角度提示:

 。、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注意抓首句的作用以及本句的意象特色來分析)

  開首三句道出時間、地點、景物。以凄清景色揭開了離別的序曲:

  元代的盧摯在《沉醉東風》:“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宋代詞人晏幾道在《采桑子》:“一寸愁心,日日寒蟬夜夜砧。”

  長亭:早在秦漢時便開始在道旁設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別餞行之用。當時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長亭”五里一短亭。

  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驟雨初歇,涼意徹骨,暮色蒼茫,云低風冷的環(huán)境中,人將別、日已晚、雨乍停、蟬聲切。惜別的長亭,凄涼的深秋,讓人黯然銷魂!首句借景抒情,營造了凄清慘淡的畫面,奠定全詩低沉傷感的情感基調。

  2、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注意從離人心理的矛盾現(xiàn)實的無情入手)

  3、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注意抓離人的動作分析人物的心理)

  4、“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注意從該句的空間感、色彩感入手體會“念”而難舍的情感)

  5、“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注意從白描手法、想象虛寫、景語皆情語、意象的特征等等的特色體會)明確:楊柳離,曉風冷,殘月缺,更酒醒。

 。、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注意抓想象、反問、虛詞等體會情感中的無限悵恨!)

  五、朗誦,總結

  柳永多作慢詞,長于鋪敘。此詞表現(xiàn)作者離京南下時長 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fā),淚眼相對,執(zhí)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 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tài),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想別后情景!嗲樽怨艂x別,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念宵酒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敖裣菩押翁帯保b接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 “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創(chuàng)造出一個凄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會景,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經(jīng)年”,由“ 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 何人說”,回環(huán)往復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 的不盡愁思。以“離情”為線索,用白描、鋪敘、點染的手法,情景交融,虛實相生。

  《雨霖鈴》教案 4

  一、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婉約派詞人柳永的藝術風格。

  2、具體體會這首詞情景交融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3、認清詞作情調過于傷感低沉的負面影響。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感受、體味這首詞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2、難點:對詞中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钡蔫b賞。

  三、教學方法

  以學生活動為主,點撥啟發(fā),引導討論,朗讀背誦,檢查落實。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宋詞作為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詞,不能不提到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鈴》。多年來,它常誦不衰。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二)簡介作者

  1、從名句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及柳永,大家也許不像對蘇軾那樣熟悉,但他的兩句名句早已廣為傳誦。(提問、啟發(f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多么熾熱如火的愛的情愫!直到晚清,曾受到過西學影響的王國維還震驚于這種愛情表白的熾烈,并將其用來比喻對于大事業(yè)、大學問不懈、執(zhí)著的追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

  (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艱苦探索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執(zhí)著追求(3)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2、明確三點,簡要介紹寫作背景(略)

  (1)名字:柳永、柳三變、柳七、柳屯田。

  (2)特點:精通音律,擅長詞曲,創(chuàng)制慢詞,貼近市民,“變一代詞風”。

  (3)影響:“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三)整體點撥《雨霖鈴》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元十大曲”之一,歷來被認為是抒寫離別之情的典范之作。要從整體上把握這首詞,請結合“自讀提示”閱讀全詞并思考:

  1、這首詞是按什么順序寫離別之情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2、這首詞哪些句子寫景?哪些句子抒情?怎樣情景交融的?

  板書:(線索) (重點)離別前:勾勒環(huán)境離別時:描寫情態(tài)離別后:刻畫心理

  (四)重點分析(邊朗讀邊進行)第1句:寫景。通過寒蟬凄切痛楚的叫聲、令人傷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驟雨初歇后的蕭條冷落的景物,映襯出離人此時內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第2句:寫人。京城門外,情人臨時搭起帳篷,設宴餞行,然而離人心情不好,食之無味。正當二人難分難舍之時,船公卻催促登船。兩個轉折句,足見其留戀之情深。不管是寫景,還是寫人,都是為了勾勒出離別前的環(huán)境:凄清、蕭瑟(板書:凄清、蕭瑟)第3句:寫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寫出了二人分手時的情況,刻畫出“別亦難”時的悲痛心情!皥(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與蘇軾的《江城子》中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提問),簡直使人柔腸寸斷,悲痛欲絕,“語雖不奇,而意致綿密”。第4句:過渡。一個“念”字,說明下面所寫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虛寫。雖無語凝噎,但思緒萬千: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遼闊的天空。

  【提問】此處的景物描寫應如何理解?是否給人以寬廣雄偉的氣勢之感?

  【解說】不是。結合寫作背景,不難看出此處是借此景襯托離愁的無邊無際、離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見之無期;也反襯離人孤舟行駛的飄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離人在離別時雖無無語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綿綿之態(tài),自然引出了下文對別后漂泊孤寂的聯(lián)想,承上啟下。(板書:留戀、難舍)第5句:點題。用“傷別離”點題(板書),并用對比手法,襯托出自己的離愁比古人更深更重。第6句:名句。是作者的想象。(鑒賞見后)第7句:高潮。兩個讓步假設句,把離別之情推向高潮。縱有“良晨美景”,誰與共歡?縱有“千種風情”,誰與共話?設想細膩,語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難。多么傷感!多么苦澀!(板書:傷感、苦澀)

  【小結歸納】寫離愁別緒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傳統(tǒng)題材。顯然,本詞膾炙人口不是以題材取勝,而在于它能夠“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把“自古傷別離”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結合,把“千種風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結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板書:情景交融)

  (五)難點討論(小黑板)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笔亲髡叩拿,它好在哪里?古人:折柳相贈,暗“留”之意楊“柳”—“留”的諧音離人:見柳思人,離愁又生。眼前景曉風—“涼”(特點),襯別后心情之凄涼。別后情(明) (暗) “殘”月—不團圓,透出凄涼冷落之感。景中有情

  (六)朗讀、背誦要求:正確流利、感情充沛、熟讀成誦、瑯瑯上口。(盡量當堂完成)方式:檢查學生、教師示范。

  (七)課外作業(y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把這首詞擴展成一篇情景交融的短文。(300字左右)。

  《雨霖鈴》教案 5

  學習目標

  1、繼續(xù)感悟婉約詞風。

  2、品味語言,理解意境,從而體味其中濃濃的離愁別緒;

  3、體味情景交融、虛實相濟的藝術特點。

  4、背誦全詞。

  學習方法

  1、因聲求氣,以聲傳情;

  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一、知人論世: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原名三變,人稱柳三變,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其詞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

  二、文體知識:

  1、婉約詞:詞的'一種流派,在取材上,多寫兒女之情、離別之意;在表現(xiàn)手法上,多用含蓄的方法表現(xiàn)情緒。代表詞人有柳永、李清照、晏殊、李煜等。

  2、“雨霖鈴”詞牌簡介:

  “雨霖鈴”,原為唐教坊曲名。相傳唐玄宗因安史之亂入蜀,到斜口,霖雨連日,他經(jīng)過棧道耳聞鈴聲無比凄切,勾起往事,當時,楊貴妃已死,于是創(chuàng)作此曲悼念楊貴妃寄托哀思?梢,這一詞調悲愴低回、凄楚欲絕。宋人倚舊聲填詞,遂為詞牌。

  三、寫作背景:

  雨霖鈴是一首寫別離之情的佳作。當時柳永雖中了進士,但只做了個工部屯田員外郎,是個地方官,仕途不順。再加上要離開心愛之人去赴任,一想到從此將不能跟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心情郁悶,更覺得痛苦萬分,就揮筆寫下了這首詞。這首詞的基調格外低沉。

  四、文本探究:

  1、找出這首詞的主旨句,概括本詞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概括上下闋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3、“一切景語皆情語!边@首詞中哪些語句是景語?哪些語句是情語?

  4、欣賞文中寫景的文字

 。1)“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2)“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3)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5、本詞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6、本詞是如何做到虛實結合的?

  五、練習鞏固:

  1、《雨霖鈴》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柳永本是南方人,在汴京仕途失意,內心充滿惆悵,決計離京赴外地。但一想到要與戀人分別,將失去愛的慰藉,更覺凄苦萬種,無以名狀。

  B、全詞基調極其低沉。詩人又善于借助人物的神態(tài)來烘托心情,如“執(zhí)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等,使低沉的基調更顯低沉。

  C、詩人擅長移情于景,擅長渲染氛圍,使人物情感明朗化。像“對長亭晚”與“蘭舟催發(fā)”,都是情化了的語言,產(chǎn)生了鮮明的美學價值和誘人的魅力。

  D、詩人充分發(fā)揮想像,進行了精心構思。上闋面對秋天的傍晚,乃是實事、實景、實情;下闋設想別后情景,無疑為虛寫。全詞正是運用這種實虛結合的手法,塑造了完美形象,提高了藝術品位。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下列問題。

  八聲甘州(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1)上闋的景物描寫對抒發(fā)感情有什么作用?

 。2)簡析“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的意境。

  《雨霖鈴》教案 6

  教學設想

  課型:文學欣賞課

  教學方式:

  討論式

  教學重點:

  一、學會整體感受文學形象把握作者情感、風格與表達方式;培養(yǎng)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運用聯(lián)系、比較的方法,遷移知識,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思維,提高文學品位。

  教學難點:

  比較、遷移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

  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課件,音樂與朗誦結合,加強直觀教學效果,激發(fā)聯(lián)想與想象,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展示課件:作家作品簡介。

 。ǘ)、展示課件:思考下列問題。

  1、本詞整體意象由哪些要素構成?

  2、試用準確的.語詞概括本詞藝術意象的色調、氣氛與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詞上闋與下闋在敘事、寫景與抒情方面有哪些異同點?

  二、討論,分析鑒賞,展示課件:根據(jù)五幅畫面思考分析。

  三、總結

  時間:初秋、傍晚、雨后。

  地點:京城門外、十里長亭、渡頭

  蟬聲、暮色、蘭舟、煙波、暮靄

  色調:暗淡、迷蒙

  氣氛:凄涼

  人物:送別的戀人

  情節(jié):餞行一分別一思念(別前\別中、別后)

  情感:悲、泣、愁、思

  分析:詩歌中情景結合的基本方式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和情景相生等。在寫景方面則有時空、動靜、虛實等變化,雖然以寫景為主要內容,但是“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的變化是為“情”服務的。本詞體現(xiàn)了這樣的特點:在時空轉換與情節(jié)推移中逐步把感情推向高|潮。

  四、創(chuàng)新思維,討論:

  1、你怎樣理解柳永此詞的悲凄落寞的情感?為什么?:

  2、同樣寫別后思念,為什么說蘇東坡“明月幾時有”是豪放的,而“柳岸曉風殘月”是婉約的呢?

  五、遷移訓練:展示課件

  試比較下面幾首送別詩的風格、氣氛與情感表達的異同?

  六、寫作實踐:從體裁、意境、語言、情感、表達方式與表現(xiàn)方法等任

  選兩三個角度,比較分析其中兩首詩的異同點,不少于300字。

  《雨霖鈴》教案 7

  教學目標

  1、把握婉約派的風格特點:情景交融、低沉傷感、講究格律、音調和諧。

  2、讓學生學會運用情感體驗法去鑒賞詩歌,并通過情感體驗法去感知美,感受美,提高鑒賞詩歌的審美能力。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步驟

  1、課前準備:

 、 預習課文,過字詞關。

 、 由學生推選的兩隊代表(每隊三人)根據(jù)這首詞排練小品,其中兩人表演、一人旁白。

  2、導入:

  今天的課我將和大家一起穿越那漫漫的時空隧道,回到千百年前的一個憂傷的午后,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場哀婉凄涼的離別,去領略一下我們福建的婉約派詩人柳永,他那低沉傷感,纏綿悱惻的詩詞作品。

 。ㄕ垖W生打開課本。)

  柳永是一位多才多藝而且多情的詩人,在他漂泊了一生的日子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膾炙人口的、適用于唱歌的新樂府,在當時的社會里可謂是:“凡有井水飲處便能歌柳詞”。

 。ㄔ儐栴A習作業(yè)的完成程度。)

  3、通過聽朗讀、學生表演來總體把握作品的總體意境。

  ⑴ 學生聽名家朗讀《雨霖鈴》。

  ⑵ 設計《情感劇場》,播放配樂《梁!,兩隊學生分別表演小品。

  讓學生來比較兩隊的優(yōu)劣,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道理的都給予肯定。最后老師分別從表演內容,表演藝術以及旁白上對這兩隊同學表演進行簡單的點評。

  4、根據(jù)詞的故事情節(jié)歸納作品脈絡。

  學生按順序回答故事脈絡

  明確:帳飲無緒→蘭舟摧發(fā)→執(zhí)手相看→無語凝噎→今宵酒醒→與何人說

  5、根據(jù)故事脈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學生根據(jù)以上脈絡體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側面引導。提醒學生注意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感受。(重點:無緒、相看淚眼,無語凝噎、酒醒之后的故事情節(jié)---凄苦悲涼-)

  讓學生比較看文字的感受和看表演時的感受的區(qū)別。

  明確:演員是根據(jù)詞的情節(jié)來表演的,觀眾是通過觀看表演所以感受是一致的`,但是表演更加直觀,所以感受更深一些,這種設身處地的沿著作者的思路去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鑒賞詩詞作品的方法就叫做情感體驗法。

  教師補充:要想有更深的體驗,學生還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

  6、引導學生回答出表演的遺憾之處是因為缺少當時的環(huán)境,并讓學生找出作品中的環(huán)境描寫。導出情感體驗法的另一要素:依情索景。

  7、播放《雨霖鈴》的FLASH作品。讓學生綜合感受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8、教學延伸。讓學生舉例(要求最好是學習過的名言名句),并運用情感體驗法來鑒賞例子,教師點評。

  9、布置作業(yè)。

  《雨霖鈴》教案 8

  【組織教學】(1分鐘)

  師生互致問好,檢查學生出勤情況。

  【復習提問】(3分鐘)

  回憶學過的詞,并說說詞的特點

  【導入新課】(3分鐘)

  1、聽樂曲說出曲名《送別》

  2、導入別離之情詩詞中歷寫不衰的主題,如我們學過的李白的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今天來學習一首關于離別的詞《雨霖鈴》(板書

  【講授新課】(72分鐘)

  一、走近作者

  1、學生介紹柳永概況。

  2、教師補充: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他對北宋的發(fā)展有重要的貢獻與影響,第一他制作了大量慢詞長調,對宋代慢詞的發(fā)展頗有影響;第二他發(fā)展了詞的表現(xiàn)手法,善于鋪敘、寫景、抒情密切結合,語言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美。柳詞在宋代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凡有井水處,既能歌柳詞。”

  二、背景資料

  柳永雖然才情卓著,但一生任途坎坷。這首詞寫的就是他任途失意心情壓抑,決定離開京城到外地去,但又不得不和心愛的人痛苦分離的思想感情。

  三、重難點解決過程

 。ㄒ唬R誦《雨霖鈴》

 。ǘ┞犝n文錄音、注意節(jié)奏和語調(悲凄低沉)

 。ㄈ⿲W生隨錄音帶自由讀全詞理解詞義,在音樂中進入詞所描繪的情境,并使詞的意境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來,從而把握詞的景與情領悟意境。

 。ㄋ模┵p析詞的意境

  1、讓學生把上下篇內容生動地描述出來。

  2、教師示范:一個秋天的傍晚,一場暴雨剛剛停歇,蟬凄切地鳴叫不已,詞人面對著長亭,心情更覺悲涼。京城門外,長亭邊,一個臨時搭建的蓬帳里他的心愛之人為他送行,兩人面對美酒佳肴卻毫無心情,正在戀戀不舍之際,船夫催促著“開船嘍——開船嘍——!眱扇穗p手緊握,淚眼相對,有千言萬語要說卻哽咽著說不出一句話來。詞人想在即將踏上的'旅途中只有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霾,空曠的天空。

  小結:上篇寫的是一個秋天的傍晚,詞人和他心愛的人在長亭分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篇緊承上篇:是詞人想象別后的情狀,小船臨岸,詞人酒醒只見習習曉風吹拂楊柳,一彎殘月掛在天空。詞人現(xiàn)在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總結:全詞凄涼的意境讓我們感覺的濃濃的別離之情。

  過度:我們的生活里也有別離的苦痛,如何把它用文字表達出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雨霖鈴》的寫法。

 。ㄎ澹╄b賞要點(先讀后賞,在探討)

  1、融情入景的寫法

  (1)“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寒蟬”“長亭”“驟雨”詞人一開頭就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來渲染氣氛,“寒蟬”透著秋意,而蟬的叫聲更讓人感覺的悲涼,驟雨過后天氣陡然變涼,更使人感到凄切冷落,所以這首詞不僅交代了離別的時間、地點、更是在寫心情。

  (2)“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念”字表明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虛構的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空闊的楚天這些景物在南方是很平常的。可是這些平常的景物注入深沉的情感之后就變得不平常不了。那浩渺的煙波,另人惆悵;沉沉的暮靄讓人壓抑憂傷,那空闊的楚天與愁緒的無邊無際相似。詞人對景物的描寫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3)“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這一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有人拿它代表柳詞。這沒有一個字寫情,而沒有一個字不寫情。李白詩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弊藻睒蛘哿墓适庐a(chǎn)生后,楊柳和離別就似乎有必然的聯(lián)系了。借楊柳抒離情成了常用的手法。如白居易“楊葉比愁眉,愁長比柳絲!币驗橛羞@種習俗的存在,所以離別的人一看楊柳就會涌起離愁別緒,因而“楊柳岸”三個字明寫前景,暗寫別時情,顯得含蓄而有韻味。詞中“曉風殘月”也是最能觸動人的感情的事物,溫庭筠在一首送別詞里曾寫過:“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辈苤惨苍鴮戇^“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鼻镌碌娘L是涼的,秋日的早晨的風更涼;月光是清冷的,殘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殘月就顯得特別凄涼。所以曉風殘月給人一種特別濃重的凄涼冷落之感。

  這樣在短短的兩句詞里,作者集中寫了一件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成為一幅鮮明的畫面,而這幅凄清的畫面又出現(xiàn)在一個特定時刻里——酒醒之后,離人飲酒為的是消愁,然而“舉杯消愁愁更愁,”更何況是在酒醒之后。

  酒醒之后的惆悵和眼前最能觸動離愁的景象交融在一起,這情景是多么的凄涼難耐的啊!

  2、虛實相濟(簡單介紹)

  詞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已經(jīng)淋漓盡致地寫出了詞人和他心愛的人不忍分別而又不得不分別的心情;下片對別后生活的設想,則是虛寫了。虛寫中所著意描寫的是詞人孤單寂寞的心情,連良宵好景也排遣痛苦。讀完下片回過頭來看上片,便會懂得詞人和他心愛的人之間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的確是難舍難分啊!

  (六)再次齊背《雨霖鈴》

  四、板書設計

  寒蟬長亭驟雨實

  煙波暮靄楚天虛

  楊柳曉風殘月虛

  【課后作業(yè)】(1分鐘)

  預習現(xiàn)代詩二首

  《雨霖鈴》教案 9

  教學目標:

 。ㄒ唬 情感目標:

  借助多媒體和教師對作品的體驗,帶領學生以真摯的感情品讀作品,培養(yǎng)詩歌興趣和文學素養(yǎng)。

 。ǘ 知識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感知作品內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虛實結合的寫法;

 。3)鑒賞意象,掌握婉約派的特點;

 。ㄈ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學會合理、充分使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自主式、探究式學習,開拓知識面,豐富教學內容。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古典詩歌傳統(tǒng)意象在作品中傳情達意的效果。

  2、體會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雨霖鈴》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詩話故事: 《歷代詩余》卷一百十五引俞文豹《吹劍錄》:“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

  1、柳七所指何人?

  2、從答話中說明了詩歌鑒賞的那方面問題?

  一 、作者簡介

  北宋詞人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稱他為“柳七”。后來他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也被稱作“柳屯田”。柳永年輕時到卞京應試,常常和歌妓們一起生活,為人狂放不羈。當時的皇帝宋仁宗聽到柳永這個人之后,說:“此人任從風前月下淺斟低唱,豈可令士宦!”所以柳永落地了。到了景佑元年,也就是柳永在47歲左右的時候,他才進士及第。柳永終生潦倒,據(jù)說在他死后,家中沒有多余的錢來安葬他,只能由幾個歌妓一起出錢葬在了南門外。柳永的詞作音律諧婉,詞意妥帖;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其擅長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中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在當時流傳很廣,對宋詞的發(fā)展也有一定的影響。后人對柳詞的評價也較高。

  二、題目和背景解說

  《雨霖鈴》這一詞調,又名“雨霖鈴慢”,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相傳,唐安史之亂中,玄宗西逃入蜀。楊貴妃在馬嵬坡被賜死后,玄宗日夜思念。入斜谷后,遇上連日霖雨,在棧道中,又聽見鈴聲陣陣,倍感凄涼哀婉,于是作《雨霖鈴曲》,寄托思念之情,調極哀怨。前人稱“一曲霖鈴淚數(shù)行”,可見一斑。宋代成為詞牌名。在詞史上,雙調慢詞《雨霖鈴》最早的作品,便是柳永的這首詞。而當時的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壓抑,決定離開汴京(河南開封)到外地去。但一想到從此將不能與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愛的慰藉,更是覺得痛苦萬狀。這首詞就反映了柳永當時的這種復雜心情。下面請大家聽一聽課文的朗讀。

  三、指導朗讀

  1、教師范讀或播放錄音,學生感受詞的感情基調。

  2、聽完了詞大之后,同學們感覺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應該是怎樣的?

  明確:凄切低沉(從文章中找依據(jù):凄切、傷離別)

  3、明確了詞的感情基調之后,我們來齊讀一遍,看看同學們對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把握的怎么樣。

 。ㄟ^渡:我覺得大家可以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在讀文學作品的時候,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個頻率在跳動,我是否被感動了。

  如果你感動了,你又不妨用聲音把它表達出來。

  實際上,在很多時候我們不防用我們的聲音來表達文學作品所包含的情思,那個時候,你將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你獲得了一種另辟蹊徑的愉悅和享受。)

  5、下面我們先把上闋一起來讀一下。

 。ㄎ覀冞可以把這首詞處理得更細膩一些。要想用聲音更細膩地處理這首詞,有個前提,那就是得深刻地理解這首詞。讓我們一起進入到這首詞的血肉和肌理中去。)

  四、詞的鑒賞

  1、上下兩闋各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并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

  上闋: 離別時難分難舍的情景

  (離別難)

  下闋: 離別后孤寂凄清的情景

  (思念苦)

  2、既然是寫離別時難設難分,就會有抒情,同學們看看上闋是不是都是全部是直接抒情。窟有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就要涉及到景物了,開篇三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表現(xiàn)了什么情?

  節(jié)令:寒蟬

  地點:長亭

  時間:晚

  天氣:驟雨初歇

  渲染氣氛:蕭瑟凄涼

  表達感情:詞人與戀人將別未別時的痛苦心情

  3、“都門”三句展現(xiàn)了什么場景?

  明確:京城門外,情人設宴餞行,離別的愁苦使這對情人對佳肴美酒也興味索然。正在難舍難分之際,船家催促出發(fā),此時此刻,離別的痛苦達到頂點。

  4、怎樣理解“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明確:兩手緊緊拉在一起,兩眼被酸楚的淚水模糊,便縱有千言萬語,也難以一一傾吐,只好無言以對,淚眼相看。這兩句用白描的手法,把彼此的眷戀之情、又無可奈何之心寫的非常深刻.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一句,以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遼闊的天空,襯托出詞人前途的廣闊。你認為這樣的說法對嗎?

  明確:不對。作者選用三種景物來表達心情。用“千里”形容“煙波”,表明煙波的浩淼,去程的遙遠;用“沉沉”形容“暮靄”,表明暮靄的`濃厚,天地的蒼茫;用“闊”形容“楚天”表明楚天的遼遠無邊。作者正是用如此廣闊遼遠的空間,以及如此濃密深重的霧靄,來表現(xiàn)離情之深之痛和自己前途的渺茫。

  5、自由討論

  同學們自己鑒賞下闋,你喜歡下闋中的哪一句,為什么?

  (由學生自己討論)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明確:在此句中詞人寫到了一些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風、月,這些意象給你什么樣的聯(lián)想呢?請同學們給合之前所學,討論3分鐘,談談看法。

  教師明確:關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惱拋諸腦后,依依惜別時,“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別。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現(xiàn)實也罷,“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 喜時——杜甫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保ā堵劰俦蘸幽虾颖薄罚 哀時——曹操為功業(yè)人才而愁,發(fā)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钡母锌!抖谈栊小罚 愁時——李白失意官場,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保ā缎葜x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蘇軾也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保ā端{歌頭明月幾時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時,說:“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聲聲慢》) 王維送別元二,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關于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月是離合的象征,何況是殘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詞人的愁思。

  關于風: 古語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別讓人傷感的季節(jié)。曉風輕拂,帶來的并不是快意,而是涼意,凄涼的感覺。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總結:柳有“留”意,殘月西掛,伊人不再,曉風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敖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弊髡呓M合了最能觸動離愁的景物入詞,釀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濃烈的氣氛,更能展現(xiàn)出微妙的心理活動,挑動讀者的心弦。

  小結:“一切景語皆情語”,柳永以清秋之蕭瑟,寫離別之凄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課后作業(yè)

  1、比較鑒賞:將柳詞與蘇詞作比較

  體會其風格的差異

  2、熟讀并背誦詩篇

  附:上闋朗讀指導

  解讀第一句話“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這句話,一眼看過去,就是一句寫景的文字。就這句話,我的一個朋友曾經(jīng)打了一個很有趣的比方,他說,這句話就好比是一篇日記的開頭,僅僅是為了交代時間、地點、天氣狀況,所以我們應當以一種平和的敘述語氣來讀這句話(師用“敘述語氣”范讀),這樣來處理好不好?

  師問:為什么?

  學生發(fā)言指出此句話雖明寫景,卻暗含情,環(huán)境氛圍多悲戚之意。

  教師明確:這句話作者以凄涼的環(huán)境來暗寓他凄涼的離愁。所以,此句起調應起得低沉傷郁,句與句之間應做稍長的停頓,要讀出“悲”、“涼”的味道來。

  解讀“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零噎!

  隨便抽一個同學。

 。ㄗ屗胂螅┈F(xiàn)在,你馬上要和你的一個最要好的朋友分別,你到機場或車站去送他,兩個人彼此握著對方的手,眼淚無聲地落下,想開口安慰一下對方,可這一開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噓之聲。

  讓學生深入到這種情景中去,并試著用此種感情來讀:“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零噎!

  (進一步引導學生得出)此處寫離別之情,當屬離別之情的高潮。所以讀這一句,語調應該來得更凄切一些。

  我想,這一句話由感情細膩的女生來讀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女生朗讀。

  解讀“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我想這樣來讀這句話,大家看行不行。

  師以一種極有氣勢的,昂揚爽朗的語調朗讀。

  (學生對此反映極強烈,議論紛紛,均表示這樣來讀這句話不妥。)

  在你們陳述你們的意見之前,我先來說一說我這樣來處理的原因。此句景象闊大。大凡闊大之象,即有氣勢。我這樣來處理就是為了表現(xiàn)一種氣勢。

  我讀出這種氣勢沒有?

  生答:讀出來了。

  那么這樣處理好不好呢?

  生答:不好。

  我讀出這句話的味道沒有?

  生答:沒有。

  那我們這里該讀出什么味道來?

  學生舉手發(fā)言,他們認為老師的朗讀處理方式違背了本詞的基調,且這句話所寫之景象仍是飽含愁緒的。

  繼續(xù)問:這里僅僅只有因與心愛的人分別而造成的離愁嗎?還有沒有可能由其他什么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緒?(提示結合前面看到的提示信息來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討論,并舉手作答,得出結論:還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嘆,失意之愁。

  教師總結,并提示讀這一句的時候在凄切的基調上應加上蒼茫厚重之感。

  這句話由男生來讀比較合適。

  全體男生讀此句。

  好了,上闋我們分析得比較熟透了,F(xiàn)在,我們醞釀一下情緒,然后帶著剛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來的微妙細膩的情緒把上闋來一次完美的表現(xiàn)。

  生齊讀。

  下一闋,我把它交給大家。你們喜歡那一句或那幾句就去讀那一句或那幾句,不過你得告訴我你為什么要這樣來讀它,你要表達什么樣的情緒?

  分組討論,每組選派兩個同學代表發(fā)言。一個同學負責朗讀,一個同學負責解說他們這樣來朗讀的原因,他們要表達什么樣的情緒。

  學生討論。

  結束語:送大家一句話:學會聲情并茂地品讀文學作品,學會聲情并茂地品讀生活,你定會受益匪淺。

  《雨霖鈴》教案 10

  【課程分析】

  宋詞作為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宋詞從風格上分為兩大流派:豪放派、婉約派。提及婉約派,當首推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鈴》。多年來,它常誦不衰。歷來被認為是抒寫離別之情的典范之作!队炅剽彙愤@首詞以冷落秋景為襯托,淋漓渲染了惜別的場景,進而推測別后的銘心刻骨的思念。層層鋪敘,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現(xiàn)了柳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的特點。

  【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結束唐詩單元的學習、鑒賞,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詞是一種抒情詩體,是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詩歌。要鑒賞詞的藝術魅力,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詞的發(fā)展脈絡,掌握詩與詞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把握詞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為深入鑒賞詞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所教兩個文科班,學生的思維活躍,感悟能力強,能積極發(fā)言,課堂氣氛較活躍。因此只要老師創(chuàng)設出濃郁的鑒賞氛圍,搭設好層層深入學習的臺階,學生就能夠走進作品的藝術境界,在課堂上充分展現(xiàn)每個人的風采,做學習的主人。

  【設計理念】

  根據(jù)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改變傳統(tǒng)教學過于注重傳授知識的傾向,貫徹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體驗為紅線,思維為主攻的思想。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老師的誘導之中,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充分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探索和研究中掌握知識,學會總結,學會反思。詩歌鑒賞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考查兩方面的內容:

 。、鑒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2、評價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鑒于此,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誦讀、感悟、理解、分析,不斷地積累,才能真正形成自主鑒賞詩歌的能力。這既是高考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藝術修養(yǎng)的需要。

  【學習目標】

 。、初步了解宋詞的發(fā)展脈絡及特點。

  2、反復誦讀,流暢背誦,感知詞的聲韻之美。

 。、學習借景抒情、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

  【媒體設計】

  自制多媒體課件,主要是展示本課的教學流程、知識及方法規(guī)律的總結,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擴大本節(jié)課的容量,力求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流程】

  一、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

 。ń處煟┨圃娝卧~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是一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鑒賞唐詩宋詞是探尋美的歷程,我們已經(jīng)走進唐詩的王國,接受了藝術的熏陶。今天,讓我們再走進宋詞的家園,繼續(xù)這美的巡禮。

 。c評:利用導語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對本節(jié)知識的重視程度,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究的興趣和熱情。)

 。▽嶄洠簩W生聽老師解說,有的同學臉上露出認同感,求知的欲望。)

 。ㄍ队埃河炅剽

  柳永

  二、分析探究

  1、(教師)要想很好的鑒賞宋詞,就必須了解詞的發(fā)展史,詞的文體特點。首先讓學生看課本第50頁內容。師生一起邊看邊總結。

 。c評:了解詞的文體知識,才能為鑒賞詞作掃清障礙,這也是讀懂作品的最基本的條件,教師要給與適當?shù)闹v解、補充。)

 。▽嶄洠簩W生一邊看書一邊在教師的指導下勾畫重點語句。最后教師總結。)

  2、(教師)投影:詞的發(fā)展史及文體特點

 。c評:讓學生識記有關詞的知識,為深入鑒賞詞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錄:學生看投影,結合老師的講解仔細體會,識記重點內容。明確學習的方向。)

  3、(教師)由對宋詞的了解中導入到對《雨霖鈴》的學習,作者簡介及背景介紹。

 。c評:知人論世,是鑒賞詩歌的一個必備條件。)

  (實錄:學生看課下注釋,認真識記教師補充的內容。)

  4、鑒賞詩歌內容(讀思議悟):

 、艓煟航Y合注解自讀詩歌,整體感悟。讀時注意思考:從題材上看,這是一首什么內容的詞作?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c評:抓住關鍵詞句,整體把握詩歌內容,是正確鑒賞詩歌的前提。)

 。▽嶄洠簩W生自讀作品,思考并回答問題。)

 、茙煟赫堃幻麑W生有感情的朗讀文本,其他同學作點評。

 。c評:誦讀的過程也是鑒賞的過程,要讓學生敢于讀出來,大聲地讀,聲情并茂地讀,有感情的在眾人面前讀,讀出自己對文本的獨特理解。)

 。▽嶄洠簩W生范讀文本,情感的把握較好,其他學生的點評到位。再讓大家推薦一位擅長朗誦的學生讀一遍,非常好,全體鼓掌。)

  師:全體學生齊讀文本,讓每個人都初步感知作品的藝術魅力。

 。c評: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去感受和理解文本內容。)

  ⑶賞析上闋別時情境(邊朗讀邊進行)

  師:第一至三句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學生先自主思考,形成答案,然后小組討論,完善答案,最后發(fā)言。)

  生:深秋時節(jié)的傍晚,一陣驟雨過后,離別的人兒對這長亭,耳邊傳來凄涼而急促的蟬叫聲。表達了離人此時內心深沉的痛楚。

  小結:清秋節(jié)令的寒蟬,襯托著凄切悲涼秋景。人將別、日已晚、雨乍停、蟬聲凄。惜別的長亭,凄涼的'深秋。壯士分別尚且悲傷,更何況這對一別可能成永訣的戀人呢?通過寒蟬凄切痛楚的叫聲、令人傷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驟雨初歇后的蕭條冷落的景物,營造了離別前的凄涼氛圍。映襯出離人此時內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c評:鑒賞詩歌內容、表達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其中對抒情方式的考查是重中之重。)

  師:第四至七句寫了離別之人怎樣的心情、動作?(生思考、探究并回答)

  生:京城門外,情人臨時搭起帳篷,設宴餞行,然而離人心情不好,食之無味。正當二人難分難舍之時,船夫卻催促登船。足見其留戀之情深。

  執(zhí)手告別,手握著手,緊緊不放,淚眼望著淚眼,此時憶昔日歡聚,想他日離分,無語中又有多少叮嚀囑咐,有多少柔情蜜意,但傷心淚流,千言萬語,塞滿了喉嚨擠滿了牙縫,情如潮涌,不知從何處說起。執(zhí)手凝噎是情態(tài)的細致刻畫,應屬于特寫鏡頭,讓我們看到了哀婉纏綿、無比依戀、難舍難分的離別場面。而達到的藝術效果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師:拓展探究,蘇軾在悼亡詞《江城子》里,這樣寫他夢見了死去十年的妻子: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課本P64)異曲同工,也具有特別能打動人心的藝術力量。那位同學能鑒賞一下?

  (知識積累豐富的學生,能夠與老師共鳴,給自己一個展示的機會,增強學習的信心,其他學生也拓寬了視野。)

  師:(過渡)這是在凄涼、凄楚的氛圍之下,所展現(xiàn)的離人離別時刻的動人場面。為了把別后之愁更甚于離別之時的情形表現(xiàn)出來,離人的未來又將處于怎樣的情景之中呢?我們往下看。

  師:第九句一個念字,說明下面所寫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虛寫。雖無語凝噎,但思緒萬千: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遼闊的天空。暮靄為何沉沉?給人一種什么感覺?(生思考、探究并作答)

  生:江面上,輕煙籠罩,浩淼空曠,傍晚的云氣重重地下壓,所以是沉沉的暮靄。給人一種壓抑、郁悶的感覺。不難看出此處是借此景襯托離愁的無邊無際、離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見之無期;也反襯離人孤舟行駛的飄零渺小、孤苦伶仃。

 、荣p析下闋別后想象:

  師: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和上闕哪些語句相應?本句的作用是什么?

  師稍作引導:重點看傷離別和冷落清秋節(jié)。(生思考作答)

  生發(fā)言,師點撥總結:傷離別總括上闕相看淚眼、無語凝噎的情。冷落清秋節(jié)與上闕寒蟬凄切、驟雨初歇相呼應本句既承上又啟下,為了把別后之愁更甚于離別之時的情形表現(xiàn)出來,用傷別離點題,多情是指多情的人。自古以來,多情的人都是感傷離別的,更何況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時節(jié)。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李商隱《無題》詩云:相見時難別亦難。

  師: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請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繪一下。

 。c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繪詩句是深入鑒賞詩歌的基礎,這一點也正是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嶄洠荷x躍發(fā)言,精彩者不時引來陣陣掌聲。)

  生甲:今夜喝了別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朧朧的,酒醒后,將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曉,到了楊柳依依的岸邊,冷風吹面,殘缺的月亮掛在天邊。

  生乙:倚著船舷的離人撫摸著岸邊飄拂的垂柳,遙看掛在天邊的一彎殘月,習習涼風陣陣襲來,想起與戀人無語凝噎的離別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腸寸斷!

  師:這兩個句子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并作簡要分析。

  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岸柳(諧音留)曉風(寒),殘月(冷),景物是孤單單、清冷冷的。這里雖不言愁,但景物已經(jīng)打上了詞人濃重的哀傷、悲愁之情。

  師:第五至八句:良辰好景為何是虛設?千種風情怎么會無處傾訴呢?

  生:離開了心愛的人,自然沒有心情去欣賞。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虛設嗎?其實,不只是虛設,每遇良辰好景反而會引起對情人的思念,勾起無限的傷情。兩情分離,歡情難再,知音難覓,凄涼倍至。因此,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小結:這是下闕離人設想的今宵和經(jīng)年所處的景與情,是想象之境,是離愁的進一步拓展。

 、扇~總結:請同學們想一想本詞在抒發(fā)離別之情時,主要運用哪些表達技巧?

 、偃~既寫了眼前的離情,又寫了未來的傷感。處處以景物襯托離情,情景分合,景為情設,而一切景語皆情語,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在情與景的交融中,演繹了一曲凄婉纏綿的離別之歌。

  ②虛實結合。上片的別時為實,下片的別后為虛。設置情景,留下想象的空間,有回味余地。

  ⑹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深入領會了本詞的思想情感、藝術技巧,下面讓我們飽含深情,再一次背誦全詩,感受詩歌無窮的藝術魅力。

  (點評:教師只要抓住了引導作用的要害,變教為誘,變教為導,就能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發(fā)揮極大的創(chuàng)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嶄洠喝w學生完全投入到詩歌的境界中,接受了藝術的熏陶。)

  5、老師播放音樂,師生一起飽含深情地誦讀《雨霖鈴》,要求不要看文本。

  【課后反思】

  1、這節(jié)課的設計,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體現(xiàn)教師和學生互為主體的原則。教學是互動的、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只要誘導得法,設疑貼近學生的實際,他們會表現(xiàn)出高漲的探究熱情,課堂上從始至終都涌動著活躍的思維和熱烈的情緒。學生在思考探究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也暴露出自己的一些知識缺陷,及時得到了糾正。

  2、這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是指導誦讀的力度不夠。課堂教學藝術是一個復雜的多面體,既要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又要培養(yǎng)審美理念,形成健康人格。這確實需要教師具有多種教學技能,要上出高質量的課,既要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更離不開再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革,總結自己的經(jīng)驗和體會,做教學的有心人。教然后知困也,在教學實踐中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教學相長。

  《雨霖鈴》教案 11

  教學目的要求:

  1、知識目標:了解柳永、李清照其人及其詞作風格;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詞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深刻體會詞的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2、能力目標: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引導學生初步掌握品賞詞的基本步驟和方法;通過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詞的能力。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體會這兩首詞作者各自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品味這首詞的意境;引導學生體味這首詞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引導在了解詞作內容的基礎上把握誦讀技巧;引導學生深刻分析這首詞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教師采用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等,教師繼續(xù)滲透詞的學法指導,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鑒賞能力。

  教學步驟

  一.語言導入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這學期我們也一直徜徉于詩的園林,在“國風”粗樸而純美的鄉(xiāng)野民聲里結識了散璞玉之輝的“詩經(jīng)”,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縱日月之光的“離騷”。我們的心靈之谷還回蕩著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鏗然之音、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的蒼涼之嘆。今天,我們又將在這瑰麗的園子里摘取另一朵奇葩----宋詞,并把我們關注的目光投向一個“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杰出詞人---柳永。(板書標題)

  二.柳永簡介(幻燈片展示)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他通曉樂律,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是以描寫城市風貌見長的婉約派代表詞人。

  柳永對北宋詞的發(fā)展有重要的貢獻和影響,對后來的.說唱文學和戲曲也有很大影響。柳詞在宋元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濟,更多的時日跟歌妓們一起過著依紅偎翠、淺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這些歌妓們的生活,深切同情她們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們在一起的悲歡離合!队炅剽彙繁闶瞧渲袨槭廊怂鶄髡b的一首,被稱為“宋金十大曲之一”。本詞寫的是他離開都城汴京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別離情景。

  三.整體感知

  1.播放《雨霖鈴》朗讀,讓學生在歌聲中體會這首詞,并談談觀看后的一個整體感受。

  (同學們聽了這首詞,你覺得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呢?)

  明確:濃情厚意從低徊婉轉、一唱三嘆的旋律里汩汩而出,離愁別恨也從悱惻動人、纏綿哀怨的詩意里幽幽而瀉!凹舨粩、理還亂,是離愁”,“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讓我們在音樂嘆惋的余聲里走進作者用文字所營造的意境。

  A.請學生概括這首詞的內容:

  明確:在蕭瑟的秋天里,詞人和他的紅顏知己傷心地告別。

  B.那么詞中哪句話最能體現(xiàn)這個內容呢?

  那么這首詞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發(fā)他離別的傷感之情?(板書)

  明確:冷清秋之景今宵酒醒何處?

  傷離別之情楊柳岸曉風殘月。

  ①、寒蟬凄切——要拖音(“切”字為韻腳,韻腳一般要讀得鮮明;尾音讀長更能讀出詞的凄切情感)

 、凇⒕篃o語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讀出哽咽之聲、冷澀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何處”要讀出疑問語氣,“楊柳岸曉風殘月”應一景一頓,聲斷氣不斷。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⑥、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要稍重、稍停,拖音(領起字)

  2、再請學生試讀

  3、教師稍做提點再自己示范朗讀(下面老師也來嘗試一下,力爭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來)

  4、學生聽錄音朗讀(好,我們在獨立理解、交流想法的基礎上再來聽名家朗讀,讓自己靜心凝神的去意會語之精妙、情之精誠。)

  5、跟讀(聽了因為不同理解而呈現(xiàn)不同風格的幾次朗讀后,我相信大家一定發(fā)展或完善了自己原有的想法,那么就請帶著你新的感悟一起輕聲跟讀)

  五.鑒賞本詞的藝術特色

  (剛才我們是通過誦讀來意會全詞,那么下面我們可是要以討論的形式來言傳自己獨到的理解和真切的體悟了)

  1.提問:大家一起說說,本詞最大的藝術特色是什么?

  明確:情景交融

  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深刻體會《雨霖鈴》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一切景語皆情語”,大凡詩詞,一般都具有情景交融這個特點,那么這種藝術手法在柳永的《雨霖鈴》中又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

  明確:①、用哀景和樂景同寫悲情

  (作者在詞中選用了哪一類景?這種景怎么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

  (A、秋雨黃昏送別圖“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處歇”,一陣驟雨過后,景色特別鮮明刺眼,周圍都是凄切的蟬聲,又正是暮色蒼茫時分,對著這送別的長亭,這是多么動人愁思的境界啊。這句詞表面寫景,實際是在寫情,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情別緒的氣氛給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受,打下全詞情感的基礎,以增強下面抒寫酒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虹收殘雨,蟬嘶敗柳長堤暮”、“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高柳亂蟬嘶”!昂訕蛲新,長亭送故人”(王褒《送別裴儀同》、“西陵俠少年,送客短長亭”王昌齡《少年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長亭,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設一短亭,十里設一長亭,供行人休息,所以,長亭已經(jīng)被當作離別地點的通稱。)

  B、“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煙波浩淼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與詞人心頭長時間難以排解的惆悵相似,傍晚云霧濃重的特點與詞人心情的沉重壓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闊遼遠與愁緒的無邊無際相似。詞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選取三種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地表現(xiàn)了離別的愁緒:如千里煙波般的綿長,如沉沉暮靄般的`濃重,如楚地天空一樣無邊無際。

  C.“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良辰好景”原為歡樂愉快的場景,但是隨后而來的“虛設”二字頃刻間就使這種歡樂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是沉入了無邊無際的愁傷之中,所以,這個地方是以“樂景寫悲情”。與前面幾處的景物描寫是有區(qū)別的。

 、诰扒樗榻蝗冢詈蠠o痕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a.“柳”的情感內涵。

  明確:“年年柳色,灞陵送別”(李白〈憶秦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jīng)〉)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周邦彥〈蘭陵王〉)柳既是送別的象征物,又是送別的見證人,如今獨在旅舟上見柳,怎不惹起滿懷離思?

  b最能觸動離愁的事物集中為一幅鮮明的畫面。

  明確:(溫庭筠《菩薩蠻》“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曹植“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李清照“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c.虛中有實,虛景實寫,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他寫的是真景物,汴河堤畔,本多垂柳。楊柳岸三字隨手拈出“本地風光”,令人感到親切、自然。一夜行舟,醒來時早已置身于寥廓開闊的山驛水程中,所以唯覺曉風清冷、唯見殘月凄楚,曉風殘月四字便寫出了此種扁舟曉行的真切風光。

  d.寫出幽美深約的新境界。常人在離別時,往往能深切的感受到它悲哀的一面,而優(yōu)秀詞人卻在此同時寫出了它的美:夾岸殘柳,參差拂動于秋風之中:孤舟離人,黯然獨對天邊殘月,悲劇性加上美感,凄清加上麗景,詞人在舒緩而哀惻的聲調中傳遞出一種抑郁惝恍的凄情和煙水迷離的凄美來,這種“綺怨”的風味,正是最典型的“婉約”詞的風味。

  e.情景妙合無痕。明寫眼前景,暗寫別時情,含蓄蘊藉。

 、蹪馇橛艚Y于心、難于化解

  明確:全詞始終籠罩在一股化不開的濃情里面,開篇這份離情就已慢慢醞釀,離別之際,“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情感到達高潮;離別之后,這種愁緒仿若繞梁的余韻始終縈繞在詞人的心頭,此時此刻“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六、小結

  細致深入、動情用心地體悟了字里行間散發(fā)的魅力,我們被和諧的音律打動,被雋永的語言吸引,我們更驚艷于凄美的意境,傷懷于哀婉的離情。大凡好的作品,它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點知識的補充,幾次能力的訓練,它所饋贈給我們的更多的是心靈的豐富,情感的升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用自己多情多思的心靈去感知綿綿文化的經(jīng)緯,悠悠生命的掌紋!

  《雨霖鈴》教案 12

  教學目標:

  1、掌握詞的基本知識。

  2、了解柳永及他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3、鑒賞這首詞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

  4、反復誦讀,背誦這首詞。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詞中點染的表現(xiàn)手法。

  2、賞讀名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俗話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樣的迷人景色能令我們的古人發(fā)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詞人柳永一起來學習一下他的《望海潮》,來領略一下這人間天堂的美麗景色。(板書課題)

  二、走進宋詞

  詞的有關知識

  1、詞的起源:興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發(fā)展到高峰。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的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所以又稱“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歌詞”等。

  2、詞牌和標題:詞牌是一首詞的詞調的名稱,詞的標題是詞的主要內容的集中體現(xiàn)。

  3、詞的分類:

  按字數(shù)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闋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等)

  三、作者簡介

  柳永,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有《樂章集》。

  四、寫作背景

  《望海潮》這首詞是柳永年輕時的作品,他從家鄉(xiāng)福建崇安前往開封應試,路過杭州,拜謁世交前輩兩浙轉運使孫何,于是寫此詞投贈他。這首詞里,柳永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寫景多于投贈之意。

  五、欣賞杭州西湖傳統(tǒng)景觀(幻燈片展示)

  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曲苑風荷斷橋殘雪

  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南屏晚鐘

  三潭印月

  六、朗讀欣賞(flash動畫)

  七、內容分析

  思考:這首詞描繪了一種怎樣的都市生活景象?試說說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杭州的繁華與美麗的,抒發(fā)了他怎樣的感情?

  環(huán)境美麗、經(jīng)濟繁榮、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圖景。

  (總括錢塘繁華)

  (居民區(qū)繁華)

  (錢塘湖雄偉壯麗)

  (人民富有)

  (總括湖山之美)

  (民眾悠閑的生活)

  (錢塘長官休閑生活)

  (歌頌地方官政績)

  1、從地理位置上看

  2、從歷史傳統(tǒng)上看

  3、從自然景觀上看

  4、從市井面貌上看

  5、從百姓生活上看

  描寫錢塘的繁華,展現(xiàn)國泰民安風貌,借以歌頌地方長官政績顯著。

  八、手法探究

 、潘伎迹哼@首詞在寫景上有什么特點,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點染”藝術鑒賞

  “點染”是詩詞的一種藝術手法。

  “點”:抽象的評點(總寫)

  “染”:具體的描述(分述)

  二者緊密相連,表達共同的意境。

  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染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c

 、品治觥锻3薄分心男┦恰包c”,哪些是“染”,具體描述了錢塘一派怎樣的景象?

  點

  東南形勝自然風光之美

  三吳都會都市繁華之美染

  錢塘自古繁華民生安樂之美

 、浅它c染,這首詞在寫景上還有什么特點,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工于鋪敘,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

  鋪敘:又叫“鋪排”,多見于古體詩中,它運用疊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復、對稱而又富于變化,在詩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氣氛的作用。

  (樂府民歌《陌上!贰ⅰ赌咎m辭》中:“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薄盃斈锫勁畞,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九、名句賞讀

  你最欣賞詞中的哪些句子?你能不能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用文字或圖畫將它描繪出來?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边@幾句被稱為千古名句,你是如何鑒賞的?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說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叭锕鹱印本妥屓寺(lián)想起有關西湖的美麗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這美麗的傳說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靈的色彩。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是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白居易《憶江南》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

  十、《望海潮》歌曲欣賞(flash動畫)

  十一、小結本詞

  1.詞的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詞的下片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杭州風物的驚嘆、贊美與艷羨之情。

  2.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xiàn)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xié)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十二、課堂練習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詞后練習。

  夢江南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

  思考:這首詞是如何使用點染手法的?

  答:頭三句刻畫場景,描繪女主人公的動作與神態(tài),第四句再以斜暉、江水加一層渲染,最后才點出“腸斷”二字,濃化了全詞要表現(xiàn)的思念之情。

  《雨霖鈴》教案 13

  教學目標

  1. 感受詞中濃濃的別離之情。

  2. 鑒賞名句,理解善于鋪敘、融情與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點。

  3.分析意境,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詞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把握意象,探究意境,體味情感

  教學方法:

  感悟法、鑒賞法、討論法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江淹;“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李白;“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柳永: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二、 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三、 誦讀、感悟

  學古詩詞貴在誦讀。只有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才能體驗詞人的情感,進入詞的意境,從而獲得獨特的審美享受。

 。ㄒ唬⿲W生結合注釋自由誦讀。

 。ǘ┞犂首x錄音。體會本詞的情感。

  (三)理思路,分層次。

  柳詞善于鋪敘。為把個人的離別之情寫得纏綿悱惻、哀婉動人,本詞從時間和地點上進行了鋪敘,不僅寫了離別之際,而且寫了離別之前,甚至還設想了離別之后;不僅寫了眼前之景,而且寫了想象之景。請從時間的角度為本詞劃分層次。

  (四)分層指導誦讀。

  1、 別前:[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2、 前三句借用哪些意象,勾勒出怎樣的意境?

  寒蟬、長亭、驟雨;重在勾勒環(huán)境,烘托凄涼悲苦的氣氛。

  2、別時:[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極寫?zhàn)T別心情,借酒消愁卻無緒飲酒。真是“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眱汕橐酪、難分難舍之際,客船不斷催促。

  讀出依戀-矛盾、痛苦、無奈、埋怨。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細節(jié)描寫。離別之痛淋漓盡致,令人肝腸寸斷!皥(zhí)手”能換成“牽手”或“握手”嗎?牽手:和朋友散步時一般會牽手,心情是愉悅的.,與這首離別詞的情境不符。握手:用一只手握,經(jīng)常只是出于禮節(jié)的需要而已,達不到離別時傷心動魄的程度。表情:“淚眼”,兩人相對手握手,眼對眼,淚眼婆娑!傲鳒I眼看流淚眼,斷腸人看斷腸人”。

  語言:“竟無語”,此時無聲勝有聲。縱有千言萬語,也被內心巨大的`痛苦所淹沒了。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保ㄌK軾《江城子》)

  “欲語未先流!薄段辶甏骸罚

  “欲說還休!保ɡ钋逭铡而P凰臺上憶吹簫》)

  情感的高潮:悲傷、凄楚、痛苦。

  3、別后:

  柳永不僅善于鋪敘,在鋪敘時還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既寫眼前實事實景,更寫別后想象之事之景。對分別以后的情況,柳永想象了哪幾幅畫面?如何誦讀?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詩句中用到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樣的意境?

  借浩渺迷茫的煙波表現(xiàn)黯淡的離愁。那千里煙波之上是沉沉暮靄,沉沉暮靄之上是空闊的楚天,無邊廣漠之中,漂流而無所止的一葉小舟,小舟里面是孤寂的行人,以及行人無比寂寥的內心。

  “秋正緊,添離索;天正遠,傷漂泊!

  “千里云峰千里恨,萬頃波濤萬頃愁!

  孤獨、迷茫、痛苦、無奈。]

  [今宵酒醒何處?揚柳岸,曉風殘月。]

  “千古麗句”“古今俊句”

 。ㄓ嵛谋洞祫︿洝吩疲骸皷|坡在玉堂日,因問: 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zhí))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保

  (1) 聯(lián)系特定的情境

  畫面出現(xiàn)在酒醒之后,離人借酒消愁,帳飲時已然無緒,更何況酒醒之后?詩人此時,前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圖景依然鮮明地印在心上,面前路是“千里煙波”,繼續(xù)前行離愛人越來越遠,可以想見他的心情!凹舨粩啵磉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感受典型意象蘊涵的情感

  這一句妙在景中有情。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慣!拔粑彝,楊柳依依”,折柳送行,寄托眷眷之情。另外,“柳”“留”諧音,折柳贈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寫離別之情,往往要寫到楊柳!翱蜕崆嗲嗔隆,“年年柳色,霸陵傷別!薄巴盹L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明寫眼前景,暗寫別時情。清秋的風是涼的,恰合別后心境的凄涼。殘月清冷形象暗合冷落之感。詩人寓景于情,借景傳情,以風之涼、月之殘透露離情別緒。

 。3)結合全詩旨趣

  這首詩的主題句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苯驮凇秳e賦》中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绷腊堰@種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詩中,又擴大了這種感受,以“更那堪”襯托自己的離情比古人更深。這兩句敘述全篇本意,是詞的全文!敖裣菩押翁帯眱删潼c染本意,將詞人的立意渲染為一副清秋羈旅圖!皸盍丁薄皶燥L”“殘月”三個典型意象“列錦”式的組合在一起,引起讀者無盡的想象和遐思。這兩句詩暗合旨趣,畫面生動,誘發(fā)想象,引起共鳴,因此成為千古麗句。

  凄涼、冷落、優(yōu)美、凄情與麗景的統(tǒng)一。

  [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以樂景寫哀。以喜襯悲,欲揚先抑。鐘情之殷,離愁之深。照應“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倍沉痛楚。

  聲音有意無意揚起,讀出對比。

  三幅畫面之間有何聯(lián)系?

  三幅畫離分別時刻越來越久,越來越遠,畫面由凄涼到凄麗再到美景,表示無論時間和空間如何變化,無論將來多么順利,離愁和相思都不會因此而減少。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更生”,“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傷別”為人類的一種普遍的情感,從個別到一般,得出一條人生哲理:“多情自古傷離別”。自古而然,且是由于多情的緣故,似有自我安慰之意,實為宕開一筆。“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冷落清秋之節(jié)的離別更是令人難以忍受,開拓了詞的境界,深化主題,極寫離別之痛。

  歸納藝術手法:

  離別,不是“別時容易見時難”,而是“相見時難別亦難”。這本是柳永在彼地的個人情感,卻讓世世代代的讀者為之動情,為之流淚。除了與柳永的自身的特殊情感經(jīng)歷有關之外,還與他采用的藝術手法相關:

 。1) 善于鋪敘,告別過程逐層展示,離別之痛漸次加深。

  (2) 融情于景,“傷離別”與“清秋節(jié)”重筆倍寫,便有了雙重悲劇性。

 。3) 虛實相濟,眼前實景實事實情與別后虛景虛事實情相結合

  四、總結

  1、自由朗讀,再次體驗詞人情感。

  2、小結:詞的上下片用特定的意象渲染了凄清的氛圍,既寫了眼前的離情又寫了未來的傷感!耙磺芯罢Z皆情語”,在情與景的交融中,演繹了一曲凄婉纏綿的離別之歌。

  《雨霖鈴》教案 14

  [教學目標]:

  1、理解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特點。

  2、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教學重點]:

  鑒賞詞,體味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品位詩詞意象,體會作者感情。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是燕太子丹在易水河邊送別荊軻去刺殺秦王時,荊軻高歌而去時所唱;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王維與友人送別時的情景;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是蘇軾在悼念亡妻王弗時所作;

  ………

  人們常嘆:“人生苦短,歲月蹉跎”,我們常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是啊,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蛇@苦痛倒觸發(fā)了詩人的詩情,他們用詩詞歌賦來傾訴詠嘆他們的離愁別緒。透過這些詩詞,我們可以想見朋友分別時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親呆望游子歸家的淚眼愁眉,我們可以體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的至理。

  今天我們再次輕輕叩開古典詩詞的門扉,不經(jīng)意間就會發(fā)現(xiàn)生命在演繹著悲歡與離合,一個個淚眼婆娑的麗姿和一個個凄婉纏綿的動人故事。長亭送別,執(zhí)手相看,西口走送,揮手回眸,柴門扶杖,汽笛聲催......

  我們學習過那么多宋詞,應該明白宋詞可以分為幾個流派?(答:兩派。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別離詩,感受別離詩的千種風情,它就是柳永的《雨霖鈴》(板書)。

  二、作者簡介

  柳永,北宋詞人,原名三變。熟悉民間樂曲。但為(人)放蕩不羈,屢試不中。直到中年之后,改名為永,中過進士,只做過屯田員外郎一類的小官,世稱“柳屯田”、“柳郎中”。

  他的詞,內容多體現(xiàn)市民階層的思想意識,抒發(fā)離情別緒,表現(xiàn)婦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淪的哀怨,曲折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不滿。

  但他一生窮困潦倒,以至最后寄食寺廟,在貧困交加中逝去僧舍。死后,一群紅塵知己為他安葬。成為當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他精通音律,變舊聲為新聲,創(chuàng)制了大量適合于歌唱的慢詞,這首詞調名《雨霖鈴》,就是取唐時舊曲翻制。據(jù)《明皇雜錄》云,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棧道雨中聞鈴音,起悼念楊貴妃之思,“采其聲為《雨霖鈴》曲”。所以這支曲本來就是寄托相思的,詞調極盡哀怨!绷莱浞掷眠@一詞調聲情哀怨、篇幅較長的特點,寫委婉凄側的離情。此詞當為詞人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

  三、寫作背景

  作者當時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壓抑,決定離開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從此將不能跟心愛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愛的慰藉,便覺得痛苦萬狀。這首詞就集中反映了他這種復雜的心情。

  四、整體感知

  1、聽范讀《雨霖鈴》(讓學生感受詞的感情基調)

  問:能感受到這首詩的感情基調嗎?

  感情基調:哀婉、悲傷、凄清。(板書)

  2、指導誦讀。

  (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

  請同學先自由朗讀,再集體誦讀。

  3、疏通詞句:(注釋中有的不在講解之列。)

  寒蟬:初秋乍寒時的蟬,偶尚自鳴,但短促無力,至深秋則噤。

  煙波:煙霧彌漫水波動蕩的水面。

  無緒:古,沒有心思。今,沒有頭緒。

  念去去:想到將來……應是:即便是。

  五、文本研習

  1、讓學生自讀,思考:從時間角度看,這首詞的層次應如何劃分?

  明確:別前、別后。(板書)

  2、問:這首詞的重要特點是情景交融、虛實相濟。(板書)鑒賞時注意詞中哪些是景語,哪些是情語?哪些是情景和說?詞中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

  上闋

  3、“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問:起首三句寫什么?是情?是景?

 。▽懢埃┟鞔_:對。寫別時景。點明了季節(jié)、時間、地點和事件。勾勒了一個情人離別的典型環(huán)境。

  4、問:地點呢?(長亭);時間呢?(晚上);季節(jié)(秋季);事件(離別)

  提到秋季會有怎樣的感覺?(蕭瑟)

  時當秋季,景已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后,繼之以寒蟬凄切: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加之當中“對——長亭——晚”一句,句法結構是一二一,極頓挫吞咽之致,更準確地傳達了這種凄涼況味。

  起首句的詞已給全詩定下了基調:“凄切”。

  5、“都門暢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問:這寫什么?(寫情)極寫?zhàn)T別時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飲無緒,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難舍難分。戀人在都門外長亭擺下酒筵給他送別,然而面對美酒佳肴,詞人毫無心思。(問:為什么?他的`思緒正在想什么?)正專注于戀人,所以詞中接下去說“留戀處、蘭舟催發(fā)”。這七個字以精煉之筆刻畫了典型環(huán)境與典型心理:一邊是留戀情濃,一邊是蘭舟催發(fā),留戀和催發(fā),這樣的矛盾沖突何其尖銳,不想“別”而又不得不“離”。于是后面便迸出

  6、“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問:這句(寫情態(tài))。語言通俗而感情深摯,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啟發(fā)學生想象這副畫面,把語言形象化進而圖象化,以體會詩的意境。(提示:兩人相對而立,手握手,眼對眼,淚眼婆娑。是“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是“別有離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是“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是“流淚眼對流淚眼,斷腸人送斷腸人”!既然這么不舍得,那詞人為什么要離開呢?(也許是統(tǒng)治者不欣賞,也許是迫與生計?傊遣坏貌浑x開。古往今來戀人離別都是一樣的。)“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

  問:詞人“竟無語凝噎!蹦敲丛~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話呢?是“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7、“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內心獨白。

  問:這句寫什么?(寫景)

  這里的“念”字用得特別好。承上啟下,表明是設想別后的道路遙遠。

  “念”字后“去去”二字連用愈益顯示出激越的聲情,讀時一字一頓,遂覺去路茫茫,道路修遠!扒Ю铩币韵,聲調和諧,景色如繪。既曰“煙波”,又曰“暮靄”,更曰“沉沉”,著色可謂濃矣;既曰“千里”,又曰“闊”,空間可謂廣矣。

  (提示學生想象這副畫面:作者站在河邊,放目遠眺,面前所見:一望無際的海面,遠處山色朦朧,海面上層層灰蒙蒙的霧氣升騰,整副畫面是灰色調。好象一副山水畫。)這樣的畫面給人怎樣的感覺?(壓抑、苦悶、茫然)詩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將越走越遠,離心愛的人越來越遠,心越來越苦,愁思也越來越深。(全句寫景,又全句寫情)。

  8、“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問:下闋換頭寫情,嘆息古往今來離情之可悲!皞麆e離”點名這首詞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一句,又推進一層,更何況我正在這冷落凄涼的秋季,多么難以忍受!“黯然消魂者惟別而已矣。”柳永把這種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詩中,又擴大了這種感受,以“更那堪”襯托自己的離情比古人更深。

  9、問:“清秋節(jié)”一詞,照應前面哪句?(起首一句“寒蟬凄切”)前后照應再次點明離別時的凄清氛圍。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為明顯、深刻。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今宵”三句蟬聯(lián)上句而來,后來竟成為蘇軾相與爭勝的對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詞中有畫,景中含情。(提示學生想象畫面:一舟臨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

  聯(lián)系特定情境。畫面出現(xiàn)在“酒醒”之后,離人借酒消愁,但舉杯消愁愁更愁,帳飲時已然無緒,更何況酒醒之后?詩人此時,前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圖景依然鮮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煙波”,繼續(xù)前行離愛人越來越遠,可以想見他的心情。

  結合全詩旨趣。這首詞的主旨句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這兩句敘述全篇本意,是詞的主要文句,“今宵酒醒何處”兩句烘染本意,將詩人的立意渲染為—幅深秋羈旅圖!皸盍丁薄ⅰ皶燥L”、“殘月”三個典型意象組合在一起,引起讀者無盡的想象和遐思。這兩句詩暗含旨趣,畫面生動。

  問:整個畫面的基調如何?(整個畫面充滿了凄清的氣氛。)

  客情之冷落,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纏綿,完全凝聚在這畫面之中。比之上片結尾二句,雖同樣是寫景,寫離愁,但前者仿佛是潑墨山水,一片蒼茫;這里卻似工筆小幀,無比清麗。詞人采用了畫家所常用的點染筆法!岸嗲樽怨艂x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倍潼c出離別冷落;“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上兩句的基礎上進一步渲染這種離別時的凄清。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襯,意境完整,形象統(tǒng)一。

  10、“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此去經(jīng)年”四句,構成另一種情境。因為上面是用景浯,此處則改用情語。他們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總感到歡娛;可是別后非止一日,年復一年,縱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賞的興致,只能徒增惆悵而已。

  “此去”二字,遙應上片“念去去”!敖(jīng)年”二字,近應“今宵”。在時間與思緒上均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推進。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益見鐘情之殷,離愁之深。其以問句做結,更留有無窮意味。傷感如歌曰:“長離別,離別就會在眼前;說再見,再見可是太遙遠……”、“相見時難別亦難”。這些句子猶如奔馬收韁,有住而不住之勢;又如眾流歸海,有盡而未盡之致。

  歸納全詞:

  我們再回頭看整首詞,情語在寫情,景語也并非只寫景,每句中都包含無限情思。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婉約詞的代表作《雨霖鈴》,重點讓大家把握詞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特點。另外還讓大家品位詞中意象,體會作者感情。在此基礎上了解婉約詞的風格。

  七、課后作業(yè)

  今天我們賞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戀人的纏綿離別;其實,離別是沒有時空界限的;它會超越歷史,跨過江河,不知不覺來到我們身旁;月假結束,要與父母告別;高中畢業(yè),要與同學分別;出差在外,要與親人離別……同學們,把你最美好的別離留下來,讓我們一起分享,好嗎?

  板書設計:

  感情基調:哀婉、悲傷、凄清。

  別前——依依不舍別后——想象相思

  《雨霖鈴》教案 15

  【學習目標】

  1、分析意象,理解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學習虛實結合的手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意象,理解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習虛實結合的手法。

  【考情分析】

  1、考綱要求: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2、考試題型:五選二的選擇題、主觀題

  3、分值:11分

  【課前學習案】

  1、作者回顧:

  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進士,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且是長調(慢詞)的倡導者,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柳永是的代表詞人。柳詞在宋元時期流傳最廣,相傳當時“凡有井水飲處,”。有詞集《》。

  2、基礎知識

 。1)字音。

  雨霖鈴()驟雨()凝噎()嗚咽()

  暮靄()和藹()今宵()云霄()

 。2)解釋下列詞語。

  凄切:

  無緒:

  經(jīng)年:

  風情:

  【課上學習案】

  1、預習檢查:

  小組交流完成的.所有內容,并用紅筆在學案上進行補充。

  (小組交流1分鐘,展示1分鐘)

  2、知識講解:

 。1)整體感知全詩

 、僖蛔x詩歌,注意字音和停頓。(讀詩歌1分鐘)

 、诙x詩歌,理解詩歌大意。(聽錄音1分鐘,讀詩歌和理解詩意3分鐘,展示3分鐘)

  ③三讀詩歌,概括詞的上下片內容。(讀詩1分鐘,獨立完成1分鐘,展示1分鐘)

 。2)品讀探究

  ①詞的上片分別描寫了哪些景物和場景?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í毩⑼瓿3分鐘,小組探討4分鐘,展示結果5分鐘)

 、诮Y合虛實的定義,說說上片哪些詩句運用了實寫,哪些詩句虛寫?有何作用?

 。í毩⑼瓿2分鐘,小組探討2分鐘,展示結果3分鐘)

  3、知識應用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3分鐘)

  瑯琊溪【宋】歐陽修

  空山雪消溪水漲,游客渡溪橫古槎。

  不知溪源來遠近,但見流出山中花。

  【注】此詩作于被貶滁州期間。槎,簡易木橋。

  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對詩中三、四句進行賞析。

  4、知識拓展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題目。(4分鐘)

  少年游

  柳永

  參差煙樹霸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jīng)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①。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②。

  【注】①蘅皋:長滿杜蘅(香草名)的水邊陸地。②蘭橈(ráo):指劃船的槳,這里代指船。

  結合本詞內容具體賞析“衰楊古柳,幾經(jīng)攀折,憔悴楚宮腰”三句。

  5、課堂小結(1分鐘)

 。1)梳理知識體系:

  詩歌表達技巧:①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樂景寫哀情等)

 、诒憩F(xiàn)手法:襯托、對比、象征、烘托、比興、虛實結合

 。2)重點、難點回顧

  1、分析意象,理解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學習虛實結合的手法。

 。3)方法歸納

  高考詩歌鑒賞表達技巧的答題方法:

  ①設題方式:

  A、這首詩(主要)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

  B、分析這首詩的表達技巧(或藝術手法、表現(xiàn)手法)。

  C、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D、詩(詞)的中間兩聯(lián)(上片或下片)寫景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

  ②答題思路:

  第一步:點手法(準確指出詩句用了什么手法)

  第二步:釋運用(結合具體詩句,闡釋詩句是如何運用這種手法的。)

  第三步:評作用(具有什么樣的作用,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6、達標測驗

  (1)下列字音、字形全正確的一項是()

  A、驟雨(jù)暮靄(ǎi)和藹可親

  B、都門(dū)凝噎(yī)因噎廢食

  C、良晨(chén)美景今宵(xiāo)直沖霄漢

  D、寒蟬(chán)凄切(qī)捷報頻傳

  (2)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起首句寫別時之景,點明了離別的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

  B、“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一句是虛實結合,刻畫出人物的動作,表達出難分難舍的心情。

  C、“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倍涞囊馑际钦f傷離情別,自古皆然,更何況在這冷落凄涼的秋季。由個別到一般,擴大了這首詞的意義。

  D、“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一句為虛寫,想象今晚旅途中的情景:一舟臨岸,酒醒夢回。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樹梢。不言離別之痛,而痛在其中。

  E、“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一句,作者用一“念”字寫出離別時行人消逝在煙霧彌漫的江面上,暮靄低沉,楚地天空遼闊無邊,令人不勝傷感。

 。3)名句默寫

  (1)對長亭晚。

  (2)都門帳飲無緒。

  (3)念去去。

【《雨霖鈴》教案】相關文章:

《雨霖鈴》教案01-23

雨霖鈴的教案02-07

雨霖鈴的教案15篇03-02

《雨霖鈴》教案(通用9篇)12-28

《雨霖鈴》上課反思03-14

雨霖鈴教學反思04-21

雨霖鈴柳永原文及賞析03-05

雨霖鈴讀后感10-17

掩耳盜鈴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