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散文
浩瀚人世,云波詭譎,蕓蕓眾生,來往沉浮。修身立世需要品讀,讀歷史,讀社會,讀人生,讀自己。
——題記
一
不知何時,人類似乎變得無所不能,上可飛天,下達探海,可自身卻是一個謎。為了了解自己,人們用紙墨寫成厚厚的史書。從半坡遺址到花園洋房,六千年一路寫來,自是煙波浩渺,綿延不息。如今喜歡讀史的人很多,因此才成就了《百家講壇》的一度火爆,然而這種類似于脫口秀的形式與歷史的厚實凝重有些不搭調,現(xiàn)在的三尺講壇也慢慢冷卻。讀史宜映雪,以瑩玄鑒,讀子宜伴月,以寄神遠;手捧一卷,讓自己走進去,與前人相約對話,體味圣賢的智慧和哲思。
讀史,首先不能忽略中國古文化,追其根源,無外乎儒道兩家。儒家,入世向俗,可入尋常百姓家!皩W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通俗易懂,以求在蕓蕓眾生中尋到真境。道家,出世弄雅,意向迷離,玄妙精奧的到現(xiàn)在還讓人們探索不已。這些“國粹”不管是俗可通眾還是曲高和寡,無不在歷史的一個頁碼里熠熠生輝,絕唱在中華大地上。
品讀歷史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的風姿,能讓人記住的名字太多了,最震撼于兩人,他們詩不及李杜,詞不比蘇辛,但他們的神采也足以讓人們敬仰。一位是衣袂飄飄,登高望遠的陳子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讓人們一眼就能在萬千溝壑望見這位風骨凜凜的詩人。一位是以悲壯寫生命的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壯士無悔,走向生命的盡頭,震撼了敵手,也驚落了歷史一身冷汗。
歷史書中徜徉還可以與一些勵志醒世的金玉良言相遇“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圣賢的一方心鏡清澈明朗,映鑒了百代,到了現(xiàn)在依然意義斐然,以人為鏡,正心修身,人優(yōu)我學,人過我檢,有則改,無則勉。一語了悟,受益匪淺。
二
誰都知道,中國是文明古國,先哲們的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勿以善小而不為”傳世千年,早已溶進國人的血液,成為做人的原則和社會的常態(tài),然而不知何時,這種道德的鏈條斷裂,社會的常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在公交車上讓座有專人送花獎勵,撿到錢包等失主上了報紙的頭版。甚至醫(yī)生拒收紅包,學生上課沒遲到都成了值得褒獎的感人事跡。難道社會的道德底線真的降到了不作惡就是君子,行小善就是圣賢的地步了嗎?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社會發(fā)展到當下,一個許霆再次拷問了社會的良知和道德。他輸了官司也輸了一個信念。另一個當事人贏了人民幣也贏得了一個就算全中國老人再上街摔倒無人敢扶的局面。一場較量,沒有贏家,輸?shù)米顟K的是社會,因為她少了很多有許霆信念的公民和本已不厚實的道德水準。許霆身后,人們伸出的手不再果斷,是不是該有人站出來讓公眾做好事的成本降低些呢?
扶與不扶的糾結還未退去,十八個路人冷漠的眼神冰封了悅悅嬌嫩的生命,從不敢扶到不去救,不僅僅只是字面上發(fā)生變化吧?小花未放人先去的凄絕能喚回幾人良知?道德在此失守,恐怕沒人愿意給出世人由冷漠到麻木的理由,一人不救是道德問題,一群人不救又是什么呢?好在,人們的心沒完全冷卻,你看不是還有最美媽媽的驚天一接嗎,不是還有拾荒阿姨溫暖的臂彎嗎,她們接的抱的不正是那溫潤如花的良知嗎?
三
人生是什么?答案各異,人言人殊,借了走過半世的體會,也有幾句自家之言。一個人的日子大部分都是平鋪直敘,平淡無奇,假若你有過爬山的經(jīng)歷,是否發(fā)現(xiàn)人生過程象極了登山運動,只是速度不同。驚嘆與大自然的造物神功,它把各異的景致鋪展在不同高度,而且越是險峻處,風景越是奇絕。為了領略更多的精彩,你一路攀爬而來,希望在心,目標在前,無窮的力量讓你信心滿滿。
終于你攀上峰頂,似乎所有文字都失去了修飾你喜悅的能力,站在最高處,俯瞰落日云霞,有了一覽眾山的豪邁。抓一把白云揉進一山的青翠里,青白交疊出空靈的心境,有了指點江山的激情和氣度。登頂后,你不僅領略了山的巍峨挺秀,更感受到了生命的昂揚。
人不可能總是置身在峰頂,總歸是要下山的。和美麗揮手說再見需要勇氣的同時還要選擇一定的方式。是毫不留戀,激流勇退?是邊走邊看,緩緩而不失優(yōu)雅的拾級而下?還是以強弩之末繼續(xù)和人生較量?人生得意時,懂得見好就收,適時而走無疑是一種智慧。繁華總歸要落盡,不管來的路上是鮮花掌聲還是艱辛苦澀,一路走過,不尤不怨里能獲得一份心安理得的踏實,不惑不懼中能尋到俯仰無愧的理由,此生無求。
四
在這個長和寬都望不到邊的世界里,一個人的存在太渺小了,小到如一粒塵沙,不知道世界上有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沙粒,但每個人都是世界的孤本,且擁有多個身份,父母眼中長不大的孩子,孩子心中穩(wěn)固的支撐。真心愛人溫馨的臂彎,朋友交心時的對象,一人穿起一個同心圓,并不是每個圓都完滿,也可以說一個圓不是任何時候都完滿。
也許,有那么一段時間,你的人生失去支撐,沒有扶你的手,沒有擁抱你的人,不管你有多脆弱都要在風雨黑暗中獨行。該怎樣熬過灰色的時間?不妨彎腰找一下童年,亦或找來小時候的照片或少年的日記,哦,原來曾經(jīng)的自己有如此清澈的眼神和純凈的心,慢慢的凝視和誦讀中,疲憊的身心變得沉靜柔軟,有了時間和心情檢視自身,發(fā)現(xiàn)當一個愿望實現(xiàn)的時候,又會生出新的企盼,似乎沒有滿足過。在不斷的追逐中人已疲憊不堪。
找到了癥結,人就會變得清醒,容易看清楚哪些是不該要的,哪些本來就不屬于自己,不該要的放下,不是自己的不求,收拾心情重新上路的你就會從容許多,就有能力把不喜歡做的事做的有滋有味,把喜歡做的事做的愛意深深。
品讀,是一種了解溝通,品讀歷史,以古為鏡,正心修身;品讀社會,走進現(xiàn)實,關愛別人;品讀人生,體會甘苦,豐盈自己;品讀自己,清掃陰霾,迎接幸福。品讀,是一番明了頓悟……-
【品讀散文】相關文章:
品讀泰山散文04-30
秋的品讀的散文04-28
品讀崖上人的散文05-05
書香為伴品讀人生散文隨筆05-02
閱一卷詩書散文品讀08-21
夢里水鄉(xiāng)煙雨江南散文品讀11-01
品讀的作文07-22
與品讀相擁04-27
品讀母愛04-28
品讀《碧螺春》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