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外籍學生快速學習漢語之我見
隨著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外籍學生來到中國接受教育,他們不僅要接受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熏陶,更迫切要求掌握漢語。眾所周知,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種,那么,如何解決外籍兒童學習漢語的難題,使他們盡快掌握漢語呢?在這里,本人就此問題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以與同行共同探討。
一、科學設置教學內(nèi)容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生活。人最初的語言能力,不是在課堂上獲得的,而是在生活中、勞動中形成的,并逐步完善。幼兒學話,就是最簡單的例子,他們并沒有受過語法、語序的訓練,但是卻都掌握了語言的技巧并能準確運用。因此,對于從未學習過漢語的外籍兒童來說,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便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選擇教學內(nèi)容,要遵循以下幾點:
首先,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要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
外籍學生來到中國,由于語言障礙,他們與人交流往往只用母語或通曉的外語,要想使他們盡快達到用漢語交流的水平,教學內(nèi)容必須要與他們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從人體的五官四肢、衣著、日用品、日常行為、日常用語這些基本的東西開始,教給他們基本的語言交往能力,讓他們從最初的語言交往中獲得樂趣,以激發(fā)學習漢語的熱情。
其次,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要依據(jù)外籍學生學習漢語的認識規(guī)律。要想在較短的時間里使學生的漢語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就必須要重視教學內(nèi)容與他們學習漢語的認知規(guī)律之間的關系。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米”,一提到這個字,中國學生會很快聯(lián)想到他們的形狀、顏色、味道。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他們早已對“米”的性狀、語音、語義有了綜合的概括的認識,所以在教學這個字時,學生會自然的理解并記住。對于外籍學生,若用他們的母語教學“米”,他們也會理解其意義并記住,但你若直接用漢語教他學“米”字,并不以實物、語音、字形同時擺在他面前,而且不以他的母語進行解釋,那他根本不懂這個字所表示的意義。因此,哪怕他會讀會寫“米”,但當真見到“米”時,他們并不能將音義與實物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若是我們將一粒米擺在學生面前,教他們發(fā)“米”音,認識事物,他們會很快理解記住并能準確運用。所以,在沒有任何輔助語言幫助教學的情況下,課程內(nèi)容的設置便要考慮到直觀性,對教材的要求必須是圖文并茂的,讓學生在看到實物,聽到語音,認識字形的同時學習漢字,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只靠直觀的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它還要求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注重學生的個別性,課堂的趣味性及實效性等。因此,要創(chuàng)造多維互動、高效的教學模式,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
1、把握時機,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理解,促進記憶。
成功的課堂教學僅靠教材的直觀性是不夠的,它還體現(xiàn)了施教者的創(chuàng)造性,而教者的創(chuàng)造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把握時機創(chuàng)設情境,正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比如講授《猴子撿豆》這一課,猴子、豆,我們可以出示畫面讓學生認知,但動詞“撿”呢?有些教師在不用輔助語講解的時候便顯得束手無策,更有些教師根本就不去講了,只是強硬地將字音、字形傳授給學生,讓他們成為死記死學的機器人,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在枯燥的學習中失去學習漢語的熱情。然而,我們完全可以換另外一種方式,創(chuàng)設“撿”的情境:將桌子上的豆子撿起來,邊說邊做,讓學生領會這個動作是撿,同時,還可以引伸開去,將豆扔在地下,并講授“扔”的音形,讓學生領會“扔”這個動作,然后讓學生活動,或“扔豆”“撿豆”,或“扔鉛筆”“撿鉛筆”等,讓他們邊說邊做,通過體驗感悟,真正明白這兩個字的意義,那么,這與用學生的母語教或干脆就不教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他們通過活動所獲得的知識與經(jīng)驗及其體驗是深刻的,也是不容易忘記的,這也就
[1] [2]
【淺談外籍學生快速學習漢語之我見】相關文章:
淺談新課程漢語的學習方式04-29
淺談漢語水平對日語學習的影響04-28
快速提高寫作能力之我見04-29
淺談看客之我見初中作文04-27
古代漢語課程教學之我見04-28
淺談語文理想課堂之我見04-28
淺談漢語朗讀教學04-27
淺談學生自主學習04-27
淺談漢語合音詞的成因05-03
淺談對漢語語法特點的認識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