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詹天佑讀后感1000字
詹天佑讀后感1000字感謝上天造就了人類,但人又有很多種:有偉人、好人、壞人……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敬佩的人。我敬佩的人就是像詹天佑這樣的人。而且我也會努力做一個像詹天佑一樣的人。
今天上語文課時,我們學(xué)習(xí)了《詹天佑》這篇課文。從我讀完這篇課文開始,一種敬意從我的心里由然而起。我敬佩他是因為他不怕困難;我敬佩他是因為他不怕嘲笑;我敬佩他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想知道為什么我這么敬佩他嗎?下面就請聽我慢慢道來。
《詹天佑》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在這之前,清政府剛提出修筑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他們都想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wù)。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他還用自己的智慧打通了居庸關(guān)和八達嶺兩條隧道。并且設(shè)計了“人”字型線路。
詹天佑這個有著豐功偉績的杰出的愛國的工程師,他遇到困難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則,不但若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他總是把這句話作為前進的動力,所以他遇到困難總是毫不畏懼。這讓我不得不敬佩他。
再想想我自己,如果我在學(xué)習(xí)上遇到困難也像詹天佑那樣想,也不退縮的話,那么還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務(wù)和學(xué)不會的知識呢?
詹天佑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去學(xué)習(xí)!
做一個認真的人
——讀《詹天佑》有感 3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讀了《詹天佑》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詹天佑那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所感動了……
《詹天佑》這篇文章記敘了詹天佑,這位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不畏帝國主義者的嘲笑,成功地主持修筑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京張”鐵路。
詹天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有著一種寶貴的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他常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yīng)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我想,詹天佑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不正是那些做事馬馬虎虎、敷衍了事的人所缺少的嗎?
其實,說實話,我做事時,也是一個十足的“馬大哈”。在平時,“寫作業(yè)堅決不檢查”是我的個性。為此,爸爸媽媽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勸我,寫完作業(yè)后一定要檢查、檢查、再檢查,可我卻把這些忠言逆耳當(dāng)作耳旁風(fēng),還振振有辭地說:“爸,媽,你們不懂!某些驕子曾曰:‘作業(yè),乃越檢查越糟也!’”
《詹天佑》觀后感
詹天佑——廣東南海人,于美國畢業(yè),是我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zé)修建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京張鐵路是由北京到張家口的一條通路,長約200公里,為通往西北之要道。
1903年我國清政府計劃修建京張鐵路,英俄兩國想插手,但由于中國人民強烈反對,他們的企圖沒能得逞。1905年清政府決定自立修筑,但缺乏自信心。外國人紛紛議論,認為中國無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對此,詹天佑毫不畏懼,站起來推薦自己作這次鐵路的總工程師。而面對外國人的譏諷,他以大無畏的氣概率領(lǐng)全體筑路人員尋找地點。
原本清政府拿出800萬兩去修筑鐵路,但是經(jīng)過英國人的評估后,清政府把開支降到500萬兩。對于此事,詹天佑請求政府官重新考慮,但是所有官員并不相信詹天佑真的會修成京張鐵路,所以處處為難他,而且認為只有英國人才能修成,所以最終費用還是只有500萬兩。最后政府官員給詹天佑5天時間考慮,如果放棄修筑就請英國人幫忙修建。
詹天佑回去后和他的留美同學(xué)相討此事,他的朋友希望他回老家。原本他也決定會老家,但是看到英國人在報紙上所說的話,他回想起在美國學(xué)習(xí)時老師教過的“永不后退的精神”,詹天佑重新站起來,繼續(xù)修建京張鐵路。
由于費用降低,為節(jié)儉費用,詹天佑重新尋找路線,最終采用“折返線
”原理修筑鐵路。而修筑鐵路時一件辛苦的工程,身為總工程師的詹天佑并不怕辛苦,筑路人員所干的粗活,他也一起干,在員工的心中,他時一位沒有架子的人,所以他們很尊敬詹天佑。
而沒能修建京張鐵路的英國人,不僅從中破壞還出言不遜。英國人對鐵路一事表示:“中國人可修建京張鐵路事在做夢,就算不是做夢,至少也要50年。”得知此事的官員不斷向詹天佑施加壓力。對于英國人的諷刺與政府官員的壓力,詹天佑只是從容面對。
【詹天佑讀后感1000字】相關(guān)文章:
《詹天佑》03-07
詹天佑04-29
詹天佑05-01
《詹天佑》05-01
詹天佑作文05-20
《詹天佑》教案05-06
詹天佑教案01-28
《詹天佑》教案01-14
7 詹天佑05-01
詹天佑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