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15篇(精)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1
一、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紀上冊,P49上的內(nèi)容。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認識表內(nèi)除法豎式的含義。
2、引導學生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余數(shù)”現(xiàn)象,體驗生活中的數(shù)學氣息,初步感知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
3、借助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知識開展學習,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熱情,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表內(nèi)除法豎式的含義
2、教學難點:正確計算表內(nèi)除法豎式。
四、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探究
五、教學準備:
主題圖、情境圖
六、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導入:數(shù)學王國里的小精靈聰聰和明明同我們一塊兒學習數(shù)學知識已經(jīng)有兩年多了。今天,他們又要帶我們?nèi)ツ膬耗兀空埻瑢W們跟著去看看吧。ǔ鍪镜49頁主題圖的掛圖)原來希望小學的同學們正在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場面真是熱鬧非凡啊!認真觀察,說說從圖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2、學生充分自由地說。
(二)解決問題,學習新知
1、分小組解決主題圖中的數(shù)學問題。
(1)觀察主題圖,解決數(shù)學問題
剛才同學們都觀察得非常仔細,說得也很具體,F(xiàn)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選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情境場面。根據(jù)這個場面來提出一個用除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并把它解答出來。
。2)小組活動。
。3)分小組匯報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2、教學例1
(1)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15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5÷5=3(組)
(4)學習表內(nèi)除法豎式。
、俪ㄋ闶匠15÷5=3這種橫式的表示方式,還可以用豎式表示。
、趯W生嘗試用豎式計算。
、圩寣W生聯(lián)系橫式認識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苷垖W生匯報,教師板書。
3……商要對著被除數(shù)的個位
除數(shù)……515……被除數(shù)
15……5和3的乘積
⑤想想:上面的15和下面的15是同一個意義嗎?
、拮寣W生快速記憶各部分名稱。
3、鞏固練習
。1)請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27÷336÷425÷5
(2)我會算
你會寫、會算哪些豎式?在本子上愿意寫幾道就寫幾道,同桌相互檢查。
。ㄈ┞(lián)系實際,初步感知
1、操作探究“籃球比賽”情境中的數(shù)學問題。
“籃球比賽”中有21個同學,5人分成一組,可以分成幾組?同學們可以用小棒擺一擺,看看可以正好分完嗎?
2、初步感知“有余數(shù)的除法”
21個同學,5人分成一組,可以分成4組后,分不完了,還剩1人。這種現(xiàn)象就是本單元我們學習的內(nèi)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
3、你能說說在生活中遇到的這種現(xiàn)象嗎?
(四)課堂小結(jié),深化提高
談一談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有哪些呢?
七、板書設計:
除法的意義
3……商要對著被除數(shù)的個位
除數(shù)……515……被除數(shù)
15……5和3的乘積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2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jié)果表示相應的分數(shù);能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3、體會分數(shù)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幾分之一。
2、比較分子都是1的幾個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圓紙片、正方形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討論揭題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兩人一組分食品,小強和小麗拿到的是4個蘋果、兩瓶礦泉水和一個蛋糕。(課件演示)你愿意幫他倆分一分嗎?怎樣分比較公平呢?(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生交流:“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請拍手表示!”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2”(課件演示分的結(jié)果);“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瓶?”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1”(課件演示分的結(jié)果);“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學生無法拍手表示半個)“你會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這半個嗎?”
A:(學生中沒有用1/2表示)談話:你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這個蛋糕的一半,說明你們都很有辦法,不過,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更簡便而且科學的表示方法。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時,可以用1/2來表示。(課件演示)
B:(學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談話:“1/2是什么意思?”(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作用,認識、強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見過二分之一?”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數(shù)家族的新朋友——分數(shù)。
二、認識分數(shù)、操作深化
1、(課件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保ㄍ乐g相互說一說)
談話:這一半蛋糕是這個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指名板書1/2)為什么也用1/2來表示?(學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樣嗎?(課件演示)
小結(jié):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談話:想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嗎?(課件演示,學生讀)
3、談話:“分數(shù)該怎樣寫呢?”(如果是B種情況,讓學生講,師補充;如果是A種情況,師講解并示范)“寫這個數(shù)的時候,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薄斑@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份?”(兩份)“2就寫在橫線的下面,這半個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寫在橫線的上面,這就是分數(shù)1/2的寫法。”“你們想試一試嗎?”
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1/2,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寫的,檢查一下誰寫得更標準、更漂亮。
4、談話:我們已經(jīng)會讀、會寫1/2了,想不想動手做一個1/2呢?
活動要求:拿出老師發(fā)的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顏色,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學生的作品貼在1/2下面。
“還有誰與他的折法不一樣的?”
提問:他是這樣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嗎?還有不一樣的嗎?(選擇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貼在1/2下面)
5、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談話: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其它的分數(shù)嗎?
。1)(課件出示第1題)學生讀題目。
指導完成第1幅圖!斑@幅圖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幾份?這其中的一份怎樣表示?請在括號里表示出來!薄澳闶窃鯓訉懙?為什么用1/3來表示?”
其余幾幅學生獨立填寫,完成后集體反饋!霸鯓颖硎荆繛槭裁?”
(2)(課件出示第2題)學生讀題目。
交流:你選第幾幅圖?為什么?其他三幅圖有什么問題?
強調(diào):只有把一個圖形或者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才是它的幾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1、教師板書:1/2、1/4、1/8,讓學生讀出各數(shù)。
談話:“看到這三個分數(shù),你能說出它們誰大誰小嗎?”(學生猜測,交流)“究竟誰說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動手來驗證一下,請從老師為你們提供的學具里選擇合適的學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小結(jié)。
2、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1)、(課件出示第3題)談話:三張紙條的長度怎樣?(一樣長)
第一張紙條全部涂色,該怎樣表示?
第二張、第三張紙條的涂色部分會表示嗎?(生答,師演示)
你能根據(jù)三張紙條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較出這三個數(shù)的大小嗎?
。2)、(課件出示第5題)指名讀題目,并說出題目的要求。
學生獨力完成,集體反饋。
四、延伸拓展、總結(jié)評價
1、(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圖。
談話:這次的黑板報有哪些板塊?《科學天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園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哪一部分大一些?
談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shù),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數(shù),也有分數(shù)。
2、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今天學習的分數(sh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要學習什么樣的分數(shù)?讓我們課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分數(shù),好嗎?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作為區(qū)課改實驗觀摩課,經(jīng)過多次修改拿出來后,獲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作為本節(jié)課的實踐者,我感覺有兩方面做的比較成功:
1、情景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索中。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曾設想,怎樣才能讓新課的引入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呢?經(jīng)多次“磨課”后,選擇了讓學生拍手表示物體平均分后的數(shù)量。這樣一來,表示“半個”就不可能再用一個手指來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辦法。課堂上學生的出色表現(xiàn)是令人驚嘆的,他們在短暫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彎著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擋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還有的干脆說:沒法表示,就寫兩個字——半個。這時老師提出:“你能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半個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學生提出用分數(shù)表示,還有的說用二分之一來表示,老師都給他們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在黑板上用數(shù)表示出來。然后老師有選擇的告訴學生:“0.5可以表示半個,這是小數(shù),以后會學到,而像這個數(shù)(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數(shù),也可以表示半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苯Y(jié)合課件老師向?qū)W生介紹了分數(shù)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過程,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的熱情。
2、在教學中注重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會“做數(shù)學”。在進行“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猜想1/2、1/4和1/8哪個大,哪個小,然后為他們提供試驗材料,鼓勵他們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確了對于同一個物體(或同樣大小的幾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數(shù)就越小,所以1/2﹥1/4﹥1/8。這樣一來,學生對分數(shù)的意義以及大小的比較的理解會更深刻,對探究數(shù)學的興趣會更大更濃。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代學生設計教學,才會真正落實課標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面積的單位有什么?
。2)學會面積的單位換算。
教學重難點:理解面積的含義。
教具:一張黃色長方形紙(18×6)、紅色長方形紙(12×9)、藍色長方形紙(12×6)、一個小正方形紙片(1×1)、一個正方形紙片(10×10)、一張正方形紙(100×100)、小正方形紙片(4×4)、小長方形紙片(4×3)若干
學具:每組一張黃色長方形紙(18×6)、紅色長方形紙(12×9)、藍色長方形紙(12×6)、小正方形紙片(4×4)10個、小長方形紙片(4×3)10個。小正方形紙片(1×1)若干、一個正方形紙片(10×10)、尺子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理解物體表面的面積。
同桌兩人比一比誰的手掌面大?
誰想跟老師的手掌面比一比?
像這樣用你們的小手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表面,再和你們的手掌面比一比,誰大誰小?
再摸摸桌面,比你們的手掌面怎樣?(大得多)
像手掌面、數(shù)學書的表面、桌面等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它們的大小分別叫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提問:書面、桌面、黑板面,誰的面積最大?誰的面積最?(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黑板面的面積最大。)
2、理解封閉圖形的面積。
看來物體的'表面是有大小的,下面請同學們看看這四個圖形,有一個和其他三個不同,你能找出來嗎?(角)
說得好,你觀察得真仔細。那我們來看看這三個封閉圖形,他們有大有小嗎?誰最大?誰最小?
看來,不僅物體的表面有大小,封閉圖形也有大小,現(xiàn)在老師告訴大家,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物體表面的大小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生齊讀)
二、比較面積大小,探索面積單位
剛才,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面積,現(xiàn)在,每個小組都有三張不同顏色的長方形彩紙,這三張彩紙的面積誰大誰小呢?以小組為單位想辦法比較一下。
重疊法比較藍色紙和黃色紙,藍色紙和紅色紙的大小。
黃色和紅色紙,能一眼看出誰的面積大嗎?我們把這兩張紙重疊,能很快看出誰的面積大嗎?
也不能,那怎么辦呢?能不能用別的辦法試一試?為了方便大家探究,老師給大家一點提示,請看屏幕。(電腦演示素材:地板磚、手帕、豆腐),想到辦法了嗎?
真不錯,老師給了小小的提示你就能想出辦法,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小紙片,想不想動手來擺一擺?有的同學手已經(jīng)很癢癢了,好,請同學們從學具袋中拿出小正方形紙片,小組合作擺一擺黃色紙有幾個小正方形紙片大。
板書:黃色=8個小正方形
同學們擺得真快,下面請大家自己從學具袋中拿出小長方形紙片作標準來擺一擺紅色紙,看看紅色紙上能擺多少個小長方形紙片。
板書:紅色=9個小長方形
我知道了!是紅色紙的面積大!因為紅色紙有9個小長方形,黃色紙只有8個小正方形,9比8大,所以紅色紙大。有同學不同意,能說說你的理由嗎?(小長方形和小正方形不一樣大,所以沒法比較。)
你的意思是說要用同一種小紙片作標準對嗎?好,那咱們就用小正方形做標準吧,試試也用小正方形擺一擺紅色紙。
板書:紅色紙=8個小正方形
現(xiàn)在能比較了嗎?紅色紙和黃色紙的面積一樣大!
這也告訴我們,在比較和測量面積時標準要怎樣呢?(統(tǒng)一)
是的,就像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一樣,測量面積時就要用統(tǒng)一的什么單位?(面積單位,板書課題)(提醒學生收好學具)
人們經(jīng)過不斷的探索,創(chuàng)造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你們想不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請同學們拿出學具里最小的正方形,這就是1平方厘米,量一量它的每條邊有多長?(貼在黑板上)
也就是說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誰愿意再說一說?(指兩名同學說,全班說)
板書: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現(xiàn)在請你用1平方厘米量一量,看哪個指甲蓋的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紐扣、開關按紐、電腦鍵盤上的一個鍵、電話上的按鍵)
我們的周圍和生活中有這么多物體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現(xiàn)在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睜開眼睛,你記住1平方厘米這個朋友了嗎?有了1平方厘米這個朋友的幫助,我們就可以測量一些物體的面積了,請同學們拿出小長方形紙片,用1平方厘米擺一擺,看看它的面積是多少?(12平方厘米)
你不但很快測出了這張紙的面積大小,而且還用了巧妙的方法,真是了不起!
1平方厘米已經(jīng)跟大家成好朋友了,下面我們來跟1平方分米交朋友。請大家試著從學具袋里找到1平方分米,舉起來,仔細看看,再量一量它的邊長。是1分米嗎?也就是說,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記住1平方分米這個朋友了嗎?讓我們用手來比劃一下。
生活有很多物體的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你能在教室里找到嗎?(數(shù)學書的一半,開關蓋)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都和大家見面了,現(xiàn)在咱們再來認識1平方米這個朋友,大家可不要被它嚇到哦。感覺怎樣?你猜猜它的邊長是多少?你能像這樣說說1平方米有多大嗎?
板書: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估計一下這塊黑板的面積大約多少平方米。
三、小結(jié),揭示課題
剛才,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面積,還認識了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下面就讓我們利用這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好嗎?
四、鞏固練習
1、物體()的大小或()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測量或計算面積時,要用()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
用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塊地磚,正好放9個,這塊地磚的面積是()。
2、我能行,請你試著填一填。
一枚郵票的面積是4()
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小紅家的衛(wèi)生間大約有4()
3、請你當回小法官。(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小明身高140平方厘米。()
教室的門高2平方米()
課桌大約長6平方分米()
4、光明小學三(2)班被評為“優(yōu)秀班集體”,學校頒發(fā)了一張獎狀給三(2)班,同學們用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量了量這張獎狀,發(fā)現(xiàn)它橫著能擺5個正方形,豎著能擺4個正方形。
你能幫三(2)班的同學們算一算,做鏡框的鋁條大約要多長?做鏡面的玻璃大約要多大嗎?(拓展練習)
五、總結(jié)全課
1、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
我們知道了:物體表面的大小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還知道了: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你還有什么問題嗎?還想知道什么?
除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這三個面積單位,還有沒有其他的面積單位?
還有平方公里,我們中國的國土面積就大約是960萬平方公里。
2、評價。
你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滿意嗎?
3、課后延伸。
請同學們回家后調(diào)查你家的居住面積、小區(qū)的面積、或是你喜歡的風景區(qū)的面積。
教學后記: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積極為學生搭建學習的平臺。
二、讓學生自己來“做數(shù)學”
三、重視空間表象的建立
四、滲透人文關懷,營造寬松、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4
復習內(nèi)容:教材練習四相關題目。
復習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驗算檢查的好習慣。
3.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教學重點: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法則。
教學難點:能熟練進行筆算并提高運算效率。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系統(tǒng)梳理
教師提問: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怎樣計算?(教材第18頁的小組討論)
。1)從被除數(shù)的( )位除起,先用除數(shù)試除被除數(shù)的前( )位數(shù),如果它比除數(shù)小,再試除前( )位數(shù)。
(2)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 )。
。3)每求出一個商,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 )。
二、針對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四第7題。
學生獨立判斷并改正后同桌互相交流。
2.筆算挑戰(zhàn)。
課件出示5道計算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
率先完成并都對的同學,給予加分獎勵;出錯的同學找出錯誤原因,并改正。
3.完成教材練習四第9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在書上填寫。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四第10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練習四第8題。
根據(jù)圖示編題,要求敘述簡練,信息準確。
指名同學列式計算并解答。
3.完成教材練習四第13題。
讀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明確“平均分”。再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四、拓展延伸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字。
2.小馬虎在計算一道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除法題時,誤把除數(shù)6寫成了8,結(jié)果得到的商是123。正確的商是多少?
123×8÷6=164
五、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練習,同學們能熟練地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在今后的學習中,大家要養(yǎng)成自覺進行驗算的好習慣。
六、作業(yè)布置
教材練習四第11題。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jié)課給學生足夠的練習時間,經(jīng)過大量的.練習,能夠很好地鞏固學生對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的掌握,教師提出驗算的要求,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
不足之處:個別同學做題慢的情況可能沒有及時關注到。
教學建議:關注到思考習慣、交流習慣好的同學,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5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會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加深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認識。
(二)過程與方法
在自主探究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過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體會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加深學生對24時計時法的.認識。
教學難點:理解計算經(jīng)過時間方法的原理。
三、教學準備
課件、鐘面。
四、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情境圖:
教師:從情境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學生匯報交流。
教師:根據(jù)信息你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預設:到奶奶家要坐多長時間的火車?
教師: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
(板書: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時間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讓學生有親切感,并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有效的支撐和促進作用。
。ǘ┳灾魈骄,尋找策略
1、學生獨立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2、小組討論交流。
教師:和同學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解決問題的。
3、全班匯報。
請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
預設:
。1)在鐘面上通過撥針的方法,數(shù)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時的火車。(操作演示)
。2)利用普通計時法分段計算。先求出上午坐火車的時間,再加上下午坐火車的時間。即:12-9=3(小時),3+6=9(小時)。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6
【學習目標】
1. 讓學生了解并學會使用24小時計時法表示時間。
2. 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能夠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
3. 幫助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學習使用24小時計時法表示時間;計算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
【教學過程】
一、認識24小時計時法
1. 展示場景圖,提問:同學們,現(xiàn)在是幾點了?你們了解時間嗎?
2. 提問:這個數(shù)表示的時間是幾點?
3. 組織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4. 展示圖片場景:
讓學生根據(jù)場景信息討論21:00是幾點,以及生活中還有哪些表示時間的方法。
5. 教師結(jié)合實物,幫助學生理解一天內(nèi)鐘表的`時針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然后讓學生動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時。
介紹24小時計時法,鐘表上的時針在一天中走兩圈,共24小時。這種計時法通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方式。
6. 講解一日24小時的由來。
二、學習24小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1. 展示鐘面,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的數(shù)字,讓他們解釋內(nèi)圈數(shù)字代表什么,外圈數(shù)字代表什么。
2. 讓學生觀察自己的鐘面,討論外圈數(shù)字和內(nèi)圈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
3. 教師撥動時針,讓學生說出時間是如何表示的(例如凌晨1時,中午12時)。
4. 教師再次撥動時針,讓學生學習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的24小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下午1時,下午5時,晚上9時,晚上12時),并讓他們解釋這些時間是如何表示的。
5. 例題分析:
普通計時法:上午7時,中午12時,下午4時,下午6時40分,晚上9時12分
24小時計時法:19時,23時40分
練習后思考:普通計時法和24小時計時法有何聯(lián)系和區(qū)別?
6. 學生互動,一個同學給出一種表示時間的方法,另一個同學回答另一種表示方法。
三、練習加強
1. 獨自完成練習:連接以下內(nèi)容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2. 解答問題:
。1)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打出手勢)
、 晚上18:00等同于下午8:00。
、 工人通常在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 深夜12:00等同于24:00,也等同于次日的0:00。
。2)教師展示一個鐘面并指向一個數(shù)字(8或10)。
探究一下:這個時鐘顯示的時間是幾點鐘?(可能是早上8:00,也可能是晚上8:00。)
四、總課結(jié)論
今天這堂課,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需要解答嗎?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7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和整理,進一步認識萬以內(nèi)數(shù)的讀、寫法,會在不同的情境中比較數(shù)的相對大小,明確數(shù)的組成。
2、通過復習和整理,進一步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提高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增強數(shù)學意識,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明確萬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教學難點: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補充練習。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內(nèi)容,暢談收獲。
你知道我們在《認數(shù)》這一單元中,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嗎?
先和同桌進行交流。
然后集體交流。
二、書本練習,扎實基礎。
1、請你找出書本上相關的《認數(shù)》的題目。
2、完成書本第2題。
3、交流第2題。
三、補充練習,延伸深化。
。ㄒ唬┨羁。
。1)10個百是( ),10個( )是一萬。
(2)2500里面有( )個一百,一萬里面有( )個一千。
。3)7005里面有7個( )和5個( )。
。4)9670是( )位數(shù),它的最高位是( )位。
。5)5個千、8個百和4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
(6)一個數(shù)千位上是9,十位上是6,其余數(shù)位上是0,這個數(shù)是( )。
。7)由5、7、、0、3組成的最大四位數(shù)( )組成的最小四位數(shù)是( )。
。8)用一個5、一個2和兩個0組成只讀一個0的四位數(shù)是( )和( );一個0也不讀的四位數(shù)是( )。
。9)( )加上1,就是最小的三位數(shù)。
( )減去1,就是最大的四位數(shù)。
(10)最大的四位數(shù)是( ),最小的五位數(shù)是( )。它們相差( )。
。ǘ┳x數(shù)。
8050 8505 8500 8055 8005
。ㄈ⿲憯(shù)。
九千七百零四 二千零六十
九千零七十四 二千零六
。ㄋ模┌匆(guī)律填數(shù)。
(1)2997、2998、2999、( )
。2)2700、2800、2900、( )
。3)6080、6090、( )、( )
。ㄎ澹┫旅娴臄(shù)各接近幾千?
5870 4012 4900 7104
5003 2895 6044 8002
。趵镒畲竽芴顜?
5□26 < 5314 3□72 < 3568
6000 > □999 8942 > 8 □40
90÷□=22……3 □÷4 = 3……□
。ㄆ撸┍容^大小。(按從小到大順序排列)
。1)387 467 500 438 536
(2)7056 7605 7506 7560 6705
。3)1800 1080 1008 1088 1808
(八)解決問題。
1、圖略
(1)誰家離科技館最遠?誰家離科技館最近?
(2)誰家離科技館大約是5000米?
。3)小樂從家出發(fā),經(jīng)科技館到小星家大約要走幾千米?
。4)小星從家到科技館比小杰從家到科技館大約遠幾千米?
2、思考題
裁縫有一段16米長的布料,每天剪去2米,第幾天剪去最后一段?
四、全課小結(jié),激勵評價:
1、通過今天對認數(shù)的復習,你在原來學習的基礎上有什么進步?
2、你認為今天誰的表現(xiàn)不錯?為什么?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8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三下第八單元解決問題P104第13題
書上的圖如下:
設計意圖:在備課時,看到這道練習題就感覺有很多內(nèi)容可挖,可以對學生進行問題解決的完整思考過程的訓練,即“問題是什么——怎樣解決——著手解決——回過頭來看看”。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枚舉法”策略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有序、完整地思考問題,所以就把它進行了修改,作為一個例題教學。
[實錄] :
1. 出示例題圖,如下
引導學生觀察圖,想一想:從圖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可以知道一共有7個人要租船;
有兩種船可以租,一種是雙人船,租一條船每小時4元,另一種是四人船,租一條船每小時7元;
問我們該怎么租船。
[意圖:當學生面臨一個實際問題時,首先要有一個自己對問題進行消化、理解的過程,這其中就包括了對信息的分析,哪些是我可以得到的,哪些是我不知道的、要解決的。當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把問題描述出來時,說明他已經(jīng)理解了問題。]
2. 引導學生思考:有幾種不同的租船方法?
學生回答:可以全租雙人船,要4條;
可以全租四人船,要2條;
可以租1條四人船,2條雙人船
追問:還有別的方法嗎?
學生回答:沒有了
[意圖:促使學生自發(fā)的進行枚舉,使枚舉變成有意義的自覺行為,而不是機械被動的接受。同學間的相互補充,可以使枚舉逐步完整。]
3. 指導列表:我們可以把這三種方法用一張表格清楚的表示出來,先請大家看一看表格每項代表什么意思,再自己填一填。
租船方法 雙人船條數(shù) 四人船條數(shù)
學生獨立嘗試,填后可同桌交流:比一比誰的填法更合理。
反饋:比較一下下面的兩種填法,你認為誰的填法更合理,為什么?
填法1
租船方法 雙人船條數(shù) 四人船條數(shù)
方法一 4 0
方法二 0 2
方法三 2 1
填法2
租船方法 雙人船條數(shù) 四人船條數(shù)
方法一 4 0
方法二 2 1
方法三 0 2
學生回答:填法2更合理,有規(guī)律;
可以看出雙人船條數(shù)慢慢減少,四人船條數(shù)慢慢增加;
這樣填不容易漏。
想一想:還有別的合理填法嗎?
填法3
租船方法 雙人船條數(shù) 四人船條數(shù)
方法一 0 2
方法二 2 1
方法三 4 0
[意圖:列表有助于有序枚舉,首先引導學生理解表格的結(jié)構和內(nèi)容。知道表格里的條件和問題不是隨意擺放的,是根據(jù)數(shù)量之間的聯(lián)系安排的。然后讓學生嘗試填表,在反饋中進行比較促使學生感受到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依次枚舉的好處是能有效避免疏漏或重復。而且列表及時記錄了每一種可能的方案,能直接在表格中看到問題的答案。]
4. 歸納方法:如果要使填表合理,既把方法都找完,又顯得有序,我們在思考有多少種租船方案時就應該有序的思考。想一想:我們該怎樣進行有序的思考呢?
學生回答:可以先全租雙人船,然后慢慢減少雙人船的條數(shù);
也可以先全租四人船,然后依次減少四人船的條數(shù)。
[意圖:組織學生反思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啟發(fā)學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題思路和步驟。填表的目的是理出解題思路、找到問題的解法。讓學生看著表格知道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順著兩條思路去想,即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依次枚舉,這樣思考有序且完整。]
5. 進行選擇: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你會建議大家怎么租船?為什么?
學生回答:我會建議大家全租雙人船,因為雙人船坐著舒服;
我會建議大家全租四人船,因為四人船只要租2條,費用便宜;
我會建議大家租2條雙人船和1條四人船,因為可能有的人愿意坐雙人船,有的人愿意坐四人船。
想一想:我們一般是從什么角度去考慮該怎么租船的?
學生回答:從費用的角度
那我們算一算:三種租法各要付多少錢?(把表格補充完整)
租船方法 雙人船條數(shù) 四人船條數(shù) 總共費用
方法一 4 0 4×4=16(元)
方法二 2 1 4×2+7=15(元)
方法三 0 2 2×7=14(元)
現(xiàn)在,你知道該選哪種租法了嗎?
學生回答:選第三種租法,這樣租費用最便宜。
[意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同一個問題,如果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考慮,我們常常會作出不同的決定,各種決定之間并沒有好與壞之分。讓學生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去尋找?guī)追N選擇的可能性,然后再歸結(jié)為一個決定。體現(xiàn)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的應用性。]
6. 延伸:出示第2個問題“玩1個小時,每人要花多少錢?”
[意圖:結(jié)合本單元問題解決側(cè)重于乘除兩步計算的教學而進行,既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又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參加集體活動時對費用的計算一般采用“AA制”的方法。]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9
教學目標:經(jīng)歷比較簡單分數(shù)大小的過程,會比較簡單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重點:會比較簡單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難點:會比較簡單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用具:幻燈,小黑板,掛圖、彩筆。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整數(shù)、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那么你們知道分數(shù)的大小如何比較嗎?今天我們就共同來研究一下如何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
二、引導探索
1、有兩個一樣的正方形,都平均分成了4份。請同學們涂一涂,使涂色后的圖形能分別表示這兩個分數(shù)。
2、通過涂色,同學們認為哪個分數(shù)大?呢為什么?
3、同學們,你們自己能畫畫圖,用圖說明和哪個大嗎?有信心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嗎?
4、教師在黑板上圖示>,:問大家同意老師的判斷嗎?
5、小組討論。
6、小組匯報。
三、拓展應用。
1、按分數(shù)涂顏色,并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
2、在下面圖形中涂出它的。
3、
吃西瓜
教學目標:經(jīng)歷比較簡單分數(shù)大小的過程,會比較簡單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重點:會比較簡單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難點:會比較簡單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用具:幻燈,小黑板,掛圖、彩筆。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整數(shù)、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那么你們知道分數(shù)的大小如何比較嗎?今天我們就共同來研究一下如何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
二、引導探索
1、認真觀察“吃西瓜”的情境圖,說一說它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弄清它已知什么,求什么。
2、解決第一個問題;請學生嘗試列算式。
3、探索“+=”怎么算。
。1)學生獨立畫圖表示分數(shù)。
(2)拼圖看應該得出什么結(jié)果。
。3)回到問題情境,小組討論:解釋這個結(jié)果是否合理。
4、學生獨立解決第二個問題,小組交流結(jié)果。
5、學生獨立解決第三個問題,全班交流如何把“1”變成可以與相減的分數(shù)。
三、拓展應用。
1、
2、
3、
2、+-1-
。1-
3、一個月餅平均分成8塊,兩人共吃了這個月餅的幾分之幾?
獎牌給哪組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10
教學思路:
通過觀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目標或者自定的目標對物品進行分類,并會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高矮、長短、遠近、寬窄、粗細、厚薄等。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有關分類、比較的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初步匯報和交流自己的想法。經(jīng)歷分類和比較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養(yǎng)成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但是專門讓孩子被動的認知讓整個課堂很枯燥,孩子也沒有興趣。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時候,我想采用一系列游戲的方式和方法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如《小組找家》《男女小朋友找家》《小小花果山》《美麗的大海邊》,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讓孩子在新奇的時候就結(jié)束,意猶為盡,既調(diào)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又保證了孩子在玩中所學的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標準或自定的標準對物品進行分類并會比較事物的大小多少輕重高矮長短遠近寬窄粗細后薄等。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3、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有關分類、比較的簡單數(shù)學問題。
4、經(jīng)歷分類、比較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養(yǎng)成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選取學生習慣的生活環(huán)境場景為基本素材。通過幫媽媽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動,啟發(fā)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在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中學習分類和比較,把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信息窗是幫媽媽分類放衣服,通過媽媽和小朋友的談話啟發(fā)學生利用經(jīng)驗,學習比較多少、大小、輕重、粗細、高矮等,在我學會了么欄目中比較遠近寬窄,達到寬展鞏固的目的。
學校學生情況分析:
學校處于城市,教室里設有多媒體,利用課件讓學生投入這個學習活動中。學生在家也有一些生活經(jīng)驗,和教材的生活場景基本差不多,所以對于孩子的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對大小多少輕重高矮的分類不是太難。
教學過程:
一、動手游戲?qū)胝n題《比較》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下面我們一起玩一個《老師說你們做》的游戲。老師說學生邊說邊做
(大小,高矮,長短,胖瘦,粗細。)
二、新授
1、小朋友,你們在家愿不愿意幫助媽媽收拾家務?我們的好朋友小明他幫助媽媽把家務收拾好后,把媽媽、爸爸、自己的衣服分類放好,說“媽媽的衣服真多啊”,你能告訴老師,小明是怎么知道媽媽的衣服多?(出示課件圖片)
2、學生自由發(fā)言(因為我看到媽媽的衣服疊的最厚了。)
3、看到老師的圖片,你還能比較什么?(媽媽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比小明的衣服長,所以小明的衣服最短;還能比較花瓶,觀賞的裝飾品,古董馬,媽媽小明的身高。)
4、同學們觀察的真細致。閉上眼睛,跟老師旅游輕松一下!看!出示課件,我們到哪兒了啊?(花果山)你能在這兒比較什么?(學生盡情發(fā)揮,數(shù),猴子,比較多少)接著去旅游出示課件我們又來到哪兒了啊?(海邊)我們能比較什么啊?(學生自由說)
5、我們旅游到了這么多的地方,能不能從我們生活中進行比較呢?把你們課前收集的資料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告訴大家你比較的是什么。(礦泉水瓶,汽車,球,鉛筆,紙。)看看我們教室里能比較什么?生活中我們還能比較什么?(學生自由回答,老師隨機鼓勵肯定其想象力和觀察能力)
6、游戲《小組找家》出示課件讓學生比較完書的厚和書的'多少之后,分組,聽老師口令找家。
7、游戲〈男女找家〉出示課件,輕重的比較,然后男生女生分組找家。
8、小貓看到我們玩的這么開心,也來參加我們的游戲,但是它帶來一只小貓和兩團線球,它要問問我們小朋友哪團線球長?學生自由發(fā)揮,肯定起想象的答案。你還能比較什么?
9、動手涂一涂。出示課件,看到大數(shù)受不了了,為什么?(我們小朋友可不要象他這樣,要愛護樹木)下面把你認為是大樹的涂上深綠色,小樹涂上淺綠色,動手涂一涂,比一比誰涂的又快又好,老師就獎勵他一個大拇哥。學生動手老師巡視。
二、 小結(jié)
我們這節(jié)課學會了比較,以后在生活中就可以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下面我們就到大自然中看一看還能比較什么?男女排隊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比較》是上一節(jié)課《分類》的延續(xù),是小朋友在幫媽媽整理完衣服后,與媽媽一起放衣服的情景,通過媽媽和小朋友的談話提出比較厚薄的問題,以此引導學生討論問題研究問題比較事物的方法。這節(jié)課在設計上能吸引學生,上課實際效果中學生能主動積極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但游戲的運用還可以設計的更吸引孩子又能把本節(jié)課的知識讓孩子在玩中掌握。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也注意了對教材的知識的比較和補充,還滲透了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但是環(huán)節(jié)的巧妙并不能代表課堂的成功。在真正上課時,沒有想象中的預期效果。首先在備學生中準備的不充分,對學生的回答老師沒有很巧妙的回答,需要進一步提高調(diào)空能力和語言藝術。其次在出現(xiàn)知識性的問題應該充分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急噪和不允許學生發(fā)言的現(xiàn)象。教具和課件應該做的更加精美一點。充分發(fā)揮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的情景教學,使數(shù)學更加生活化情景化。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11
教學內(nèi)容:課本P2—P3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買文具”的具體情境,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體會小數(shù)的特征。
2.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
3.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
教學準備:
教具:掛圖、“附頁1”圖1。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買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標價牌上的標價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會讀了,想請同學們幫幫忙。
二、玩中學
1.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經(jīng)驗,感受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體會小數(shù)的特征。
(1)出示文具標價牌,學生仔細觀察,并將文具標價中的數(shù)分成兩類。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
書包45元水彩筆16。85元鋼筆8。00元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說一說小數(shù)那一類中每一種文具的單價表示幾元幾角幾分。
(3)動筆填寫各種文具的價格,同桌互相檢查核對。
2.觀察對比,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
(1)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小數(shù)與以前學過的數(shù),并進行比較,說說這組數(shù)有什么特點。
(2)說明像3。50,1。06,16。85,……這樣的數(shù)叫做小數(shù),認識小數(shù)點。
(3)簡單介紹小數(shù)的來歷。了解小數(shù)的讀法,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
(4)用小數(shù)的形式寫一寫文具的單價,再讀一讀。(可以寫書上的,也可以寫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單價。)
(5)小討論:小數(shù)點重要嗎?(小明把筆記本的單價3。50元寫成0。35元,會造成什么后果?讓學生議一議,交流后匯報。)
3.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過小數(shù)?
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見過的小數(shù),如有的學生說不出來,可留作業(yè),讓學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課前再交流。
4.試一試。
獨立完成“試一試”中的習題,同桌互相反饋。
三、學中做
1.寫一寫,讀一讀。完成“練一練”第1題。
學生自己理解題意,獨立完成。注意指導“一張20元的人民幣與一枚5分硬幣一共是多少錢”這一小題的寫法、讀法。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四、做中得
數(shù)學游戲。完成“練一練”第3題。
五、總結(jié)。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12
教學內(nèi)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位置與方向》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背景: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jīng)驗,并通過以往的學習,已經(jīng)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在堂課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使學生一方面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另一面又體會到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我們學校叫做濱北小學呢?
生1:因為我們學校在湖濱北路。
生2:因為我們的學校在員當湖以北的位置。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它們的`方位圖吧。員當湖在我們學校的(右邊),所以我們學校就在它的(左邊)。(師生共同畫方位圖)
師:有一所跟我們學校名字很近的學校叫什么啊?
生:濱東小學。
師:它在哪條路上呢?
生3:在湖濱東路。
生:在湖濱四里那兒。
師:你們能用手指出它所在的大致方向嗎?(生指示前方)
師:還有兩條路,叫湖濱南路和湖濱西路,你們知道它們又在哪邊呢?
生5:中山醫(yī)院就在湖濱南路上。
生6:湖濱南路就在員當湖再過去的那邊。
生7:思北路那邊就是湖濱西路了,我看過路牌。
生8:我家在大西洋海景城,就在湖濱西路上。
師:以員當湖為中心,這四條路就在它的四個方向,你們能把剛才的方位圖補充完整嗎?
(生畫方位圖,教師講評)
師:現(xiàn)在大家能找到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了嗎?
生:能。R)
師:大家能用手肯定地指出太陽升起的地方嗎?
(生齊指向前方——東方,并在方位圖上標出太陽升起的位置。)
師:現(xiàn)在我們面向的是東,背向的是(西),我們的左手邊是(北),右手邊是(南)。
出示歌謠(幻燈片出示):
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后面是();左邊是(),右邊是()。
。ㄗ寣W生邊讀,邊補充完整)
教學反思:
三年級兒童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zhuǎn)化的關鍵期,此時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讓學生邊回憶、討論,邊繪制湖濱東路、西路、南路、北路在員當湖的四個方向的方位圖,使學生一方面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另一面又體會到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在觀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中,豐富對方位知識的體驗。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幫助學生復習驗算和估算的方法。
2、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除法的意義,進一步掌握用除法的計算方法,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4、引導學生對一些拓展性練習展開較深入的討論,相互間進行交流,學會與人合作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獨立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掌握除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用除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完成了復習的.1~5題,大家完成的很好,讓我們繼續(xù)努力,完成復習剩下的題目。
二、復習鞏固:
1、第6題:
引導學生看圖:從圖上你得到了那些條件?“一律按半價出售”是什么意思?
學生自己思考,先要計算出所有商品半價是多少錢?根據(jù)學生回答,正確的給予板書。
先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200元錢能買到哪些玩具?
全班交流購買方案:
半價
大型積木132元66元1
軌道火車308元154元2
大型拼圖116元58元3
小轎車214元107元4
坦克150元75元5
2、第7題:
引導學生從圖中搜集有用的信息,搞清楚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仔細讀題,弄懂題目的意思。
條件:男孩澆左邊的3行樹,女孩澆右邊的3行樹,一共澆了72棵。
問題:平均每行有幾棵?
自己獨立思考在本子上解答問題。集體交流:
要求平均每行有幾棵,先要知道一共澆了多少行?
3+3=6(行)
72÷6=12(棵)
答:平均每行有12棵。
教師巡視、指導并及時進行評價。
教師給予正確的評價。
學生自己在本子上完成題目,解決問題。集體交流。
3、第9題:
引導學生從題中搜集自己需要的條件,自己計算。
先學生自己說想怎樣買東西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
對學生回答情況給予正確的評價。
4、第9題:買文具。
先審題,從圖上你得到了那些信息?
再判斷,108元只能買哪一種筆,60元只能買哪一種球?
最后計算,兩種物品各多少個?
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5、思考題。
先讓學生自己填寫,然后老師指導學生根據(jù)已知的數(shù)字在逐步的推理,填完。最后指導學生驗算。
看看還有沒有別的填法。
三、師生小結(jié):
四、布置作業(yè):
第7、8題。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14
教學目標:
1、通過綜合練習,對學生的復習進行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薄弱點,進行針對性地補充復習。
2、通過綜合練習,讓學生明確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需要努力,不斷進行完善。
教學準備:綜合練習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靈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教學內(nèi)容:
一、填空。
1、5□26〈5314,□里最大可以填()。
2、12個百是(),24個十是()。
3、160的4倍是(),160是4的()倍。
4、一袋鹽重500克,( )袋這樣的鹽重10千克。
5、8乘最小的三位數(shù)的積是(),8乘最大的三位數(shù)的積是()。
6、38名同學春游,每5人一個帳篷,共需( )個帳篷。
7、用6個1邊長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也可能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它們的周長是( )或( )厘米。
8、一個袋子里裝著紅、黃、二種顏色球各3個,這些球的大小都相同,問一次摸出3只球,其中至少有()只球的顏色相同。
9、一頭豬重150( )一只西瓜重20xx( )
黑板長2( )小明身高150( )
10、3千克=()克7000克=( )千克
5小時=()分240秒=()分
二、小法官,請斷案。(對的畫“√”錯的畫“×”)。
1、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2、計算400×9時,可以先算4×9=36,再在得數(shù)后面添寫兩個0。()
3、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得1!ǎ
4、一位數(shù)乘三位數(shù)積一定是四位數(shù)。 ……………………………()
5、甲乙兩人做紙飛機,甲用了1/5小時完成,乙用了1/6小時完成。那么,甲先完成。……………………………………………………()
三、計算。
1、直接寫出得數(shù)。
5×40= 45+27= 70-18= 68+32=
110-30= 210×3= 0×19= 88-49=
60÷6= 66÷3= 84÷4= 55÷5=
27+43= 71-35= 25×4= 72÷9=
8/9-1/9= 1/6+4/6= 2/3-1/3= 5/8-2/8=
2、用豎式計算(除法要驗算)。
604×5 270×8 4×125
84÷6 95÷7 75÷5
四、動手做一做。
1、量一量,下面的長方形是()厘米,寬是()厘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厘米。
把這個長方形的4/8涂上紅色,把長方形的3/8涂上綠色。都涂滿了嗎?
2、在方格紙上正方形的邊長是()厘米,周長是()厘米。在方格紙上畫一個周長12厘米的長方形。
五、解決實際問題。
1、三個同學都在讀一本54頁的《童話故事》。他們讀書的情況如下:小林在9天里讀完這本書。小明每天讀5頁。小霞每天讀9頁。他們?nèi)苏l先讀完這本書?
2、4只猴子一共采了64個桃,其中28個裝滿了一個筐,其余的'放在籃子里。
(1)如果其余的放在3個籃子里,平均每個籃子里放了多少個桃?
。2)如果每個籃子里最多只能放8個,至少要多少個籃子?
3、桃樹有24棵,梨樹的棵數(shù)是桃數(shù)的3倍,蘋果樹的棵數(shù)是梨樹的2倍。
。1)蘋果數(shù)有多少棵?
。2)請自己提一個問題并進行解答。
4、如右圖所示,這塊長方形菜地的長是寬的2倍,寬是6米。籬笆長是多少?
5、有14噸水泥要運往建筑工地。用2噸的貨車來運每次運費30元,用3噸的貨車來運每次運費40元。怎樣安排運費最少?
6、三年級借書本書統(tǒng)計:
一班:28二班:33三班:?
三年級今天上午借書52本,下午比上午少借14本。
三班借書多少本?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15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有關年、月、日和統(tǒng)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和合作意識,培養(yǎng)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綜合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教學難點:關于生日在某月的倒數(shù)第幾天的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生日帽、統(tǒng)計表
教學過程:
一、 營造氛圍
談話:今天是( )月( )日,對于xxx來說,是個不尋常的日子。猜猜是什么日子?
揭示課題
同學們一起來為過生日的同學唱生日歌。
二、 組織活動
1、 猜同學的生日
出示全班同學的名單,請學生任意說說想知道誰的生日。
如:張希陽的生日:第二季度最后一個月的第十四天
馮鑫鈺的生日:建軍節(jié)后的第七天
羅家琪的生日:教師節(jié)前第三天
王康的生日:四月的倒數(shù)第七天
引導全班學生猜猜并說出理由。
關于倒數(shù)學生通常會出現(xiàn)的做法是:30—7=23,王康的生日就是4月23日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年歷表,發(fā)現(xiàn)直接減的話,就把真正的生日也去掉了,這樣就多去的一天。
小結(jié)算倒數(shù)第幾天的方法。
反思:在猜同學生日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 讓同學猜自己的生日
1) 先編一個關于自己生日的'謎題。
2) 在小組里交流,猜猜小組成員的生日
3) 教師巡視指導,選擇有代表性的謎題向大家展示。
3、 統(tǒng)計
談話:在你們過生日的時候,老師也想送賀卡表示祝福。
展示一套12張的賀卡(表示分別送給生日在不同月份的人)
問:老師在購買賀卡的時候,碰到了一個問題,每種賀卡我到底要買幾張呢?
引導學生體會到統(tǒng)計的需要
1)分小組統(tǒng)計后匯總
2)學生改制成條形圖
用實物投影展示后問:看了這個條形圖你知道了什么?
3)填寫按季度分類的統(tǒng)計表
三、總結(jié)反思、課后延伸
每年我們過生日的時候,有人會記得但也有人會忘記,可是這世界上總有兩個人是會永遠都記得我們的生日,這就是我們的父母。那么你們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
在自制的賀卡上寫出自己父母的生日,等他們過生日的時候送給他們。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三年級教案01-27
三年級教案數(shù)學05-29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3-02
三年級的數(shù)學下冊教案01-04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9-20
三年級人教版教案數(shù)學01-08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2-18
數(shù)學三年級教案最新04-22
數(shù)學三年級教案通用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