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梯形的認識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第六單元《梯形的認識》
設計理念:
關注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關注學生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數(shù)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
教學目標 :
1、觀察梯形的特點,概括歸納出定義,并且知道各部分名稱;通過動手操作找到等腰梯形的特征;并對所學四邊形進行建構,能用集合圖表示它們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概括、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討論、歸納等活動獲取新知,對知識進行建構,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經歷探究的過程,獲取新知,親身經歷知識的再現(xiàn)過程。
教學具 :實物投影、剪刀、一張16k白紙、等腰梯形紙、量角器、直尺、三角板、一組梯形的題卡等。
教學過程 :
一、從經驗出發(fā)導入 新課。
通過收集展示學生課前所畫的各種四邊形,并結合生活實例引入課題。
(評析:學生對梯形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對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進行整理,為后面進行四邊形的建構奠定基礎。)
二、從需要出發(fā)合作探究。
1.了解學生的需要
師:憑前面學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經驗,你們想從哪些方面認識梯形呢?
預設:生可能從以下方面回答:
(1)定義
(2)各部分名稱
(3)特性
(4)特征
……
師:那我們就按自己的想法先研究什么樣的圖形是梯形。
(評析:學生已經學過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對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掌握,這樣教學以關注學生需求,教師可就著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是教師跟著學生走,而不是教師拽著學生走,學生跟著教師跑。)
2.合作探究梯形的定義
學生選擇老師提供的研究材料(一組梯形的題卡、量角器、直尺等),先獨立思考,再以小組匯總意見討論。(學生以組討論,教師巡視,引導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
組織小組匯報交流,預設:小組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
(1)通過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等方法得知有四個角、四條邊、四個頂點、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圖形是梯形。
處理應變:引導學生把“四個角、四條邊、四個頂點”等特點歸納為“四邊形”
(2)有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處理應變:引導學生把兩句話歸為一句話。
(3)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處理應變:提問:“只有”起什么作用。
……
(評析: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以合作者、參與者的角色與學生一起研究討論,學生由于有前面學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基礎,自己利用準備的工具和材料去研究梯形的特征,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完成學習任務。)
3.動手操作,創(chuàng)作梯形。
學生創(chuàng)作梯形,然后交流學生的作品及方法。
(評析:通過畫、折、剪等操作活動,學生更進一步掌握梯形的特征。)
4.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稱
(1)學生自學課本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稱,同桌拿起剛才剪的梯形指指各部分,并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2)匯報交流,重點說說梯形的高在哪里。
(3)學生把剪的梯形(標出各部分名稱的)貼在黑板上展示。
5. 觀察發(fā)現(xiàn)等腰梯形的特征
(1)學生拿出老師給準備的等腰梯形,以小組通過動手操作,實踐找一找這樣的梯形特殊在哪兒。
(2)匯報交流,互相補充,達成共識。
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a兩條腰相等
b上面底角、下面底角分別相等
c 對角度數(shù)的和是180
……
6.知識建構
師:現(xiàn)在,我們認識的四邊形家族中又多了一個成員,你們能把這幾位成員間的關系想辦法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學生分類整理學過的四邊形,然后展示交流整理結果,組織互評,激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整理。
學生可能用集合圖表示或其他的方法表示。
(評析:通過對所學過的四邊形進行分類整理,學生系統(tǒng)整理掌握的知識。)
三、從興趣出發(fā)實踐應用。
1.玩一玩。
你能把等腰梯形只剪一刀就拼成一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嗎?
(評析: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也體現(xiàn)了玩數(shù)學的教學理念,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主動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去。)
2.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在下面的圖形中找我們學過的圖形,數(shù)數(shù)分別有幾個?
[總評]
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是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凡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教師絕不要提示或暗示,凡學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師絕不要代替。
在教學設計中,注重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學生活動的空間,學生充分利用學具看一看,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說一說等操作活動,在猜想、爭論、驗證、互相補充中匯報交流、親自參與、親身感知、再現(xiàn)知識發(fā)展的過程,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使學生發(fā)展了自己的數(shù)學思想,學會進行數(shù)學交流,傾聽別人的想法,并且注重了學生對四邊形的建構,使其理清關系、形成系統(tǒng)、完整的認識。力爭始終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
梯形的認識
【梯形的認識】相關文章:
《認識梯形》 教學反思04-30
中班認識梯形教案08-14
數(shù)學中班教案:認識梯形11-30
《梯形的認識》教學反思范文04-29
數(shù)學教案《認識梯形》04-27
中班認識梯形教學反思11-08
認識梯形數(shù)學教案02-11
中班科學《認識梯形》教案03-30
中班科學《認識梯形》教案04-27
幼兒園數(shù)學《認識梯形》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