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薛仁貴
薛仁貴
薛仁貴(薛仁貴)
薛仁貴(公元614-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薛仁貴出身于河?xùn)|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zhàn)數(shù)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概述圖片來源)
目錄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個人著作 家庭成員 收縮展開 人物生平應(yīng)征入伍
薛仁貴,山西絳州龍門人,大業(yè)九年(614年)出生,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后代,屬于河?xùn)|薛氏家族,曾祖父薛榮,官至北魏新野、武關(guān)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縣公。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父薛軌,隋朝襄城郡贊治,其父薛軌早喪,因此家道中落。薛仁貴少年時家境貧寒、地位卑微,以種田為業(yè),娶妻柳氏。 薛仁貴準(zhǔn)備遷葬先輩的墳?zāi)梗险f:“有出眾的才干,要等到機(jī)遇才能發(fā)揮。如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招募驍勇的將領(lǐng),這是難得的時機(jī),您何不爭取立功揚名?富貴之后回家,再遷葬也不算遲。”薛仁貴應(yīng)允,于是去見將軍張士貴應(yīng)征。
嶄露頭角
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于洛陽出發(fā)出征高句麗。三月,在遼東安地戰(zhàn)場上,唐朝將領(lǐng)劉君邛被敵軍團(tuán)團(tuán)圍困,無法脫身,無人能救,在此危難時刻,薛仁貴單槍匹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麗一將領(lǐng)人頭,將頭懸掛于馬上,高句麗軍觀之膽寒,于是撤軍,劉君邛被救。此役過后,薛仁貴名揚軍中。 貞觀十九年(645)四月,唐軍前鋒進(jìn)抵高句麗,不斷擊敗高句麗守軍,六月,至安市,高句麗莫離支遣將高延壽、高惠真率大軍25萬依山駐扎,抗拒唐軍。唐太宗視察地形后,命諸將率軍分頭進(jìn)擊。此戰(zhàn)薛仁貴身著白衣,手持戟槍,腰挎雙弓,單騎沖陣,唐軍大舉跟進(jìn),高句麗軍大敗。戰(zhàn)后,唐太宗召見還只是小兵的薛仁貴,賜馬二匹,絹40匹,生口10人為奴,并提拔為游擊將軍、云泉府果毅。 后唐軍被困在安市城,江夏王李道宗獻(xiàn)策派兵偷襲平壤,以調(diào)虎離山之計將安市城高句麗軍引向平壤一線,以攻取安市城。因為唐太宗在軍中,長孫無忌極力勸阻,恐唐太宗安危,不敢偷襲平壤,未成。加之李勣大放厥詞,破城之日,屠殺城內(nèi)軍民百姓,以至于守城將士更加齊心合力,此后久攻不克,后值冬天大雪,糧草不濟(jì),隧撤退。途中,李世民對薛仁貴說了這樣的一翻話:“朕舊的將領(lǐng)都老了,不能承受戰(zhàn)地指揮的繁重工作,每次都想提拔驍勇雄健的將領(lǐng),沒有比的上你的,我不高興于得到遼東,我高興得到你啊。”并提拔薛仁貴為右領(lǐng)軍中郎將,鎮(zhèn)守玄武門。 永徽五年(654年)閏五月初三夜,天降大雨,山洪暴發(fā),大水沖至玄武門,守衛(wèi)將士盡皆逃散。薛仁貴憤怒說:“哪里有天子情況緊急,立即就怕死逃跑的?”然后冒死登門框向皇宮大呼,警示內(nèi)宮,唐高宗因此得以避過災(zāi)難。不久大水淹沒唐高宗的寢宮,唐高宗感恩道:“幸虧是你啊,才避免被淹沒,我才知道有忠臣啊!庇谑琴n給薛仁貴一匹御馬。
戰(zhàn)功赫赫
顯慶二年(657年)閏月,右屯衛(wèi)將軍蘇定方進(jìn)軍西突厥,征討反叛的阿史那賀魯。薛仁貴上疏說:“臣聽說師出無名,所以戰(zhàn)事不會成功。明示天下敵人是賊寇,那么才有降伏敵人的可能。現(xiàn)在泥熟依仗一向擁有的才干,不愿屈居賀魯之下,結(jié)果被賊寇擊破,妻兒子女都被俘虜。漢兵之中有在賀魯諸部落得到被擊破的泥熟等人的家眷人口,將要把他們充入賤籍,處置方式是妥當(dāng)?shù)娜』夭⑶宜瓦給泥熟等人,仍然一樣賞賜。那么即同情憐憫了泥熟等人無枉被攻打的事件,又讓百姓明白清楚賀魯?shù)炔啃匀缳\寇,知道陛下恩澤廣布!碧聘咦诼犎×怂囊庖,派遣人搜索賀魯部的人送了回去,于是泥熟部的人請求跟隨唐軍效命。 顯慶三年( 658年),唐高宗李治命程名振征討高句麗,以薛仁貴為其副將。薛仁貴于貴端城(位于今遼寧渾河一帶)擊敗高句麗軍,斬首三千余級。 顯慶四年(659年),薛仁貴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與高句麗大將溫沙門戰(zhàn)于橫山。當(dāng)時,薛仁貴手持弓箭,一馬當(dāng)先,沖入敵陣,所射者無不應(yīng)弦倒地。接著,又與高麗軍戰(zhàn)于石城,遇善射敵將,殺唐軍十余人,無人敢當(dāng)。薛仁貴見狀大怒,單騎突入,直取敵將。那個敵將懾于薛仁貴勇武,來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貴生擒。十二月,薛仁貴又與辛文陵在黑山擊敗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將士,戰(zhàn)后他因功拜左武衛(wèi)將軍,封河?xùn)|縣男。
三箭定天山
龍朔元年( 661年),一向與唐友好的回紇首領(lǐng)婆閏死,繼位的比粟轉(zhuǎn)而與唐為敵。唐高宗詔鄭仁泰為主將,薛仁貴為副將,領(lǐng)兵赴天山擊九姓鐵勒。臨行,唐高宗特在內(nèi)殿賜宴,席間唐高宗對薛仁貴說:“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層鎧甲,你射五層看看!毖θ寿F應(yīng)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聽弓弦響過,箭已穿五甲而過。唐高宗大吃一驚,當(dāng)即命人取堅甲賞賜薛仁貴。 鄭仁泰、薛仁貴率軍赴天山后,九姓鐵勒擁眾十余萬相拒,并令驍勇騎士數(shù)十人前來挑戰(zhàn)。薛仁貴臨陣發(fā)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騎士懾于薛仁貴神威都下馬請降。薛仁貴乘勢揮軍掩殺,九姓鐵勒大敗,所降全部坑殺。接著,薛仁貴又越過磧北追擊敗眾,擒其首領(lǐng)兄弟三人。薛仁貴收兵后,軍中傳唱說:“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guān)!睆拇耍判砧F勒衰敗,不再為邊患。 鐵勒有思結(jié)、多覽葛等九個部族,原先據(jù)守天山,等鄭仁泰率領(lǐng)部隊來后,他們恐懼投降,鄭仁泰不接納,俘虜他們的家室來賞給將士,敵人陸續(xù)逃走。有個候騎報告:“敵人的軍需物資牛羊馬匹遍布原野,可以去奪回來!编嵢侍┨暨x了一萬四千名騎兵,脫掉鎧甲輕裝奔馳,穿過大沙漠,到了仙萼河,沒有看到敵人,糧食吃光才往回撤。人們餓得相互廝殺吞食,等回到軍營時,剩下的.騎兵只有二十分之一。薛仁貴也把他部下抓來的鐵勒族女人當(dāng)作妾,接受了很多賄賂贈送的財物,被有關(guān)官員向高宗檢舉彈劾,因立大功而受寬恕。
降伏高句麗
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莫離支泉蓋蘇文死,其子泉男生繼位,但為其弟泉男健驅(qū)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龐同善、高品前去慰納,為泉男健所拒,于是,唐高宗命薛仁貴率軍援送龐同善、高品。行至新城,龐同善為高句麗軍襲擊,薛仁貴得知后,率軍及時趕到,擊斬敵首數(shù)百級,解救了龐同善。龐同善、高品進(jìn)至金山,又為高句麗軍襲擊,薛仁貴聞訊后,率軍將高句麗軍截為兩斷奮擊,斬首五萬余級,并乘勝攻占高句麗南蘇、木底、蒼巖三城,與泉男生相遇。對此,唐高宗親自給薛仁貴寫信說:“金山的戰(zhàn)事,賊兵非常多,你沖在士兵前面,奮力殺敵,不顧自己的性命,左沖右擊,所向無前,各部軍隊非常的有勇氣,才使得這次戰(zhàn)役很快就取得了勝利。應(yīng)該好好地建功立業(yè),成全這美名。 接著,薛仁貴又率兩千人,進(jìn)攻高句麗重鎮(zhèn)扶余城,這時,部將都以兵少,勸他不要輕進(jìn)。薛仁貴說:“兵員在于會用,不在人多!庇谑锹受姵稣鳎@次戰(zhàn)役,他身先士卒,共殺敵萬余人,攻拔扶余城,一時聲威大振,扶余川40余城,紛紛望風(fēng)降服。 之后薛仁貴一路凱歌,與李勣大軍會師于高句麗都城平壤城外。高句麗歸降,唐朝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并于平壤設(shè)安東都護(hù)府以統(tǒng)之。詔命薛仁貴率兵二萬人與劉仁軌留守平壤。薛仁貴以功授右威衛(wèi)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檢校安東都護(hù)。薛仁貴移至新城,撫養(yǎng)孤兒,贍養(yǎng)老人,治理盜賊,提拔任用高句麗的人才,表彰獎勵品德高尚、行為優(yōu)異的百姓,一時間高句麗人都非常喜悅,甚至忘卻亡國之痛。
兵敗大非川
咸亨元年(670年),唐朝為了打擊吐蕃和光復(fù)吐谷渾,出動五萬大軍護(hù)送吐谷渾王還青海,以薛仁貴為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為副總管。 郭待封是名將郭孝恪之子,曾為鄯城鎮(zhèn)守,不甘心屈居薛仁貴之下,經(jīng)常違抗薛仁貴的節(jié)制。唐軍抵達(dá)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將要趕往烏海,薛仁貴對郭待封說:“烏海地勢險要毒氣又多,我軍進(jìn)必死之地,真是條險路,但是行軍迅速就會成功,緩慢就會失敗。這里大非嶺寬闊平坦,可以設(shè)置兩座營柵,把全部軍需物資藏在營柵里,留下一萬人守衛(wèi),我軍快速挺進(jìn),乘敵人沒有準(zhǔn)備去襲擊他,就可消滅了! 薛仁貴率軍先行,至河口遇到吐蕃軍,擊破吐蕃軍,斬獲略盡,收獲其牛羊等萬余頭,回軍至烏海城,以待后援。郭待封傲慢,不聽從薛仁貴之命,領(lǐng)著糧草輜重等緩緩前行。等郭待封軍進(jìn)至烏海時,吐蕃二十余萬大軍來救烏海,進(jìn)擊郭待封軍,郭待封軍慘敗,軍糧及輜重都被吐蕃軍擄掠而去。薛仁貴只得退軍,屯駐于大非川。吐蕃派出四十余萬大軍進(jìn)攻唐軍,唐軍不敵,大敗。薛仁貴無奈,只好與吐蕃大將論欽陵約和,才得以退軍,然而吐谷渾自此淪陷。薛仁貴嘆息說:“今年是庚午年,降婁星當(dāng)值,不應(yīng)該到西方打仗,當(dāng)年魏國的鄧艾因此死在蜀國,我本來就知道必然失敗!币驗閼(zhàn)敗,薛仁貴被革職除名為平民。
再度起用
沒過多久,高麗留下的軍隊叛亂,薛仁貴被起用為雞林道總管。又因事獲罪流放到象州,碰上朝廷大赦才回家。 開耀元年(681年),唐高宗念及薛仁貴舊功,召見薛仁貴,對他說:“以前在萬年宮,沒有你,我都變成魚了。你還曾經(jīng)為我消滅過九姓突厥,高句麗,中國北方、東方的向中國稱臣,這都是你的功勞啊。我怎么會忘記你呢。但是,有人在我跟前告你,說你在烏海城下故意放跑了敵人,以致于失利。這件事讓我非常遺憾現(xiàn)在遼西不安寧,瓜州沙州的路都不能通了,你怎么能安穩(wěn)地睡在家里,不給我指揮打仗去呢?”就這樣,薛仁貴被重新起用了,官拜瓜州長史、右領(lǐng)軍衛(wèi)將軍、檢校代州都督。 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阿史德元珍率軍入侵云州,薛仁貴奉命征討。突厥人問:“唐朝的將領(lǐng)是誰?”回答說“:薛仁貴!蓖回嗜苏f:“我聽說薛將軍流放到象州已經(jīng)死了,怎能復(fù)生?”薛仁貴脫掉頭盔去見他們,突厥人仔細(xì)一看大驚失色,都下馬排隊拜揖,漸漸逃走。薛仁貴乘勢追擊,大敗突厥,斬殺突厥軍上萬人,俘虜三萬人,奪取駝馬牛羊三萬余頭,取得云州大捷。 永淳二年(683),薛仁貴去世,終年七十歲。追認(rèn)為左驍衛(wèi)大將軍、幽州都督,官府提供車馬,護(hù)送靈柩返回故鄉(xiāng),埋葬于山東省嘉祥縣。
歷史評價李世民:“朕舊將并老,不堪受閫外之寄,每欲抽擢驍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李治:“卿身先士卒,奮不顧命,左沖右擊,所向無前,諸軍賈勇,致斯克捷!薄巴懦蓪m遭水,無卿已為魚矣。卿又北伐九姓,東擊高麗,漢北、遼東咸遵聲教者,并卿之力也。卿雖有過,豈可相忘?有人云卿烏海城下自不擊賊,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 賈言忠:“薛仁貴勇冠三軍,名可振敵。" 李隆基:“卿父勇猛罕見,古之未有。”(對薛仁貴之子所說) 趙匡胤:“猛悍一矣! 《舊唐書》:“仁貴驍悍壯勇,為一時之杰,至忠大略,勃然有立。噫,待封不協(xié),以敗全略?鬃釉唬骸膳c立,未可與權(quán)!霞用髅,竟致立功,知臣者君,信哉!” 贊曰:“五將雄雄,俱立邊功。張、蘇二族,功名始終。郭、薛、務(wù)挺,徼功奮命。垂則窮邊,兵無常勝。” 《新唐書》:“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為之牙距也。至師行數(shù)千萬里,窮討殊斗,獵取其國由鹿豕然,可謂選值其才歟!” 《明史記事本末》:“軍若驚飚,彼同敗葉,遙傳仁貴,咋舌稱神。” 蔡東藩:”薛仁貴,將材也,李勣,將將材也,仁貴三箭定天山,遂以成名,實則勇敢二字,足以盡之。及從征高麗,破男生,救高侃,進(jìn)拔扶余城,以少勝多,有戰(zhàn)必克,賈言忠所謂勇冠三軍,良非虛語。但亦由李勣之為統(tǒng)帥,知人善任,始則留為巡徼,繼則任其進(jìn)攻,終則自行應(yīng)援,不掣肘,不惎能,然后仁貴得以建立巨功,揚名千古,乃知李勣固一將材也。否則如鄭仁泰之為大總管,出征鐵勒,雖有仁貴之迅定天山,而其后卒喪功而還,同遭彈劾,統(tǒng)帥非人,將勇亦不足恃耳!
個人著作《舊唐書?經(jīng)籍志》著錄“《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薛仁貴撰!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薛仁貴《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
家庭成員長輩
曾祖父:薛榮,官至北魏新野、武關(guān)二郡太守、都督,封澄城縣公。 祖父:薛衍,北周御伯中大夫。 父:薛軌,隋朝襄城郡贊治。
妻子
柳氏:民間稱柳金花、柳銀環(huán)、柳英環(huán)或柳迎春,可能是河?xùn)|柳氏出身。
子
長子:薛訥,字慎言,唐玄宗時大破突厥,復(fù)封平陽郡公(薛仁貴封平陽郡公),謚號昭定,年七十二卒。也是《說唐三傳》人物薛丁山的原型。 另有四子: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
孫
薛嵩,薛楚玉之子。膂力過人,不治生產(chǎn),少年時誤入歧途跟隨安史叛軍,后歸唐,為昭義軍節(jié)度使,封高平郡王,后改封平陽郡王。生平喜好蹴鞠,大歷七年卒,贈太保。 薛昽(《舊唐書》作薛崿),薛嵩之弟。大歷七年繼承兄長薛嵩節(jié)度使位,但在大歷十年,被部將裴志清所逐,將兵馬歸田承嗣,逃到?jīng)持荨:笕氤堊,唐朝廷免其罪,將其地一分為三,以薛嵩族子薛擇為相州刺史,薛雄(薛慎惑之孫,薛光之子)為衛(wèi)州刺史,薛堅(薛訥之孫,薛直之子)為洺州刺史。田承嗣引誘薛雄造反,薛雄不從,被田承嗣派去的刺客殺害了。 薛平,字坦途,薛嵩之子。以司徒致仕,封魏國公,年八十卒,贈太傅。 薛從,字順之,薛平之子。官終左領(lǐng)軍衛(wèi)上將軍,贈工部尚書,與父親同為一時之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