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故事
“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這就是生活的真諦。如下是中國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文明禮儀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范文一:
某一個地區(qū),有兩個報童在賣同一份報紙,二人是競爭對手。
第一個報童很勤奮,每天沿街叫賣,嗓門也響亮,可每天賣出的報紙并不是很多,而且還有減少的趨勢。
第二個報童肯用腦子,除去沿街叫賣外,他還每天堅持去一些固定場合,一去了后就給大家分發(fā)報紙,過一會再來收錢。地方越跑越熟,報紙賣出去的也就越來越多,當然也有些損耗,但很校漸漸地,第二個報童的報紙賣得更多,第一個報童能賣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謀生路。
為什么會如此?第二個報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第一,在一個固定地區(qū),對同一份報紙,讀者客戶是有限的。買了我的,就不會買他的`,我先把報紙發(fā)出 去,這些拿到報紙的人是肯定不會再去買別人的報紙。等于我先占領了市場,我發(fā)的越多,他的市場就越校這對競爭對手的利潤和信心都構成打擊。
第二,報紙這東西不像別的消費品,有復雜的決策過程,隨機性購買多,一般不會因質量問題而退貨。而且錢數(shù)不多,大家也不會不給錢,今天沒零錢,明天也會一塊給,文化人嘛,不會為難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報,退報不給錢,也沒什么關系,一則總會積壓些報紙,二則他已經看了報,肯定不會去買別人的報紙,還是自己的潛在客戶。
范文二: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圣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 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么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 道理,于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 后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范文三: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 會,于是征得魯昭公的同意后,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 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 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崩献右娍鬃舆@樣誠懇,便詳細 地抒發(fā)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后,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蓖瑫r還打比方贊揚老 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 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于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范文四: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后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 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shù)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笜s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 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后,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 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并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文明禮儀故事】相關文章:
文明禮儀的名人故事05-14
古代簡短文明禮儀的故事05-26
文明禮儀小故事簡短(2)08-23
古代文明禮儀小故事(2)10-15
幼兒園文明禮儀小故事09-02
中華文明禮儀小故事08-30
文明禮儀宣傳標語07-23
文明禮儀廣播稿08-28
關于文明禮儀知識競賽試題08-24
宣傳文明禮儀的廣告語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