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
交際能力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能力,現在有不少孩子不善交際,不會交際,甚至害怕交際,有的孩子到了成年,還視交際如險灘,遲遲不敢把腳步邁出去。作為家長,如何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交際能力呢?
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體育是人與人直接正面接觸和競爭的群體活動,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更重要的是膽量,這正是人際交往所必需的一種要素。鼓勵孩子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活動興趣,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孩子一旦愛上體育,就會主動尋找競爭對手,而這種尋找,實際上就是一種交際,合適的對手,往往就是孩子的伙伴
支持孩子獨自做客待客
到同學或鄰居家去串門,到親戚家去做客,可以讓孩子獨自去,這是鍛煉孩子交際能力的機會。串門做客,需要寒暄和問候,也需要交談和有關禮物的收送,與家長一道去,孩子是附帶的,充當“配角”,不用應酬,也沒有壓力,因為此刻交際的主角是家長。如果讓孩子自己去,自己成了主角,與對方的一切接觸都得由自己來應酬,這樣可以促使孩子考慮如何交際。如果家里來了客人,有時不妨讓孩子去接待,特別是與孩子年齡相仿的客人或朋友,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包辦代替。
培養(yǎng)孩子的說話能力
口語是社會生活的入場券,交際能力的核心是說話能力,因為交際的最直接形式是說,不會說,或者說不好,怎么與人交際?會說,說得巧,答得妙,其交際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家長可以出一些模棱兩可的辯論題與孩子進行辯論;也可以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確或片面的觀點,讓孩子據理反駁;對孩子平時話語中的差錯,家長要做必要的糾正,及時幫助孩子提高認識;有可能的話,應鼓勵孩子參加演講比賽,鼓勵孩子上課或開會時積極發(fā)言。
外出旅游
旅游是一種開放性的活動,交際也是開放性的,兩者是相通的。家長利用節(jié)假日與孩子一起走出家門,到大自然中去,到感覺一新的地方去,讓孩子感受新的環(huán)境。在旅游中,家長有意識地讓孩子去買車票、聯系住宿、購買游園門票,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觸到一些新的對象,了解新的交際內容。通過與陌生人打交道,可以增強孩子的膽量,提高孩子在新環(huán)境中的應變心理素質。旅游結束了,孩子的見識廣了,與人的談資多了,這能給以后的交際增加不少的話題。
購物時別忘了把孩子帶上
商品交易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特例。在交易中,孩子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利于豐富交際對象和加深對人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有意識地要他們進行小件商品的購買。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叫他們買油鹽醬醋;年齡稍大的孩子,可以叫他們買魚、肉、米、煤等,也可以讓孩子買自己穿用的鞋、襪、手套和圍巾等。孩子由于缺乏經驗,在初次交易中可能會吃虧或出現差錯,對此,家長不要過多指責,以免影響他們的交際信心。
缺乏勞動意識的孩子會養(yǎng)成依賴成人的習慣,而且,由于孩子沒有經過勞動的磨煉,以后走上社會也很難勝任工作。
勞動是人生的“必修課”
教會孩子勞動,給孩子提供勞動的機會,孩子可以體味到勞動的快樂和被人信任的幸福感。爸爸要想把孩子的精力引向好的方面,必須盡早開始讓孩子對勞動感興趣。要讓孩子知道:勞動是幸福之本,懶惰、好逸惡勞是萬惡之源。
常言道:“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泵篮玫臇|西須付出相應的勞動和汗水才能獲得。當一個人明白這些東西來之不易的時候,他才會更加珍惜,才能體驗到快樂和幸福。
古人云:“不勞動者不得食。”但是,許多父母卻由于溺愛孩子等各種原因,忽視了對孩子的勞動教育,使孩子逐漸養(yǎng)成了不愛勞動的壞習慣,甚至一部分孩子生活都難以自理。缺 乏勞動意識的孩子會養(yǎng)成依賴成人的習慣,而且,由于孩子沒有經過勞動的磨煉,以后走上社會也很難勝任工作。
多家媒體報道過“東方神童”魏永康被勒令退學的新聞。這位神童13歲時就完成了小學至高中的課程,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湘潭大學;4年后又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碩、博連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3年8月,中科院以魏永康不能適應研究生學習為由,勸其退學。事實上,魏永康在學習上的不適應只是一方面,更不適應的是在生活方面。魏永康從出生到去中科院念書之前,一切與生活自理有關的“活”全都給母親包攬了,以至于20多歲了,吃飯、穿衣、洗澡、洗臉、端碗等仍要靠母親幫助。
當今中國獨生子女居多,家長過分寵愛孩子,基本不主張和鼓勵孩子去做家務。調查顯示,中國城市家庭獨生子女每日平均勞動時間僅為11分鐘,不及美國孩子的1/6。超過70%的獨生子女從未或很少做洗碗、洗衣服等家務。在家里,家長包辦孩子的一切;在幼兒園,老師也很少安排勞動,使得孩子動手機會減少,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會做或不愿做。
從家長方面來講,由于教育價值觀和教養(yǎng)態(tài)度不正確,把優(yōu)生優(yōu)育狹義地理解為單一的智力開發(fā),缺乏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和勞動習慣的正確認識。例如認為孩子作業(yè)負擔已經很重了,不要再給他增加負擔了;有些家務太危險,怕孩子出事;孩子做不到位,越幫越忙,自己還得重做等等。從孩子方面來講,則是因為缺乏必要的家務勞動技能的實踐鍛煉,使他做不好,不會做,沒有勞動興趣,更愿意依賴父母。
偉大的元帥在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幫助媽媽做事,在八九歲的時候,不僅能夠幫助媽媽挑東西,而且還會下地種田了。每當放學回家,總是悄悄地把書包一放,然后就幫助媽媽去挑水或放牛。有時候,他上午讀書,下午種地。農忙的時候,便整天在地里跟著母親勞動。深情地寫道:“我應該感謝母親,她給了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我在家庭生活中已經飽嘗艱苦,這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沒有感到過困難,沒有被困難嚇倒。母親又給了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有感到過勞累!
由此可見,勞動不僅能夠造就一個人,而且能夠給人以快樂和幸福。
給家長們的建議:
一、孩子在任何年齡都有參與家庭事務的渴望
其實,孩子也和成人一樣,希望通過勞動來體現自我的重要性。所以,無論是瑣碎的家務勞動,還是一些在成人眼里無足輕重的工作,教給孩子去做,孩子都會從中體味到快樂和幸福。讓孩子學會自理,承擔一些家務勞動,為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及家庭義務和責任感,并由此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一些生活勞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思想、習慣、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yǎng)責任感、獨立自強的精神及堅強的意志,有了這些良好的思想品質,就可以“遷移”到學習、工作、事業(yè)等方面,對他們一生成長都有好處。勞動使孩子獲得能力,生活上就獨立。在面對挫折時,孩子善于以獨立的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因此,爸爸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勞動的習慣。
二、要尊重并培養(yǎng)孩子自我服務、熱愛勞動的意識
因為幼兒已有了獨立意識萌芽,他們什么都要來個“我自己……”。隨著年齡增長,他們不僅要自己穿脫衣服、洗臉洗手,而且還要自己洗手絹、洗襪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還想自己洗碗、上街買東西。對于孩子正在萌發(fā)的獨立意識,我們一定要予以重視、支持和鼓勵。如果經常壓制孩子的獨立愿望,他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處世消極、無所作為的人,這樣的孩子只會什么事都要等大人替他準備好。家長應讓孩子樹立“我會”、“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我行”這種自我感覺很重要,因為它是孩子得以發(fā)展的動力。
孩子是否愿意從事家務勞動,以及從事家務勞動時間的長短,將影響其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從小熱愛勞動的人,成年后的生活比不愛勞動的人更充實、更完美,事業(yè)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勞動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意義重大,因此,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習慣非常必要。
女兒依依從4歲開始,就自己洗自己的襪子、短褲等小件衣服。剛開始,她為了洗一雙襪子,用了足足小半袋洗衣粉,把身上的干凈衣服也弄得一片狼藉,害得她媽媽還要給她洗外套。但是我們沒有就此阻止她,呵斥她,而是鼓勵她。于是,孩子的干勁很大,襪子、短褲換下來了,不用提醒,自己就端著小盆子坐下來洗啊洗啊。漸漸地,依依洗衣服的手法越來越熟練了,速度也越來越快。有時候,還會順手把我的、她媽媽的襪子一塊收了去洗了。
現在,12歲的依依洗衣、做飯、買菜、擦鞋、打掃衛(wèi)生樣樣在行。她不僅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而且還能幫助父母做些事情。我們一起去早市買菜,一起做飯:我炒菜,她淘米、做飯……
三、要孩子堅持獨立、不怕困難
其實每個孩子剛開始學習自理都會感到困難、力不從心,但要做個好孩子的愿望在鼓勵著他們,他們會不斷克服困難,堅持到底。作為爸爸,應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堅持讓孩子自己去做事,不管孩子怎么哭鬧,也不“心軟”、“妥協(xié)”。爸爸若感情用事,不僅不能給孩子勇氣,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經受磨煉、戰(zhàn)勝痛苦,相反,只會增加孩子的恐慌、軟弱。
四、要給孩子提供各種動手的機會
平時孩子要端飯,只要不被燙著,就讓孩子端;孩子要刷碗,哪怕把碗打碎了,也要繼續(xù)鼓勵他;孩子要掃地,就把笤帚給他準備好……總之,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實踐機會,解放孩子的手腳,讓他們大膽去做。沒有機會,就無從談鍛煉和提高。
勞動是孩子的“必修課”。為了孩子的一生,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習慣,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大包大攬。要給孩子施展自己能力的機會,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會做的事情經常做,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如果您真正愛孩子,那就培養(yǎng)他愛勞動的習慣吧!讓孩子每天堅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在勞動中感受成長的快樂。
一、使孩子主動做功課
你的孩子很聽話,是一匹溫順的馬兒,但人們常常這么說“能夠把馬帶到河邊去,卻不能讓馬兒喝水”。的確,除非馬兒很渴,不然,即使能夠把它帶到水邊去,也不能讓他主動喝水。
第一招,做作業(yè)的時間不宜過長。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優(yōu)點。
第三招,學習不可操之過急。
第四招,讓他把喜歡的女孩帶回家 。
第五招,先讓孩子玩?zhèn)夠
第六招,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
第七招,正話反說。
第八招,經常改變學習環(huán)境。
第九招,列一個功課計劃表。
第十招,先讓孩子做擅長的功課。
第十一招,讓孩子自己抽簽決定。
第十二招,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
二、如何使孩子聽話懂事
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他說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他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jié),這樣才能比較迅速的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第一招,借第三者之口贊美孩子。
第二招,用書信或日記與孩子交流情感。
第三招,用溫和的語調交談。
第四招,及時讓孩子知道錯在哪里。
第五招,巧妙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第六招,與孩子打成一片。
第七招,一次只交待一件事。
第八招,常常表達對孩子的信賴。
第九招,只提有建設性的意見。
第十招,不要指責遭到挫敗的孩子。
第十一招,及時糾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細節(jié)。
第十二招,多用贊賞的話肯定孩子。
三、如何引導孩子自動自覺
有一種飽和原則,就是孩子們慣有的厭煩心情。雖然強烈的想擁有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是因為課程繁多在內心產生阻力,無法持續(xù)主動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準降低,課業(yè)的份量減少,繼續(xù)培養(yǎng)孩子在低潮時的活力,那么他們在低潮過后,又會升起責任心,更主動地去做功課.
第一招,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第二招,先讓孩子做不喜歡的科目
第三招,用同一步調增強主動行動力
第四招,讓孩子先吃點苦
第五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第六招,母親的激勵最重要
第七招,要改變孩子先改變你的態(tài)度
第八招,偶爾用懇求的證據與孩子說話
第九招,不在孩子挫敗時痛罵他
第十招,給孩子適當的報酬也是行之有效的
第十一招,多帶孩子與大自然接近
第十二招,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
第十三招,培養(yǎng)孩子主動自我的激勵
第十四招,化憤怒為學習的動力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相關文章: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12-19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02-29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05-12
怎樣與孩子交流09-21
明星是怎樣給孩子取名09-30
怎樣科學教育孩子03-03
怎樣預防孩子中暑04-11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