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覓真知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覓真知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柏拉圖有“洞穴獄”之假說,人都被困在漆黑的洞獄中,洞穴深處燃起火堆。于是人影幢幢,人皆以為晃動(dòng)的黑影就是自身,人都堅(jiān)信洞獄沒有出口。因此少有人能穿越無盡的黑暗,愚昧與危險(xiǎn),與洞外明澈的自然相遇。
柏拉圖借此說明人的感官是不可信的。
人感覺到自身與黑影同步產(chǎn)生的晃動(dòng),便說影子就是人,看不見洞獄的出口,便覺黑暗是混沌,無窮無盡。卻始終沒有人思考如何用理性指揮感官,走到火堆邊照亮自己,或者點(diǎn)燃火把,探索一番洞的盡頭。他們只在幻覺中伴隨孤獨(dú)一同老去。
或許這就是詩人費(fèi)爾南多口中“用感覺來思考”和“用思考來感覺”的區(qū)別所在。它們并非唯物與唯心主義一樣,在當(dāng)中劃出一條凌厲而冷峻的界限,相反,同是偏向唯心,前者感性,后者理性;同樣可愛,同樣可以覓得人心與萬物的美與丑,抽象或具體,模糊或清晰,只是“真知”,往往偏愛“用思考來感知”的人。
“汝來看此花時(shí),此花與汝同歸于寂。汝不見時(shí),其并不存在,便可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陽明先生發(fā)出這番感慨時(shí),并未首先打開直接感知的閥門――這朵花什么成色,香氣是否馥郁,捧在手里是否扎人。而是首先思考,我與這朵花的關(guān)系是什么?是物隨心而變,還是心因物而動(dòng)?如此比來,直接而沒有“營養(yǎng)”的感嘆倒是像極了無病呻吟。
再言,感受是人人皆可為之事,你此刻的感覺,如何能確保不與幾百年之前,幾千光年之外,幾萬次輪回之后的某個(gè)生靈雷同?思考,從而獲得理性而真實(shí)之理,這本是人區(qū)別于無思考能力的動(dòng)物的確鑿證據(jù)。
用感覺來思考,如在黑屋子里四處碰壁,撞得鼻青臉腫之后摸清了所有擺設(shè),也能逃出門去,但為什么不先想想自己口袋里的手電筒?這樣你便能從容出門?杀瘎∏∏≡谟冢杏X與思考,人終會選擇其一而成為思維定勢,全感覺的人處于受挫,先思考的人左右逢源。而有時(shí),感覺與思考之間,即野獸與神明之間。
若說動(dòng)刀之前先考慮后果變會少有血染白刃的命案之例過于粗俗,我們便去《蘭亭集序》中覓王羲之心態(tài)的新生。從開端目睹修禊的盛況隨即發(fā)出“信可樂也”的情懷,后又為“暫得與己”“盛筵難再”而悲從中來。所幸逸竹最終醒悟,微醺中悟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禪意。于是“蘭亭已矣”之后,曲水流觴的迂回之中,這篇汪洋肆意之文終于給予東晉士大夫之族的虛幻以撼動(dòng)心靈的撞擊。
感覺如洞獄,思考為通向乾坤的小徑?杉词乖陂L久摸索之后出走洞穴,萬物反會震蕩旋轉(zhuǎn),恍若幻境。當(dāng)萬家終于沉靜,時(shí)空恢復(fù)光明,蒼穹之下,人學(xué)會理性,他會沖著洞穴高喊“你們用感覺思考,我卻用思考感知”。
【覓真知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尋尋覓覓作文07-08
覓春蹤作文07-11
尋尋覓覓 找到與你作文03-05
紀(jì)年作文02-16
野菊作文02-16
回報(bào)作文02-16
訪談的作文02-17
對鏡作文02-17
凝視的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