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效設疑置問激發(fā)學生興趣論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筆者發(fā)現(xiàn),中學階段學生對地理課卻無多大興趣,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學生要么是感覺地理知識過于淺顯,很多知識通過自學便可以從書本上理解掌握,課堂教學對學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覺得知識過于抽象、空洞、難以理解,沒有學習意義,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但挑戰(zhàn)欲望強烈、逆反心理強烈是當代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這一特征,在地理課堂上有效的設疑置問,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刺激他們征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決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眾多因素中的關鍵。
一、有效設疑置問的作用。
眾所周知,“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思維的火花。課堂上有效地設疑置問,可以迅速抓住學生的思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置于知與不知、已有知識與某種新知識、全面認識與片面認識、熟悉事物與不熟悉事物、現(xiàn)實生活與課本知識等等矛盾之中,從而達到激發(fā)他們的思維,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進一步使他們產生渴求掌握新知識的欲望,而當所有疑慮都隨之解決時,那種輕松、愉快、滿足和成功的情緒體驗,將大大刺激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有效設疑置問應具備的幾個特點。
1、針對性。一種是針對教學內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緊扣教材的中心和重、難點設疑。例如:在講授我國“種植業(yè)”中甜菜分布的集中產區(qū)時,首先提問“甜菜的生活習性是什么?”,學生回答:“是一種喜溫涼的作物”,教師問:“我國中溫帶的主要分布地區(qū)在哪里?”這樣,通過閱讀我國溫度帶分布圖,學生可以得到答案。尤其是新疆地區(qū),是北部地區(qū)而不是南部,加深學生印象。另外一種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疑,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問題可以簡單些,以確保他們能正確回答,幫助他獲得成功的體驗。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問題可以有點難度,使他們不能輕松作答,避免他們產生驕傲情緒。
2、啟發(fā)性。設問應聯(lián)系學生的已有知識、能力及個人經驗,提出的問題是學生樂于思考且易產生聯(lián)想的。例如:講授等高線疏密與坡度大小及省力費力問題時,可提出下列問題:①大家平時騎自行車上坡的時候,怎樣最省力?②為什么山路都修得盤旋曲折,而不是建一條直路通上去呢?通過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繼而解答,讓學生真正理解等高線的“密集陡、稀疏緩”。
3、典型性。抓住學生易犯的典型錯誤,設置地理問題。例如:很多學生認為:“凡是經度為東經度的任何地點都是在經度為西經度的任何地點的東方!备鶕(jù)這個錯誤,教師可設置一問題:位于40°N,120°E附近的北京在40°N,120°W附近的舊金山的什么地方?多數(shù)學生認為北京在舊金山的東方,但通過地球儀和地圖不難得出結論。這時,矛盾產生了,這一矛盾使學生產生了困惑,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4、適時性。課堂教學問題的設置,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設疑是教師知識和藝術水平的體現(xiàn)。教學過程中,在學之誤區(qū)設疑、在教材的“文眼”處設疑、運用課本插圖巧妙設疑、在學生是懂非懂處設疑,是設疑置問的最佳時機。適時設疑置問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教材,準確記憶地理知識,真正解決地理疑問,加深影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新穎性和趣味性。新穎、奇特而有趣的地理問題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情緒,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例如。講授“日界線”之前,教師先講一個小故事:“一孕婦乘船從上海去舊金山,在日界線以西的東十二區(qū)先產下一女孩,越過日界線后,在西十二區(qū)又產下一男孩,但先生的女孩卻叫后生的男孩為哥哥,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對此感到新奇有趣,急欲弄清其中道理,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
6、層次性。問題的設計應有輕重緩急、主次之分,不能過于平談,應該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現(xiàn)學的知識狀況,考慮到學生思維的遞進性,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拾級而上,最后解決問題。如在處理“假如黃交夾角增大時,寒帶的范圍怎樣變化”這一問題,可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按順序回答:
①黃赤交角的度數(shù)為多大?
、邳S赤交角的存在與太陽直射點移動的關系?
、蹮釒У木暥确秶嵌啻螅亢畮У木暥确秶嵌啻?二者有何關系?
、茳S赤交角假如變大,寒帶的范圍如何變化?如果變小呢?
7、實用性。學以致用,許多地理知識都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生也只有把知識應用于實踐,才能從中體驗地理知識的價值。例如:講到“旅游業(yè)”時,可結合廣漢的實際,教師提出以下問題:①廣漢為什么要重新修建東西干道和南北干道?②廣漢市區(qū)為什么要進行流動攤點的管制?③三星堆旅游資源為什么要參加西博會的競標?④鴨子河為什么吸引了大量的野生動物?通過以上問題,讓學生參與家鄉(xiāng)實際問題的解決之中,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三、幾種有效的設疑置問方式。
1、借助直觀方法,設置地理疑問。通過地理教具的演示,或通過地理實驗演示,或借助課本的插圖等。讓學生在直接的感觀作用下,經過自己的觀察、分析,得出結論。例如:“將地球分成東、西半球的經線圈是哪兩條經線構成的經線圈?”不少學生回答是0°與180°經線。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地球儀找到20°W和160°E兩經線,并用紅筆畫出,看看它們經過的陸地和海洋的實際情況。這樣,學生知道了劃分的原因,加深了印象,便容易記住了。
2、連環(huán)套式設問。在課堂教學中,抓住一個疑點,進行連環(huán)設問,將知識進行橫向、縱向聯(lián)系,從而達到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例如:講述我國秦嶺 淮河南北主要糧食作物分布問題時,可設計以下問題:①我國南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以什么為主?②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③我國南北方地區(qū)的主要溫度帶是什么?④我國南方、北方地區(qū)的干濕狀況如何?通過這一系列問題即聯(lián)系了前后知識,又使學生從根本上掌握了糧食作物的分布原因。
3、以錯糾錯式設問。對于教學中學生易錯或概念易于混淆的難點進行教學時,可在錯誤的前提下將學生卷入錯誤,再通過提問設法讓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并糾正錯誤,如在進行自然資源分類教學時,為檢查和鞏固前面所學知識,可先錯問:“太陽風,地熱流是可再生資源還是非可再生資源?”學生往往回答:“是可再生資源!,然后再問:“自然資源應具備哪些兩個屬性?”此時學生方知“上當”,從而增強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4、反彈琵琶式設問。
對于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為了進一步弄清知識的疑點,加學生印象,可以圍繞中心疑點從不同角度設問。如關于“地球的運動”一節(jié)教學時,大家都知道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而出現(xiàn)了太陽東升西落的現(xiàn)象,此時可以反問:“如果地球自東向西轉,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關于地球公轉,可以設問:“如果黃赤交角為0°或是90°,那么地球表面將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通過這些問題,使學生真正掌握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四、有效設疑置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設疑置問時應注意問題準確,答案明確,切忌模糊不錯,讓學生回答時難以給出正確的答案。
2、設計問題時,應盡量避免回答過于簡單化、平淡無奇,應考慮問題的主交、層次和順序,使學生無需思考,或味如嚼蠟的問題。這樣無法引起學生興趣和注意,逐漸厭煩,形成對問題的惰性和思維的僵化。也應盡量避免一些高不可攀的問題,以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阻礙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的發(fā)揮。
3、問題提出后,盡量讓學生通過討論后回答,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要讓問題成為少數(shù)學生的問題。
4、提問時,注意運用語調、語氣或其他形體語言抓住學生思維。提問后,要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注重思維過程,不要太在意結果,不向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技巧和具體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fā)表不同的見解,不要急于肯否或否定學生的回答。學生無論回答正確與否,教師都要對其積極思考的態(tài)度及時表揚,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有效設疑置問激發(fā)學生興趣論文】相關文章:
設疑04-30
激發(fā)學生體育興趣的有效途徑05-01
問疑(問疑)04-29
激發(fā)興趣張揚個性論文05-01
精心導入新課,有效激發(fā)興趣04-29
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04-30
處處設疑 激活思維04-30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探索04-30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