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驗主義、實在論和因果知識
自從康德以來﹐認識論的中心問題一直是人類知識的可能性和普遍有效性問題?档略谶@個問題上的思想一直是我們探究認識論問題的最重要的源泉。按照對于康德的某種理解﹐知識在某種意義上要被看作人類理性對于經驗的構造﹐亦即經驗對象在人類知性中的先驗綜合構成。給出對于'先驗性'的某個合適理解﹐現(xiàn)代科學似乎極好地示范了康德的思路的基本合理性。但是﹐這種狀況在目前已經發(fā)生了急劇變化,F(xiàn)代物理學在其方法論和認識論上都與經典物理學頗為不同。其中﹐現(xiàn)代物理學的一個典型的特點是它超越了可觀察的宏觀世界﹐進入了人類沒有直接的觀察接近的微觀領域中。這個變化產生了這個尖銳的問題﹕我們能夠聲稱有對于不可觀察的東西的確定知識嗎﹖如果我們在達到這樣的知識上沒有保證﹐那幺什么是科學的恰當目的﹖這是科學實在論和反實在論(比如說﹐建構經驗論)的爭論產生的一個主要背景。毫無疑問﹐對于現(xiàn)代物理學的深入分析對于Bas van Fraassen建立他的反實在論產生了重要影響。 結果﹐比較于科學實在論者﹐van Fraassen聲稱﹐科學目的不是在于給予我們世界是怎么樣的一個實際上為真的敘述﹐而是在于"拯救現(xiàn)象"﹐亦即給予我們世界是怎么樣的經驗上恰當?shù)拿枋?nbsp;。因此﹐在van Fraassen看來﹐我們決不可能超越我們可得到的經驗證據(jù)的總體而把握一個超驗的實在。van Fraassen對于他的建構經驗論(constructive empiricism)論證高度精致﹐而且在某些方面是相當有說服力的。然而﹐在我對van Fraassen的讀解中﹐我發(fā)現(xiàn)一些他的主要思想并不是與某種形式的實在論﹐即我所信奉的關于理論實體的實在論不兼容。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表明這如何是可能的。在我看來﹐這個"調和"關鍵取決于找到一種方式來辯護van Fraassen所堅定拒斥的達到最佳說明的推理(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我將簡稱IBE)。我認為van Fraassen對IBE的拒斥是不合理的﹐因為那不僅違反了我們實際的科學實踐﹐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與van Fraassen自己對于實驗和科學方法論之關系的說明相左。這個拒斥是立足于他如下不合理的論點﹕說明是一個完全語用(pragmatic)的問題﹐而理論的"超經驗"的優(yōu)點(superempirical virtues)也應該被看作純粹語用的特點。
在我看來﹐一個辯護IBE的有效方式是要在因果說明和因果實在論之間建立起某種合適的聯(lián)系。因此﹐我們首先需要確立起因果說明的合法性。這將開始于對于經典的﹑Hempel式的說明模型以及它所面臨的挑戰(zhàn)的一個簡要討論。W. Salmon和van Fraassen已經各自提出了對于這個經典說明的兩個抉擇﹕說明的本體(ontic)概念和說明的語用(pragmatic)概念。這兩個概念由于它們在認識論承諾上的分歧而不同。當van Fraassen強調說明的語用方面時﹐Salmon繼續(xù)支持一個理論實在論的見解﹐認為引用來作為說明目的的理論實體和因果機制必須被看作是真實的 。 然而﹐如果關于理論實體的實在論還與工具主義或約定主義有所區(qū)別的話﹐那幺Salmon思考問題的方式決不意味理論實體的實在性要被看做是理所當然的﹐毋需為之提供某種辯護。我認為理論實體的設定必須受兩個方面的考慮所約束。一個"水平"的約束涉及到把假設了理論實體的那個理論或假說與相關的經驗上恰當?shù)睦碚?整合"起來;一個"垂直"的約束則直接來自于對于那個理論或假說的經驗恰當性(empirical adequacy)的檢驗。當van Fraassen的經驗恰當性概念正確地強調了后者的作用時﹐他對于理論的"超經驗"優(yōu)點的處理則妨礙他認識到理論整合其實構成了對于說明的合適性的一個本質約束。 這也因此妨礙他對于IBE給出一個公正的說明,F(xiàn)在讓我進一步闡明這些基本的論點。
&nb
[1] [2] [3] [4] [5]
【經驗主義、實在論和因果知識】相關文章:
實在和科學實在論05-01
科學標準的歷史演變及其內在邏輯--從邏輯經驗主義到科學實在論04-28
淺談尼采和休謨因果觀異同04-27
評反實在論對實在論的反駁05-02
休謨在因果懷疑中對政治和倫理的透視04-30
實用主義:實在論與反實在論之爭04-29
因果的名言10-11
從意義理論看反實在論對實在論的反駁04-28
人類知識確切性的懷疑--從知識論的角度理解休謨的因果觀04-27
佛教的因果觀念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