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圣誕節(jié)起源于什么時候
每年一進12月,是圣誕節(jié)假期,對于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來說,是一段歡天喜地的日子。大家聚集在一起,紀念二千多年前救世主耶穌的誕生,紀念耶穌第一次降臨到我們這個星球那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在歐美國家,歡樂的頌歌﹑特殊的禮儀﹑包裹鮮艷的禮品﹑還有那撩人舌尖的節(jié)日大餐,就像中國人過大年一般喜氣洋洋。商家們更是樂不滋地借著這一年一度的節(jié)假日來推銷商品,都想趁著這個節(jié)日掀起一年之中最大的銷售浪潮,商家們才不管這些商品你是需要還是不需要,總之就是要賣給你啦。你呢,大家都在瞎拼(shopping),你也跟著起哄,若不去瞎拼,好像對不起這個圣誕節(jié)似的。
12月24日,基督教教會也好,天主教教會也好,大家都會搞紀念一些活動。尤其是天主教,紀念活動更加正式和隆重,他們會在教堂內臨時搭建一個“馬槽”,到了12月24日子夜12點(即12月25日零點),他們會舉行“迎圣嬰耶穌”儀式,把圣嬰放進“馬槽”,然后舉行子時彌撒,等等。這就是所謂的“平安夜”。這種氣氛非常具有渲染性,就連非基督徒的外邦人也跟著一起搞他們心目中的平安夜,雖然他們并不真正懂得圣誕的意義。不少人還堅持守夜,到了12月25日臨晨鐘聲一響,便是一時喧嘩,熱熱鬧鬧的,那情景按吳語說話,是“交乖鬧莽”。由此可見,不管基督徒也好,天主教徒也好,非基督徒的外邦人也好,大家都有這么一個共識﹕二千多年前某一年的12月25日這一天,耶穌誕生了,從那一時一刻起,人類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那么,有人要問了﹕耶穌誕生確實是在12月25日嗎?
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最好的方法就是查考圣經(jīng),看看圣經(jīng)經(jīng)文是如何報道的。圣經(jīng)中的四卷福音書和《使徒行傳》的開頭部分是記載耶穌生平的最可靠的歷史文獻。查考下來,遺憾的是,圣經(jīng)中根本就沒有記載耶穌誕生日,別說是生月生日,就是生年也沒有記載。不過呢,還是有此線索可尋,根據(jù)《路加福音》第二章的記載,耶穌誕生于伯利恒小城之時,在城外曠野有天使向一群牧羊人報喜訊,這似乎暗示,那時應是一個“產(chǎn)羔季節(jié)”。因為在這個季節(jié),牧羊人必須在羊群的守望,晚上母羊分娩時可能需要人的幫助。而中東的產(chǎn)羔季節(jié)是在年初至3月中旬,也就是說是在春季,這樣看來,耶穌誕生似應在3月份。當然,為了母羊產(chǎn)羔,早在寒冷的12月份,牧羊人就已經(jīng)把待產(chǎn)羊群圈攔起來了,這樣看來,耶穌誕生又似應在12月份。但許多圣經(jīng)學者認為,圣經(jīng)記載是注重這個事件的神學意義而非歷法敘事,所以,從經(jīng)文中推測耶穌的誕生日期,無論是在3月或是在12月,都應當采取謹慎態(tài)度。
既然圣經(jīng)中沒有明確答案,那么我們再放眼圣經(jīng)以外的文獻來尋找線索。結果還是有點失望。第一至第三世紀時期的初期基督教大神學家們對圣誕節(jié)日也沒有什么很多說明,愛任紐、特土良、居普良等等這些超一流教父根本沒有談到圣誕節(jié)日,俄利根甚至還嘲笑過羅馬人為紀念生日而舉行慶祝活動,他認為那是“異教徒”的做法,基督教當然不搞那一套慶;顒恿。由此可以猜想,至少到第三世紀時,在基督社團內似乎都沒有慶祝過耶穌的誕生,更談不上有人會去考究圣誕節(jié)是哪一天了。
這樣看來,無論是圣經(jīng)還是初期基督教神學著作都沒有說圣誕節(jié)的具體細節(jié)。
相對而言,圣經(jīng)對耶穌誕生的細節(jié)的確著墨不多,但對耶穌在世上最后的日子的記錄,四福音書中卻提供了不少信息,包括耶穌在何時何地如何被釘十字架而死,然后被埋葬,然后又復活,然后又跟門徒們相處四十天,最后又升天而去,這些細節(jié)甚至可以說是記錄得十分詳細,學者之間雖然有不少爭執(zhí),但大概也足以還原歷史。
因為耶穌之死就在逾越節(jié)節(jié)期,基督教會認為,耶穌之死是他被當做逾越節(jié)那無暇的羔羊而向神的獻祭,其意義是為人類贖罪,所以,初期教會也多重視守逾越節(jié),沒有聽說要過圣誕節(jié)的。
大約是在公元200年時,埃及地區(qū)的基督社團開始對耶穌誕生日的問題產(chǎn)生了興趣,教會的一位教師提到了耶穌的誕生日,他算是該問題的最早提出者。埃及亞歷山太城的大神學家革利免曾記錄說,當?shù)氐母骰缴鐖F都建議過幾個不同的候選日期,但沒有一個是12月25日。革利免寫道:“他們不僅要確定我們主的誕生年,而且要確定是哪一天;他們說是奧古斯都(Augustus)第28年,帕瓊(Pachon)月的第25日(注:現(xiàn)代歷法的5月20日);至于說到主的受難日,更是精確,一些人說是在提庇留第16年費門諾(Phamenoth)月的第25日(注:現(xiàn)代歷的3月21日),有的說是法姆提(Pharmuthi)月的第25日(注:現(xiàn)代歷法的4月21日),還有的說是法姆提月的第19日(注:現(xiàn)代歷法的4月15日)。還有人說,主的誕生日是法姆提月的第24日或第25日(注:現(xiàn)代歷法的4月20日或21日)!庇缮鲜龅臄⑹鰜砜,當時的圣徒們對圣誕日和受難日的具體日期,眾說紛紜,都沒有統(tǒng)一的意見。按現(xiàn)代歷法來算,他們提出的圣誕年是公元1年,因為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是在公元前27年登基,所以奧古斯都28年應是公元1年,而圣誕之月日有三種意見﹕5月20日﹑4月20日和4月21日。
到了四世紀,我們終于已經(jīng)可以找到些史料來證明,基督教會已經(jīng)開始慶祝圣誕節(jié)了。只不過,西羅馬帝國的教會的慶祝日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而東羅馬帝國(尤其是在埃及及小亞細亞地區(qū))的教會的慶祝日是1月6日,F(xiàn)在的亞美尼亞東正教會仍然是在1月6日慶祝圣誕節(jié),但現(xiàn)代社會的大多數(shù)基督教會是在12月25日過圣誕節(jié),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主顯節(jié),是以紀念及慶祝耶穌在降生為人之后,第一次顯露給外邦人,這外邦人是指來向圣嬰耶穌獻禮朝拜的那些東方博士,又規(guī)定,從圣誕節(jié)到主顯節(jié)之間的12天便是“圣誕節(jié)期”。在約公元400年,神學家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曾提到過一個叫多納徒派(Donatists)的異端教派,說他們只守12月25日的圣誕節(jié),而不守1月6日的主顯節(jié)。
最早提及12月25日為圣誕節(jié)的是第四世紀中葉的一本羅馬歷書,在同一本歷書上還羅列著基督教會的主教們和烈士們的殉道日。列在第一頁上的日期就是12月25日,并注明這個日期是屬于“生在猶太地伯利恒的基督”。大約到了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時,亞歷山太的教會才確定了圣誕節(jié)和主顯節(jié)的日期。
如此看來,在耶穌誕生后的三百多年以后,人們才開始把圣誕節(jié)定在仲冬。
但是,說來說去,12月25日和1月6日這兩個日子究竟是如何最終敲定的呢﹖
對于這個問題,在歷世歷代,也是說法眾多,歸納起來至少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廣為流傳,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第二種說法雖然由來已久,但在學術界之外鮮有所聞。
先看第一種說法,叫“故意設置說”和“故意借用說”﹕圣誕節(jié)日期的最初起源是借用了異教徒的慶祝活動。
古羅馬人在仲冬季節(jié)的12月份有一個農(nóng)神節(jié)(Saturnalia),這是為了紀念羅馬神話中的農(nóng)業(yè)之神薩圖爾努斯(Saturn)而設立的,農(nóng)神節(jié)共有七天的慶祝節(jié)期,通常是從12月17日到12月23日。當時,西歐和北歐的民族部落也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慶祝類似的節(jié)日。到了公元274年,羅馬皇帝奧勒良(Aurelian)為了崇拜羅馬的太陽神而設立了太陽神節(jié),時間就是在每年的12月25日。太陽神的稱號是Sol Invictus,意思是“不可戰(zhàn)勝的太陽神”。于是,就有人認為,圣誕節(jié)就是從太陽神節(jié)演進而來,理由是﹕初期的基督徒故意選擇12月25日來慶祝圣誕節(jié),以便在羅馬帝國內借用異教徒的盛大節(jié)日來傳播基督教信仰,因為他們以為,如果圣誕節(jié)看上去更象羅馬人的太陽神節(jié)的話,那么會有更多的異教徒能夠接受基督教的節(jié)日,進而對基督教所敬拜的神采取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這種借店賣貨的高明策略,最終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結果。
這種說法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在任何早期基督教神學家的著作中并無任何支持這種說法的資料。
不過,有趣的是,在初期的基督教作家中,確有試圖把太陽神跟耶穌附會在一起的說法。譬如,生活在第四世紀下半葉的一位米蘭主教安波羅修(Ambrose),他把耶穌比作“真太陽”。他說﹕“跟真太陽相比,那些在舊秩序中墮落的神靈一下子就相形見絀”。當然,這種附會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根據(jù)。其實,在舊約圣經(jīng)的最后一卷書《瑪拉基書》中,“公義的日頭”就是預表耶穌,所以把耶穌比作“真太陽”也合情合理。另外,在四世紀時的東方教會,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一世(John Chrysostom)曾這樣說過﹕“我們的主,也是誕生在12月,就是1月份前的第8天(指12月25日)。但是他們稱這一天為不可戰(zhàn)勝者的生日,那么究竟是誰才能像我們的主那樣是一位不可戰(zhàn)勝者呢﹖如果他們說這是太陽神的生日的話,那么主就是那公義的太陽。”
當時的神學家們認為,圣誕節(jié)在12月25日,乃是一種“天賜巧合”,而這種巧合也證明了父神揀選了耶穌,而不是揀選了諸異教之假神。
▼梵蒂岡圣彼得教堂下的第M號墓區(qū)的馬賽克壁畫上,有耶穌是太陽的形象▼
▼這幅不知名的鑲金畫上,圣嬰耶穌的上方畫著太陽,喻指耶穌是那真太陽▼
第一例“故意”將耶穌的生日設置在12月25日的文獻證據(jù),可追溯至第12世紀。那時敘利亞的教會有一位基督教作家丟尼修(Dionysius Bar-Salibi),此人在手稿邊角部寫有一段腳注,在腳注中他聲稱﹕在古時,圣誕節(jié)的日期就從1月6日被挪到了12月25日,這樣是為了讓圣誕節(jié)正好跟異教徒的太陽神節(jié)安排在同一天。到了第18和第19世紀,圣經(jīng)學者們在比較宗教學領域取得不少學術成就,于是更加傾向于這種“故意設置說”,這些人主張,既然初期基督徒并不知道耶穌誕生日期,他們就干脆直接引進異教徒的太陽神節(jié)期為自己所用,硬說太陽神節(jié)的日期就是彌賽亞的誕生日,并轟轟烈烈地一起慶祝。
近代研究表明,許多現(xiàn)代人慶祝圣誕節(jié)的方式,的確反映或借用了舊時的異教習俗,尤其是當基督教傳播到北歐和西歐時,基督教傳統(tǒng)吸收引進了不少那里民族的傳統(tǒng)。譬如說圣誕樹,就是來自于中世紀晚期的德魯伊(Druid)信仰,這種信仰跟在不列顛群島地區(qū)流傳的凱爾特神話有關。所以,有人認為,既然慶祝圣誕的許多方式和傳統(tǒng)都折射出異教的歷史影子,那么,圣誕節(jié)的日子也借用了異教太陽神節(jié)的日子,這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這就是“故意借用說”。
不過,“故意借用說”最大的問題是,這種“借用”理應是發(fā)生在四世紀以后,而不應是發(fā)生在初期教會時代。歷史資料中第一次提到圣誕節(jié)的節(jié)日是約在公元200年,而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最早慶祝圣誕節(jié)的活動是在約公元250年至300年之間。這個時段正是基督教獨身自好的時期,這時的基督教還保持著原始傳統(tǒng),并沒有大量地向羅馬帝國的各類異教“大舉借鑒”他們的傳統(tǒng)習俗。
只是到了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皈依了基督教,才漸漸有了“大舉借鑒”異教節(jié)日和傳統(tǒng)的動作,教會把異教傳統(tǒng)進行基督教化而為基督教所利用。一個著名的實例就是在601年,教皇格里高利寫信給英國一位基督教傳教士,建議不要摧毀當?shù)禺惤痰乃聫R,而是將它們轉換成教堂,另外,異教的節(jié)日慶?梢员晦D換成基督教殉道士的殉道日來紀念。
這樣看來,直到四世紀以后,圣誕節(jié)的慶祝才漸漸涂抹上種種異教色彩,如果說早在圣誕節(jié)設立時的三世紀,圣誕節(jié)設定日期是借用了羅馬帝國太陽神節(jié)的日期,這種說法難以讓人完全信服。
圣誕節(jié)設在12月25日,還有第二種說法,叫“受生受難同日說”﹕耶穌的生和死這兩件事情是相關的,于是,耶穌的生日跟他的受難日也是相關的。
這種說法是在20世紀初由一位法國學者路易斯·杜申(Louis Duchesne)提出來的,后來又經(jīng)美國學者托馬斯·塔利(Thomas Talley)更深入地研究論證。當然,將耶穌之生和耶穌之死這兩個事件聯(lián)系在一起來看待和研究,在杜申和塔利之前,也有很多人進行過嘗試。
我們下面來看看杜申和塔利的推演。
約公元200年,迦太基神學家特土良認為,根據(jù)《約翰福音》中耶穌受難事件的較為詳細的記載,可以推算出,耶穌上十字架受難是在猶太歷的尼散月14日,相當于羅馬歷的3月25日。但是,這一天也是“天使報喜日”,也就是說正是在這一天,天使加百利向猶太地拿撒勒村的少女馬利亞顯現(xiàn),并告知馬利亞,她將受圣靈感孕而生下耶穌,也就是說,馬利亞受圣靈感孕懷了耶穌的那一天正是3月25日。所以,杜申和塔利認為,耶穌受生與受難是在同一天,都是3月25日﹗
到了四世紀時的北非地區(qū),有一位不知名的基督徒寫過一篇論文《論夏冬至和春秋分》(On Solstices and Equinoxes),居然也持有這種觀點。那篇論文聲稱﹕“我們的主在3月25日受孕,這也是主受難的日子!备鶕(jù)這一點,論文中將耶穌誕生日推算至冬至,也就是在3月25日之后過了九個月,到了冬至那一天,馬利亞在伯利恒城分娩生下了耶穌。
奧古斯丁也熟知這兩者間的聯(lián)系。他在他的著作《論三位一體》(On the Trinity)中如此寫道:“據(jù)認為,他(指耶穌)是在3月25日受孕,在同一日,他也受難;受孕的童貞女子宮中沒有凡人,正如被埋藏的新墓中沒有人一樣......但據(jù)傳統(tǒng)之說,他是出生在12月25日!边@段話中,“受孕的童貞女子宮”是指耶穌出生時來的地方,對應著來看,“被埋藏的新墓”是指耶穌死亡時去的地方,但前者中沒有“凡人”,因為耶穌本來就是神,而后者中根本就沒有“人”,因為是空墓,耶穌已然復活。顯然,奧古斯丁是把耶穌受孕和受難兩者的日子對應起來了。
同樣的,在東方的基督教會社群中,耶穌的受孕和受難也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證據(jù)是﹕第四世紀時,塞浦路斯薩拉米的主教埃皮法尼烏斯(Epiphanius of Salamis)曾這樣寫道﹕“羊羔住在圣女那一塵不染的子宮內(指受孕),他為世人的罪獻上了永恒的祭(指受難)”。
與西方教會不同的是,東方教會說耶穌的受難日,不是猶太歷的尼散月14日,而是希臘歷的第一個春月(Artemisios)的14日,換算成我們今天的歷法是4月6日,這樣,對東方教會來說,既然受孕日是4月6日,那么再加上九個月,可以很自然地推算出耶穌的誕生日就是1月6日了。
綜上所述,東西方兩大教會都是把耶穌的受孕日和受難日聯(lián)系起來,認為兩者是在同一天﹕3月25日或者是4月6日,并由此推算出兩個非常接近的耶穌的誕生日﹕12月25日或者是1月6日。
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把耶穌的受孕日和受難日聯(lián)系在一起,似乎是匪夷所思,難以理解的。但對于初期和中世紀的基督教會來說,兩個日子是在同一天這種觀點,卻是基于他們對神所安排的一整套救贖計劃的理解,那就是,耶穌的受孕,是從神的位置而降生為人,其最終要成就的目的就是為了受難,為了借受難之挽回祭來替世人贖罪。
▼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西班牙畫家牟利羅(Murillo)的作品《天使報喜》,在那一天耶穌受孕▼
▼十六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委羅內塞(Veronese)的作品《耶穌受難》▼
最后,我們還是要回到原來的那一個問題﹕耶穌誕生是在12月25日嗎?
答案是﹕我們不能肯定。
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從基督信仰出發(fā),不管是在哪一天,總之歷史上是有這么一天,耶穌道成肉身,他誕生了,他要替世人贖罪,他要因替世人贖罪而受難,然后復活,然后升天,他要給世人以一個全新的生命,全新的盼望,然后他又應許,他還要第二次再降臨到我們這個星球,那時他要把所有屬于天國的人帶去一個全新的天地,一個全新的樂園。這一點,才應是與世人最最有關系的,也是世人最最應關心的。你說是嗎?
最后我還要說一句,“圣誕節(jié)”是人的意思,因為這是人設定的,“圣誕”才是神的意思,因為這是神設定的。我們慶祝不慶祝圣誕節(jié)根本無關緊要,但是,我們理應每天都要慶祝圣誕,每天思想圣誕的意義,也以此每天來感謝神差派他的獨生子降世為人所成就的救恩,因為如果耶穌基督不來,世人根本無法自救,根本無法脫離罪的捆綁,根本無法脫離萬劫不復的沉淪。阿門。
[圣誕節(jié)起源于什么時候]
【圣誕節(jié)起源于什么時候】相關文章:
香港圣誕節(jié)什么時候打折09-27
什么時候立春?08-22
什么時候大雪09-27
冬至是什么時候07-30
初冬是什么時候06-12
上海什么時候入梅06-02
南京什么時候入梅10-09
什么時候該充電了?07-15
立秋時間什么時候06-01
浙江什么時候高考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