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精選2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
今天早晨,大家讀英語讀的可起勁了,可是一陣警報聲突然響起,同學們以為已經大難當頭,我們非;艔。可是當我想到王老師昨天說了,在災難面前不要慌張,臨危不懼,我再看到別的同學一點都不怕,我怦怦亂跳的.心平靜了。
在路上,有些同學雖說很慌張,不過大部分同學都很鎮(zhèn)定。我們看到低年級的同學在逃生,我們很禮貌地讓他們先過去。
到了操場,別的班級都在了。鐘校長告訴我們,這是一場演習。我們大吃一驚,這原來是一個“騙局”,是老師們和曹校長、鐘校長幫我們演練逃生技巧。鐘校長的講話,使我明白了“騙局”的緣由。
在回教室的路上,那一幕幕緊張的場面仍使我心里有一些忐忑不安,但我心里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假如,每次災難來臨前,我們都這么鎮(zhèn)定,中國發(fā)生災難就不會死那么多人;假如我們每個人都像今天演練的那么好,這樣生存的機會就會大得多。
今天的演練真是刻骨銘心,我從中受到了教育——災難前不要害怕,要鎮(zhèn)定。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2
今天到了個防震減災的訓練基地,雖然從外面看起來只是座普通的房子,但里面卻有許多的項目。
我們先到第一個展廳,看到這有個有時候古時候張衡發(fā)明的地動儀(模型)。它是一個大鼎,上面有八條龍,龍嘴里有顆珠子,面向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下面對應有八條蟾蜍,哪個方向地震了,相應龍嘴里的珠子就會掉到對應蟾蜍的嘴里,這樣就可以判斷哪里有地震。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給解放軍敬禮的小孩——郎錚。他在地震中受了傷,被解放軍救出,他的.左手骨折不能動,但他用虛弱的右手向解放軍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一幕把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動了。在地震時,有個班級正在上課,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多同學都逃了出去;有四名學生沒有逃出去,跑也跑不了,他們就躲在桌子底下,老師就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他們,可是等救援人員趕到,這名老師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這四名學生因為有老師的保護而幸存了下來,這一幕讓我感動……
講解員還告訴我們,地震時如果在室內應該盡快躲進桌子底下,或用硬物頂在頭頂上后躲在墻角,也就是“三角區(qū)”。還讓我們體驗了地震模擬,威力真大!所以逃生方法一定要牢記。
通過這次活動,我從中學習到了怎么樣在地震中存活,也感受到英雄們無私奉獻、舍已為人的精神。我想讓更多的人學生在地震中求生,也想要讓人們知道那些英雄的事跡,向他們致敬!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3
“叮鈴鈴”上課了,老師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教室,看了下所有的同學,就說道:“同學們,今天我們將進行一次全校性的地震演練!闭f著又在黑板上寫了幾個端正的大字---地震逃生演練,又說:“再過一會警報就會響起!甭犕炅死蠋煹脑,同學們既緊張又興奮,但大家都是安靜地坐在位置上,并沒有走來走去或者跟其他同學竊竊私語。
“嗚嗚嗚”,警報聲響起,演練開始了!有的同學一聽到警報,就快速躲到了桌子底下,并用手護著自己的腦袋,他們可不想讓自己這聰明的小腦袋瓜受到半點傷害,還想利用堅硬的木質桌子來護著自己的整個身體。
那其他的同學呢?是不是大家都很想知道呢?別急別急,聽我娓娓道來。
其他的`同學們聽到警報后,并不慌張,而是跑到了教室外面,又按秩序下了樓,經過各位老師的幫助下,他們順利跑到了廣闊的操場上,這還真是個好方法!如果地震比較強,教學樓就會倒塌下來,教學樓里的同學就會被壓在下面,而在操場上就不會了。跑到操場的同學們都很開心,因為他們已經逃離了“危險場地”。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4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一個凝聚著哀傷,承載著悲痛的時刻,一個中華兒女永遠無法忘懷的時刻!
還記得那日的四川本是風和日麗、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然而卻在那一瞬間,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錯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創(chuàng)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
截止2009年4月25日10時,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共有5355名學生遇難或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約達8451億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
于此可見地震帶給我們的危害是巨大的,而地震是自然災害,是無法避免的,是我們人類最大的敵人。雖然我們無法避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應該懂得用科學的'道理,使用的辦法來保護自己,減少災害,避免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下面我們一起了解如何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己,保護家園。
地震來臨前,地下水,動物都會有一些異常。只要我們積極觀察就會發(fā)現地下水冒泡、發(fā)渾、變味等。而動物則是亂蹦亂跳、驚恐不安等,這些都是地震來臨前的征兆。在地震來臨前,我們要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己保護意識;明確地震時疏散路線和避震場所;清楚樓道和門前雜物;妥善處置屋內易燃易爆物品,關閉煤氣,切斷電源,熄滅爐子火等;衣袋里裝上家庭成員名單、工作單位、通訊密碼等;有確切的要寫明血型。
地震發(fā)生時,從地震開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此時要保持冷靜,要做到以下幾點:
能撤離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選定的安全地區(qū),不要擁擠在樓梯和過道上。
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書桌下面或較小的房間,如衛(wèi)生間。在教室可躲在書桌下或墻角邊。在影劇院和飯店可躲在椅子下。
撤離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難。
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如枕頭、臉盆、書包等頂在頭頂,或用雙手護住頭部。
地震發(fā)生后,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
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那我們在災難面前便顯得不再是那么渺小,在災難面前絕不再低頭。防震減災,共創(chuàng)美好家園!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5
防震減災的意思是預防地震,減少災難,保護生命和財產,是人們都希望的?墒谴蠹叶贾罏碾y來無蹤去無影,而且無情無義。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科學家們發(fā)明出很多探測儀器,如果有地震,儀器就會顯示出來,提醒人們及時轉移。寒假里,我在市科技館里體會了地震所帶來的災難,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首先,我認識了地震波。地震波是從地球深處傳出來的,而且會越來越劇烈,會將處在震源區(qū)域的所有房屋、樹木等倒塌、毀壞。我從一些貼在宣傳欄的圖畫上看到,許多在震前美麗的景色都被地震給破壞了,還有許多孩子和學生被地震無情地吞噬了他們如花似玉的生命,真是令人悲痛和惋惜呀!地震不但使房屋倒塌傷人,還會引起火災,造成煤氣爆炸等災難。而靠近海邊的居民更是受苦,因為地震會造成海嘯,這是一種比地震更可怕的災難,它來勢兇狠,能淹沒海邊的一邊:房屋、高樓、村莊、城鎮(zhèn),而且速度極快,讓人逃之不及。
不過,大自然就是這么奇妙,雖然地震非?膳,可它總拿一些動物無可奈何。因為有些動物擁有特殊的本領,它們能預感地震,從而躲避災難。它們是怎么做到的呢?原來在地震將要發(fā)生時,地球的'磁場會發(fā)生變化,而這些動物能感覺到這種磁場的變化,從而得知災難的降臨。
地震可以分為12級:1~2級,只有先進的`儀器能感測到時;3~4級,物品晃動,比如吊燈會晃動得很厲害地;5~6級,物品會落地摔壞,房屋輕微損壞;7~8級,房屋嚴重損壞,橋梁出現裂縫;9~10級,橋梁、堤壩嚴重破壞,大地開裂;11級,地面嚴重破壞;12級,毀滅性的破壞。地震來臨時,我們一定不能驚慌失措,要學會自救,先躲在堅固的床底下、桌底下是最好的選擇,以免被掉落的物體砸傷。等第一次震波過去后,則必需逃出房屋,跑到空曠之處。
地震雖然可怕,但是,只要科技發(fā)達,應對得當,我們就要以不怕地震,而是去勇敢地面對它、戰(zhàn)勝它!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6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一個讓全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在四川汶川發(fā)生了7.8級的大地震。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汶川——從此與我們緊緊的連在一起,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電視上、報紙上,包括大家的談話,都是一個話題,那就是汶川大地震。
這次大地震是我國建國以來破壞最強、影響范圍最廣、損失最大的一次自然災害,受災群眾達到一千多萬人。在災情發(fā)生后,在第一時間不顧危險趕到現場,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廣大的解放軍和警察叔叔拋棄個人安危,奮不顧身的.投入到搶險當中,還有那些可愛的白衣天使、甘于奉獻的志愿者……所有人都眾志成城,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場戰(zhàn)斗中。
看著那一個個畫面,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茨谦@救的小朋友,躺在擔架上望著救出的解放軍叔叔,行了一個標準的少先隊禮表示感謝,我想說:“同學,你真堅強!”看那被救的四個同學,在房子倒塌的一瞬間,是他們的老師用自己的身體擋在上面,同學得救了,而老師卻永遠地離開了,我想說:“老師,你真?zhèn)ゴ!”看那勇敢的解放軍叔叔,在明知有房子倒塌的危險下,還要繼續(xù)往里沖,被人拉住后,竟跪下來說:“求求你,讓我再沖一次吧,我還可以再救一個同學出來……”這個叔叔能把危險置之度外,那是因為他把埋在廢墟里的同學當做自己的`親人,我想說:“叔叔,你真勇敢!”讓我感動、讓我難忘的畫面還有很多,很多!……在這一刻,我的內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心靈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禮。我還想說:“同學、老師、叔叔,你們永遠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地震無情人有情,此時,身在遠方的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為你們祝福,祈禱。同時我也希望讓我們伸出雙手,奉獻自己的愛心,為災區(qū)重建家園添一塊磚,增一塊瓦吧!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7
眾所周知,科普知識是每個青少年應該了解的非常重要的知識。為了堅決落實科技節(jié)的實踐活動,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在10月24日這天觀看了地震科普知識講座。
地震,是可怕的`自然災害,一旦出現便一發(fā)不可收拾。這是我們對地震的首先看法。但在今天,我們觀看了唐鳳老師的科普知識講座后,我們對地震,有了新的認識。
唐鳳老師首先說,地震又稱作地動、地振動。例如我們大家都熟悉的成語:地動山搖就是從這里來的。近幾年,地球特別不太平,每年約發(fā)生五百五十萬次地震。五百五十萬次,這是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啊。起初,大家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但是唐鳳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地震的等級。三級以下是沒有震感的,只有儀器才能檢測出來。這樣啊,呼,大家都松了一口氣。
唐鳳老師語氣變得凝重,多次提到了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樹地震。這些都是毀壞性的地震啊。說到玉樹地震,唐鳳老師順帶提了下毀壞地震還會帶來一系列的災難:泥石流、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這簡直太可怕了。
但是,地震也是有前兆的。例如泉水會發(fā)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井孔變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不過,我們所處的溫州并不在地震帶上,所以不用怕。
但是如果地震真的.來臨也是有可能的,如果真的來臨,應該怎么自救呢?唐鳳老師對我們說只要記住四句話:大地震時不要急,
人多先找藏身處,遠離危險區(qū),被埋要保存體力。
很快,講座就結束了。這一趟充滿趣味又精彩的講座向我們闡述了地震的基本知識。這次科普教育講座,真好。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8
今天上午,我看了一個節(jié)目《防震減災》。看到半中間,突然,一行行觸目驚心的畫面映入在我的眼簾。房屋倒塌、地面出現裂痕、道路扭曲丶山石塌陷、巖石崩落、河流移位等嚴重的災害。破壞性地震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瘟疫、污染、斷水、斷電、斷路、斷橋、山體滑坡等一系列次失態(tài)災害。據史料記載,從公元1038年至今的近千年出中,我國境內曾遭受國死亡人數達萬人以上的地震災害二十五次,平均約4O年就有一次嚴重的地震災害。1920年寧夏還發(fā)生8.5級地震,死亡人數達萬人以上的地震災害。死亡23.4萬人,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共奪走了24.2萬人的生命,整座城市在瞬間夷為平地……
看著看著,我的心被地震所帶來的災害震撼著。地震這種經常發(fā)生的自然現象,給人類帶來了多少危害!每當我看到這個節(jié)目,我的心中就非常難過。因為傷亡的是我們,毀壞的.都是我們地球上的家園。
然而,對于地震,我們人類真得束手無策了嗎?不是的。人類在同地震這一自然災害斗爭的過程中,和累了不少豐富的.經驗。平時,我們應該做好相應的應急防范和應急措施。當發(fā)生地震時,我們應該頭腦清醒,沉著冷靜,絕不能被突如其來的事情弄得昏頭腦轉,不知所措,盲目逃亡而造成更大的傷亡。其實是我們人類引起的地震,原因是我們人類不斷開采地下資源,造成巖層不斷擠壓,巖層產生褶皺,然后褶皺不斷增加,巖層隨即斷裂,這時就會發(fā)生地震。只有保護環(huán)境,做好防震減災的工作,建立健全地震監(jiān)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和地震緊急救援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地震災害減少。
讓地震災害遠離我們,這是我的心愿,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9
觀看防震減災主題活動視頻直播之后,我深有啟發(fā)。
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表震動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是一種可怕的災害,它威力大、破壞性強,同時還會帶來其他災害,如火災、水災、泥石流、海嘯、瘟疫……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3月29日,我參加了玉報小記者團組織的“體驗地震,學習防震減災知識”活動。在玉溪市防震減災科普館,有許多神秘的儀器,地動儀、DD-2地震記錄儀、三分向流動數字地震儀……講解員利用大屏幕給我們講解地震知識。通過講解員細致的講解,我知道了地震有橫波和縱波,地球上有三大地震帶,還知道了通海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其中,汶川大地震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因為地震發(fā)生時,媽媽就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學習。媽媽曾經跟我說過,在醫(yī)院附近的一個大型停車場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輛120救護車,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醫(yī)院還收治了很多災區(qū)來的傷者。聽著講解員的`介紹,再回想媽媽告訴過我的事情,我突然覺得汶川大地震仿佛就發(fā)生在眼前。
活動中,我們還了解了地震發(fā)生前自然界中的一些異常現象,老鼠會過街、雞會上樹、豬會亂叫、魚會亂跳,井水會上升、下降或者變臭……當地震發(fā)生時,我們若在室內應保護頭部靠墻柱蹲下;在教室里,應在桌子下方蹲好;在家里,要找墊子保護好頭部,去空間小的地方蹲下。地震后,要及時跑到空曠的'地方避震,下樓時千萬不能坐電梯。最后,我們體驗了人工模擬的7.5級地震,開始搖晃的那一刻,我真是太害怕了!
我希望科學家們能發(fā)明出更精確的地震監(jiān)測儀器,讓人們及時做好防震工作。同時,我們也要愛護地球母親,不亂砍伐樹木,節(jié)約用水,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對地球的破壞,讓我們的地球母親更健康!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0
觀看防震減災主題活動,我深受感悟。
大地晃,桌椅搖,地震危險躲再逃。如今的社會中,危險處處可見,而地震更是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因此,學校常常舉行防震減災活動,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次……
那一天,同學們在教室里做作業(yè),教室靜得連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而我也沉浸在那題解不開的難題中。突然,一陣刺耳又尖銳的防空警報聲驟然響起,我驚得連手中的筆都滑落下來了,我心里砰砰砰直跳,只覺得快跳出嗓子眼了。這不會是真的吧!我慌忙轉頭看向同學,只見同學個個面色慌恐,你看我我看你。我連忙望向老師,這時老師也從驚愕中醒來,大喊一聲:“快躲到桌子底下!币魂嚻蛊古遗翼,我們手忙腳亂地躲到桌子底下瑟瑟發(fā)抖。緊接著又是一陣陣急促的防空警報聲,大家趕快從桌子底下爬出來,隨手抄起桌上的.一本書,蓋在頭上,爭先恐后地跑出教室。并聽從老師的'指揮,依次迅速地跑下樓去。在樓梯時不知是因高度緊張還是什么原因,我腳下一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可此時,我心里只想著逃命,于是趕緊手腳并用地爬起來,跟著大家一起跑下樓去,到了操場大家連忙蹲下,用書緊緊護著頭。
這時,廣播響起校長的聲音:“同學們不要緊張,這只是我校舉行的一次防震減災演練……”校長的話還沒說完,同學們都開始議論起來,當我得知這只是一次逃生演練時,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氣,緊張得揪起來的心也慢慢地放了下來。
一次次地演練,使同學們明白了生命的寶貴,只要人人宣傳防震減災,讓我們從小多學有關地震知識,我想以后碰到地震爭取避免人員傷害吧!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1
天災,總給人們以最殘忍,最嚴厲的懲罰,有些災難是難以避免的,而有些卻是人類自作自受的下場。
地震,是天災的一種,是地球的內部運動造成的。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災害。地震可能會因為未及時熄滅火源、燃氣泄露、電線短路等而導致火災的`發(fā)生,還會造成山崩、滑坡,從而引起洪災,如果是毀滅性地震,會使房屋倒塌,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最重要的還是地震會造成人員的大量死亡,1558年陜西省華縣大地震死亡人口83萬人,汶川大地震也造成人員傷亡24.4萬人,人員的大量傷亡使家屬們、地震中僥幸存活者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也許一輩子都會生活在地震的陰影之中。我們很難想象,當一個在地震中失去了雙腿的女孩,又在地震中失去了所有親人,那她以后的人生路該怎么走?康復以后她怎么鼓起勇氣面對生活?地震帶給她的不僅僅是病痛的折磨,還有心靈上的重重一擊,所以,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以確保生命安全。地震時不要慌張,應該按指揮緊急疏通,做到效率高而快,盡量跑到空曠場所,這樣不易被房屋壓到。最重要的是保持體力,不要大喊大叫,用石塊敲擊等方法告訴他人自己的所在位置。如果被壓在下面,應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塵嗆悶。同時要設法避免上方可能壓下來的重物,以免在余震中發(fā)生危險。
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只有不幸,雖然我的家鄉(xiāng)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一次毀滅性的地震,讓我們不必為地震的發(fā)生而心驚膽寒。但是,中國有23條地震帶,每時每刻都有可能發(fā)生地震,所以,我們仍應學習關于地震的知識。天災是不可避免的,但團結的力量是強大的,讓全中國人攜起手來,“防震減災”,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2
今天中午,我們組織看了防震減災科教片,我從中知道了許多知識。
在地震來臨時,不能慌張,應該找一些合理的地方進行躲藏。哪些是合理的地方呢?就讓我在電視上看到的知識來為大家講講吧。
在學校里,地震要來時,應該及時地躲到課桌下,并且將頭部保護好,因為頭部是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家里,地震要來時,應該及時地躲到比較堅固的桌子底下,還可以躲到床底下,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家里時,千萬不能躲在陽臺上。因為陽臺與主體連接不夠緊密容易造成傷亡。那,在室外,這可怎么辦呢?不用擔心如果在室外的話,應該在附近沒有建筑物的.'草坪上,抱著頭蹲下,這樣比較安全。如果在電影院里,也不要驚慌,可以躲在椅子底下。知道了地震來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但在買房子時,應該選擇怎樣的房子比較安全有效地預防地震的沖擊力呢?別著急,讓我來告訴你吧:
在買房子時,應該選擇以下這些房子:竹樓、矮房等。知道了應該選擇怎樣的房子。有些人肯定還會問,政府是怎樣預測地震的呢?別急,別急,讓我來告訴你。
政府有效地運用了地震波。如果你在地震波儀器前用力地跳上幾下,這個儀器上就會出現地震波。別擔心,這不是真的地震要來了。其實,我國知識的火炬在古代已經點燃了。在古代,科技不是很發(fā)達,但這臺地動儀可以預測到幾百萬千米以外的地震,并且很準確。地震會在水里發(fā)生嗎?
但是水下無人居住,一般不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死存亡。但如果地震發(fā)生在海岸邊的話,就會引起海嘯,才會威脅到人類。
同學們,我們一定多學些自然現象的知識,為自然災害來臨時,有效地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3
通過這次演練,我知道生命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沒有第二次失去,地震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它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建立一種防震和減災的意識。
還需要了解一些地震自救方法,如打開門,確保出口,躲在桌子和其他堅固的家具下面,在戶外場合,保護頭部,避免危險。地震發(fā)生時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在教室里亂跑或爭搶外出。如果一樓靠近門,學生可以迅速跑出門,中間和前排的'學生可以盡快躲在桌子下面,用書包或書籍保護頭部;靠墻的學生應靠近墻根,雙手保護頭部,等待地震間隙盡快離開房子,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在那里等待救援人員。
通過這次演練,我們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安全知識,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逃生意識、自救意識和自己保護意識,提高了抵御和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這次地震逃生演練不僅增強了學生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意識,也讓學生了解了很多自救知識。他們知道,當操場或室外發(fā)生地震時,應保持原地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免高層建筑或危險物;室內地震時,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抱頭,閉上眼睛,躲在桌子下,地震后有組織地疏散;樓上發(fā)生地震時,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和陽臺上。此外,我們也意識到,在逃生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意個人安全,還要服從老師的指揮,冷靜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區(qū)域。
我還認為,當學校發(fā)生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及時安排疏散路線和場地;地震后,冷靜地指揮學生有序疏散。冷靜的指揮和合理有效的措施可以限制師生的生命安全。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4
人們還未從汶川大地震的陰影中走出來,青海玉樹地震,日本大地震又接踵而至,人員傷亡眾多,由此看來防災減災是多么的重要
2008年,汶川發(fā)生了里氏8·0級特大地震,在這次地震中,千千萬萬的房屋倒塌了,千千萬萬的人失去了生命,千千萬萬的人與親人陰陽相隔。有親人活著的,他們與親人包頭痛苦,親人死了的,他們只能在一片廢墟中大呼親人的名字。失去父母,失去孩子,這都是最殘忍的,是最令人痛不欲生的,在地震期間,一位又一位人類文明的工程師為了祖國的'花朵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奉獻出了自己的靈魂,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yè)--教育。而且再搶險過程中,類似“求求你,讓我在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的話,戰(zhàn)士們說了無數遍,只為多救出一個孩子,更有許多戰(zhàn)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都是累死在崗位上或被余震壓在樓板下的,也許許多人都會感嘆;“為什么會發(fā)生災難,為什么不能提前預測,為什么不能防止呢?
阻止地震的發(fā)生,這是不可能的,預測地震的到來,這也是現代科學技術所不能夠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在地震之前,從一些特殊情況中得到警示,在地震中,臨危不亂,能夠采取相應的自己保護措施。
比如,在地震前有許多動物會感知到次聲皮,從而致使他們的行為異常;家畜會亂跳亂叫,像瘋了一樣。
在地震時我們不要慌亂,不要留戀財務而失去逃生的最佳時期,如果來不及跑,可找一些墻角堅硬的物體,在下面躲藏,如果被壓在廢墟下,也不要喪失生存的信心,在聽到人聲時,大聲呼救。
在這次地震中,傷之最多的'是在校學生,所以學校應該多開展地震演練,在災區(qū)中的其中一個學校,平時特別注重地震的模擬訓練,結果在地震到來時,學生們井然有序地撤退到操場,沒有擁擠,沒有踩踏的事件的發(fā)生,幾乎沒有傷亡,這就告訴我們平時訓練的重要性,這也告訴我們即使不能避免地震,但可以將災難帶來的災難降到最低。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所以,讓我們手牽手,共同做好防災減災的工作?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5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的過程中造成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擾亂了我們的生活。那么多的母親沒有了孩子,那么多的孩子沒有了母親。就在那一瞬間一切都變了。人們談“震”色變。我們要怎樣做才能不讓悲劇重演,怎樣做才能把無情的災難帶來的傷痛降到最低?
遠古時代,科技水平較低,人們只能求神問卜,對于地震也只能束手無策。隨著社會發(fā)
展和歷史的進步,人們懂得用自己積累的知識來“預知”地震,保護自己。在鄉(xiāng)村的農民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來救自己。如地下水的突然上升,冬蛇出動,植物的反季開花。這時候你作為一個觀察者,一個當事人,你有責任向周圍的鄰居做宣傳,但是不是散播謠言。
時間進入到21世紀,茅草屋被高樓大廈所取代,地震時人們的生命也最容易被高樓大廈吞噬。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只能呼吁人們回歸自然,盡量住到低矮一些的房子。建筑師和工程師建造合格的防震房,不僅學校的教學樓要防8級地震,所有的房子都要防震。如果你是一個校長或老師,在平時的'學校管理和教學中,多舉行一些防震減災的知識講座,把應急演練的訓練落到實處。鑒于現在的實際情況就是:不要提前通知應急演練的.時間。就如開會時說,星期五的下午舉行應急演練,這樣學生和老師就會有心里準備,應急演練的效果不會太好。演練要突出的就是急和快。
如果你是一個老師,假如發(fā)生了地震,你必須有冷靜的頭腦,指揮家的才能,譚千秋老師一樣的臂膀,此時你的眼里只應該有學生。世界之大,而唯吾之學生存于斯。
如果你是一個學生,認真對待學校舉行的每一次應急演練,一切聽老師的。在演練中切記勿慌勿亂。
最近一股“防震減災”風吹進了我們的校園,也吹進了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心中。學校組織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例如防震減災應急演練,防震減災手抄報比賽,防震減災征文比賽。在應急演練的過程中少了嬉戲打鬧的身影,多了井然有序的腳步。
生命可貴,保護生命人人有責:生命寶貴,防震減災人人有責。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6
地震,說起來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是,我還就真的體驗過那么一次。
八歲那年,一個星期六的晚上,大約8點多,外婆已經上床休息了,我在外婆床邊擺弄我的玩具時,窗簾突然劇烈地晃蕩起來,墻上所掛的小鈴鐺也發(fā)出“丁零當啷”的聲音,就連客廳里擺放的花瓶都“站”不穩(wěn)了。
“不好,地震!”我這才猛然想起這些都是地震的征兆,向爸爸媽媽大聲喊道。爸爸媽媽也都反應了過來,就連躺在床上的外婆也趕緊從床上起來,快速套好了衣服。
爸爸朝我們大聲喊道:“快!快跑進衛(wèi)生間!”說著,爸爸已經帶頭奔向了衛(wèi)生間,我們也緊跟爸爸的身后,躲進了衛(wèi)生間。躲在衛(wèi)生間中,我也感受到了劇烈的晃動,不禁有些擔憂:這小小的衛(wèi)生間能堅持住嗎……這時,震動慢慢減弱下來了,我們當然不會認為這是地震過去了,這只是地震之間的間歇而已。
“走!我們利用這個空檔期快跑到空曠的地方!”這一次,輪到我“大顯神威”了。
聽到我的喊聲,爸爸媽媽立刻打開了房門,我們一起跑下樓去。在下樓梯的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了許多鄰居,顯然也是為了躲避地震而跑下來的。他們有的面露焦急之色,走路匆匆忙忙的;有的顯得很慌張,走路都不穩(wěn)了;有的.則十分鎮(zhèn)定。
不久,我們便來到了小區(qū)的樓下。小區(qū)中已經聚集了不少人,顯然也是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而跑到這里來的。他們有不少人抬頭望著高處的樓房,面色陰晴不定,都希望這場地震早點過去。也有的`老爺爺老太太在低頭誦經,在祈禱平安。
過了約莫一個時辰,震動終于慢慢減弱下來了。大家都舒了一口氣,陸陸續(xù)續(xù)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樓房里陸陸續(xù)續(xù)地亮了起來。經歷過剛才令人有些心驚膽戰(zhàn)的事,我愈發(fā)覺得這種安靜祥和的感覺是多么的美好。
第二天,我們看了新聞報道,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臺灣地震,波及到了我們這里才有了昨晚的“地震”。
我不禁感慨:有些說起來遙遠的事或許下一刻就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看來,我們更要掌握各種逃生、自救的方法了啊!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7
我看了“地震科普攜手同行”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頗有感悟。
寒假的一天,媽媽帶我去廈門科技館參觀。
到了科技館,我們參觀了許多的科技項目。其中最令我難忘的項目是——模擬地震體驗。
我們來到地震體驗廳,首先我們看見一間房間,它的設計和我家客廳有些相似,有沙發(fā),有桌子、椅子,有衣柜,還有欄桿。我心想:平時我們在學校都有進行地震練,這個我肯定沒問題。對媽媽說:“我們就去那兒體驗吧!”媽媽同意了。
于是我和媽媽走進了體驗廳。在講解員的提醒下,大家各自找到一處自認為安全的'地方,然后一手抱著頭,一手扶著欄桿,靜靜地等待體驗開始。講解員說:“我們先來一場2-3級的小地震,讓大家先體驗一下地震的感覺!彪S后,2-3級的小地震就開始啦,桌子、椅子有一些輕微的晃動,我覺得挺有意思,再看看大家都很輕松的樣子。我心想:哈哈,這也太小意思了吧,我們的心理素質多好!正得意間,“嗚嗚……”一陣突如其來的警報聲劃破了體驗廳的安靜!按蟮卣饋砹耍蟮卣饋砹恕,5-6級的'大地震馬上就要開始啦!”在這緊張的氣氛中,我趕快鉆到桌子底下,有的人抱著頭,有的人閉著眼,我一時忘了這是體驗廳,嚇得牙咬得緊緊的,心一直“撲通”、“撲通”直跳,桌子、椅子劇烈地晃動著,桌上的東西不停地往下掉,人們尖叫著,呼喊著,整個體驗廳充斥著緊張、害怕的氣氛,有的小朋友甚至嚇哭了,每個人的心里都想著要盡快逃離這個“危險之地”,就在我也快要頂不住的時候,體驗廳再一次響起警報聲,講解員大聲喊:“請大家有序地離開……”,大伙兒哪還顧得上有序,紛紛抱著頭沖出了體驗廳,一時間反而把路給堵住了好一會兒。
這次地震逃生體驗,讓我懂得了在地震發(fā)生時要有自救自護的知識:首先就是不要慌亂,要沉著鎮(zhèn)定;其次就地尋找避難的地方;再次就是要及時的離開危險的地方,不要爭先恐后,否則可能造成堵塞,反而延誤了逃生的時機。我想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體驗!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8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紹興科技館參觀“地震及防震減災”科普展覽。
在那里,我學到的科學知識還真不少。首先,我懂得了地球的構造:地球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地殼是固體外殼,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它的平均厚度約33千米,在它以下2900米的深度范圍被稱為地幔,地幔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被稱為地核。當我了解了地球的構造后,心想:!原來地球有這么大呀!這時,我的心中立刻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會發(fā)生地震?當我看見下一段文字的.時候,我心中的疑云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原來,地球內部物質不停地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巖層承受不了的時候,巖層便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產生強烈振動,這就是地震。
其次,我又明白了地震的發(fā)生和種類。地震分為兩大類:天然和人工,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構造地震約占全世界地震總量90%以上;火山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總量7%左右;陷落地震次數很少,接著,我知道了什么是震級、烈度,震級是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每次就只有一個,根據地震釋放的能量來劃分,用“級”表示;烈度指地震破壞的程度,用“度”來表示。
最后,我又懂得了人類要如何預防地震,減少災難,為了防震減災,我們人類在樓房里“造”上了抗震元素,就連中國古代都懂得如何抗震:如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的巔峰之作:應縣木塔,我想:要是我們住在像應縣木塔那樣結構的水泥樓房里該多好呀!原來該木塔經歷過大震30余次,甚至被軍閥用炮轟過還依舊巍然屹立著,假如你室外,可地震突然暴發(fā),那你要馬上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筑物如樓房、水塔等,高聳支撐物或懸掛物如變壓器、電線桿等。
參觀了“防震減災”科普展覽,讓我懂得了許多有關于地震和防震的知識,我真希望下次還能再參觀這樣的科普展覽。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19
在百貨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fā)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wèi)人員的指示行動。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fā)生停電,緊急照明燈也會即刻亮起來,要鎮(zhèn)靜地采取行動。
在發(fā)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后避難。高層大廈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運行的裝置,地震發(fā)生時,會自動停止,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要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系、求助。
要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fā)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fā)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災,蔓延燃燒,出現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時,采取避難的措施。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采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對于病人等的避難,當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從平時起,鄰里之間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難的`方式等進行商定。
地震發(fā)生后,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于減輕地震災害,免遭新的損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并設法與外界聯系,切不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盡量閉目休息。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后要積極參與震后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要先救近處的人,先救青壯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生”、后救“人”;要積極參與維護社會治安,保持社會穩(wěn)定。
在發(fā)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信息,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信息,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同學們,地震發(fā)生時,只要能按正確的方法去做,就不會有危險的。有時,地震并不像你所想象得那么可怕,真正房倒屋塌的災難性地震還是少數。只要沉著、冷靜地應對災變,就有可能避震成功!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20
說到“地震”,相信我們大家對于“地震”這一詞并不陌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多少也有耳聞。地震是很可怕的,它不僅會對我們的建筑物和自然環(huán)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還有可能會引起人員的傷亡和損失。為了我們提高我們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是為了在真的有緊急事件發(fā)生的時候我們能夠有秩序地疏散,在上周二晚,我們414的同學們和其他的同學一樣,在各位宿舍老師的組織下,參與本次的地震演習活動。
還記得那一天晚上,我們宿舍有在洗衣的,有在做作業(yè)的,也有在聊天的。突然我們只覺得眼前一片漆黑,幾乎所有的燈光都滅了,視野不再那么寬闊、清晰,放眼望去,只剩下窗外的.路燈和樓梯上的燈是亮著的,接著就聽見老師們在走廊上大聲的叫喊,讓我們趕緊下樓,到指定的地方去“避難”。于是,我們就匆忙地下樓,跑步行進,快速地到達了宿舍去樓下。我發(fā)現在下樓的過程中可能是因為人流量也比較大,也有可能是因為沒有進行過多少次的演練的關系,所以在下樓梯的時候大家就有點慌亂,不那么有秩序,但總體來說還是很好的,因為我覺得大多數人都很配合學校組織的安全教育活動。但是,我發(fā)現有極個別的同學不積極配合本次的'演習,我甚至聽說還有人沒有下去集合。我當時聽到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幾位同學很不尊重自己生命,我不知道她們是不是認為廣州這種地方一定不會發(fā)生地震,或者覺得說當真的是有地震來臨時,自己可以安然的應對,并且能夠保證自己安然無恙。我覺得世事無絕對,所以說不管做什么事情,你要做就把它做好,不要對于小事不屑一顧,說不定有時候這樣一件小事就可以將你“置于死地”,更何況這也是事關你的人身安全的事情。
從小我在學校參加過的地震演習也不算是少的了,并且我自己也有過一次類似的經歷。我還依稀記得那是我小學的時候,我們學校附近的有一個工廠不知是因為什么樣的原因,發(fā)生了火災,濃煙滾滾,覆蓋在我們學校的上空。當時學?紤]到我們學生的安全,就組織了我們進行緊急的安全疏散,以確保我們的安全。還記得當時我們各位同學都在各位老師及校領導的組織下,很快地就疏散完畢,并且人人都相安無事,我想這都是歸功于我們多次的演習。
在本次的演習過程中,我們宿舍的同學積極地配合老師的工作,通過本次的地震演習過程,我們覺得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的安全意識和抵御、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了安全演習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21
地震是殘酷的,讓多少人流離失所,讓多少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與親人天隔一方,讓多少小孩失去父母,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一片抹也抹不去的陰影。地震后城市是一片廢墟,里面有哭聲、慘叫聲,地震的現場讓人看了目瞪口呆,看見那些可憐的受難者我們心里會涌起對他們的同情之心。
我想問,為什么會發(fā)生地震呢?經過上網查找,我知道了:由于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累積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fā)生破裂,或者引發(fā)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地震還會引發(fā)火山爆發(fā)、海嘯等災難。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房屋高樓倒塌,全省遇難同胞六萬八千多名;失蹤同胞一萬七千九百余人;農房受損三百四十七點六萬戶;傷病員四百四十五萬人次。這一個又一個龐大的數目說明了這次地震非常大,它給汶川同胞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和損失。而我們在其它地方的人們都時刻關注著災情,為汶川同胞捐善款107.16億元,這里面包含著我們對汶川同胞的關懷。他們的死亡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哀痛,更給我們敲醒了警鐘,更加注重平時的地震演習和發(fā)生地震時的知識,你們知道嗎?讓我來講講吧。
地震時:
一、要注意,一定不要慌張,要沉著冷靜,才會頭腦清晰,做出正確的判斷。
二、地震時要先躲,因為地震時的逃生時間只有黃金的十二秒,但地震會地面搖動,就像走吊橋一樣搖搖晃晃走不穩(wěn),想逃是行不通的,只有躲了,躲要躲在墻角、廁所,比較結實的角落,在墻倒塌下來時就形成了“活命三角區(qū)”。
三、在地震情況穩(wěn)定時就可以逃生,逃生時要抱頭走護住重要部位,朝空曠的地方跑。這三點是我在聽地震講座時知道的,大家也要多了解并掌握這些常識,也許在地震時會給你非常大的幫助。那么,為什么我們的'地球母親會那么殘忍呢?我認為還要從我們自身找原因。地球母親是無私的,她把她的一切都賜給我們,礦物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等等,我們身邊的一切,哪樣不是她給予我們的呢?但是,我們人類總是不斷地從她身上索取,甚至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去傷害我們的地球母親,她才會生氣,這些地震就是她給我們的懲罰吧,這也是我們不精心保護地球的惡果。防震減災,從我做起,讓我們多知識重環(huán)保,愛惜我們的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然她笑口常開我們的'災難也會少很多。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22
觀看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地震的危害有多大,所以防震減災,從我做起。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發(fā)生了7.8級特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了8級特大地震,這些特大地震導致幾十萬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不計其數的老人失去了子女,沒有了家園。數以萬計的兒童沒有了父母,成了孤兒。面對著這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畫面,我想:如果我們人人都了解一點防震知識,面對這些災害我們可能會少一點傷亡。帶著這些問題,我在媽媽的帶領下去科技館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
首先讓我明白了地震的形成是因為地球內部物質不停地運動,會產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fā)生可怕的地震。要知道地震的威力是多么大啊,它能把美麗的城市瞬間變成廢墟,能使許多幸福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還帶給許多經歷過地震又失去家人的人嚴重的心靈創(chuàng)傷。
接著我又知道了應該怎樣預防地震和緊急躲避?面對地震災害的威脅,我們必須要積極采取技術和社會管理措施,加強建筑物及公共設施的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當地震來臨時,假如我們在學校,那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井然有序地跑到操場上,如果來不及跑的同學就鉆到課桌下面;如果是在家里,就應該躲到衛(wèi)生間里或者桌子下面;如果是在晚上地震,就要爭分奪秒地向安全地方轉移,避開樓房、水塔、煙囪等高大建筑物和電線桿、路燈等高聳支撐物和懸掛物,轉移到空曠場地,千萬不要跳樓或靠近陽臺窗戶。
最后讓我學到了壓埋后的自救措施,第一要保持冷靜,不要慌張;第二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塵嗆悶發(fā)生窒息;第三要設法用磚石等支撐身體周圍斷壁殘垣,防止余震時再次淹埋;第四呼救時切忌大喊大叫,容易浪費體力,應該采用敲擊、釋放微波信號等多種手段進行呼救;第五尋找和開辟通道,朝著有亮光和通風的地方移動。
通過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覽,讓我懂得了許多有關于地震和防震的知識!胺勒饻p災,從我做起”,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要從小學習有關地震知識,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23
對人類而言,“地震”無疑是一個冷酷的屠夫,2008年5月12日發(fā)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奪去了將近9萬同胞的寶貴生命。所以我們必須與地震之類的自然災害進行抗爭,千方百計地預防各種災害,確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值此我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之際,我校師生一起觀看了四部委聯合發(fā)起的.“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啟動儀式,聆聽了地震科普專家的.講座。這為師生一旦遭遇突如其來的地震災難,能有條不紊地應對,盡可能地將傷害最小化提供了有力的知識保障。
應對地震的有效措施有哪些呢?儀式中,展播了江蘇省地震局制作的《中小學地震應急避險》宣傳片,其中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歌謠形式,將地震應急避險的要領“唱”給大家聽:地震來臨危害大,未雨綢繆應對它。防震避險有預案,應急演練成習慣。建筑結構要知曉,疏散路線需記牢。聯絡卡和應急包,日常就要準備好。地震來臨,不要慌張。就近躲避,遠離門窗。小小書包護住腦袋,伏地遮擋,手要抓牢。遠離懸物,防止砸傷。迅速貼近承重墻根,蜷曲身體,降低重心,起身要等晃動停止。地震之后速撤離,前后分流不遲疑。聽從指揮勿擁擠,錯開時段分班級。禁坐電梯走樓梯,撤退有序速轉移。維持秩序點人數,開闊地帶等救助……視頻加上口訣,通俗易懂,相信學生能很快牢記于心!
此次科普活動一方面聚焦了青少年群體,力圖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再通過家庭這個社會的基本單元,推動整個社會對于防震減災的重視。另一方面聚焦了民族地區(qū),開展了向當地中小學校捐贈圖書等“五個一”活動,力圖提高民族地區(qū)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質量。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同時也是一名班主任,我會將學到的防震減災知識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向學生不斷強調、滲透,竭力配合好學校、社會和國家的地震科普工作。當“地震”這一冷酷屠夫露出猙獰面目時,師生攜手亮劍!
主動學習和掌握地震及其它科普知識,不斷提升防震減災意識、應對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是有效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的基本前提。希望我們的學生在不同的科普知識學習中,能夠拓寬對自然界的認知,對大自然有一顆敬畏之心,攜手同行,共同呵護我們的家園。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24
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這個充滿生機的星球,它養(yǎng)育了我們人類以及各種各樣的生命。然而,在這充滿盎然生機的自然界,我們的生活實際上并沒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安全,存在著種種危機和災難,甚至威脅著自然界的所有生命。2008年的5.12大地震,人們記憶猶新,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同時,我們不禁思考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怎樣才能在災害中自救自助,減少損失?在目前地震預報仍是個世界性難題的情況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以利于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比艘朐趹n患中生存,沒有些防災減災的`意識和知識怎么行呢?
在地震發(fā)生前,會有一些預兆的`現象: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fā)生地震,以防在先。當地震發(fā)生的時候,如果你在家里,必須馬上鉆到堅硬、并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墻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
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fā)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柜,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wěn)住重心,扶好扶手。如果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
5.12大地震中,有一所中學竟無人傷亡,這與校長平時對學生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據說,這位校長每學期都要讓同學們進行防災演習,所以才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奇跡,因此這位校長也被網民們評為了最“!钡男iL。因此,要防災減災首先要有防災減災的意識,要注意身邊每一個可能成為安全隱患的細微之處,只有做到面面俱到,才能真正保證自己生命財產的安全。
生命脆弱得就像一張薄薄的紙,禁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生命是短暫的,只屬于我們一次,一旦失去就永遠失去了,因此我們要珍愛生命,讓我們用有限的生命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吧!
主動學習和掌握地震及其它科普知識,不斷提升防震減災意識、應對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是有效保護生命財產安全的基本前提。希望我們的學生在不同的科普知識學習中,能夠拓寬對自然界的認知,對大自然有一顆敬畏之心,攜手同行,共同呵護我們的家園。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 篇25
地震是世界上最兇惡的敵人,它會直接造成建筑物與構筑物、地面、山體等自然物的破壞,海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沖上海岸,還會造成沿海地區(qū)的破壞。地震的直接災害發(fā)生后,有可能會引發(fā)出次生災害。有時候,次生災害所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比直接災害還要大。
“5.12”大地震,使四川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質傷害;前一段時間,海地7級大地震使首都太子港等地化為一片廢墟。地震再次顯示了它巨大的殺傷力。為了防止遭受類似災害,我校于本學期搬離了抗震能力較差的房屋。為了強化師生安全意識,提高自救能力,針對突發(fā)事件情況下,如何讓師生熟悉逃生路線,確保師生生命安全,我校組織全體師生進行了一次地震逃生演習。
一個星期五的上午8:35分,演習正式開始。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嘈雜聲過后,學生們分樓層、分教室迅速有序地撤離教室。所有人員按照預先制定的路線從教學樓逃離,短短的2分鐘以后,所有人撤離到大操場上。整個過程指揮到位,秩序井然。
這次地震逃生演練、緊急疏散演習活動開展得非常有意義,不但增強了同學們應付突發(fā)事情的意識,而且還讓學生懂得了很多自救知識。他們知道了在操場或室外遭遇地震時,應該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在室內遭遇地震時,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震后再有組織地撤離;在樓上發(fā)生地震時,千萬不要跳樓,不能站在窗外和陽臺上。另外,學生們還親身體會到了在逃生過程中,不能只顧個人安危,要服從老師的指揮,鎮(zhèn)定、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帶的重要性。
這次地震逃生演習,還讓我想到了很多。我想到了在學校里對小學生進行類似逃生演習的重要性。有些災難并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離我們很遠,相反,有些災難就可能出現在我們身邊。必要的知識宣傳和實地演習,能增強學生自己保護的意識,提高自己保護的能力,能在災難來臨之際,減少傷亡。地震逃生演習、火災逃生演習……我們要多開展類似的工作。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qū),平時更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師生突發(fā)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我還想到了,學校發(fā)生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后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沉著冷靜的指揮和合理得力的措施,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災難帶來的損失,保護師生的生命安全。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作文(精選14篇)05-14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優(yōu)秀心得12-05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心得05-09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心得12-24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心得體會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