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人人妻人人,cao78在线视频,福建一级毛片,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高清另类图片操逼,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看,超碰欧美人人澡曰曰澡夜夜泛

《比的意義》教案

時間:2023-11-16 14:05:54 賽賽 教案 我要投稿

《比的意義》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比的意義》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的意義》教案(通用11篇)

  《比的意義》教案 1

  教學目的:

  1、使同學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通過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提高同學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的能力。

  3、培養(yǎng)同學的知識遷移的能力,增強同學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使同學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

  引導同學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復習鋪墊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么?

  2、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為什么?

  6:3和8:4

  3、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學習解比例。(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我們知道比例共有四項,假如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

  2、教學例2。

 。1)把未知項設為X。解:設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據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X:320=1:10

 。3)讓同學指出這個比例的外項、內項,并說明知道哪三項,求哪一項。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它變成什么形式?3x=815。

  這變成了什么?(方程。)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數X的值。因為解方程要寫“解:”,所以解比例也應寫“解:”。

 。4)同學說,教師板書解比例的過程。

  教師:從剛才解比例的過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來求未知數x。

  3、教學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

  提問:“這個比例與例 2有什么不同?”(這個比例是分數形式。)

  這種分數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變成方程來求解嗎?

  同學回答后,教師說明在寫方程時,含有未知數的積通常寫在等號的左邊,然后板書:1.5X=2.56

  讓同學在課本上填出求解過程。解答后,讓他們說一說是怎樣解的。

  4、總結解比例的過程。

  剛才我們學習了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變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據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5、P35“做一做”。同學獨立解答,訂正時,讓同學說說是怎么做的。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P37第7題。

  四、全課小結,提高認識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據是什么?解比例的書寫格式應注意什么?

  五、課堂練習,輔助消化

  P37~38第8~11題。

  六、課外補充,拓展延伸

  1、P38第12、13題。

  2.4:8=12:24,假如將第二項減少1,要使比例成立,則第四項減少多少?

  3、把兩個比值都是 的比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兩個內項都是15,請分別求出這個比例的兩個外項,并寫出比例。

  4、一個比例的四個項都是大于0的整數,它的兩個比的比值都是 ,且第一項比第二項少3,第三項是第一項的3倍。請寫出這個比例。

  《比的意義》教案 2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請同學們看一看我們教室有多大,它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米。(長大約8米,寬大約6米。)如果我們要繪制教室的平面圖,若是按實際尺寸來繪制,需要多大的圖紙?可能嗎?如果要畫中國地圖呢?于是,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再畫在圖紙上,有時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體(如機器零件等)的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再畫在圖紙上。不管是哪種情況,都需要確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這就是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二、教學比例尺的意義。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學書上內容,學生交流匯報)

  出示圖例1

  在繪制地圖和其它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ɑ驍U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的比。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介紹數值比例尺

  讓學生看圖。

  “我們經常在地圖上看到的比例尺有這兩種:1:100000000是數值比例尺,有時也可以寫成:1/100000000,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100000000厘米。

  3.介紹線段比例尺

  還有一種是線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圖),表示地圖上1厘米的距離相當于地面上50km的實際距離。”

  4.介紹放大比例尺

  出示圖例2

  “在生產中,有時由于機器零件比較小,需要把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后,再畫在圖紙上。下面就是一個彈簧零件的制作圖紙。“

  學生看圖,“你知道比例‘2:1’表示什么意思嗎?這也是一個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是2:1比較這個比例尺與上面的比例尺有什么相同點,什么不同點。

  相同點:都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不同點:一種是圖上距離小于實際距離,另一種是圖上距離大于實際距離。

  5.總結

  比例尺書寫特征。

 。1)觀察:比例尺1:100000000

  比例尺1/5000000

  比例尺2:1

  (2)看一看,比例尺書寫形式有什么特征。

  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6.比例尺的化簡和轉化

  “我們再看一下北京地圖上的這個線段比例尺,這里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厘米:50千米,你會把這個線段比例尺轉化成數值比例尺嗎?”

  說明:這兩個數量的單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們化成相同單位,再化簡。

  “是把厘米化作米,還是把米化作厘米?為什么?”(因為把米化作

  “50千米等于多少厘米?”學生回答后,教師把50千米改寫成5000000厘米。

  “現(xiàn)在單位統(tǒng)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樣化簡?”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5000000

  教師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圖給學生看,讓學生說出它們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最后教師指出

  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這是一個比,不應帶計量單位。

 、谇蟊壤邥r,前、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同級單位。如10厘米:10米,要把后項的米化成

 、蹫榱擞嬎愫啽,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項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形式,分子也應化簡成“1”。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過程要求

  (1)學生獨立完成。(要求寫出數值比例尺)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

  2、完成課文練習八第1~3題。讓學生完成第48頁的“做一做”。教師可提醒學生注意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化成同級單位。集體訂正時,要注意檢查學生求出的比例尺的前項是不是“1”。

  四、課堂小結

  本課要點:

  1、比例尺的意義;

  2、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的互化;

  3、注意單位名稱的改寫,如把千米和厘米的換算就是擴大或縮小100000倍的關系。

  《比的意義》教案 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ㄒ唬┨羁

  已知六年級1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3∶2.

  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

  2.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

  3.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4.全班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全班人數和男生人數的比是( ).

  5.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6.全班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全班人數和女生人數的比是( ).

 。ǘ┛诖饝妙}

  六年級(1)班和二年級(1)班共同承擔了面積為100平方米的衛(wèi)生區(qū)保潔任務,平均每個班的保潔區(qū)是多少平方米?

  1.學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師提問

  這是一道分配問題,分誰?(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承擔同樣多的衛(wèi)生區(qū)保潔任務,合理嗎?

  這樣分還是平均分嗎?

  3.談話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問題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們想知道還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嗎?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分配問題.(板書:分配)

  二、講授新課

 。ㄒ唬┌褟土曨}2增加條件如果按3∶2分配,兩個班的保潔區(qū)各是多少平方米?

 。ǘ┙處熖釂

  1.分誰?(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兩個班的保潔區(qū)各是多少平方米?)

  《比的意義》教案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計算過程中使學生養(yǎng)成驗算的良好習慣。

  3、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體驗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培養(yǎng)靈活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重點難點】

  1、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2、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帶未知數的比例改寫成方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么?

  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再匯報。

  師: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繼續(xù)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就是解比例。

  板書課題:解比例。

  【新課講授】

  1、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教材第42頁第1、2行的內容。引導學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

  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中交流并說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項呢?學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質。

  2、教學例2。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

  指名讀題,根據題意,描述兩個相等的比。

  =110或模型高度:實際高度=1∶10。

  讓學生列出比例,指出這個比例的外項、內項,并說明知道哪三項,求哪一項?

  教師板書∶320=1∶10,你能試著計算出來嗎?

  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余的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做完后,師問:怎樣把比例式轉化為方程式?學生回答: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轉化。師接著板書:10x=320×1。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把方程解出來。注意:解方程要寫“解”,那么解比例也要寫“解”。

  師:怎樣解這個方程?

  生:根據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把x看做一個因數,根據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可以求出x。

  小結:從剛才的解比例過程中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為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來求未知項x。

  3、教學例3。

  解比例:

  過程要求:學生獨立練習,求出未知項。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

  解:2.4x=4.5×6

  x=

  x=3.75

  提問:還可以用其他的知識解比例嗎?

  學生交流后,可能會說出:根據比例的意義,等號左邊的比值是,要使等號右邊的比值也是,x應等于。

  4、總結解比例的方法。

  教師:剛才我們學習了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轉化成方程后再怎么做?

  學生回憶解比例的過程。

  教師: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

  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成方程。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

  《比的意義》教案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能依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感受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

  用x,y表示長方形相鄰兩邊的邊長,表1是面積24cm2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關系,表2是周長為24cm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的變化關系。

  1.根據兩個長方形的邊長變化情況把表格填寫完整。

  2.填完表以后思考:

  (1)說說從數據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表1和表2中,長方形相鄰兩邊邊長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相同嗎?

  3.小結:長方形的一條邊的長隨著鄰邊長的增長而減少,在變化過程中,面積24cm2的長方形的相鄰兩邊長的積都是24。周長為24cm的長方形相鄰兩邊長的積都不相等,但他們的和相等。

  二、自主探究:

  1.王叔叔要去游長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時間如下表,你從表中發(fā)現(xiàn)什么?

  自行車大巴車小轎車速度/(千米/時)106080時間/時1221。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再指名學生口答討論的結果。

 。1)需要的時間隨著交通工具的速度的變化而變化。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慢,需要的時間反而擴大;交通工具的速度越快,需要的時間反而縮小。

 。2)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是: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積總是一定的。因為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積都是120。提問:這里的12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這里的數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路程一定時,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乘積一定)

  3、總結。

  像這樣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變化時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我們就說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反比例?

  追問: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乘積是不是一定?)

  4、想一想。

  買蘋果的總錢數一定,蘋果的單價與數量成反比例嗎?你是怎么想的?與同桌說說。

  三、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煤的總量一定,每天的燒煤量和能夠燒的天數。

  (2)張伯伯騎自行車從家到縣城,騎自行車的速度和所需的時間。

  (3)生產電視機的總臺數一定,每天生產的臺數和所用的天數。

 。4)長方形的面積一定,它的長和寬。

 。5)鋪地面積一定,方磚邊長與所需塊數。

  2.奇思讀一本書,已讀的頁數與剩下的頁數的情況如下。

  已讀的頁數1234……剩下的頁數797877……

  提問:已讀頁數和剩下頁數能不能成反比例?為什么?

  3.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請把下表填完整

  分的杯數/杯65432……每杯的果汁量/ml100……

 。1)表中有哪兩種量?

 。2)分的杯數是怎樣隨著每杯的果汁量變化的?

 。3)這兩個量成反比例嗎?

  4.請舉一個成反比例的例子,同桌相互說說。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反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關鍵是什么?

  《比的意義》教案 6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正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能依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不成正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量成不成正比例關系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正比例關系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成正比例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說出下列每組數量之間的關系

  (1)速度 時間 路程

 。2)單價 數量 總價

  (3)工作效率 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

  2.引入新課

  上面是已經學過的一些常見數量關系,每組數量中,數量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存在著相依關系。當其中有一個量變化時,另一個量也隨著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來研究和認識這種變化規(guī)律。今天,先認識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出示例l。讓學生計算,在課本上填表,并思考能發(fā)現(xiàn)什么。指名口答,老師板書填表。讓學生觀察表里兩種量變化的數據,思考:

  (1)表里有哪兩種數量,這兩種數量是怎樣變化?

  (2)路程和時間相對應數值的比的比值各是多少?這兩種量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得出:

 。1)表里的兩種量是所行時間和所行路程。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2)時間擴大,路程也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縮小。

 。3)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是:路程和時間比的比值總是一定的。(板書:路程和時間比的比值一定)因為路程和時間對應數值比的'比值都是50。提問:這里比值5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它的數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書補充成: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比的比值一定)

  2.教學例2

  出示例2和思考題。要求學生按剛才學習例1的方法學習例2,然后把你學習中的發(fā)現(xiàn)綜合起來告訴大家。學生觀察思考后,指名回答。然后再提問:這兩種相關聯(lián)量的變化規(guī)律是什么?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比值1.6是什么數量,你能用數量關系式表示出來嗎?誰來說說這個式子表示的意思?(把板書補充成c單價一定時,總價和枝數比的比值一定)

  3.概括正比例的意義。

 。1)綜合例1、例2的共同點。

  提問:請大家比較例l和例2,你發(fā)現(xiàn)這兩個例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①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②都是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變化;③兩種量里對應數值的比的比值一定)。

 。2)概括正比例關系的意義

  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追問:兩種相關聯(lián)量成不成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比值是不是一定)

  提問:如果用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那么上面這種數量關系式可以怎樣寫呢?

  可以用y/x =k (一定) 來表示。

  三、鞏固練習

  下列題里有哪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這兩種量成不成正比例?為什么?

  一種蘋果,買5千克要10元。照這樣計算,買15千克要30元。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用怎樣的式子表示y和x這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正比例?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鍵看什么?

  《比的意義》教案 7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在比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首先說明為什么要確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明確它的意義,并給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結合兩幅地圖比例尺,介紹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又通過一個機器的放大圖紙,讓學生認識把實際距離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說明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為1的比。例1教學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為后面比例尺的計算作鋪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含義,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決簡單的求比例尺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研討,實踐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熟練解答比例尺的有關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直尺、地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同學們,2008年北京奧運會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眾多的名勝古跡,感受一下我們祖國的美麗!

  師:今天老師把我們的祖國和首都北京搬進了課堂。(課件出示:數值比例尺為1:100000000的`中國地圖和線段比例尺為 的北京地圖)你們知道我們的大中國和北京是如何畫在這么小的地圖上嗎?

  生:把它縮小。

  師:老師可以利用地圖和手中的一把直尺很快地告訴大家任意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你想知道哪兩地之間的距離呢?請出題考考老師。

  生1:我想知道北京到上海之間的實際距離

  生2:我想知道我們合肥到北京的實際距離

 。◣熡玫貓D量出地圖中北京到上海、合肥到北京的圖上距離,很快回答學生的問題)

  師:同學們可能有這樣的疑問,老師憑借這把直尺是如何知道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的呢?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

 。ㄔO計意圖:數學應該來源于生活,我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把中國和北京搬進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又調動了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

  二、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師:其實老師僅靠手中的直尺是量不出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的,還需要用地圖上的比例尺來幫忙。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比例尺。(板書:認識比例尺)

  師:關于比例尺,你想了解什么呢?

  生1:什么叫比例尺?

  生2:怎樣求比例尺?

  生3:比例尺是尺嗎?

  生4:比例尺有幾種形式?

 。ㄔO計意圖:揭示本節(jié)課題,讓處于對新知好奇的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帶著問題有目的性地學習)

  三、實驗對比,得出概念

  師:為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疑問,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師:我這有一條3米長的線段,你能把它畫到自己的練習本上嗎?你準備用圖上幾厘米來表示實際3米?請畫在紙上。

  展示學生的畫圖結果。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自己是怎么畫的。

  生1:我用1厘米表示實際3米。

  生2:我用3厘米表示實際3米。

  師:圖上畫的1厘米,3厘米叫“圖上距離”,3米叫“實際距離”。

 。ㄔO計意圖:把3米長的線段畫在本子上,讓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初步感受到比例尺的意義,為后面理解與把握“比例尺”的意義奠定基礎)

  師:為了看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關系,我們可以用比的形式來表示。(由于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要把不同單位化成相同單位)下面請各小組求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展示學生求的比。

  師:這些比的前項代表什么?后項又代表什么呢?

  生:前項代表圖上距離,后項代表實際距離。

  師:誰能說說1:300 和 1:100表示什么意思?

  生答

  師:像這樣的比叫做比例尺,課件出示比例尺的定義。

  師:根據比例尺的定義,你能得出求比例尺的方法嗎?(討論)

  生: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師:各小組設計的比例尺不一樣,為什么?按哪一個比例尺畫出的線段長,哪個比例尺畫出的線段短?為什么?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

  用1:300 或1/300 和 1:100或1/100 等比的形式表示的比例尺叫數值比例尺。它們也可以表示成 和

  課件出示:中國地圖上“比例尺1:100000000”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師:你們發(fā)現(xiàn)1:100 1:300 1:100000000這些比例尺都是把實際距

  離怎么樣?

  生:縮小

  師:老師這兒有一個機器上的小零件,你們覺得它怎么樣?

  生:很小

  師:這么小的零件如何把它畫在圖紙上。

  生:把它放大

  師:很好!課件出示機器零件的放大圖紙。

  師:你知道圖中2:1表示什么嗎?

  生:圖中2厘米表示實際的1厘米。

  師: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數值比例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

  相同點:

  生1:前項表示圖上距離,后項表示實際距離。

  生2:比的前項或后項為1

  不同點:

  生:1:100 1:300 1:100000000是把實際距離縮小,2:1是把實際距離放大

  師: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為1的比。

  出示課本第49頁的“做一做”,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ㄔO計意圖: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討論與交流得出比例尺的意義,并學會了怎樣求比例尺,從中體會探索的樂趣)

  四、探討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互化

  呈現(xiàn)北京市地圖讓生找出“比例尺 ”

  師:這種表示方法叫線段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地面上50千米的實際距離。

  師:如何把這幅地圖的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嘗試改寫。師板書例1.

  師:誰能說說改寫時要注意什么?

  師生共同小結。課件出示:

 。1)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要把不同單位化成相同單位,50千米改寫成用厘米作單位的量時,50后面應補5個0

  (2)比例尺是一個比,不帶單位名稱

  (3)比的前項為1

  師:怎樣把數值比例尺改寫成線段比例尺呢?

  呈現(xiàn)課本第53頁的第1題。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師強調實際距離的單位要改寫成所要求的單位。

  (設計意圖:將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的互化安排在一起教學,便于學生比較,讓學生在嘗試性地改寫、練習中理解并掌握。)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自己的表現(xiàn)如何?給自己打打分。

  《比的意義》教案 8

  教學目標:

  1、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3、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利用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2、下表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二、自主探究

  (一)教學例1

  1.出示例1,提出觀察思考要求:

  從表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個表同復習的表相比,有什么不同?

  (1)表中的兩種量是每小時加工的數量和所需的加工時間。

  教師板書:每小時加工數和加工時間

  (2)每小時加工的數量擴大,所需的加工時間反而縮小;每小時加工的數量縮小,所需的加工時間反而擴大。

  教師追問:這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嗎?為什么?

  (3)每兩個相對應的數的.乘積都是600.

  2.這個600實際上就是什么?每小時加工數、加工時間和零件總數,怎樣用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師板書:零件總數

  每小時加工數×加工時間=零件總數

  3.小結

  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每小時加工數和加工時間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每小時加工數變化,加工時間也隨著變化,每小時加工數乘以加工時間等于零件總數,這里的零件總數是一定的。

  (二)教學例2

  1.出示例2,根據題意,學生口述填表。

  2.教師提問:

  (1)表中有哪兩種量?是相關聯(lián)的量嗎?

  教師板書:每本張數和裝訂本數

  (2)裝訂的本數是怎樣隨著每本的張數變化的?

  (3)表中的兩種量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

  (三)比較例1和例2,概括反比例的意義。

  1.請你比較例1和例2,它們有什么相同點?

  (1)都有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2)都是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3)都是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

  2.教師小結

  像這樣的兩種量,我們就把它們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3.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xy=k(一定)

  三、課堂小結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樣的兩種量是成反比例的量,也學會了怎樣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在判斷時,同學們要按照反比例的意義,認真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

  2、通過今天的學習,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課堂練習

  完成教材43頁做一做

  五、課后作業(yè)

  練習七6、7、8、9題。

  《比的意義》教案 9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主要教學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例1、例2教學認識比的意義。認識比時,主要利用學生對兩個數量之間關系的已有認識,先引導學生分別認識同類量的比(例1)和不同類量的比(例2),并逐步抽象出比的意義。進而引導學生根據比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主動探索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自我完善認知結構。在例1、例2隨后的“試一試”、“練一練”中,教材都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嘗試的機會,嘗試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進一步感受比的意義,并主動探索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練習十三中的5個練習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比的意義、比值以及相關知識間的聯(lián)系進行了合理操練,且形式多樣,目的明確。

  可以看出教材這樣有序的編排、呈現(xiàn)內容,不僅有利于學生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合適的聯(lián)系,而且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活動,并在活動中全面準確的理解比的意義,構建起對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完整的認知結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讀寫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求比值。

  2、使學生經歷探索比與分數、除法關系的過程,初步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會把比改寫成分數的形式。

  3、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

  難點:

  理解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比”的知識。(板書:比)關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學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學了“比”有什么用?數學上的“比”與生活中的“比”一樣嗎?)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引發(fā):對,生活中也有“比”,比如一場足球賽的比分是2∶0,它與數學上的“比”一樣嗎?老師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自己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好嗎?

  設計意圖:

  開門見山式的揭示課題顯的簡潔明確,導入通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相關議論,引導學生產生了解比、認識比的心理需求,為本課的學習對象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研究氛圍。

  二、教學例1

 。ㄒ唬、呈現(xiàn)例1掛圖:媽媽早晨準備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

  1、 利用舊知進行比較:

 。1)圖中提供了2個數量:2杯果汁和3杯牛奶。根據這兩個數量,我們怎樣來對果汁和牛奶的杯數進行比較?(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板書:)

  相差關系{牛奶比果汁多1杯 倍數關系{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2/3

  果汁比牛奶少1杯 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3/2

 。2)小結: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兩個數量相比較,既可以用減法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數來表示兩者之間的倍數關系。今天我們認識的比就是專門對這后一種關系進行的研究。

  2、“比”的教學:

 。1)(指板書:)“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2/3”。我們還可以說成“果汁與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出示)”。想一想,“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3/2”。還可以怎樣說?(出示:牛奶與果汁杯數的比是3比2。)

  3、“比”的讀寫:

 。1)師介紹:2比3怎么寫呢?我們一起來看:2比3記作2∶3(板書:2∶3,先寫2,再在中間寫上兩個小圓點,讀作“比”,注意與語文中的“冒號”不同,最后寫3。一起來寫一寫,讀一讀。)

 。2)指導學生寫:3比2怎么寫呢?誰來寫一寫?

 。3)介紹名稱:剛才我們寫在中間的兩個小圓點是比號(板書:比號),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板書:前項 后項)

  (4)誰來說一說:2∶3這個比中,比的前項是幾?比的后項是幾?在3∶2這個比中,2是比的什么?3是比的什么?

  4、比是有序概念

 。1)同學們看一看,剛才的比的前項是2,這兒的2怎么又是比的后項了呢?

 。2)對!顛倒兩個數量的位置,就會得出另一個比,它的意義也就不同。因此大家在敘述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是哪個數量與哪個數量在比,不可顛倒順序。

  設計意圖:

  例1的教學首先抓住了兩個環(huán)節(jié):首先通過已有知識與經驗使學生認識到用減法可以表示兩個數量的相差關系,用分數或除法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而這里認識的比則專門框定于后一種情況,這樣可使教學建立在一個清晰的前提條件下。其次又重點引導學生認識比,使學生體會到比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又一種數學方法。在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后,結合兩個比的前后項的“不同”巧妙幫助學生明確比是一個有序的概念,這樣的教學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顯得層次清晰,條理有序。

  三、教學例2

 。ㄒ唬┩ㄟ^剛才的學習,我們對比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呈現(xiàn)例2)

  1、 想一想,我們怎樣求兩人的速度?

  2、 2、學生計算答案,匯報填表。

  3、明確:因為速度=路程÷時間,速度實際上表示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我們也可以用比來表示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出示:小軍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比是900∶15。)900∶15表示什么呢?(路程÷時間。)

  4、你能用比來表示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嗎?(出示:小偉走的路程與時間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義

  1、剛才我們已經得出了不少的比,仔細觀察一下例2中的比:900比15,900比20,以及例1中的2比3,3比2等等,你覺得比與什么有關?兩個數的比表示什么呢?(板書:兩個數的比 兩個數相除)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再引導:例1中的比表示兩個數的倍數關系,例2中的比表示路程÷時間,不管是例1、例2還是練習中的比都表示兩個數相除。所以兩個數的比到底表示兩個數的什么關系?(板書:一種相除關系)

  設計意圖:

  例2通過教學兩個不同類量的比,使學生進一步完善對比的認識。一方面通過題中的填表,使學生初步體會到速度是路程與時間比較的結果,再通過用比表示這一關系重點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在描述比的意義時重點強調了比與除法的關系,在通過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互說,共同領悟中使學生對比的意義有一個本質的理解。

 。ㄈ、認識“比值”、及與“比”的區(qū)別:

  1、在900∶15這個比中,比的前項是幾?后項是幾?比的前項除以后項的商是幾?

  我們把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算算900∶15這個比的比值是幾?

  2、想一想,900∶20這個比的比值是多少?這兩個比值60、45也就表示什么?

  3、 你能說出例1中的各個比的比值分別是多少嗎?

  4、 討論:同學們覺得比與比值的區(qū)別在哪里?

 。ū缺硎緝蓚數相除的.一種關系,由前項、比號、后項組成。比值表示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比值是一個數,可以是分數、小數或整數。)

  設計意圖:

  比與比值是互相聯(lián)系而又有區(qū)別的兩個概念,在學生初步認識比值后就對這兩個概念進行比較既有利于學生對兩個概念的的理解和掌握,又為后繼教學區(qū)分兩種容易混淆的題型“化簡比”和“求比值”奠定了基礎。

 。ㄋ模ⅰ霸囈辉嚒

  1、 完成“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教師介紹:根據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兩個數的比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例如,2∶3除了寫成這種形式以外,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的比:3/2。(板書:3/2)注意這時應把它看成是一個比,而不是分數,所以先寫比的前項,再寫橫線表示比,最后寫后項,仍應讀作3比2。)

 。ㄎ澹⒈、除法和分數的關系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得到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比的前項、后項、比號、比值分別相當于除法算式或分數中的什么嗎?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根據學生的匯報填表)

  2、比的后項為什么不能是0?

  設計意圖:

  高年級同學已經具有一定的探究解題能力,“試一試”后通過兩個問題的討論,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交流匯報時,也能根據學生的匯報順序來指導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比的認識更加透徹,認知結構得以進一步完善。

  四、鞏固練習

  1、 完成“練一練”的1、2、3小題。

  2、 判斷題。

 。1)3/4只能讀作四分之三。 ( )

 。2)比的后項不能是零。 ( )

 。3)可可的身高是1米,她爸爸的身高是178厘米,可可和她爸爸身高的比是1∶178。 ( )

  3、 完成練習十三的第3、4題。

  4、 糖水的甜度

  (1)(出示:兩杯糖水,并標出糖與水的質量的比,第一杯1∶20,第二杯1∶25)

  你知道哪一杯水更甜嗎?為什么?

 。2)(出示第三杯糖水,標出糖4克,水100克。)

  你知道這杯糖水和剛才的哪一杯一樣甜?先想一想,再與同桌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3)根據第一杯糖和水質量的比是1∶20,你能說出第一杯糖與糖水質量的比嗎?

  5、 知識介紹:

  同學們,其實比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你聽說過著名的“黃金比嗎?”(課件介紹“黃金比”)。

  設計意圖:

  練習的設計層次清楚,形式活潑,溝通了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學生經歷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精美的課件展示“黃金比”令人賞心悅目。這個過程既幫助學生加深了對比的意義的理解,又積累了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數學思考能力。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們有什么收獲嗎?還有什么問題嗎?

  六、布置作業(yè):P72練習十三的1、2、3、5

  《比的意義》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實際意義,了解比例尺的含義。

  3、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4、同學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同學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疑誘趣,引入新知

  很多同學都喜歡腦筋急轉彎,現(xiàn)在老師給同學們一道腦筋急轉彎的題目,讓同學們猜猜:坐車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一共要用4小時,但有只螞蟻從和平縣縣城爬到廣州市卻只用了5秒鐘。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螞蟻可能在地圖上爬。)對了。螞蟻爬的是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的圖上距離,而人們坐車所行的是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的實際距離。那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二、動手操作,認識比例尺

  1、操作計算。

 。1)畫線段。

  讓我們先來做個最簡單的游戲——畫線段游戲。我說物品的長度,你用線段畫出它的長,行嗎?

 、傧鹌らL5厘米

 、阢U筆長18厘米

  ③米尺長1米

  咦?怎么不畫了?(畫不下。)那怎么辦呀?快想想,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把1米畫到紙上去?(可以把1米縮小若干倍后畫在紙上。)這個辦法不錯。就用這種方法畫吧。

 。ㄖ攸c:體會比例尺的實際意義,因為需要所以產生。)

 。2)學生畫完,集體交流。

  你是用圖上幾厘米的線段來表示實際1米的呢?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這些在圖上畫出的線段的長度,我們叫“圖上距離”,而這1米就叫“實際距離”。你能用比表示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關系嗎?(2厘米:1米)

  教師指名回答,并板書計算過程。

  2、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其實像這樣一幅圖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就叫這幅圖的`比例尺。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比例尺(板書課題及關系式)根據比與分數的關系,我們還可以把它寫成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板書)

  21厘米.5厘米.10厘米/一幅圖的圖上距離 1米/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同樣是1米的米尺的線段圖,為什么它的`比例尺卻不一樣呢?(縮小的倍數不同)

  三、探討比例尺的計算方法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上課前所說的一道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嗎?原來坐車是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實際距離約是300千米,而螞蟻行的是5厘米的圖上距離,怪不得只要5秒呢!那么,你能求出這副地圖的比例尺嗎?(學生做前先交流)

  小黑板出示: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實際距離約是300千米,在一副地圖上只畫了5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大家交流一下,誰能告訴大家首先要做什么事情?(先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把千米化成厘米,也就是說我們在求比例尺的時候,首先要把單位統(tǒng)一起來。)

  學生匯報計算結果。

  四、應用比例尺知識解決問題

  和平縣政府距我校直線距離約200米,可在和平縣城的地圖上只畫了2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五、介紹線段比例尺

  像前面這些比例尺是用數值來表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關系的比例尺,我們把它們叫做數值比例尺(板書),而像這樣的比例尺,是用線段來表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關系,我們把這樣的比例尺叫線段比例尺(板書)你能把它改成數值比例尺嗎?

  六、拓展延伸:認識精密比例尺

  畫一個物品,如果用1:10 (縮小了)1:1(相同)2:1(放大了)

  畫的圖和實際的圖比較結果怎樣?(設計意圖:讓學生抓住1:1000、1:10、1:1、2:1。進一步認識比例尺有大有小,讓學生打開思路,不拘一格的從多角度來思考比例尺的意義。結合實際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在實際的生活中有沒有要用到這種放大比例尺的情況呢?你能猜出工程師是如何把直徑5毫米的機器零件畫在圖紙上的嗎?

  七、討論

  1、比例尺與一般的尺相同嗎?化簡后的比例尺帶不帶單位?

  2、求比例尺時,通常要做什么?

  3、化簡后的比例尺,它的前項和后項一般是什么形式?

  八、鞏固練習

  1、直徑5毫米的機器零件,畫在圖紙上的直徑是10厘米。它的比例尺是多少?

  2、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下面是小聰學習了比例尺后寫的一段數學日記

  今天我們學習了比例尺,我知道了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等于比例尺。老師叫我們找找比例尺的例子。我想:這豈不是小兒科嗎。你瞧,我一口氣就能說出幾個來:圖上長和實際長的比是1:100;圖上長和寬的比是1:5;圖上寬和實際寬的比是1:2分米;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的比是20:1。哈哈,原來比例尺就是這么簡單!

  九、自我反思,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你有收獲嗎?有什么收獲呢?我們學會了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關系式、書寫形式、比例尺的種類及轉換、求比例尺的方法等,誰能來說一下?

  同學們的收獲的確很大,這節(jié)課同學們的表現(xiàn)都很出色,謝謝大家!

  《比的意義》教案 11

  教學目標:

  1、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夠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

  2、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征,能根據圖像解決有關正比例的簡單問題。

  3、通過觀察、實驗、計算等方法,逐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4、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分析、判斷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5、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實驗、觀察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

  6、感受數學的魅力,體會數學知識間的聯(lián)系,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正比例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商店里有兩種包裝的手套,一種是5雙一包的,售價為25元,一種是8雙一包的,售價為32元,哪種手套更便宜?

  學生獨立完成后,老師提問:你們是怎么比較的?(求出手套的單價再進行比較)根據哪個數量關系式進行計算的?(單價=總價÷數量)如果單價不變,商品的總價和數量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正比例。老師板書課題。

  二、新授

  1、教學例1,學習正比例的意義。

 、懦鍪纠1表格,讓學生觀察表中的數據,思考表中有哪兩種量?總價是怎樣隨著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表中有數量和總價兩種量,數量增加,總價增加;數量減少,總價減少。數量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總價也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數量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總價也隨著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幾。)

 、普J識相關聯(lián)的量。

  像這樣,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兩種量叫做“相關聯(lián)的量”。

  2、計算表中的數據,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庞嬎阆鄳目們r與數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規(guī)律。

  0.5/1=1.0/2=1.5/3=2.0/4=2.5/5=3.0/6=3.5/7=4.0/8,比值相等。

 、普f一說,每一組數據的比值表示什么?(圓珠筆的單價)

 、亲寣W生用公式把圓珠筆的總價、數量、單價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

  總價/數量=單價(一定)

 、让鞔_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關系的意義。

  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成正比例關系。

  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正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y/x=k(一定)(老師板書)

  3、列舉并討論成正比例的量。

  ⑴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讓學生說一說。(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⑵小結:成正比例的量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哪個條件是關鍵?(兩種量是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它們的比值不變,這是關鍵。)

  4、認識正比例圖像。

 、耪n件出示例1表格及正比例圖像,讓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和圖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一個數量和相對應的總價組成的一組數在圖像上都體現(xiàn)為一個點,這些點連起來是一條直線;正比例圖像是一條直線。)

 、瓢褦祵Γ10,5.0)和(12,6.0)所在的點描出來,再和上面的圖像連起來并延長,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讓學生操作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兩個點與上面的圖像仍能連成一條直線。無論怎樣延長,得到的都是直線。)

 、菑恼壤龍D像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由一個量直接找到對應的另一個量;可以直觀地看到成正比例的量的變化情況)

 、壤谜壤龍D像解決問題。

  買7只圓珠筆總價是多少元?20元能買多少只圓珠筆?(3.5元;40只)

  小明買的圓珠筆的數量是小麗的2倍,他花的錢是小麗的幾倍?(在單價一定的情況下,數量和總價成正比例關系,小明買的圓珠筆的數量是小麗的2倍,他花的錢也應是小麗的2倍。)

  三、鞏固應用

  1、P46 做一做,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交流。

  2、P49 2、師生共同完成。

  3、P49 4、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并集體訂正。

  四、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比的意義》教案】相關文章:

比的意義教案02-13

《方程的意義》教案02-18

《小數的意義》教案02-14

小數的意義教案02-15

小數的意義(教案)12-16

教案:負數的意義12-16

教案:分數的意義12-17

《比例的意義》教案01-04

《分數的意義》教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