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范文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現(xiàn)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范文1
擁有過億票房的《唐山大地震》在我的精心安排下慢慢扎進我的心里,心口很疼很疼,真的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無法想像一個母親可以如此的偉大,我無法接受惡劣事件對小孩造成的陰影,我一直都不明白原來“沒了,就什么都沒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毀滅了所有人的夢,毀滅了所有人的希望。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一雙雙布滿血漬的雙手,一灘灘暗紅暗紅的血水和一座座名實存亡的廢墟,每個畫面都深深的刺痛著我的眼球,扎得我無法呼吸。
也許是電視劇看多的緣故,總以為所有的故事都會像肥皂劇那樣長、枯燥而無聊。因此總感到《唐山大地震》的畫面轉換得有點快,故事敘述的太含蓄。當然,你可以認為它所表達的主題不是在故事情節(jié),但我的潛意識里電影向人所展現(xiàn)的東西都是通過某一故事情節(jié)所表達出來的,有時甚至只是一個鏡頭或者故事主人公的某一個不經意間的'表情。這部劇中省略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有些東西的加入或許可以讓它更完美,更有吸引力。馮導的這部電影是根據張翎的《余震》而改編的,有些東西自己修改了,有了自己的風格卻沒了原著的韻味。張翎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海外作家,寫過很多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出版。在寫《余震》的時候她正準備飛往國外,途中看到有關《唐山大地震》的報導,被擊中了,她感覺到了“痛”。“痛”往往是她寫作的動力和靈感的源泉。
痛!我確實是感覺到了痛。很多人告訴我,她是怎樣痛徹心扉,是怎樣的淚流滿面,而我的痛卻是這樣的零散。每當我想深深投入一種情感時,畫面總是剪輯的太快,還來不及投入就已遠離。有人跟我說她是哭著看完整部電影的,我覺得有點夸張,我只是間歇性的流過幾次淚,間歇性的被感動過幾次。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方登終于放下仇恨回家與元妮相見的那一幕,我徹底的被擊中了,徹底被感染了,心不由自主的抽搐。徐帆大概是演員中的極品吧,不然怎可將一個母親詮釋的如此完美?把一個母親的緊張與不安,迫切和興奮,自責和罪惡感,一句“登,你到底是從哪冒出來的?”,一個下跪的動作,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讓我們感到元妮就活在我們身邊,活在我們心里。整個電影中最鮮明的就是元妮這個人物形象了,它如一把鋒利的小刀,深深的在我們的心里劃了一道,無法愈合。終于體會到一個好的演員是不需要很多表面花俏的,她的一顰一足都無不在無時無刻的表演的真諦了!我聽說,影片在拍攝時,是沒有后面的背景的,演員們都是在空白的背景下表現(xiàn)地震來臨時的恐慌和撕心裂肺的哭喊的,這就非常考驗演員們的實力了。然,他們都出色的完成了。雖然采用3D拍出來的效果有點假,但與整部戲比較起來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畢竟我們沒有真正經歷過七六年唐山大地震。
方登的“登”同“燈”的音相同,大概就是為回家的路上照上的一盞明燈吧!用我們的愛心,為那些受難的同胞們點亮回家的燈,生生世世,不離不棄!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范文2
時間飛逝,34年前的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唐山大地震,這五個可怕的字眼,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里,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雖然我并沒有親生經歷,但仍然令我極為震撼.
觀看了剛剛上映的感動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萬分.主人公——那個可憐的有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和一張可愛的小嘴的小女孩,在與弟弟同時壓在巨大的石板下時,母親無耐只得含淚忍痛放棄一個,選擇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聽到了母親所說的每一個字——“要弟弟!”這短短的幾個字是她感到了絕望.可憐的小女孩王登在堅硬的石板的壓迫下,還要承受被親生母親拋棄的`傷痛,對于不到10歲的她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這,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幾千個孩子無家可歸的悲慘景象.在可怕的天災面前,不知會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對生死的抉擇,甚至親人的分別.而這些都遠遠大于他們在身體上所受的傷痛,但只要堅強,不放棄那僅有的一線希望,團結起來,一定能戰(zhàn)勝眼前的困難.之后,這位可愛的小女孩登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活了下來,并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領養(yǎng)了,健康地長成了一個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時留下的痛苦的回憶也一直環(huán)繞著她,直到這次我國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時間積極地參加了救援工助,無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達,并回到了離開34年卻無時不在想念的家,見到了白發(fā)蒼蒼的親生母親,團圓了這個破碎的家.
又是一個完美的結局,登在經歷了無數(shù)災難與離別后,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并得到了幸福,這幸福來之不易,細細品味才明白,這美好結局的建造者,應該是那對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夫婦——登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他們用真愛喚醒了登的希望,對登就像親生女兒一樣,是他們使登在經歷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長大后,他們卻沒能享福,養(yǎng)母因為病痛永遠地合上了眼睛,養(yǎng)父年邁退休.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呵護著這個受傷的孩子,無時無刻不在小心地關心著她,使她走出了心靈的黑暗.雖然他們也知道,孩子終究要回到親生母親的懷抱,但他們卻依然無怨無悔,甚至還為她存了一筆大數(shù)目的錢,讓她去尋找親生母親,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高尚的情懷呀!
當然,“唐山大地震”帶給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叔叔們,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fā)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沖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贏得勝利!
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傳語:災難只會讓我們更加團結,團結必定使我們戰(zhàn)勝災難!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范文3
暑假的一個晚上,我在看電視,突然看見有關《唐山大地震》的新聞,電視上,主持人說得慷慨激揚,并說它是 “XX年最感動的電影”。我不禁有些半信半疑,它真的像主持人說得那么感人嗎?我按捺自己不住好奇心,用自己壓歲錢的一部分買了唐山大地震的影票。 這部電影一出來就打動人心,它講述了一家五口在唐山大地震前后發(fā)生的故事。在地震中,大地一片凌亂,碎瓦、鋼板散落了一地。在這其中父親身亡,兩個孩子分別被壓在水泥鋼板下,只有母親一個人在上面。只要救出一個孩子,另一個就會被壓死。可憐的母親面臨著如此艱難的抉擇,到底是救女兒方登呢,還是救弟弟方達。那個可憐的母親猶豫了半晌,最后還是救了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姐姐方登在水泥板的另一側親眼目睹了這一且,最終她奇跡般活了下來,被解放軍收養(yǎng)了。而母親惦記著女兒,認為自己對女兒虧欠太多太多。可是女兒方登卻一直沒有原諒母親,她怨恨母親當年拋棄她,甚至不想理她的這個生她養(yǎng)她的母親。直到汶川大地震,她被廢墟上的母親救獲。她深深地感到母親還是愛她的,那時救弟弟而不救自己是實在迫不得已?赐赀@部電影,我眼睛濕潤了,心弦顫動……
這部電影最讓人催人淚下的場景,是奶奶無情地留下媳婦在唐山生活,硬要帶余震后僅有一個胳膊的孫子走。當老太太在車上,看見小孫子哭哭啼啼要媽媽時,當老太太看見媳婦失去兒子痛不欲生時,她的心軟了,把孫子留在了媳婦身邊。看見母子相擁相泣的場面時,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淚……觀眾還沒從剛才的感動中回味過來,就又陷入了另一場感動之中。當母親撲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兒道歉時,我的心緊緊揪在一起,眼淚隨之流下。這是多么濃厚的親情!母女久別重逢的一幕,母愛的偉大再次激蕩我的心頭。 是啊,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不管在什么時候都是愛我們的。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小時候,我聽爸爸說,媽媽生完姐姐后,想生個男孩,沒想到,剛剛出世的我又是個女孩。當時媽媽要把我扔了,結果是爸爸好說歹說才勸下來的。因此,我從小就沉默寡言,認為我是一個被人拋棄的.孩子。之后的一件事讓我徹底改變了看法。那是在我7歲那一年,我和小伙伴一起放學回家,放學時,我們經過車庫頂上,(那是我們放學的必經之路),旁邊沒有欄桿,我一不小心,就栽下了水庫。后來,等我醒來的時候,看的是醫(yī)院的白墻和疲憊不堪的媽媽。后來,別人告訴我,媽媽為了我,三天三夜沒合眼。后來,我改到福州的大醫(yī)院去治療。媽媽竟然把年僅9歲的姐姐托給遠在明溪的小姨,帶我到福州治療。啊,多么偉大的母愛。從此,我不再沉默,開始努力讀書。就在今年我還獲得了作文比賽年段第一!
是啊,不論在什么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永遠不會減少的,動物都有情,人還會無情嗎?想到這里,我又不禁淚如雨下……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范文4
觀看《唐山大地震》淚水幾乎沒有間斷地浸泡雙眼,以至于走出影院時我的雙眼紅腫干澀,只能佩戴太陽眼鏡遮擋。而影片引發(fā)內心的波濤,洶涌澎湃,卻無法阻擋。我很沖動地想寫點什么,謹此表達對堅守家園的人們由衷地敬仰!
元妮是整部影片的主線,貫穿整部影片,她對親人的哀思和守候作為情節(jié)的軸心,把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故事串聯(lián)在一起。作為一個深愛丈夫的妻子和一個視子如命的母親,大災難后三十多年的艱苦歲月中,她在最平凡最普通的底層生活中用不倦不悔的愛去堅守一個破碎的家庭,用一顆“已經碎成渣兒”的心去對抗生活,對愛情頑強執(zhí)著,對親情傾心維護,對磨難舉重若輕。她也有作為學生家長被老師訓斥的狼狽,也經歷過下崗失業(yè),無處安身的恐慌,還有溫情男人相約人生的美意,但這些都無法改變她內心的堅持。她還是朝朝暮暮地守候在老房子里,還是年復一年的焚紙告靈,她疲憊淡定的眼神在無數(shù)個瞬間摧垮我的情感堤壩。
這部影片我一口氣看了三遍,每次看到元妮被丈夫一把甩在身后,看著丈夫葬身于坍塌的大樓中,凄慘的呼喊丈夫的名字時,每次看到她望著遠去的長途汽車上殘疾的`兒子對她揮手,而她幾乎要趔趄癱倒時,每次看到她與失散的女兒相見,雙膝跪地時,我都會被她精湛的表演感動落淚。這部影片感人之處太多了,元妮的愛樸素平凡,但我卻感到驚天動地!愛要多么深厚純正才能經得起歲月的侵蝕;愛人要如何相知,才能穿越冥靈,成為最強勢的支撐!無情的歲月一點一滴把她鐫刻成了一座神女峰!我喜歡這樣的手法,愛情在親情的演繹中升華,親情在愛情的輝映下唯美。我覺得這個人物塑造的很好,形象很飽滿,有深度,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相比于母親的形象,我覺得一對兒女就顯得有點單薄了。劇情對他們結局的安排都不錯,一個是大老板,一個遠嫁美洲,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生活。也許導演正是想借此來表達災后人民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樣的主題,但是劇情的設計讓我有媚俗的疑心。首先,劇情對他們的安排超越了時代。一個棄學打工,一個未婚先孕,我覺得在80年代都不具有典型性。我更希望看到兩兄妹在如母親一般平凡的生活中,精神層面得到提升,能夠更平和安詳?shù)厝Υ耸,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幸福的含義。我覺得這是災后兒女最大的成功和財富,而不是金錢和享受。其次,對兩個孩子性格的成長缺少細節(jié)。我相信磨難是一種財富,這份財富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發(fā)揮作用,但是我對此沒有什么印象。女兒的表演有些生硬,讓人厭煩。這兩點降低了影片的藝術價值,或許也是我心中的一個遺憾。
當然,在這種歷史的題材中注入現(xiàn)代的因素,通過兒女的成長來展現(xiàn)時代的變化是個非常好的想法。比如把他們的相見安排在汶川地震中就非常巧妙。如果兒女們的生活更能貼近生活,我想影片或許會更加精彩?傊,在商業(yè)片大當其道的年代,能拍出這樣的影片已經很不錯了,這個影片值得一看。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范文5
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唐山大地震,這五個可怕的字眼,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里,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雖然我并沒有親生經歷,但仍然令我極為震撼。
李元妮說;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
我總是自以為,是一個行將成年的人,其實在我生活過的短短19年光陰中,我可以說是毫無閱歷,至少,我總是不懂得珍惜的含義,而這部電影卻第一次讓我懂得,珍惜擁有小盆里的蔬菜,魚缸里的熱帶魚,恩愛的夫妻,和睦而快樂的家庭,一切美好的事,都可以隨著大地小小的抖動一次身體而成為過眼云煙,在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后,我們可以指責老天的不公,痛惜失去的一切,可是在這一切牢牢握在我們手中時,我們可曾如此地珍視他們?
李元妮在片頭給過女兒一個承諾,“明天,媽再給你買西紅柿!泵魈,一個多么平凡的字眼,我們的口中不也是有很多明天嗎?——“今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 “今天累了,明天再做這些題! “孩子,明天我再陪你玩。”,有時,我們確實是因為太累了,太忙了,把事情暫擱到了明天,可有時,我們是否是在“明天”真正解決了這些事,我們也許在明天來臨時,以另一個理由將事情推到了更遙遠的明天,然而我們可曾想過,我們其實就像是那只“明天再壘窩”的小猴子,今日復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澆個猝不及防。
而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恰恰便是這個道理。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樹,看似枝繁葉茂,充實繁密,然而秋風一打,樹上的葉子便隨風飄零了,往往這時,我們才意識到,我們還沒有來得及,仔細看一看,我們身邊熟悉的事物,因為這些事物,我們往往太過熟悉,熟悉到我們總是天真的以為,他們永遠都會陪在我們身邊,不會消失,然而在災難面前,人類永遠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點小小的變動,上帝一個小小的玩笑,都會讓我們失去很多,往往這時,我們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貴,因為沒了,我們才知道什么叫沒了。
很多人總是恐懼著世界末日的到來,然而恐懼又有何益,我們既然無力對抗自然,還不如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學一些知識,多陪陪父母孩子。我們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決人生中每一個未了心愿,但我們至少可以,多珍惜一下身邊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當然,“唐山大地震”帶給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叔叔們,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fā)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沖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贏得勝利!
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傳語:災難只會讓我們更加團結,團結必定使我們戰(zhàn)勝災難!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范文6
如果說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如一劑猛藥般給予觀眾心靈猛烈的撞擊,那么姚曉峰導演的同名電視劇則像小火慢燉的營養(yǎng)品,這劑營養(yǎng)品不僅能療傷,更能讓觀眾在關注災后人們情感重建過程中若有所思,后有所為。
有一句略顯冰冷卻不無道理的話說“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這句話說著容易,可是對于每一個經歷了地震災難的人來說,都是一道絕大的難題。每次地震都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看到所有人都在出錢出力的幫助災區(qū)人民,又有誰能不為之震動;看到汶川地震出生的孩子又在雅安地震中喪生,又有誰能不為之遺憾;看到無私的母親總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給予孩子活下去的希望,又有誰能不為之感動。在這個“敏感”時候熱播的電視劇《唐山大地震》,在平心靜氣的看過幾集之后才真正發(fā)現(xiàn),姚曉峰導演賦予這部劇集的是滿篇鼓勵人們堅強的正能量,而觀眾感受到的亦是真誠、溫暖和對心靈深處的慰藉。
姚曉峰導演被譽為“治愈系”導演,無論是《葉落長安》、《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還是正在熱播的《唐山大地震》,都能讓人在演員的一舉一動,臺詞的字里行間感受到導演想要傳達的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相對于如今滿屏的穿越、抗日等題材來講,姚曉峰導演的作品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功效。拿《唐山大地震》來說,觀眾能明顯感覺到姚曉峰對細節(jié)的追求和情感的雕琢,小登對王德清的感情、小達對小林的感情……盡管所用篇幅不多,但是這其中的感情挫傷和親情修復卻讓人感同身受。
小登和小達自幼跟父親的關系更和睦,可惜一場大地震卻奪走了親生父親的性命。在之后的很多年,兩個人不得不重新接受生活中的另一個“爸爸”。因為篇幅所限,所以馮小剛的電影版中,并未著重對此描述,而姚曉峰導演卻深諳觀眾的情感所需,增加了王德清的內心糾結,我想這不僅僅是還原原著,更是在還原現(xiàn)實。一個人在地震中失去親生女兒,又怎么能如此輕易的接受另一個女兒?正因如此,導演陳鋪了一個又一個的事件來化解這對非親生父女的矛盾,直到后來的`相依為命。導演在傳達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或許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也在告訴經歷了雅安地震的災民,地震過后,也許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會面臨家庭的重組,人不能一味的生活在過去,活下去就有希望,活下來就要往前走。
電視劇版的《唐山大地震》更加重視對原著小說的真實還原,也因為電視劇獨有的優(yōu)勢,可以將震后人們的生活變化、心靈波動更加細致入微的娓娓道來,足夠細致的劇情鋪墊讓劇集看起來更加完整、豐滿。更難能可貴的是,導演用偏文藝的手段再現(xiàn)了這樣一場曠世的災難,講述對于這樣一段歷經磨難的親情故事。文藝的殼讓演員的表達更細膩,讓情感的爆發(fā)更震撼,對觀眾的回味經久不息。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相關文章:
唐山大地震10-25
作文 唐山大地震08-04
唐山大地震作文700字02-09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11-06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5-07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13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11-08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6-20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5-19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