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數學教案匯總五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本單元教學100以內的數,是在認識了11~20各數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分認識整十數、認識非整十數、整理100以內的數、比較數的大小、單元復習與實踐活動五部分編寫。每個部分都有教學重點,呈現了全單元的教學線索,組成了系統的知識結構。在認識整十數這部分教學計數單位與數位,整十數與一百的意義;在認識非整十數這部分教學數的組成和讀、寫方法;整理100以內的數教學完成百數表,鞏固認、讀、寫數的知識技能,發(fā)現有趣的規(guī)律;通過比較數的大小加強數概念,發(fā)展數感;通過實踐活動體會100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利用實物圖形、小棒、計數器等教、學具,幫助學生認識數位,理解數的意義,初步感受十進制計數法。
學生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要經過形象抽象的過程。實物表示的數比較直觀,數字組成的數比較抽象。在認數時,實物圖形、小棒能幫助學生建立表象,進而逐漸形成數的概念。計數器十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1個十,百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1個百,比實物表示的數抽象,又比數字表示的數形象,在形成數概念的過程中有特定的作用。
(1) 認識整十數和一百的教學編排了數數和表示數兩道例題。在數數的例題里,通過數小棒的捆數繼續(xù)體會十,初步認識百。先從3捆是三十根、6捆是六十根直觀形象地感知幾捆就是幾十根。再看著小棒圖十根十根地從十數到一百,進一步體會幾個十就是幾十,接受10個十是一百。在表示數的例題里,把用計數器的算珠表示數和用數字表示數結合起來,教學數位及順序,整十數的意義和讀寫。這種結合,有利于數概念的形成,能提高教學效率。這道例題首先在計數器上確定百位(認識11~20已確定過個位和十位),描述三個數位的位置順序。然后把十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十擴展到幾顆算珠表示幾十,以及百位上1顆算珠表示一百。撥珠與寫數的過程都體現了十進制計數法的位值思想。
想想做做緊扣數的意義進行設計。第1~3題數珠子、方塊和彩球的個數能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幾個十是幾十。第5題的填空能讓學生形成整十數和一百的數概念。
(2) 認識非整十數的教學也編排了兩道例題,仍然遵循先建立表象,再形成概念的規(guī)律。
第29頁例題和想一想包括三個內容: 一是通過擺二十三根小棒和看出三十四根、三十九根小棒,體會幾捆和幾根小棒合成幾十幾根;二是三十九根小棒添上一根是四十根,形象展示這兩個數的'相鄰關系,滲透個位滿10向十位進1的道理;三是一個一個地從四十數到一百,初步體會數的順序。這三個內容中,第一個內容是基礎,要利用教、學具或聯系圖示讓學生理解2捆和3根是二十三根,并向三十四根、三十九根以及更多的根數逐漸擴展。第二個內容是難點,要抓住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實現3捆10根向4捆的轉化,從中抽象出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為了更好地突破難點,想想做做第6題呈現29個木塊添上1個的情境,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29添上1是30的道理。教學時還可以通過擺一擺、想一想等活動明白四十九、五十九九十九添上1分別是幾。經過前兩個內容的教學,學生應該能從四十數到一百。每數到幾十九的時候,要提醒他們想一想下面的數是幾。
第30頁例題把非整十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融合在一起教學,設計了三個步驟: 首先是看計數器上的算珠說出它表示的數;然后對照計數器寫出數24、34和43;最后讀讀寫出的數,填方框體會各個數的組成。教材精心選擇34與43,給學生留出了比較的空間。通過比較這兩個數的組成和讀、寫,深刻地體會非整十數的意義。
2、把認數教學和相應的口算結合起來,促進對數的理解。
教材在初步認識整十數后,緊接著安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在初步教學非整十的兩位數后,緊接著安排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口算。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運用對數的認識積極探索算法,并使教學口算的過程成為進一步認識數的過程。
(1)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以教學30+20為例,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考進行計算,不要求全體學生使用同一種方法。在算法多樣化的前提下,把整十數加整十數的方法遷移到整十數減整十數中去。如果學生能從一位數加、減一位數類推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則是很好的,教材在想想做做第2題中也有這樣的引導,但教學中不要規(guī)定學生一定按這樣的思路去想。
(2) 結合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口算,教學加、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例題根據圖意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讓學生運用兩位數的組成研究計算方法,
并在試一試里計算另一道加法和另一道減法,體會計算思路。想想做做通過一圖四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兩位數的意義。
加、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教學主要采用讓學生有意義的接受這一學習方式。認識兩個加數很容易,區(qū)分被減數和減數也不難,記住加法的得數叫和、減法的得數叫差則稍難一些。想想做做第4題填出表格里的和與差,讓學生結合計算鞏固加、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整理百數表,進一步理解兩位數的含義。
在學生初步認識兩位數后,教材及時對兩位數進行整理,并以百數表的形式呈現100以內的各個數。
百數表中給學生留了許多空格,先讓學生研究表中數的排列順序并把空格填滿。然后在表中橫著選幾行數、豎著選幾排數讀一讀、比一比,從中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在空格里填數,整理了數的順序,練習了數的讀寫。探索百數表里的規(guī)律,比較同一行或同一排里數的相同與不同,能加強對數的意義的理解。
試一試讓學生在百數表上做框數游戲,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用課前準備的框到百數表中每次框出幾個數,分縱、橫方向研究框內的幾個數間的聯系,再現了前面發(fā)現的規(guī)律;第二步是猜數,即根據框里一個已知的數猜出其他幾個數,并到百數表里去驗證猜得是不是正確。學生進行框數游戲時,會主動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讀數與分析數的組成上,對進一步理解兩位數的含義是十分有益的。要注意的是,框數游戲是在特定的百數表里進行的,離開了百數表或改變百數表的結構,框數游戲就沒有意義了。因此,試一試不要作為考查的試題。
4、比較數的大小,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思考。
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比較兩個數量多少的實際問題,初步積累了一些方法和經
驗。例題在比較46和38的大小時,讓學生按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經驗進行比較,并在交流中把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思考。
教材倡導學生把估計與比較數的大小結合起來。46是四十幾、38是三十幾,這里面有估計的成分。四十幾比三十幾大,是聯系生活經驗作出的思考。想想做做第1題也是為此而設計的。
學生在比較數的大小時,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且各人的思考不會完全相同。教材允許學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比較,不強求全體學生用相同的思考方法。教材中不總結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方法,其目的也是鼓勵比較方法多樣化。
例題先讓學生比較十位上不同的兩個兩位數的大小,然后在試一試中比較十位上相同的兩個兩位數的大小和比較100與兩位數的大小,既包括了比較兩位數大小的各種情況,又體現了由易到難,逐漸完善比較方法的意圖。想想做做第2~6題逐步提高學生比較數的大小的能力。第2題結合計數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直觀形象;第3題抽象地比較兩個數的大小,讓學生掌握方法;第4、5題比較三個數的大;第6題是開放題,而且是逆向思考。
5、聯系實際,感受數的相對大小關系。
生活中經常有比較數的大小的實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時除了應用數學思想方法,還要結合具體情境用適宜的語言表達。教材引導學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語描述數與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另一方面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能力。
(1) 在現實的情境中引導學生描述,體會詞語的含義。
例題里貓做了38個五角星,猴做了34個五角星,學生已經知道38>34、34<38,在此基礎上教材示范貓做的比猴多一些,再讓學生試著說出猴做的比貓少一些,從中體會多一些、少一些的意思。
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題里分別出現了少得多和多得多。在學生初步接觸描述數的大小關系的詞語以后,想想做做第4題先引導學生說50比45大一些和85比45大得多,感受大一些與大得多的不同含義。然后讓學生把10、48、92、42等數與45分別比大小,并用小一些、大一些、小得多、大得多來描述,他們的數感在選擇詞語時得到了發(fā)展。
(2) 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選擇答案。
多一些與多得多、少一些與少得多是相對而言的。離開具體情境,不在一定的范圍內是很難選用這些詞語的。因此,教材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選擇。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3題分別要求為比50個少得多比46下多得多比38人少一些比25元貴多啦選擇合適的答案,這種形式比較適合一年級學生。
6、實踐活動注重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我們認識的數》組織學生在生活中應用學過的數,設計了說一說猜一猜和數一數三個欄目。說一說中先讓學生用100以內的數說一句話,體會數能清楚地描述和表達生活里的事物和現象。如我班有42名同學和我班有同學兩句話表達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再讓學生知道年齡都是用數表示的,引導他們關心家里每個人的年齡,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猜一猜先抓一把蠶豆數數有幾粒,再分別抓一把花生米和一把黃豆,估計有幾粒,并數一數粒數,評價自己的估計。這里不要求學生估計得很準確,只要能體會到花生比蠶豆小一些,花生的粒數比蠶豆多一些;黃豆比蠶豆小得多,黃豆的粒數比蠶豆多得多。物體的大小關系到物體的多少是難點,教材在抓花生米以后,提出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蠶豆的粒數多這個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加以體會。
數一數指導學生在校園里看看、走走、數數,用數表示校園里的一些物體有多少,用數表述自己在校園里的活動,從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
教學難點
計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同學們到銀行去調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查情況。
讓學生匯報調查的情況,并出示課本的銀行存款利率表。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了解了這么多。大家知道,錢存進銀行里,不但能支援國家建設,還能得到利息。怎樣存能得到的利息多一些呢?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來探討。
二、探討新知
1、計算公式
師:我們去銀行存錢,存進銀行的錢,叫做本金。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做利息。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銀行存款的利率,國家會根據經濟發(fā)展的情況有所調整,大家調查的.銀行的利率和我們書上的銀行的利率,比較一下就會發(fā)現不同。
利息的多少由存款的多少、利率的高低和存款的時間的長短有關系。
請學生討論利息的算法,老師適當的提示。
板書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全班齊讀公式。
師:要求利息就必須要知道什么?
2、計算利息
師:笑笑和淘氣知道你們會計算利息的方法,想請你們幫他倆算一算,他們可以得多少利息,你們愿意不愿意幫啊?下面我們一起來算。
出示題目:
笑笑說:300元壓歲錢在銀行存一年其整存整取,到期時有多少利息?
淘氣說:我存三年期的300元,到其實有多少利息? 師:笑笑存的本金是多少?存款的時間是多長?利率是多少?
怎樣算?淘氣呢?
學生回答后,師板書。
笑笑得到的利息:300×2.52%×1=7.56(元)
淘氣得到的利息:300×3.69%×1=33.21(元)
師:笑笑和淘氣存同樣多的錢,因為存的時間長短不同,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得到的利息也不同。
師:同學們在調查中看到了利息稅,從1999年11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利息應納稅,這就是利息稅。國家將這部分稅收用于社會福利事業(yè)。從1999年11月1日至20xx年8月14日,利息稅是利息的20%,20xx年8月15日至20xx年10月7日,利息稅是利息的5%,從20xx年10月9日起,免收利息稅。如無特殊說明,今后我們在計算時不要求計算利息稅。
三、鞏固練習
1、李老師把20xx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按4.14%計算。到期時,李老師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先讓學生自己計算,在全班講評。
2、光明小學為400名學生投保“平安保險”,保險金額每人5000元,保險期限一年。按年保險費率0.4%計算,全校共應付保險費多少元
先提醒學生說出保險金額、年保險費率的含義,再讓學生計算。
四、課后總結
1、同學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把壓歲錢存到銀行可以獲得利息,而存款方式有好幾種,今后打算怎么處置自己的壓歲錢呢?
如果把它存到銀行,該怎樣存呢?
建議學生課后親自到銀行存一次錢。
2、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yè)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比例的基本性質(教材第41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
2.提高學生觀察、計算、發(fā)現、驗證和總結的能力。
3.在總結比例的基本性質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探索數學問題的樂趣。
【重點難點】
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準備】
投影儀。
【復習導入】
1.教師提問:什么叫做比例?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哪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教師:同學們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新課講授】
1.教學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引導學生自學教材第41頁第1行、第2行的內容。
教師板書:2.4∶1.6=60∶40
指名讓學生指出板書的比例的`外項、內項。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接著板書:
學生認一認,說一說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師:我們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質呢?現在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教師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
組織學生觀察組成比例的兩個內項和兩個外項,并探究它們的關系。
學生小組內交流。指名匯報,學生可能會說:兩個外項的積是2.4×40=96,兩個內項的積是1.6×60=96,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驗證其他的比例有沒有這個規(guī)律,舉例說明,檢驗發(fā)現。如:∶0.5=1.2∶,兩個外項的積是×=0.6,兩個內項的積是0.5×1.2=0.6。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數形式呢?如:=,3×15=5×9。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所得的積相等。
教師:這個規(guī)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引導學生說一說,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匯報。教師補充:在比例里,兩個外項之積等于兩個內項之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齊讀兩遍。
3.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哪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4.教師:到現在為止,我們學習了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有幾種方法?
學生討論交流后,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兩種方法:看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兩個比的兩個外項之積是否等于兩個比的內項之積。
【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41頁“做一做”。組織學生獨立思考,指名說一說,全班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作業(yè)】
1.教材第43頁練習八第5題。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答案:(1)不可以組成比例;(2)可以組成比例;(3)可以組成比例;(4)不可以組成比例
第2課時比例的基本性質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之積等于兩個內項之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2、找出100以內的所有質數,能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會把自然數按約數的個數進行分類。
3、經歷質數和合數的認識和辨別過程,培養(yǎng)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敢于探索科學之謎的精神,充分展示數學自身的魅力。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
2、初步學會準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教學難點:
區(qū)分奇數、質數、偶數、合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你能正確求出1——20各數的因數嗎?
小組比一比,看誰列得快。教師指名匯報。
二、動手操作,制質數表。
(1)找因數。
觀察這些數的因數,如果按因數的個數,你認為可以怎樣分類?
動手給20以內的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填書P23。
觀察黑板上的三類數各有什么特點?
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的數叫做合數。
結合1——20各數,解釋一下什么是質數?什么是合數?[板書概念]
齊讀20以內的質數、合數。
問:最小的質數是幾?最小的合數是幾?
1是質數,還是合數呢?[板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如果把整數按自然數的個數來分類,可以分為幾類?哪幾類?再次強調: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要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關鍵是看什么?
你的學號是質數,還是合數?與同桌說一說,并互相判斷對錯。
P23做一做。獨立練習,全班交流檢查。
(2)找質數。
剛才我們已經找出了20以內的質數,那“73”它是不是質數。
要想馬上知道73是什么數還真不容易。如果有質數表可查就方便了。這表從哪來呢?
(教師出示百以內數表)這上面是1到100這100個數,它不是質數表,你們能不能想辦法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制成質數表?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師:對,逐個判斷比較麻煩,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地找出來?用排除法可以嗎?
因為質數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那么質數的倍數就都是合數,只要在數字表上依次劃出質數的倍數,剩下的就是質數了。
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在教材第24頁用排除法動手制作100以內的質數表,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一起把100以內的質數讀一讀。
附:100以內質數順口溜
二、三、五、七、一十一
十三、十七、一十九
二三九、三一七
五三九、六一七
四一三七、七一三九
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練習鞏固:
完成練習四第1、2題。
四、課題小結:
這節(jié)課你在激烈的討論中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2~3頁例1、例2、例3。及相應的“做一做”,練習一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負數都小于0。
2.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
知道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的產生與應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認識負數。
1.情境引入:秭歸電視臺天氣預報節(jié)目片頭。
出示例1:磨平、茅坪鎮(zhèn)的溫度。
提問: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學生可能說出:每個鎮(zhèn)的氣溫或兩個鎮(zhèn)氣溫之間的比較。
追問:你是怎樣知道每個鎮(zhèn)氣溫的?
引出攝氏度℃和華氏度?塒的介紹,說明我國是用攝氏度來計量溫度的。
引導:磨平和茅坪鎮(zhèn)的氣溫一樣嗎?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數學上怎樣表示這兩個不同的溫度?
請會的學生介紹寫法、讀法。同時在圖片下方出示:15℃(+15℃)-1℃
師問:你們怎么知道的?
小結并板書:“+15”這個數讀作正十五,書寫這個數時,只要在以前學過的數15的前面加一個正號,“+15”也可以寫成“15”;“-1”這個數讀作負一,書寫時,可以寫成“-1”。
【設計理念】“零上15攝氏度”和“零下1攝氏度”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相反溫度用怎樣的數可以表達并區(qū)分?這一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感受到過去所學的數在表達相反意義的量時的局限性,產生學習新數的需求。同時,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他們能很快聯想到在“15”這個數前添加不同的符號表達相反意義的量的方法,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感。
二、進一步體驗負數,了解正、負數與0的關系
1.課件出示例2直觀圖,銀行取款與存款。
師::你從圖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表示取款預存款嗎?
學生嘗試表達,并說含義。
小結:存入20xx元用+20xx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兩個量正好相反,正數表示存入,負數表示取出。
2.歸納正數和負數。
【設計理念】銀行取款與存款,存入20xx元用+20xx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則為負數。這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正數、負數與0三者間的關系很有益處。
師引導:觀察這些數,你能把它們分類嗎?
請學生移動貼紙獨立分類,匯報。
師問:你為什么這樣分?
小結:像+15、19、+20xx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1、-11、-7、-500這樣的數都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完成板書)
3.知識應用。
(1)完成第4頁第2題。
提問:讀一讀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負數,低于海平面或比0。ǎ玻┩瓿傻8頁“練習一”第1題。
先讀一讀,指出下列各數中的正數、負數,并把它們填入相應的圈內。
提問:
10為什么不寫?(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谟^察這些正數,你發(fā)現了什么?(正數可以是整數、小數或分數。我們以前學過的除0以外的數都是正數)
、勰闶窃鯓永斫庳摂档?(負數要小于0,可以是整數、小數或分數)
【設計理念】本節(jié)課是學生初次認識負數,為了讓學生對負數的內涵與外延有完整的認識,教師在習題中增加了小數和分數,通過練習讓學生體會過去已學過的數(除0外)都是正數,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
三、在生活中應用負數,初步體會正負數是相反意義的量。
1、出示例3體會正負數是相反意義的量。
提問:在生活中你見過用負數表示的例子嗎?(收入與支出、盈利與虧損、方向相反??)師:下面是張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8050元和支出520元。收入用正數表示、支出用負數表示,怎樣表示?
3.推想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也可以用正數或負數來表示。
四、課堂作業(yè)。(略)
【設計理念】世界是由許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組成的。要想認識這個世界,改造這個世界,就要從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數學研究亦是如此。奇與偶,正與負,左與右,直與曲,動與靜等,是一組組對立概念,其中蘊含了對立統一、聯系發(fā)展這些最樸素的哲學思想,要通過我們的數學課堂向學生滲透這些思想。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