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實用的科學教案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用自然物測量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的正確方法。
2.能用數(shù)字記錄測量的結(jié)果,感知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jié)果的關系。
3.愿意用自然測量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簡單問題。
4.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吸管,稻草,絨條,筆,圍巾圖片(紅色圍巾和粉色圍巾),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話題,引導幼兒動手操作,掌握正確測量的方法。
(一)教師以“買圍巾”為話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幼兒知道用自然物“吸管”來可以測量圍巾的長度。
師:我想買一條圍巾的長度是“5個吸管一樣長”的圍巾。你們猜猜看哪條圍巾可能是老師想買的呢?(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我們猜的對不對呢?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紅色圍巾有幾個吸管長、粉色圍巾有幾個吸管長呢?(引導幼兒說出“量一量”)
小結(jié):我們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知道紅色圍巾有幾個吸管長,粉色圍巾有幾個吸管長。
(三)師幼討論測量的方法,并引導幼兒動手操作。
1.師:我們應該怎樣操作才能準確地測量出紅色圍巾有幾個吸管長,粉色圍巾有幾個吸管長呢?
2.師幼討論,請個別幼兒示范
3.小結(jié):吸管要放在圍巾的下面,以圍巾的一頭“對齊”(對齊就是要讓吸管的最邊上要跟圍巾的最邊上在同一條直線上)
4.師: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方法,現(xiàn)在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兩條圍巾,還有許多的吸管,請小朋友們幫老師量一量到底哪條圍巾才是老師想買的呢?
(1)提出操作要求:小聲討論;聽到音樂聲停下手中的材料。
(2)教師觀察指導,幫助幼兒理解正確測量的方法并指導幼兒借助筆做記號。
(四)教師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1.提問:你們是怎么測量的呢?結(jié)果又是怎么樣的呢?
2.請個別幼兒示范測量的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測量中的問題:每次測量時頭尾沒有銜接好,有的空了很長,有的重疊在一起了。
3.教師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幫助幼兒直觀感知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時先從圍巾的一頭對齊開始量,量一次后在吸管的后面用鉛筆做個記號,移動吸管從記號開始接著往下量,注意中間不能空出來,也不能重疊,一直量到最后,量完了最后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個記號。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創(chuàng)設“買圍巾”的情境,很好地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大,考吧.幼,師,網(wǎng)活動中教師通過系列問題啟發(fā)幼兒用“量一量”的辦法解決老師遇到的難題,在教給幼兒正確的測量方法之前,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并試著量一量,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活動的自主性!
二、教師出示吸管、絨條、稻草作為測量工具,正確的測量同一條圍巾,并用數(shù)字記錄結(jié)果。
(一)教師出示多種測量工具,激發(fā)幼兒操作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除了帶吸管來測量圍巾,還帶來了別的東西來(出示吸管、絨條、稻草等測量工具)我們一起來看看,F(xiàn)在請小朋友用這些東西幫老師量一量這條圍巾的長度,用上我們剛才學的測量方法準確地測量。
2.介紹記錄表。
(二)教師引導幼兒正確測量,并學會用數(shù)字記錄。
1.提出操作要求:(1)先用一種測量工具測量,測量完記錄,再用另一種工具測量記錄;(2)聽到音樂停止操作,坐回座位上來。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教師引導幼兒感知測量工具的長度與測量數(shù)字的關系。
引導語:小朋友們剛才測量時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1.引導幼兒觀察并分享交流(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和記錄結(jié)果,提問:為什么測量結(jié)果不一樣?用這兩個工具測量出來的結(jié)果一樣嗎?為什么?
2.小結(jié):原來我們測量的圍巾長度是一樣的,只是測量工具的長度不同,所以結(jié)果不同,長度越長,量的次數(shù)少,長度越短,量的次數(shù)多。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在幼兒了解測量方法之后進行操作,進一步鞏固測量的方法,同時通過觀察、比較測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同長度的測量工具測量的結(jié)果是不一樣!
三、引導幼兒在生活中運用自然測量來解決問題。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用很多種物品來測量,小朋友們都學會測量和記錄了嗎?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需要測量的,我們就可以用今天學的測量方法來解決問題。
【評析:通過學習測量方法,引導幼兒把測量經(jīng)驗延伸到生活中去!
活動延伸:
師:老師會把圍巾放在益智區(qū),小朋友們試一試還可以用什么測量?并記錄下測量的結(jié)果。
活動反思《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科學領域的目標指出: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幼兒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嘗試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異同和聯(lián)系的過程。幼兒在對自然事物的科學探究和運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過程中,不僅獲得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充分發(fā)展形象思維,而且在感知具體事物基礎上初步嘗試歸類、排序、概括、抽象,逐步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它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jīng)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方法和能力。下面就針對本次大班數(shù)學活動《自然測量》
活動反思
由于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shù)學活動內(nèi)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xiàn)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環(huán)節(jié)
適宜行為: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進行探索性測量,并根據(jù)自己的測量經(jīng)驗進行討論,讓幼兒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說出來,起到了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作用,而且個別幼兒的演示、教師的示范講解,使幼兒對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處:
1、幼兒人數(shù)較多,而空間有限,選擇椅子的高度來測量,讓孩子的視線受阻,活動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時,選擇了和幼兒一樣的測量對象——椅子,由于空間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邊的幼兒觀察地比較不清楚。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愿意了解動物傳遞信息的多種方式。
2.提高觀察、分析及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課前請幼兒搜集有關動物間聯(lián)絡方式的知識。
物質(zhì):各種動物的圖片、展板、頭飾、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
(一)教師口技表演(小鳥叫聲),激發(fā)興趣。
過渡語:小鳥雖然不會說話,但它可以用叫聲來聯(lián)絡伙伴,那你們想知道其
他動物是怎么聯(lián)絡伙伴的嗎?今天我就給你們帶來了動物交流聯(lián)絡時的錄像,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二)觀看兩種動物的聯(lián)絡方式,引出主題。
提問:蜘蛛遇到危險時,是怎樣聯(lián)絡伙伴的?
蜜蜂是怎樣跳舞的?我們一起來學學。(搖擺舞,八字舞)你知道其它動物
是怎樣聯(lián)絡的?
過渡語:動物之間的聯(lián)絡方式有很多很多,下面就請小朋友和你的小伙伴邊看著大圖片邊交流討論:其它動物都是怎樣聯(lián)絡的。孩子們,請到這邊來!
二、展開:了解動物的三種主要聯(lián)絡方式
(一)幼兒自由觀看討論動物圖片,發(fā)現(xiàn)學習。
(二)引導幼兒了解動物主要的三種聯(lián)絡方式。
1.幼兒交流自己知道的動物的.聯(lián)絡方式。
2.幼兒在充分說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動物聯(lián)絡方式的歸類。
A.通過模仿動物叫聲,引導幼兒了解動物的“聲音”聯(lián)絡方式。
B.觀看螞蟻聯(lián)絡時的動畫,引導幼兒了解“行動”聯(lián)絡方式。
C.演示科學小試驗的故事,引導幼兒了解“氣味”聯(lián)絡方式。
(三)幼兒操作圖片,練習鞏固。
1.幼兒每人自由選擇一張動物圖片,與同伴相互交流聯(lián)絡方式。
2.幼兒自己判斷再將手中的圖片貼到相應的板子上。媽咪÷愛嬰÷網(wǎng)÷幼兒園_教案頻道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檢驗。
4.開闊視野,粗淺懂得動物與人們的關系。
(1)了解動物的其它聯(lián)絡方式。
(2)觀看課件,知道動物的聯(lián)絡方式還能為人類做許多事情。
蝙蝠(超聲波聯(lián)絡方式)——發(fā)明了雷達
(3)學習了解動物主要通過聲音、行動和氣味三種方式傳遞信息。
海豚(超聲波聯(lián)絡方式)——對治療腦癱患兒非常有效
狗(氣味聯(lián)絡方式從中延伸介紹很多動物像狗一樣具有兩種或三種的聯(lián)絡方式)——搜救犬。
三、結(jié)束:表演動物的聯(lián)絡方式自然結(jié)束
設置情景,帶領幼兒表演螞蟻的“行動”聯(lián)絡方式,自然結(jié)束。
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ㄒ唬└兄实呢S富,嘗試將顏色標記與周圍的顏色相匹配。
。ǘ┰敢馀c同伴愉快地交流生活中對色彩的發(fā)現(xiàn)。
二、活動重難點
(一)重點:有興趣尋找身邊的顏色,感知色彩的豐富性。
。ǘ╇y點:能將顏色標記與周圍的顏色進行匹配。
三、活動準備
。ㄒ唬┥示`杖偶“色彩精靈媽媽”一個。
。ǘ⿲⒍喾N顏色不干膠剪成直徑5厘米左右的圓片若干。
。ㄈ┱障鄼C一架。
。ㄋ模┯涗洷硪粡。
四、活動過程
。ㄒ唬┥蕥寢寔砝。
1、欣賞色彩精靈杖偶(上面有各色的貼紙)的.對話互動,感知生活中有多種色彩。
小朋友,你們好!我是色彩精靈媽媽,你們知道我有哪些色彩精靈寶貝?(紅色、黃色、綠色、紫色、藍色……)
2、發(fā)現(xiàn)色彩小精靈(圓片加笑臉),進行互動打招呼。
3、交流互動,選擇色彩朋友。
你喜歡和哪個色彩精靈寶寶做朋友?說說為什么。
4、到教師處拿取色彩精靈圖片。
比如,幼兒說“我喜歡紅色精靈”,并到教師處拿取紅色精靈圖片。
5自由和同伴交流自己喜歡的色彩精靈。、
。ㄔO計說明:通過擬人化情境、“捉迷藏”等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對顏色的興趣,并主動發(fā)現(xiàn)、感知身邊更多的顏色。)
(二)貼貼色彩小精靈。
1、互動游戲“色彩精靈躲在哪里”:根據(jù)自己喜歡的]顏色,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周圍生活中的色彩,感知1顏色的匹配對應。
色彩精靈寶寶要和你們玩捉迷藏了。如果你是紅色精靈的朋友,就請你再找出一個紅色精靈寶寶貼在身上。
2、睜開眼睛,找出相同的色彩精靈,并相互檢驗找得對不對。
先請你們閉上眼睛。(事先已在明顯物品上貼上了對應的顏色貼紙。)它們已經(jīng)藏好了。
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都找對了。
3、同伴互動游戲,感知不同顏色的對比。
現(xiàn)在該你們藏顏色精靈了。想一想,把你的色彩精靈寶寶藏在哪里好呢?
先請男孩子將顏色貼紙藏起來。女孩子找出兩個不同的精靈貼在身上。
4、再交換游戲一次。
。ㄔO計意圖:除了游戲,也需要回歸生活,讓幼兒在生活中體驗感知顏色。帶幼兒走出教室,走進自然,自主地探索與發(fā)現(xiàn),他們將獲得更多的關于顏色的體驗。)
(三)找找色彩小精靈。
1、準備更多顏色的貼紙,請幼兒到戶外去找一找“色彩精靈在哪里”。
在幼兒園里,還有更多的色彩精靈在等著你們?nèi)グl(fā)現(xiàn),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去找一找吧!
2、嘗試用一句話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如:“我找到的色彩精靈是紅色,它躲在大型玩具滑梯上。”
你找到的色彩精靈是哪一種顏色?請你用好聽的一句話來說說。
3、在找到的物品上面貼上相日應的顏色貼紙,將發(fā)現(xiàn)通過拍照的方式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活動同時考慮幼兒的能力差異性,能力強的幼兒可能認識更多顏色,因此教師需準備更多顏色的貼紙,以滿足不同幼兒的能力需求。)
五、活動延伸
。ㄒ唬┱埣议L協(xié)助,引導幼兒在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相同顏色或不同顏色的物品,并記錄下來,帶到幼兒園里,豐富“色彩大收集”區(qū)域。
(二)將幼兒在戶外發(fā)現(xiàn)的顏色和做的記錄表布置在主題墻上,供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豐富色彩。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菊花的多種顏色和姿態(tài),知道菊花是多種多樣的。
2、使幼兒知道菊花是秋天里美化環(huán)境的花,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和愛護花卉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菊花盆景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畫面“美麗的菊花”。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形狀和顏色的`菊花,概括出它們的特征。
提問:你們桌上的是什么花?請你們仔細看看、摸摸、聞聞,說說:菊花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從花、莖、葉觀察菊花特征,如花開在莖的頂端,花的形狀、顏色,葉子邊緣有鋸齒等。
幼兒回答后,師小結(jié)。
2、引導幼兒討論菊花開放的季節(jié)及其與人們的關系。
提問:“菊花是什么時候開花的?秋天你可以在那里看到菊花?人們?yōu)槭裁匆N這么多的菊花?(美化環(huán)境,菊花還可做清涼飲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頭痛)”你喜歡菊花嗎為什么?你還知道那些花也是在秋天開的?
3、小結(jié):這些花兒都非常漂亮,人們種許多花,讓花把我們生活的地方裝扮得更漂亮,更美麗,我們大家都要愛護它。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操作材料上畫菊花。
活動反思
在活動設計和進行中,觀看菊花的時候,孩子們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悅,摸摸、聞聞、說說,參與的興趣十分濃厚。但在交流時,孩子們只停留在顏色的表達上,對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會用語言表達,缺乏經(jīng)驗。因此,活動中,教師講述的成分多了一些,可在課前告知家長,先帶孩子觀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識,這樣活動中,孩子參與的積極性會更濃,講述更積極,效果更好。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了解汽車在不同角度斜坡上行駛的情況。通過記錄總結(jié)出車子在角度過大的斜坡上行駛會翻車。
2、通過實驗、記錄從小養(yǎng)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
3、培養(yǎng)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場地布置。積木、板、小汽車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昨天,我們討論了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汽車跑得快,跑得遠?這個問題。有的小朋友認為汽車在斜坡上會跑得快些。有的認為在冰面上或像玻璃一樣光滑的路面上會跑得快些。還有的幼兒認為用得力氣越大汽車就會跑得越快越遠。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小汽車在斜坡上行駛的情況。
二、幼兒實驗。
。1)交代比賽的要求和規(guī)則。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板和積木。等會請大家自己設計斜坡進行比賽。規(guī)則是不能用手推,要讓小汽車自己從斜坡上開下去。
。2)介紹記錄表格的使用方法。
“怎么知道誰的小汽車跑得最快呢?在什么樣的斜坡上跑得快呢?”“我們就要把每一次比賽的成績記錄下來!背鍪居涗洷砀瘢v解記錄方法。如果我的汽車跑得快,超過了紅線,就用筆在紅線的下面打“√”,超過了綠線就在綠線的下面“√”。翻車在×下面記錄。
表示沒有到達紅線。用幾塊積木搭得斜坡就記錄在畫有幾塊積木后面的格子里。
。3)幼兒操作進行實驗。
幼兒三人一組進行實驗。教師提醒幼兒進行記錄,指導幼兒的記錄方法。鼓勵幼兒把實驗的結(jié)果和同伴進行交流。
。4)師生共同總結(jié)實驗情況。
“請大家說說你的最好成績是在放幾塊積木搭成的.斜坡上取得的!
“最好成績是用兩塊積木時取得的,三塊積木時斜坡太陡翻車嚴重。”
“是不是斜坡越陡越好呢?”(不是)
三、教師小結(jié)。
今天我們通過實驗研究了小汽車在斜坡上行駛的情況。知道了斜坡太陡行車很危險。如果我們小朋友乘坐的汽車在山區(qū)很陡的路面上行駛時要提醒司機注意安全。下次我們再討論是不是用得力氣越大汽車就會跑得越快越遠的問題。
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認識飛機的基本特征,簡單了解飛機的種類及作用。
2、知道飛機是一種交通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很大方便。
二、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種類的飛機圖片資料
2、用飛機模型布置模型展
3、《飛機本領大》教師教學資源
三、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看哪一個小朋友最先猜出來?天上飛,不是鳥,前邊翅膀大,后邊翅膀小,喝飽汽油飛得高。
2、聲音、圖片激起孩子們的活動興趣
、俾牐鞘裁绰曇?飛機飛來了,教師出示飛機圖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見到過或坐過飛機是什么樣子的?
、诮裉祜w機飛到我們活動室里來,是跟大家一起做游戲來了。我們先來看一看飛機的身上有什么?(請個別孩子回答)
3、觀看教學資源《飛機本領大》,了解飛機的外部特征教師小結(jié):飛機由機頭、機身、機翼、尾翼、起落架、螺旋槳這六部分組成。機翼是支持飛機在空中飛行的.;尾翼是保證飛機平穩(wěn)飛行的。
4、創(chuàng)設情境,播放教學資源《飛機本領大》,請幼兒了解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請小朋友坐到“機艙內(nèi)”,咱們一起來看看飛機的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5、了解飛機的種類,用途及其與人們之間的關系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飛機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了,那你們知道飛機有哪些本領嗎?大?及伞S。師網(wǎng)出處(能坐人、能郵信件、能運貨物等等)不同的飛機它的本領也是不一樣的,教師出示圖片,你們知道這架飛機的名字嗎?(客機)客機是干什么的?(運送乘客的)依次出示PPT圖畫,依次讓孩子們了解各種不同的飛機的名稱及用途。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飛機,其實飛機就分為兩種:一種是軍用飛機,一種是民用飛機。
飛機的用處大不大?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如到遠方去旅行、哪里發(fā)生災情飛機很快會去救援)所以飛機是一種空中交通工具;同時也保衛(wèi)我們祖國和我們的安全
6、與幼兒一起觀看航空展視頻,感受空軍飛行員的飛行技術。
7、活動結(jié)束: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飛機,飛機有這么多的本領,你們想不想也變成一架小飛機。邊說兒歌邊做游戲:小飛機,真神氣。一飛飛到天上去,飛機飛得高,飛機飛得低,飛機飛到院子里。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科學教案 篇7
設計背景
通過野外孩子對小草的認識和感受,引導孩子熱愛小草,喜歡小草以至于學習小草頑強的生命力,鼓勵幼兒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堅強勇敢。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小草,注意野草和植物草的不同,知道愛護草坪。
知識目標:豐富有關小草的知識,了解小草的生長于變化情況。
能力目標:初步理解小草與人類,動植物及環(huán)境的.生態(tài)關系。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草,培養(yǎng)愛護小草的良好行為。
教學難點:引導幼兒學習小草的精神:頑強的生命力,百折不撓。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活動前老師帶幼兒到野外尋找各種各樣的小草,讓幼兒摸摸柔軟的葉子,聞聞小草的清香,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感受春的氣息。
物質(zhì)準備:
1、找一處野草較多的地方。
2、收集有關小草和人類、動物、環(huán)境的圖片。
3、畫筆,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導入:出示圖片,讓小朋友們說一說圖片上都有什么。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戶外觀察
今天我們一起去找小草,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幼兒分散觀察,教師個別指導。)
(二).經(jīng)驗分享
1、小草是什么顏色的?氣味如何?
2、小草是怎么長出來的?
3、你認識那些草?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
(三).引導思考
1、這么多的草是從哪里長出來的呢?是它們自己長出來的,還是人們種的?
2、草坪里的草和野草有什么不同?
3、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草坪?
三、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這節(jié)課我們觀察了小草,大家都很喜歡小草,說說這是為什么?
(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等)想一想大地上如果沒有一棵草會是什么樣子。
三、活動延伸:
繪畫練習,指導幼兒拿起小畫筆,按《幼兒操作材料》中的要求,為城市、草原增添綠色。
科學教案 篇8
目標
讓幼兒感知沙子的特性,比較干沙與濕沙的不同,學習用沙土造型,充分享受玩沙的樂趣。
準備
小鏟、小桶、篩子、模子、水等。
過程
活動(一) 干沙游戲
1、讓幼兒在沙地里自由自在地玩沙子?梢怨庵_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可以用鏟子、小桶、篩子等玩具玩沙子。
教師啟發(fā)幼兒:
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么感覺?
用腳踩過干沙子后,看看留下的腳印什么樣?
用手捏一把干沙子,試試能不能捏成一個球?
用鏟子挖洞、挖井、造房子,試一試能不能成功?
用篩子篩過的沙子什么樣?摸一摸這些沙子有什么感覺?
2、模仿游戲:讓幼兒在沙池里或沙灘上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如烏龜、螃蟹爬,小兔跳等。
活動(二) 濕沙游戲
1、在沙箱或沙池中噴灑適量的水,放上一些玩具和模型。讓幼兒自由地玩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
用腳踩一踩,看看濕沙子上留下的`腳印什么樣?
用手捏一捏,試試濕沙子能捏成球嗎?
用容器、模子扣一扣,看看濕沙子能變成什么樣?
用篩子篩一篩,仔細觀察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用小棍或手指在沙子上畫畫、按手印、按各種圖型印,比一比,誰的圖案最美?
用濕沙子筑長城、建城堡……比一比誰建的最牢固?誰造的最有趣?
2、討論:干沙子與濕沙子有什么不同?
活動(三) 小實驗
在玻璃杯中放些干沙子,然后往杯子里倒水。讓幼兒觀察杯子里出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沙子里會冒出小泡泡,說明里面有空氣。)將杯子放到窗臺上,過一會再觀察,看看杯子里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在漏斗上鋪一塊紗布,將杯子里的沙子倒入漏斗,觀察出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
建議
活動(一)和(二)可以分開進行,也可以同時進行,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教師應創(chuàng)造條件,擴展以上活動內(nèi)容。
科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生長過程和外形特征;
2、啟發(fā)幼兒對小動物的探索欲望和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盛有小蝌蚪的魚缸
2、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3、PPT
三)活動過程:
一、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小蝌蚪引入活動主題
1、老師講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提醒幼兒邊聽故事邊觀察"小蝌蚪長得是什么樣子的,象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魚缸中的小蝌蚪,討論并講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頭、有眼睛、沒腿、象魚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它的四個不同的過程,并在活動中適當穿插各種提問。
參考資料:
1、卵子:一個青蛙媽媽在春天時會在池塘或小河里產(chǎn)下許多的卵子。每個卵子都是圓圓的,軟軟的,許多許多連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動著。
2、剛出生的小蝌蚪:過2--3天以后,小蝌蚪便從卵子里鉆出來,大大的頭,長長的尾巴,特別象魚,并用頭上的鰓從水中吸進空氣,開始生活。
3、長大的小蝌蚪:大約需要50天的時間。慢慢地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變成了小青蛙的樣子,嘴巴變大了,頭上的鰓沒有了,但尾巴還沒有脫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脫落。這時,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陸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變成了一個能干的小青蛙。
三、師生共同小結(jié),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小蝌蚪生長變化過程的認識和理解。
1、小結(jié):以上是小蝌蚪變成青蛙的'四個基本過程,從卵子到變成小青蛙大約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將近3年的時間才能變成它爸爸和媽媽的樣子,世界上還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進行變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進行變化,直到長成小青蛙才跳出來。
2、提問:
。1)為什么把小青蛙叫兩棲動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蟲、蚯蚓、蜘蛛、蝸!├蠋熖崾荆呵嗤懿煌5孛撈,舊皮對它們來說也是最好的食物。
。3)為什么要愛護小青蛙?(它是捉害蟲的能手,莊稼的好朋友,對我們?nèi)祟悂碚f是有益的,所以要愛護它、保護它)
附件(兒歌):小蝌蚪找媽媽
1、一個卵子圓又圓,動一動,動一動,真好玩;(動作緩慢)
2、一只蝌蚪一條尾游來游去找媽媽;(動作輕快)
3、兩條后腿長出來,媽媽媽媽在哪里?(歡快)
4、四條腿呀長出來,媽媽媽媽在這里。媽媽……撲向媽媽的懷抱(老師頭演青蛙媽媽去迎接"小蝌蚪")。
堂課的話,我會在這方便多加以引導,讓幼兒更具想象力。
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思想:
孩子們都覺得彩虹很神奇,彩虹只有在雨后才能看見,晴天的時候都是躲起來看不見的,小朋友都會好奇的問:“彩虹那么漂亮,只有雨后才能看見它,晴天看不見。為什么彩虹要躲起來呢?”針對孩子這個大膽的提問,于是我就設計了這個課題,讓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了解到為什么彩虹雨后才能看見它。
活動目標:
一、讓幼兒感知道彩虹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彩虹的成因。
二、通過實驗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科學產(chǎn)生興趣。
三、學習與同伴交流實驗結(jié)果。
活動技術支持:
水、盆子、鏡子、噴霧器、杯子、彩虹的圖片
活動過程與方法:
一、通過謎語,引出課題。
謎語:“一座長橋架天空,五顏六色真好看,晴天找它看不見,雨后天晴就出現(xiàn)!保ㄖi底:虹)
二、出示圖片,幫助幼兒回憶彩虹的.特征。
。ㄒ唬┠銈円娺^彩虹嗎?在什么地方彩虹就會出現(xiàn)呢?
。ǘ┎屎缡鞘裁葱螤睿坎屎缬惺裁搭伾?
三、實驗:自己做彩虹
(一)幼兒分組討論,需要些什么東西制作彩虹。
。ǘ┱埿∨笥炎约哼x者噴霧氣、鏡子、水、盆,透明杯子、白紙等嘗試做彩虹,教師從旁指導。
教師指導:1.教師利用噴霧氣在空中噴霧,幼兒背對太陽觀察現(xiàn)象。2.利用裝著水的透明杯子對著太陽,也能產(chǎn)生彩虹的現(xiàn)象。
3.把小鏡子的一半斜插進水中,在鏡子對面放一張白紙,使陽光能反射到白紙上,白紙就能出現(xiàn)彩虹了
四、交流討論:
(一)問:你的做的彩虹出現(xiàn)了嗎?
。ǘ﹩枺耗阌昧耸裁从镁咧圃斐霾屎绲?小結(jié):彩虹是由器重顏色形成的弧形彩帶,就像天空中架起的一座橋橋。彩虹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噴霧里的色彩、白紙上的色彩、杯子中的色彩都是太陽的顏色,太陽給水珠、鏡子、杯子折射后顯出的七種顏色,這些顏色混合在一起就是太陽光。夏天雷雨過后或陣雨過后,天空就會出現(xiàn)小水珠,太陽照在這些小水珠上,天空中就會出現(xiàn)美麗的七色彩虹。天空晴朗,沒有下雨的時候就不會有彩虹出現(xiàn)了。
五、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想想還有沒有其它制造彩虹的方法。
2.請家長和小朋友一起查找有關彩虹的資料。
活動創(chuàng)新之處:
一、運用嘗試的方法,提供幼兒嘗試的機會,使幼兒在操作過程,學會借用工具避免了局限性。
二、給幼兒交流的機會,使幼兒能從交流中、觀察中、操作中、小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大膽提出問題。
活動結(jié)果預測:
幼兒能從玩中學,能自由討論、發(fā)表意見,自由選者工具制造彩虹,符合了幼兒愛動手、動腦,愛探索的特點,效果較好。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科學教案(精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