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人史綱》評價
柏楊先生是我心儀已久的,柏楊雜文基本上我都讀過。后來他進行《資政通鑒》翻譯,以及整理跟中國歷史有關的幾部著作,我也讀過。柏楊著作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白話文寫得真是好。中國文字在他手里像一塊泥巴,想摶成什么樣子就摶成什么樣子,運用自如。
柏楊的著作特別突出“人”的地位,《中國人史綱》(同心出版社出版)帶著***寫出了過去兩三千年的歷史中,中國人沒有尊嚴的這種狀態(tài)。評價歷史到底以什么為主?是以國家強盛、金甌一統(tǒng)和皇權強固為主,還是以人民的生活幸福、人民生活得有尊嚴為主?因為在歷史上兩者往往是不同步的。
中國歷史算起來有兩三千年,實際上只是暴君與人民在輪回。新建朝代里第一、二代君王可能好一些,然后再像前一個王朝那樣再輪回一次。第一二代君主時代,社會安定,生產有些發(fā)展,經濟繁榮,但由于統(tǒng)治者沒有也不可能有把社會引上長久安定發(fā)展的政策,再加上皇帝權力至高無上,沒有任何監(jiān)督與限制,早晚還要亂。
《中國人史綱》講到中國歷史上的數次改革,對“變法”極為推崇,這點可以再商榷。中國歷史上重大的改革有五次:商鞅改革是一次,其他是王莽、王安石、張居正、康有為。商鞅改革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但它建立的只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秦國是強盛了,但老百姓的問題沒有解決。中國歷史上改革只有商鞅改革成功,張居正改革等于是半成功,其他三次改革基本上都是失敗的。
讀《中國人史綱》,有一點讓我覺得別扭,就是人物的稱呼,特別是春秋以前的稱呼。春秋以前男子不稱姓,女子不稱氏,所以周文王雖然姓“姬”名“昌”,但不能叫“姬昌”,周公旦,雖然也姓“姬”,但不能叫“姬旦”。我們慣用的稱呼一般都是文王昌、武王發(fā)、周公旦等。另外,不稱帝王年號而稱名字的做法,有點古怪。柏楊先生說,看到帝王年號就反感,就別扭。這有一個習慣問題。比如不稱道光,非要稱名字旻寧,這也不算錯,但大家都不熟悉,特別是普通讀者就會覺得有閱讀障礙。
柏楊是一個非常有使命感的作家,非常關心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中華民族有三千年史,這既是我們珍貴的遺產,也是我們前行的包袱,F(xiàn)在創(chuàng)作歷史文學作品蔚成風氣,寫歷史劇可以,以文學的筆法寫歷史專題報告也可以,但要有一條底線,那就是基本的歷史史實應該是正確的,評價歷史要有人民觀點,不能想怎么寫就怎么寫,F(xiàn)在有些劇作家發(fā)誓要把歷史學家氣死,寫出來的內容百分之九十是不正確的,任意胡說,這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不尊重。柏楊自己評價《中國人史綱》時說了兩句話,第一,我沒有說謊,第二,沒有失實的地方,沒有語句不通。以我看,這個自我評價雖然是謙遜的,但細究起來,做到這兩點也是很不容易的。
【《中國人史綱》評價】相關文章: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社會實踐報告09-15
中國人的反省04-27
中國人作文06-03
中國人來啦05-04
站穩(wěn)了,中國人作文03-07
中國人的年作文07-28
中國人的驕傲作文11-12
我是中國人作文11-11
站穩(wěn)了,中國人作文12-04
中國人的教養(yǎng)作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