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觀課報告
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報告與我們愈發(fā)關系密切,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yè)。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觀課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觀課報告1
一.春風拂面-(導入部分)
這是一篇議論文,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比較陌生,因此新課導入部分是至關重要的,怎樣讓學生很快地進入文本,使他們接近文本,更深入地理解課文這是值 得我們執(zhí)教者思考的。而老師的導入就像一陣春風 一樣,令學生神清氣爽。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許多學生們熟悉的名人,立刻渲染了課堂的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情感體驗立即被這陣春風喚醒。就像全 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老師曾說過“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前提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要變處處牽著學生走的教師主宰式,為順著學生的學來“導”的啟發(fā)引導式! 曹老師的課堂正是這句話的體現(xiàn),老師在課始從科學家的不懈努力說起,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真理是怎樣誕生的”,并對課題簡單理解,其實就是對文章主要觀點 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為學習下文做好了鋪墊。
二.春雨如絲-(詞語教學,方法滲透)
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人文感悟大大超過了對語言文學的感悟。有的教師甚至把語文教學中最基礎的語言訓練拋到了腦后,或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詞語教學 是語言訓練中的重頭戲,如果沒有扎扎實實的詞語訓練,那精彩紛呈的`人文感悟又從何談起呢?我認為,要彰顯語文教學的人文色彩,必須從扎實有效的詞語教學入 手。而曹老師的詞語教學宛如春雨,那樣細膩那么縝密,令人耳目一新。曹老師在本堂課的詞語教學中,讓學生選一個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讓孩 子孤立地解釋詞義。
而對于文本引用的三個事例,學生一讀就懂。但是如果缺少深層次的比較研究,就難以發(fā)現(xiàn)作為議論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記敘文所寫事件的差異,也難以發(fā)現(xiàn)因不同的 觀點而選擇不同的事例這些重點等。這些議論選材和表達的特點,是需要作為引導者的教師特別的指導,講述,學生才會去關注。當然,教師又不宜在文本知識上做 過 多講解,要少用“論證,論點,論據(jù)“之類的術語。正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學中,曹老師抓住三個事例的共同特點,大膽取舍,精讀第一個事例,研 讀中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如“1.這個事例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2.哪部分寫得最簡單?為什么作者將“發(fā)現(xiàn)問題”和“得出結論”想寫?3.是不是發(fā)現(xiàn)問題,就輕松找到真理呢?這中間會有怎么樣的過程呢?4.課 文還寫了兩個事例,再對比第一個事例,看看這段話在寫法上,內容上有什么相同?”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看似完成課堂目標,實則也將學習方法無聲息地滲透給 學生,曹老師用最常見的提問促使學生將閱讀的重點轉移到關注三例的內容和表達上,進而關注三例的表達效果和意圖上。從中,學生自然而然地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文體 在敘事時的差異,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觀點在引用3例時的詳略。
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曹老師的“追問”藝術,著名語文專家呂叔湘說過“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不是傳授語文知識”。曹老師對于文本的三個 事例不是簡單地概括了事,而是在概括的基礎上再設問題,并在層次上形成了一定的難度梯度,很好地補充與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體現(xiàn)了教 師的功底,很難得。
三.雨后春筍-(以問促學,方法運用)
閱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為,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有人認為,這是一篇枯燥的議論文,有什么好讀的呢?但曹老師都充分地讓學生在讀中品 析,讀中感悟真理。就像層層剝筍一樣,與孩子們一起攻破一個個問題,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在重點研讀第一個事例時,曹老師就讓學生有層次,有目的地去讀好重 點語句,通過多次默讀,自由讀,個別讀,找出事例中的規(guī)律來,后兩個例子作為略寫,曹老師采用了對比閱讀法,架設三個科學事例之間的聯(lián)系性,引導學生初步 感受三個科學事例表達的共性,更精彩的是張老師巧妙地設計第二自然段的學習,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第二段在課堂出現(xiàn)過兩次。第一次是在課始曹老師用范讀的 方式來引出課文的真理,揭示課堂;第二次是通過三個事例的對比朗讀引出此段話,通過再讀讓學生感受文本語言的規(guī)范,準確巧妙使用符號語言所表達的獨特效 果。最后曹老師利用引讀法,讓學生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總之,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讓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使學生 對課題,對課文的認識也得到了升華.
四.春光燦爛-(回歸整體,理解觀點)
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說“真情的交融,使師與生雙方都同時感受教與學的無窮的趣味與自身的無法估量的潛力,使教學活動進入師生對話、充滿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我覺得張老師的課堂就有這樣的魅力。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曹老師力求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并給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 進行思考,圈畫,交流,匯報,解讀,表達,舉例等。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語文知識的陽光照進每個孩子的心中,讓他們在語文課堂上都能有所收獲.
教師觀課報告2
第三次參加了奎文區(qū)莊明華個性教師工作室活動,我們工作室成員根據(jù)自己組內的觀課維度,再次觀摩了工作室主持人莊明華老師一課,聽了莊主席的課,感覺又收獲很多,這次講課非常成功,談談我的感想:
莊老師第三次上課非常完美,不管是課的設計還是學生的表現(xiàn)都非常好,在上課的過程中,莊老師過渡自然,環(huán)節(jié)緊湊,環(huán)節(jié)設計合理,通過三次磨課有了很好的效果。我感受頗深的一點就是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如何設計任務型教學。英語是一門語言,我們永遠應該把它的交際性放在首位。只有在情境中,英語的交際性才能得到突顯。只有在需要說英語的情況下才能真正學好英語。我們通過莊老師三次觀摩,大家對任務型教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莊老師在第三次上課設計任務型教學時繼續(xù)用第二次觀課的方法:小組內選擇一個場景進行練習,這樣設計非常好,能使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交換禮物,最后又設計了學生圍繞畢業(yè)在際互相交換禮物這一主題非常好,課一開始設計這個任務,在情景中設計任務型教學,到最后環(huán)節(jié)拓展時運用,做到了首尾呼應,這個真正體現(xiàn)任務型教學,體現(xiàn)用英語交際的必要。這樣操練的效果很好,能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教學活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前一個活動要為后一個活動鋪墊,后一個活動是在前一個活動的基礎上的深入和拓展。
這節(jié)課我們又都發(fā)表了各自的看法,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對這節(jié)課我的看法:
1.如果本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的話,一定要有跟讀環(huán)節(jié),莊老師覺得第三次授課,所以采用了齊讀的方式,建議要是第一課時要有跟讀環(huán)節(jié);
2.在讀課文之前,提出明確的要求:如有感情地,流利地等;
3.第三次授課編歌時,老師做示范沒做好,以至學生沒有唱好,也就是讓學生在完成一個任務之前,老師的示范很重要。
4.在教學單詞“trvel”時注意v發(fā)音,一提,帶孩子發(fā)一下這個音,突出了細節(jié)問題;
5.在句型訓練中,老師給出了很多幅圖,但是帶領讓學生就練習了三幅圖,最好不要給學生硬性規(guī)定練習哪幅,最好是他們愿意選哪幅圖就選哪幅圖,達到練習的目的。
6.在本次觀摩中的三自一導,沒有體現(xiàn)的很完善,在小老師導學方面有了體現(xiàn),但是其他方面沒有體現(xiàn),在以后課的設計還要再研究一下。
在這三次觀摩活動中我們大家都收獲很多,在每次評課中大家各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我們大家共同研究每個環(huán)節(jié),并有了很好的理論支撐,每次觀課大家都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給出很好的建議,大家在磨中成長,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把這次所收獲的經驗運用和落實到教學中。在磨課研討中,我們工作室老師們的知識經驗、思想方法進行了很好的交流和相互的`碰撞,從而使我們在這種交流和碰撞中激發(fā)了靈感。同時感動于我們工作室成員的精神,我們大家坐到一起,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一起議課、評課,坦誠相待,相互評議,相互學習,相互交換意見、心得、體會。我們每次討論或交流起來氣氛非常熱烈,每位教師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觀點,經過大家?guī)状畏磸偷男薷,教案結構清晰合理,充分領會和實踐了很多學到的理念,充分運用了任務型教學,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在觀課時也是全程跟進,大家一起把磨課做好,在很短時間內課設計的也很到位,使教學過程緊湊而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效地達到了教學目標,在磨課中我們也及時發(fā)現(xiàn)好的做法,反思不足,及時做筆記,我們大家收獲很多。
通過磨課,促進了我們教師成長,在磨課的整個過程中我們仔細、認真、專注、小心。“磨課”使我們年輕教師專業(yè)成長時由理論走向實踐、走向成功和進步的綠色通道。在磨課中我們鍛煉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學習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等,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我們老師要及時反思和積累,才能有更大的進步。通過磨課我們體會到個體成長需要團隊的精神,自己才成長得更快,合理的借鑒是創(chuàng)新的開始,有付出,也有收獲,大家在一次次的“磨”中成長。愿我們在忙碌和無止境的探索中實現(xiàn)自己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夢想。
教師遠程研修觀評課報告15
在20xx年遠程研修的選課時,恰好有一節(jié)《籃球:持球交叉步突破技術》(課一)的課,是山東省實驗王老師授課,而在觀評課的環(huán)節(jié),第三節(jié)課的《籃球持球交叉步突破》(課二)也是將籃球交叉步突破做為授課內容,因為這個相同點,正好可以當做對比來進行對比分析。
兩節(jié)課的相同點:兩節(jié)課選擇的授課內容是相同的都是籃球的交叉步突破;對技術的分析和過程教學的設計思路大致相同。
兩節(jié)課的不同點:
。1)授課班級的組成不同:(課一)中的班級組成人員全部為男生,(課二)中的班級組成人員有男生,也有女生(行政班);
(2)從掌握效果上來看,(課一)在過程與結果中,對技術動作的掌握較好,(課二)較第一節(jié)效果要稍差一些。
。3)(課一)學生能力水平差距小,(課二)的能力差距水平較大,就是說,如果要進行分層教學的話,(課二)需要分更多的層次。
。4)(課一)在進行技術學習的同時,課堂教學中有實戰(zhàn)的授課內容。
在觀評三節(jié)課時,按照指標,觀評課的老師需要對課進行打分,從錄像課上來說,根據(jù)指標,兩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的確可以一目了然,但是,如果將學情也作為評課的一個考察的因素的話,兩節(jié)課立即變?yōu)楦饔刑攸c的籃球技術課了。
當我們對兩節(jié)課進行對比的時候,應該將課堂中的各要素授課內容、學生等都納入到考察的范圍,通過教師的教法的合理運用,達到課堂要素組合的效果最大化。(課一)和(課二)即是兩位老師科學分析了各自課堂教學的組成要素的特點,進行了合理優(yōu)化,呈現(xiàn)給我們兩節(jié)精彩的錄像課。
一節(jié)好的體育課,即是在分析教材(本課為例:分析交叉步突破技術的特點)、分析學情(根據(jù)各自學生的特點進行授課內容難度安排)的基礎上,教師根據(jù)這些信息,進行合理(課堂教學過程的順暢)的優(yōu)化組合,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安排和指導。所以,好的體育課,不僅僅是上課的結果,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結果的結果,也就是通過一節(jié)體育課,學生在進步程度大小的對比,這也是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題來考慮的。
教師觀課報告3
觀看孫同怡老師的《利用數(shù)據(jù)庫管理大量信息和》和楊艷老師的《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過程》有感—— “深入”生活,與時俱進,做一個能融入社會生產實踐活動的優(yōu)秀技術教師 今年的暑假研修,與往年不同,觀課評課成為今年研修的主要內容,應該說這是歷年來最接近地氣的一次研修活動。如果說20xx年的高中遠程研修首次啟迪了全體教師的智慧教師的夢想,那么本次的遠程研修將是腳踏實地的影響著、改變著教師的教學實踐本身,其他教師的優(yōu)秀教學案例將足以讓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深入學習,研修將不再讓教師們郁悶。
一、總體評價
在觀看的六節(jié)課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榮城二中孫同怡老師執(zhí)教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利用數(shù)據(jù)庫管理大量信息》和濟寧一中楊艷老師執(zhí)教的高中通用技術課《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過程》。這些優(yōu)秀課例給人的感受都是給人以行云流水的感覺,整堂課的主題教學思路主線流暢,都采用主題教學活動或項目式教學活動體驗,通過情感牽引著學生的學習思路的主線,圍繞著主題活動生成教學內容而不是簡單的講解。教師的教學準備非常充分,無論是課標分析、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材分析等都很具體到位,并且還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沒有拘泥于課本教材的框框限制,尤其是楊艷老師大膽處理了教材并把整冊教材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這是我們大家值得借鑒的。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情感,小組團隊協(xié)作學習,圍繞主題學習既提高知識學習的分析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還提高了同學們的技術素養(yǎng),獲得了學習上的情感認同,培養(yǎng)了全體同學人生價值觀。在教學細節(jié)處理上,循序漸進,把整個教學過程分解成若干個環(huán)節(jié),若干個問題,問題設計層層深入,而學生在問題的解決中逐步升華自己的學習認知,整個教學過程的預設、活動、生成等環(huán)節(jié)解決都非常細膩。問題情境和解決高度仿真再現(xiàn)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抓住了學生的學習情感,讓學生很自然地就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整個教學活動中都有一種“我要主動學習”的沖動,尤其是楊艷老師的課引得我都想積極發(fā)明一個物品,課上完了依然回味未盡,留有余香。從認識情感、動手實踐、技術素養(yǎng)、社會認同、人生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所涉及,既是知識技能的學習,也是課程文化的熏陶,最大限度的考慮到了三維教學目標并且都逐步付諸實現(xiàn)。如果能做到每一節(jié)課都這樣上到這樣的水平,這將是很了不起的,這也是技術課程所追求的境界。
二、細節(jié)分析
在兩位教師的授課過程中有很多細節(jié)給我很多啟發(fā)和很多感動,當然有的是在閱讀完畢其他教師的評教后才得知的教師本人的幕后很多感動人的故事,心情久久不息。具體細節(jié)分析如下:
1、抓住“心情”,情境導入
“食堂光盤節(jié)約行動”和“太陽能熱水器的節(jié)約控制活動”都從學生自己的最鄰近的生活經驗上獲得了認同,知識學習經驗就在學生身邊,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加上教師自己的充分準備,下面的課程進展就會順利。
2、圍繞主題活動,逐層分解,循序漸進,小組合作,分析探究。 孫同怡老師的課主要是從兩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處理:首先是對比EXCEL大表和ACESS多表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對比,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意識到網絡數(shù)據(jù)管理大量數(shù)據(jù)的優(yōu)點,最后通過模擬人工處理小組和網絡數(shù)據(jù)庫處理小組兩個鮮明的對比案例讓學生意識到網絡數(shù)據(jù)庫的巨大優(yōu)勢,在主題活動比賽中培養(yǎng)了小組合作的情感和知識生成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了技術文化認同感,最后也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網絡數(shù)據(jù)庫的渴望,為以后網絡數(shù)據(jù)庫的選修模塊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楊艷老師的課則主要從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處理:情境導入、問題提出、合作探究、發(fā)明應用。在情境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楊老師注意抓住了控水節(jié)約這一身邊常見的情境問題抓住了學生的心。在問題提出后經過6人小組探究活動,逐步通過實踐活動,逐步分析得出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知識點和技術操作要素。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楊老師讓每個小組的同學都進行了技術操作實踐,讓每個小組都體驗到了節(jié)水裝置的神奇效果,裝置雖然小巧,但實踐效果卻非常好。最后,各小組在發(fā)明比賽應用中依依不舍地結束,課堂是技術文化和情感價值觀都得到了逐步升華。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都是循序漸進,非常得當,顯得很是自然。
3、歸納總結,生成知識,而不是滿堂灌。
在兩節(jié)課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共同點都是通過小組探究活動,逐步分析出知識點和操作要素,如孫同怡老師的課例中通過小組探究ACESS多表直接操作和網絡數(shù)據(jù)后臺操作來對比生成關于網絡數(shù)據(jù)庫應用優(yōu)點的知識理解,而楊燕老師的課例中則是通過技術實踐活動讓小組分析總結出節(jié)水裝置是如何通過觸動內部結構部件聯(lián)動進行節(jié)水操作的,教師沒有一味講解,而是激發(fā)小組探究的欲望,激發(fā)同學們豐富的想象力提出了多種類型的節(jié)水裝置創(chuàng)意。
4、技術準備充分,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和真家伙”
孫同怡老師大膽突破了教材上課程選修案例的限制,自己準備好了網絡訂餐系統(tǒng),這需要教師自己重新準備一個網絡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從網絡服務器建站到調試運行成功,里面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初次涉及網絡建站的教師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多次調試才能成功并熟練運行;騻人或團隊的艱苦努力協(xié)作。 楊艷老師則更是了不起,同樣的節(jié)水功能的部件,從市場上找到了多種部件,從同校教師評價中也看出楊老師付出了大量的實踐操作最后才有課堂上的精彩一刻。有時我想,我們每一位技術教師是否也有象楊老師一樣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有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呢?這樣何愁課程不精彩!
5、倡導技術發(fā)明應用,發(fā)揚技術文化優(yōu)勢
楊燕老師在最后一個發(fā)明應用環(huán)節(jié)做的非常棒,不僅讓學生做到了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意應用,還讓一部分思維很活躍的同學提出了自己的發(fā)明創(chuàng)意,技術課升華到發(fā)明課,不僅讓人耳目一新,還讓每個人豁然開悟,技術課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發(fā)明課,不言而喻,楊老師利用課堂征服了所有在座的.學生,從同學們滿是尊敬的眼神和與老師道別的語氣上,我們都感受到了楊老師課堂的精彩綻放。從技術課程開設到技術課程發(fā)明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校園發(fā)明文化,這是我們技術課教師所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也一直在嘗試著做,但不如楊老師做的更好。
三、本節(jié)課優(yōu)點
本節(jié)課的優(yōu)點很多,最主要的值得借鑒的亮點如下:
1、聯(lián)系生活,深入生活,拓展學生的認知經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認同 在兩節(jié)課中,孫同怡老師采用的是學校食堂的光盤行動倡議而引發(fā)的合理訂餐節(jié)約行動來引發(fā)的學生的情感認同,而楊艷老師采用的家用太陽能熱水器的控制過程引發(fā)的水資源浪費引發(fā)了學生的資源節(jié)約關注意識的情感認同。正是由于前期的工作的順利開展,加上教師自己的充分準備,從而讓后期的教學處理過程顯得游刃有余,本次教學活動以主題教學活動為中心線,引導學生很自然地主動投入到學習實踐活動中來,這是值得學習的。
2、教師教學準備充分,本身進行了大量實踐活動,教學靈感源于實踐活動本身。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孫同怡老師隱形的工作是做了網站搭建的前期準備工作,建立了模擬訂餐系統(tǒng)網站并成功運行。對于網站搭建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技術教師都能成功做到,能做到的也是一少部分信息技術教師,網站搭建本身就麻煩,如果制作出模擬訂餐系統(tǒng)更是需要需要大量的網站制作的實踐經驗才能做到,雖然現(xiàn)在有成熟的建站系統(tǒng)可以修改借鑒使用。
而通用技術課程中,楊艷老師為了準備本節(jié)課前期準備了太陽能模擬進水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模型,作為一個女教師能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并且楊老師還準備了各種各樣的自動進水控制部件,相信在市場上跑了不止一次,向銷售和技術人員做了大量的咨詢,終于準備齊全了本節(jié)課的授課內容和器材的準備,尤其是準備好了每個小組所使用的實踐設備,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從同校教師的評課記錄里面,我則看到了更多的感動,楊艷老師事事親歷的教育實踐活動讓同校同科的教師們贊嘆不已,其后應該是有一個和諧團結的教師團隊,他們都在關注楊老師的通用技術課程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技術課開設不容易,在高考停考基本能力后,很多學校的通用技術課都開設的不好,甚至處于停開的狀態(tài),而楊老師則一直堅持并且開設的很好這就很不容易,她在繼續(xù)撰寫著技術課程開展的傳奇故事和“史記”。
3、充分分析利用教材和課程標準,融會貫通,大膽融合和取舍,活用教材。
在信息技術課中,孫同怡老師大膽舍棄了教材上的選修課的體驗,而精心選用了“學校網絡訂餐系統(tǒng)”這一案例體驗,積極響應了學校食堂的節(jié)約號召,讓學生體驗了一次普通訂餐處理過程的麻煩和啰嗦,同時,通過網絡訂餐系統(tǒng)的使用感受到了網絡數(shù)據(jù)庫技術應用的高效,進而為學生進一步了解應用網絡數(shù)據(jù)庫打開了大門,當然,如果網站編程技術比較好的老師也可以把課本上提供的案例進一步豐富完善,做出全校的選課系統(tǒng)也是蠻好的,大膽利用教材和課程標準進行取舍成為了突破關鍵。
在通用技術課程中,楊艷老師不單單是講解本節(jié)課,還融會了系統(tǒng)、流程、控制等章節(jié)中的很多內容,我們從課程中更看到她對教材的熟練應用程度和對課程標準掌握的熟練程度,不是從最簡單的開關燈的開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講起,而是使用太陽能熱水器進水系統(tǒng)這一主線為主導而娓娓道來,從普通的不能節(jié)約水的太能能進水系統(tǒng)到能夠自動控制節(jié)水的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讓學生們輕松簡單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帶著收獲豐盛的成就感而歸,從進水控制系統(tǒng)拓展到其他的控制系統(tǒng),最后還能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上發(fā)揮個人的靈感,由于教師的言語非常有激情、感染力、啟迪性,整個課程都是一種視覺和聽覺的享受,最后課程在學生的依依不舍中結束,從錄像中可以看出同學們滿眼都是對教師的尊敬,非常喜歡技術課,這就相當了不起。
4、課堂中展現(xiàn)技術文化,培養(yǎng)學生技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技術課程的情感。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孫同怡老師模擬出了光盤行動訂餐活動的體驗環(huán)境,讓學生體驗到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數(shù)據(jù)庫管理三個階段管理的各自優(yōu)缺點,體會到了技術發(fā)展帶來的高效方便快捷的魅力,感受到了網絡數(shù)據(jù)庫技術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應用,只有在技術活動中體驗才有信息技術文化的感受和熏陶。這是只講課本和知識所體驗不到的。
在通用技術中,楊艷老師則把太陽能進水系統(tǒng)的控制系統(tǒng)原理進行了細致的剖析,從節(jié)約資源避免浪費的角度打開了同學們的主動投入技術活動的靈感,從太陽能進水系統(tǒng)的控制系統(tǒng)再到日常生活中各種節(jié)水節(jié)能控制系統(tǒng)的改進,充分利用同學們身邊的小發(fā)明家的鮮活案例激發(fā)了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設計靈感,走入了同學們的心靈,獲得了同學們的認同,技術設計文化自然而然地就陪伴著同學們的健康成長
建議,楊老師做一個QQ\博客\論壇創(chuàng)新社區(qū),給喜歡技術設計創(chuàng)新的孩子們一個繼續(xù)創(chuàng)造的小天地,從而做到跨時空的交流,讓技術創(chuàng)新文化伴隨同學們的熱情似火的高中時代。
四、建議
1、拓展課堂學習,有計劃地向選修模塊沖擊,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生產實際。
在孫同怡老師的授課完畢后,可以繼續(xù)向學生展示數(shù)據(jù)庫系的應用,網絡數(shù)據(jù)庫可以說是現(xiàn)在的智能技術的核心,其智能的本質是數(shù)據(jù)庫有著大量信息的智能存儲和智能處理,同時再展示部分網絡數(shù)據(jù)庫的網絡顯示和后臺展示讓同學們進行觀摩學習。激發(fā)部分有潛力的同學繼續(xù)選學網絡數(shù)據(jù)庫模塊,可以在課堂上回歸到課本上案例系統(tǒng),讓學生進行選修課程的選修課程體驗活動,同時在學生端的網頁上開放顯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功能,讓學生感受到網絡數(shù)據(jù)庫功能的強大。從訂餐系統(tǒng)回歸到選課系統(tǒng),也貼近學生生活,甚至鼓勵部分班級采用網絡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進行班級事務的統(tǒng)計管理,如遲到、考勤、選優(yōu)等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和管理,甚至個人成績顯示公示和追蹤,當時,我校的董軍老師就編制了一套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能動態(tài)地跟蹤學生的成績,顯示每一次學科成績的全校名次的上升和下降,從而做到了讓學生自己了解自己學科的優(yōu)點和薄弱點。這個系統(tǒng)當時反應非常好,班主任、學校、家長、學生都很容易利用這個網絡數(shù)據(jù)系統(tǒng)進行學生成績的網絡跟蹤和管理分析,甚至終身可以跟蹤,這樣為選拔學科優(yōu)秀人才都可以做好儲備。只是講課而不應用到學生實際,還是有很多缺憾。
2、建立網絡學習社區(qū),提供信息交流場所,為學生的才華發(fā)現(xiàn)和施展提供舞臺。 楊燕老師的課程上課完畢時可以再加入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建立一個班級學校的QQ群、微信群等類似的網絡信息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同學們可以繼續(xù)釋放自己的技術發(fā)明靈感和應用心得,應為課程上的時間畢竟有限,信息交流也無法存儲和無限時間的交流,所以,如果建立了技術學習群,說不準將會有i很多技術天才的發(fā)現(xiàn),這些人才的發(fā)現(xiàn)和組織,將會為以后的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等類似的比賽儲備大量的人才,甚至可以申請專利參加自主招生考試,這些做法都符合國家對未來創(chuàng)新裁人需求的培養(yǎng),這個國家建立創(chuàng)新型社會的號召是一致的。無論是信息技術課程還是通用技術課程包括其他所有的學科課程都需要發(fā)現(xiàn)大量的學科專長人才。這些人才都是值得去挖掘和發(fā)現(xiàn)的,哪怕是給他們一點鼓勵和支持,否則,不管不問的背后還將會有大量的“應試教育”的犧牲品的出現(xiàn),淪為追求分數(shù)的奴隸,造成社會現(xiàn)實的認同情感冷漠。
想說的還有很多,限于篇幅,這里就不一一列舉。與其被動晚些時候學習,還不如早早學習,與其等待通用技術課程被動被消滅,還不如象楊艷老師一樣潛心探究技術課程爭取在課堂上曇花一現(xiàn),不準,曇花常開,青春常在,有心自然就會有新的生命奇跡開始綻放。一切隨著心在走。
教師觀課報告4
在我觀課的六個視頻中最讓我贊賞的是許老師的《厘米的認識》一課。在《認識厘米》這節(jié)課,許老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種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積極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中,把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fā)展,較好地完成了《厘米的認識》一課的教學任務。下面我就談一談對這節(jié)課的一點看法。
一、導入自然合理
教學的開始以動畫的形式導入,在看動畫的過程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的問題的所在,知道了每個人的一拃都不是一樣長的,所以阿福的新才不合適。在這時許老師及時引導學生思考:“怎么做才能讓阿福穿上滿意的新衣服呢?”學生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最后一致認為要用尺子給阿福量,阿福就能穿上滿意的新衣服。許老師抓住時機又問:你認識尺子嗎?從而引出對尺子的學習。通過對尺子的學習進而認識了“厘米”這個國際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做到水到渠成。
二、教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
許老師從教孩子認識尺子的構造,感受“1厘米”乃至幾厘米有多長,到如何測量“1厘米”或幾厘米長的物體。都能讓學生的認識一步步加深,但沒有讓學生感覺到困難。然后通過課件,讓孩子學會如何正確測量線段的長度,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本節(jié)課孩子學得認真、學得高興、理解的透徹。
許老師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特別注重數(shù)學的嚴謹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單位統(tǒng)一的必要性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針對單位統(tǒng)一的必要性,將它作為難點,層層深入;“1厘米”的認識詳細解讀后幾厘米的'認識就很快完成了。還設計了,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是也“1厘米”,并能反向思維如何找到“1厘米”。
三、練習緊隨其后
練習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鞏固,許老師通過形式不一的練習,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后能及時加以吸收和應用。每一處的練習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上一個新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的練習,所以學生在做起來一點都察覺不到困難的存在。
四、課件恰到好處
課件的作用是為了輔助教學而用的,許老師通過對課件的合理設計和熟練的操作,使課件發(fā)揮了它應有的作用。許老師在一開始用課件展示了阿富的新衣這一故事引入課題,吸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用又展示了尺子的構造,使學生認識了尺子,從而加深了對“1厘米”的認識,最后通過測量小提示讓學生學會了正確的測量方法。
許老師在教學《厘米的認識》的過程中,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
教師觀課報告5
我參加20xx年初中語文遠程研修收獲頗豐,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總結我此次遠程研修活動的心得體會。
一、主動才能得到收獲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我們要有“道”可傳,有“業(yè)”可授,時能解“惑”,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實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徑。課程團隊給我們組織了這么好的一個平臺,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動才能搶占先機,唯有主動才能取得豐碩的研修成果。這種主動包括主動學習課程視頻和文本資料,主動參與在線研討、班級研討,主動學習、收集、整理平臺上每日發(fā)表上傳的好資料,同時主動做出自己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還要主動接受專家的引領,主動與同行交流等等。
二、交流才能常進步
學習,需要耐得住寂寞,關起門來用心鉆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遠關起門來搞建設,我們還要嘗試走出去和引進來,這種走出去和引進來就是交流的過程。而交流是我們學習成長的催化劑,很多平時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可能因為對方的一句點撥就有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肖伯納說,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朋友之間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了。但我覺得我們很可能不單單因為交流有了兩種思想,我們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多種思想,所以這遠非一個“一換一”、“一換二”的交流,而是“一換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研修中這種交流就包括很多種,比如你讀文本資料,從文本資料中獲得知識和思想,你將寫出的文章發(fā)表出去,別人讀你的文章而與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獲;又比如我們給別人評論,會吸引來作者或其他學員回復,然后再回復下去,或者參與班級研討和在線研討,這種交流就是一種非常及時的交流;甚至我們還可能由此而結交些許好友,大家相約著面對面交流?傊,交流讓我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讓我們收獲更多的思想,也讓我們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當然,在主動學習和主動交流之后我們還要學會主動反思和總結,這個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課程標準是統(tǒng)帥
我認為對課標的正確落實源于對課標的準確理解。但反觀現(xiàn)狀,我們對課標在教學中本應有的地位已經忽視很久了。對課標的`重視不夠,我們很多老師已經很久沒有(甚至從來沒有)認認真真看過課標了,更遑論研究解讀課標。很多老師平時教學往往就看兩本書:教材、教參;新老師可能再加幾本優(yōu)秀教案之類的書;熟悉教材的老教師可能連教參都不翻了。其實大家都知道,課程標準體系嚴密、內容豐富,是我們教學設計對照的標桿、教學評價依托的依據(jù)。我們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編制都是源于課標的,課標才是最高統(tǒng)帥,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局限于教材和教參,甚至對教參中“對應的課程標準”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說課評比、優(yōu)質課準備等比較“重要”的事時才想起翻翻課程標準對這一課是怎么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認真學習拷貝的視頻和文本資料,張開思維的觸角,學人所長,取其精華的同時我也在對比思考,在對比中,我發(fā)覺我對教材體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膚淺,這也是我們年輕老師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沒通過對比,自己往往沒有這么強烈的感覺。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開始給自己多安排了一項任務:回歸教材,認真研讀。通過認真研讀,再將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與研修結合起來,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來的學習也證明我的這個反思是對的。
所以,在沉浸于研修資料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們教學研究的一塊主陣地,這塊陣地要守住,還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勵之路,溫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認識了很多學員,也認識了很多優(yōu)秀的老師、專家,他們都給了我誠摯的鼓勵,非常感謝他們!
我們在研修中知識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升華,頭腦得到充實的同時,情感也時時受到關愛暖流的滋潤。這次研修,很值。
教師觀課報告6
7月17日,我參加了《威海市初中生物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的學習,通過這次聽課學習,收獲很大,感觸頗多。
通過這次聽課,使我認識到,探究式教學的學習活動是圍繞問題展開的,探究式教學的出發(fā)點是設定需要解答的問題,這是進一步探究的起點。從教學的角度講,教師需要根據(jù)生物教學目的和內容,精心思考,提出難度適度、邏輯合理的問題。 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進行生物實驗探究。這是生物教學的關鍵,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探究計劃,選擇恰當?shù)姆椒。同時,要求教師提供一定的'實驗條件或必要的資料,由學生自己動手去實驗或者查閱,來尋求問題的答案,提出某些假設。這時,教師起到一個組織者的角色,指導、規(guī)范學生的探索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由單個學生自己完成,也可以由教師將學生分組來完成。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尋求合作的團隊精神。經過探究過程,學生要把自己的實驗過程或者查閱的資料進行總結梳理,得出自己的結論和解釋。不同的學生或者團隊可以就同一問題提出不同的解釋或看法。他們要能夠將自己的結論清楚地表達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概念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將概念教學與新課程倡導的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對立是錯誤的。概念教學應該積極倡導探究教學方法,不應讓學生死背概念?茖W概念、原理、定義的獲得,都是經過科學探究過程獲得的,學生概念知識的獲得,也應如此。學習科學的過程是一個能動的探究過程,不是告知學習。學生的活動與概念教學并不矛盾。概念教學應與學生活動有機結合。重視概念教學與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學理念不矛盾。概念教學不應該死板教條。重要概念的表示對學生掌握知識非常重要,在概念教學中,應引起重視。概念教學也可采用直觀教學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概念的掌握。
通過學習,我對學生評價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教師評價一個學生的學習好壞,通過老師出一張試卷,學生通過答卷來評價。這種測驗評價方式的優(yōu)點是:客觀、公正、可比性強、效率高等,是現(xiàn)階段的重要評價方法,在學生評價中占有很高的分量。缺點是:很多情況下無法評價學生的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種評價側重學生課本知識掌握的評價,而新課程倡導“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和“倡導探究性學習”作為課程基本理念,在重視生物科學概念的學習的同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理解科學的本質,及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傳統(tǒng)的紙筆測驗,它很難真正評價學生在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的學習結果。因此評價學生倡導評價方式多樣化,學生的學業(yè)評價可以指根據(jù)教學目標,系統(tǒng)地收集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對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活動以及成果給予評價。如評價學生的表達交流技能、實驗操作技能、探究技能、概念運用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等,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可以更加準確地實現(xiàn)評價的目標和功能。
教師觀課報告7
我最近非常榮幸參加了小學語文遠程研修活動,6節(jié)課下來,我對6位老師的授課情況的整體印象是:異彩紛呈,各有千秋,F(xiàn)將自己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課前感情交流充分,做到師生心貼心。多數(shù)老師注重課前的交流,以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消除陌生感,活躍氣氛。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調節(jié)了一下學生心里的緊張氣氛。
二、教態(tài)和藹可親,及時鼓勵有信心。首先,無論是男老師還是女老師,讓聽課的老師覺得他們不是面對著一群學生,而是他們的朋友或孩子,談話或問問題,都是面對面的形式,感覺很自然、隨便。多數(shù)老師采用親切地謂,讓孩子們一聽就感覺到親呢,立刻喜歡上了這個老師。另外,老師們及時的鼓勵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幫孩子們樹立了學習信心。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吸人心;旧厦抗(jié)課都做到了環(huán)節(jié)銜接的`自然醒目,如行云流水,一點也不硬,教學過程中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聽課老師覺得輕松、不生硬,沒有累得感覺。真正做到了順學指導。
四、以讀代講練語感,細節(jié)教學是關鍵。在課堂上,語文老師自身就帶有了課堂中應有的感情,在教學中,拿出重點段落,讓學生自讀、齊讀、帶感情讀、教師范讀、教師引讀等多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語感,從而體會課文的真正意境和內涵,使教學達到了高潮,使學生情緒激昂,情真意切!
以上就是我的感受以及分析,研修讓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與孤陋寡聞,意識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遠程教育研修也激發(fā)了我對教育事業(yè)更加真實的愛戀。為我們一線教師的交流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這里我們可以暢所欲言,解惑釋疑。參加本次小學語文遠程培訓,有幸聆聽各位名師講課,我感慨頗深,受益匪淺。在這段學習生活中,我每天累并快樂著……因為,我收獲了知識,更收獲了友情。通過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yǎng)和業(yè)務綜合能力,對于個人今后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理解。 在這次觀課的過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深鉆文本,努力提升自己。
教師觀課報告8
聽了xxx老師的《乘法的認識》這節(jié)課,感覺有很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去學習。
1、教師教態(tài)自然親切,親和力強。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趙老師在教學中始終面帶微笑讓學生感到非常親切,聲音也悅耳動聽,在加上肢體語言的輔助,讓學生學得很有味。
2、情境教學貫穿始終
。趙老師本著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了熟悉的貝貝游樂園的場景,從購票、入園到游戲項目,讓學生在具體的現(xiàn)實情景中去解決問題、學習數(shù)學知識。在練習時,趙老師安排了算式和生活情境找朋友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性。
3、讓學生經歷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教學中,趙老師注重讓學生去體會加法算式的多樣性,體會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獨特性,體會到乘法運算的簡約性,為學生架設了從加法到乘法的橋梁。而這種體會都注重了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
4、組織教學無痕化。
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這就需要老師要強調教學紀律。趙老師在教學中組織教學是非常巧妙的,如:“看誰是個安靜的同學!”,再如“優(yōu)秀的管理員在哪里?”,這些話語其實就是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教學正常進行,而讓我們感到沒有刻意進行組織。
5、注重細節(jié)。
趙老師在教學中特別注重細節(jié),每次寫等號時都是用三角板去畫,寫得認真、標準,這本身對學生就是一個良好的示范,身教勝于言傳。另外,每次活動后,趙老師都讓學生及時整理桌面,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6、認識學生到位。
教學乘法的認識必須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也就是要認識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思維起點是上好本節(jié)課的前提,在教學時才能有的`放矢。才有了課堂上趙老師情境創(chuàng)設的針對性。
7、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
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tǒng)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中,趙老師特別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在引出加數(shù)相同時,讓學生去觀察5+1+4+3=13和2+2+2+2=8兩個算式的異同,自然引出加數(shù)相同。再如,讓學生去當游樂園的管理員,讓學生去安排座位,發(fā)揮主人翁的地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梳理算式時,故意寫錯突出9個3。
當然,這節(jié)課也有不足之處。一是在教學乘法算式的名稱時,有學生說到了被乘數(shù),趙老師沒有進行說明。這里可以說明一下原來是叫被乘數(shù),現(xiàn)在都是乘數(shù)。二是在進行課堂總結時,沒有對學習內容進行詳細小結。
教師觀課報告9
通過觀看李x、洪xx和王xx等三位優(yōu)秀教師的課,我對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有了新認識,我認真深入地看了三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在鮮活的課堂教學中有了些許感悟。
一、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三位老師在課堂上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xié)作的能力,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師和學生共同承擔責任。過去的數(shù)學教學在學生眼里,就是老師的事,課堂是教師的,學生只負責接受,充當知識的存儲器,F(xiàn)在,三位優(yōu)秀教師都將課堂的主陣地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
三、教師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學習資源”。學生畢竟是個學習者,在教學中,三位教師都有“一切為了學生的”服務意識,要為學生提供課堂學習所需要的“資源”。比如,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興致勃勃的學習;組織學生對某些內容進行交流等等。
三、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在教學過程中,他們都盡可能地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所熟悉的教學情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們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是為了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他們引導學生設計恰當?shù)膶W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當學生迷路時,引導他辯明方向,當學生登山畏懼時,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六、教師參與學習。課堂上,三位老師真正拋開“師道尊嚴”走下神壇,和學生一道學習,教師和學生一樣,再也不是絕對權威,學生也允許教師出錯,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以上是我的一點粗淺見解,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教師觀課報告10
驕陽似火的七月,我懷著一顆興奮但有些緊張的心,帶著教學中的種種困惑,參加了xx省教師遠程研修,為期十天的培訓。坐在電腦前似火爐,為了提高我以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之中。對于一個農村中學的xx教師來講能有一次與同行老師專家在網上交流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因此,我倍加珍惜。
各位教育專家的循循善誘、娓妮道來和窗外絲絲夏雨一樣,洗去了所有的炎熱,也滋潤著我焦渴的心靈,我干癟的行囊,漸漸變得充盈豐滿。十天寶貴的培訓時間就要過去了,回顧這段時間的所見所學,我真的是受益匪淺啊。下面具體談一談本次學習的諸多心得體會:
一、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掌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而老師們的設計是想方設法去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此坪唵,但老師們都是精心備課的。他們設計的活動內容大都貼近學生現(xiàn)學教材,并能聯(lián)系實際,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每個步驟都銜接得很好。我覺得平時老師們上課能做到這一點,對學生的訓練就會相當扎實,形式活潑多樣,不易讓人感到枯燥乏味。
二、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引起學生的興趣。
xx學習,興趣在先。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老師的精心設計。設計新穎,學生就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習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如果一個人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樂在其中,越學越愛學。
三、老師們的評論深入淺出,侃侃而談。
幽默機智的淡吐中,一定會讓課堂煥發(fā)出無盡的生機和活力。在他的引導下,我明白了如何在教實踐中行之有效地提高xx教學的有效性。
這次暑期的.xx培訓,給我們xx教學入指明了明確的方向。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都被傳統(tǒng)的的教學模式所束縛著,禁錮著我們的頭腦,讓我們在教學中迷失了方向。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感覺自己是收獲是挺大的。了解了一些先進教育理念,也掌握了一些教育教學方法。今后我會把學到的先進的理論認識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努力開拓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為我們xx教學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師遠程研修觀評課報告11
本次研修,通過觀看平臺提供的三節(jié)課我受益匪淺。三位老師讓我更深刻地領悟到,判斷教學設計是否有效,要看教師如何引領學生從起點走向目標。雖然幾位教師的課各有千秋,老師對教材的研究,對課標的把握,對學生的駕馭都非常到位,體現(xiàn)出了教材、學生、教師交融一體。
一、創(chuàng)新與務實并重
三位老師的課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有效的課堂教學并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包裝,回歸課堂的原生態(tài),讓學生投入到課堂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才是最根本的目的。情景導入部分簡簡單單,課件實實在在,但是切合課堂主題,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例如鄄實驗中學的老師在講授《大氣的運動——熱力環(huán)流》時,開篇簡單明了的提出問題:為什么在赤道、撒哈拉沙漠和中國的氣候呈現(xiàn)出的特征不一致?引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并列舉身邊生活的例子為學生詳細解釋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掌握。
和以往的傳統(tǒng)課程相比,這幾位老師的課在內容重組和課程設計獨具匠心,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模式的應用使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
二、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兩耳充聞天下事
在觀看這幾位老師的課時,我發(fā)現(xiàn)所有老師都注重了從日常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出合適的情境,讓學生依據(jù)自身的生活經驗,在研究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同時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讓學習的目標不止于知識與技能。例如在講授《鋒面系統(tǒng)》這節(jié)課時,教師以以詼諧幽默的新聞視頻天氣報道開篇,既切合本節(jié)課的主題,又體現(xiàn)了對學生知識應用的引導!度说仃P系思想的演變》這節(jié)課開始就以學生熟悉的學習圖片引入新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舉例分析人地思想的演變,既讓學生掌握知識,又對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產生影響。這個設計不光有“心”,更有“新”。
因此,在新時期我們教師不僅要“一心只讀教參書”,更要“兩耳充聞天下事”!耙o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這就需要教師善于留意生活,關心時事,能讓學生真切地體驗到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視對學生的評價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課堂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一種方式貫穿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始終。有效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教學過程更趨完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整體上來看本課教師教學評價及時但并不是十分有效,一堂課中大多都是“好的,請坐”、“很好”等效果并不明顯的激勵性語言。如何才能對學生做出有效的評價,這也是我們教師以后要著重思考的內容。
學無止境,在看了這幾位老師的課后,讓我開闊了眼界,也看到了自己專業(yè)能力上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繼續(xù)探索,博采眾長,在探索、學習、反思中不斷進步。
教師觀課報告11
隨著對“新課標”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對新課標的認識又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新課標要求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師生雙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溝通與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對學生的學習給予肯定和贊賞。提倡、引導并促進學生建立“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特征的新的學習方式,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
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體育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術和體育知識,所以體育課又被認為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體育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小學體育教育并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運動員,在體育課中把體育技巧作為每課必學的內容,并且把會不會技巧作為學生會不會體育的標準,不但偏離了教學體育的方向,而且由于純技術訓練帶有一定的強迫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體育 懼怕心理,進而造成了學生和體育之間的距離,以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體育熱情和信心。心理學家卡格安在觀察兒童的行為時發(fā)現(xiàn)"只有那些與他們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與他們有一定聯(lián)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體育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體育感受,逐漸地喜歡體育。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單純的說教,死板的講述體育知識,那只會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而且,也無法令孩子們喜歡。 我在對低年級學生教學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了許多與傳授體育技能有關的`小游戲,并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創(chuàng)想的內容。引導學生做一些小動物的外形模仿。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練習,逐步發(fā)展下去,可以自由發(fā)揮。學生自編的動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由于個性和愛好的不同,每個學生創(chuàng)想的動作各不相同,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學生的動作已不僅僅局限于模仿動物了,甚至連劉翔跨欄的動作都出現(xiàn)在了課堂上。不知不覺中既培養(yǎng)了形式的記憶力,模仿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二、設計好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
一堂課四十分鐘,是老師和學生相處的最重要時光,把握住這四十分鐘是十分重要的。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精心設計好“開頭”、“銜接”和“結尾”這三 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像欣賞一首旋律優(yōu)美的樂曲,觀看一部引人入勝的影視片那樣津津有味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更能使課堂教學具有“磁性效應”。
首先,一個良好的開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開頭的設計上應該注重新穎,吸引與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讓他們把注意力都投放到課堂上來;其次,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要巧妙,使課堂教學流暢自然,各環(huán)節(jié)自然過度,保持課堂教學的整體性。且不中斷學生的思路,易于學生接受;再次,把握好結果的處理,讓學生有一種精彩的感覺,就如同一出戲,一部電影,必定有高潮。同樣,一堂體育課也應該有“高潮”之處。這個“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課的結尾前夕!案叱薄蓖钦n堂教學的“畢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fā)揮的時刻,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推敲再三,精心設計,使學生意猶未盡,期待著下節(jié)課的到來。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認為現(xiàn)在的教學重要的是去"做"。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都是其次的,我們要使學生樂意與自己合作,不應把目光盯在道路盡頭教學結果上,要集中精神引導學生在道路上如何前進。作為教師的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把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找到自己在這場改革中的位置,作出自己的回答!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是我們的根本出發(fā)點,在教學中,讓我們“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盡快適應“新課程”,克服自身工作中的不足,讓我們?yōu)樽约汉蛯W生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
教師觀課報告12
20xx年7月7日7月21日,我有幸參加了初中語文教師網絡。為期十多天的培訓轉瞬即逝。時間雖然比較短,但是通過這次培訓,我深深地被專家教授們對教育教學中的許多精辟見解所折服,更被班級學員們的參加培訓的熱情所感染,雖然苦點,累點,但我要說:“樂中學,學中樂。”站在職業(yè)生涯的起跑線上,我走過了困惑,經歷了緊張,也曾有過無助,但這些都成為了過去,因為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收獲很多。
一、聆聽專家講課,在收獲中提高
打開電腦,我馬上就被這樣全新的培訓方式所吸引住了,特別聽了專家們的報告,更是被專家們到的教育理論所吸引!皶接脮r方恨少”聆聽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謂是豁然開朗,許多困擾了自己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問題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們所講的東西對我來講,我的感觸非常,“紙上得來終覺淺”,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我要更加重視人文思想的滲透,使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更加完美。除此之外,老師們講到同樣的文本,時代不同,人文思想也會有所變化,對于文本不能只停留在思想教育,教育的層面上,這一點是要注意的。通過培訓學習,我明白了人文思想是現(xiàn)代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想。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挖掘文本。所學的專業(yè)課程,使自己的理論功底更扎實了。
二、與學員們互動,在感悟中進步
本次培訓,用這樣的一句詩來描述再恰當不過了,那就是“天光云影共緋徊,”有的`說學生課堂學習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意效果。有的說對于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充分肯定,然后再慢慢引導學生,這樣不會傷學生的自尊心,也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也有的指出這種現(xiàn)象是時常發(fā)生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家各抒己見,我也談了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互動使我所得到的感悟是深刻的,因此,所帶來的進步是任何催化劑都無法做到的。所以我要說,沒有互動,就不可能產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拓寬我的視野,更不可能提高我的專業(yè)技能。因為交流我充實了自己;因為互動,我獲得了進步相信。通過學習,我將把自己的感悟應用于實踐,到那時,自己的工作將是更加得心應手了。
三、個人在職研修,在思中提升
我認真地完成了六項學習任務,不僅每兩天撰寫一篇教學思日志,而且還不斷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通過學習和思,我認識到未來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而不再是“教書匠”。教師要想從“教書匠”轉為科研型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給自己不斷充電,消除職業(yè)倦怠。由于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yè),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家都知道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必須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確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標: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滲透的自覺研究;在案例中思基于教學事例的進行思索;在行動中研究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案。最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實施:
(1)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多積累為今后的課題研究準備好科學依據(jù);
(2)把每一節(jié)課或平時的教學所思所得及時記錄,進行積累為今后的科研準備實踐材料;
(3)找準自己教科研的切入點,注重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
同時教師要成為研究者,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思,及時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論文。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課本上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探究。
總之,這次培訓是一次對教師專業(yè)成長極有意義的培訓,帶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教學不僅是一門復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思,不斷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們才會在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教師觀課報告13
7月17號我們生物組老師到榮成實驗中學學習并聽了很多優(yōu)秀老師的參賽優(yōu)質課,我受益匪淺。
這些老師的講課有趣而且通熟易懂,授課科學而且充滿現(xiàn)代氣息,以學生為主體自己起穿針引線作用的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們輕松接受知識的同時,本人卻也給同學們留以深刻的印象。老師們的上課風格、教學方法讓我在教學技術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對于以后的教師工作有著很大程度上的幫助。
通過觀摩這些老師授課,我學到了以下的教學技巧:
1、關于課堂的管理
有關課堂管理方面,老師教學內容豐富,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親切兼活潑的性格讓學生們愛上了他們的課。但是,在幽默和活波之中,卻又不缺乏教師的威嚴。學生在她的課堂組織下,活躍而不亂。整堂課老師運用展示圖片的方法引入學習的內容,學生也表現(xiàn)得很積極!
2、關于課程的導入
導入技能是教師在講解新課題時運用建立問題情境的教學方式,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形成學習動機,和建立知識間聯(lián)系的一類教學行為。每個老師的導入方法都不同,而且每個老師根據(jù)課程的內容的不同導入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在教學活動當中要根據(jù)教學的內容、學生的特點和自己的教學風格及長處,設計不同的課程導入方法。而老師的這招以課程內容為依據(jù)的圖片導入法也極盡她親切兼活潑的性格。
3、關于授課方式
每個老師都有每個老師不同的授課風格,學生在教學活動當中能夠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能夠達到教學目標,我認為就是比較好的課堂。
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觀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科學實驗的探究,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科學活動中來,逐步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的同時也增強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老師的這種方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也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讓學生們完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蛻變,用這種方法去讓學生們進行回顧與反饋練習,學以致用,知識跨學科地相結合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會更加深刻。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實際,老師們的講課沒有大篇幅的板書,文字,有的也只是精美的圖片和視頻。事實也證明,圖片比文字更讓人印象深刻。從整節(jié)課看下來,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老師們基本不用看書,課前的準備和課外的廣泛閱讀毋庸置疑,講課不僅生動而且形象。對知識的激情演繹是對教師職業(yè)那份熱愛和執(zhí)著的體現(xiàn),同時也是認知能力的肯定。
老師們的授課方法豐富多變,整個課堂都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同學們的積極性高,汲取的知識量便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增加。我喜歡這些老師的上課方式,我也曾體會過這樣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愛上學習,也會讓學生得到綜合能力的'提高。我想除了有老師的技巧之外,還滲透著老師對學生、對教學事業(yè)濃濃的愛,這份愛很自然的散發(fā)出來,使得每個人都能感受得到,每一個笑容,每一句話,都讓人感到很舒服。我想學生對學科的興趣除了學生自身的喜好之外,更多的是來自于老師。而老師首先能做的,就是要使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愛,這樣每一節(jié)課都能在愉悅中度過,還有哪位學生不愛上這個課呢?
4、關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觀看了老師講課的視頻,其最大的收獲便是:
1、學生和教師應堅決認真地理解和執(zhí)行新課標,把課堂還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思維、動手等能力,通過他們自己設置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式,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中學生物教師應多采用現(xiàn)代教學設備教學。在教育見習過程中,老師很擅長的運用了現(xiàn)代的教學設備去進行教學。運用現(xiàn)代的教學設備可以充分地將這些為學生展示出來,增加生物課堂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通過這次教育見習,我也深刻地認識到了想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要走的路還有很長。短短的45分鐘初中生物課,要講好不是那么容易的。在以后的教師工作中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完善自己的知識理論體系,提高自己的教學研究調查能力,改進教學方式。
教師觀課報告14
《熱愛生命》的作文指導,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的習作要求。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對生命的意義缺乏深刻的理解,寫好以“生命”為話題的作文,實屬不易。因此,老師必須在此之前將“功課”做足,引導學生認真感悟本單元課文中一個個形象、具體的人物和事例。從不同角度反映對生命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
因此,在導入本課時,教師直接進入正題,努力引導學生遵循課文,學習課文中的范例:明了文章內容,歸納這幾篇課文的異同,力爭幫助學生理解寫作的范圍,讓四年級的孩子真正懂得,我該寫哪個方面的內容,很好的引導學生確定選材的范圍。可以從自然界的動植物身上感受到生命的內涵,也可以從自己身邊的人的事情中感受到人們對生命的熱愛。
四年級的孩子,不過是九歲十歲的樣子,在他們身邊所發(fā)生的“神奇的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的故事”也有不少,只要我們的寫作指導貼近他們的生活,就可以成功地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引爆他們寫作的強烈欲望。這時候,學生不再是游離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經營的編造者,而是體驗生活的主角,表現(xiàn)生活的高手;孩子們的習作就可以做到內容言之有物,感情真摯動人,很好地展現(xiàn)個性魅力。為達到這個目的,教師搜集了許多圖片,孩子們被震撼了,心底的那一份真切的情感被隱隱牽動。“寫具體”是學生習作中難以解決的問題。老師從范文入手,給學生一個真實的范例,讓學生從中體會“寫具體”的寫作方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塑造人物,如何以自己的心理活動來烘托人物。有了具體范例,學生有了實際體會,領略了方法,自己的習作也就“水到渠成”。課下同學們已經搜集了許多熱愛生命的資料,把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現(xiàn)象或是自己身邊熱愛生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這一話題,讓孩子們獲得了發(fā)言的機會,一時間教室里氣氛活躍,大家暢所欲言。我被孩子們對生命的感悟所感動。原來,在我們眼里的`小孩子,其實在他們的內心有著那么豐富的情感,孩子的善良、真摯讓我動容。在此基礎上,孩子順利地度過了選材關!因此,練筆的要求下達后,學生們可以仿照課文或者老師的例文,抓住自己最感動的瞬間著力刻畫,這樣,文章的最精彩部分可以完成,無疑,這又突破了學生寫作中的又一個難點。
讓作文走進學生,成為學生的生活,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一堂高效課一定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鼓勵學生把生活當做寫作的源泉,以課文為本,廣泛閱讀,學習并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自改能力,相信,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一定會得到長足的進步。當新的課程體系逐步走向教師的教學活動的時候,讓我們共同在這片土壤中辛勤耕耘,相信,來年一定會碩果累累,百花盛開。
教師觀課報告15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非常渴望多聽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課,吸取他人的長處和經驗以促進自身。但每次聽課后的評課卻讓我非常犯難。很多時候,我非常認真地聽課且做詳細的筆記,也覺得執(zhí)教老師教得確實很好,但讓我具體評價這堂課好在哪里,有何特點,我卻不知從何說起。直到研修期間,偶然看到了《教師應如何進行課堂觀察》一文,了解了基于課堂觀察量表聽評課這一理念,學習了相關內容,才讓我茅塞頓開。于是我打算嘗試著用借助觀察量表來進行聽評課。
一、確定觀察點。
傳統(tǒng)的聽評課往往帶有盲目性,聽課者沒有明確的目的,走馬觀花式地觀察記錄課堂上發(fā)生的一切,缺乏針對性。因此聽評課的首先要確定觀察點。平時課堂上,我總感覺自己提出的問題沒有得到想象中學生積極的回應,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總是只有那么幾個,而且提出問題后學生的思維不是很活躍。正好借助這次機會,我打算通過觀察別人是如何進行提問,如何給學生評價和反饋,取長補短,來促進自己的教學。因此,課堂觀察點確定為提問有效性。
二、選擇觀察量表
傳統(tǒng)的評課時教師根據(jù)自己的經驗來進行點評,缺乏有證據(jù)的觀點,空話大話過多。而借助于觀察量表,我們能夠有效地收集到相關數(shù)據(jù),為評課提供依據(jù)。
通過查閱文獻,我了解到有效的提問包括以下幾個要素:1、提問時的語言要清楚、具體、簡練的,且一次只能提一個問題。2、問題應符合學生的原有知識水平。3、等候時間的長短對回答質量的影響很大。等候時間一般有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教師提問后至學生回答前之間的停頓(等候時間1);二是學生回答后至教師反前之間的停頓(等候時間2)。4、提問后的反饋。及時且正確的反饋既可以糾正學生錯誤,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啟發(fā)學生更深的思考。批評、訓斥等消極的反應,會挫傷學生積極性,降低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
基于以上理論基礎,經過選擇和修改,最終采用以下觀察量表。
記錄說明:
。1)問題層次只需記錄相應的數(shù)字,即如果問題屬于“識記和理解”層次,則記錄為“1”。 (2)觀察到的是“是”,用√表示;若觀察到的是“否”,則用×表示。
三、課堂記錄和數(shù)據(jù)分析
觀課并記錄后,為了變?yōu)閷?shù)據(jù)進行分心,我把數(shù)據(jù)導入到Excel里并進行統(tǒng)計,得到以下表格。
四、結果分析和教學建議
本課內容屬于湘教版魯教版六年級下冊《地理》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地區(qū)和國家》中第一節(jié)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jié)內容是在認識大洲后,將學習區(qū)域地理的方法應用、遷移到了解一個國家,難度不大。整節(jié)課教師提問頻次適中,40分鐘內提問26個問題。本節(jié)課分為4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為教學內容做好鋪墊。就“島國有何優(yōu)勢”提出2個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后全班齊答;第二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有何特點”,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第三環(huán)節(jié)是“日本的自然環(huán)境的特點”的探究活動,主要以點名和全班齊答的方式回答;第四環(huán)節(jié)同樣是“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對生活生產的影響”的探究活動。
整節(jié)課中時間的安排前松后緊,第二環(huán)節(jié)的小組展示和教師總結點撥的時間過長,因此第三環(huán)節(jié)的討論和教師點撥比較倉促。下面就量表中的每一個觀察點對這節(jié)課進行具體分析。
。1)提問認知層次搭配合理,問題指向明確,語言表達清晰。由于區(qū)域地理學習的方法在前面已經學習了,本節(jié)課只是應用、遷移到具體學習一個國家,對學生而言難度不大,整節(jié)課低層次問題與高層次的問題比例分配為5:5,是正常比例。
(2)提問時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指圖提問的比率達50%,且基本上較高層次的提問都提供了地圖或材料,另外50%沒有提供地圖是因為問題較簡單,不需要地圖學生也能回答。
。3)等候時間 1 充分,等候時間 2 幾乎沒有。除去全班回答外,教師在進行討論的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足夠的'等候時間;但是在學生回答完后,基本沒有等候時間。在學生答錯或不完整的情況下,教師更傾向于換一個學生回答或教師自己回答。這樣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充分展開,也不利于學生更深層的討論。
。4)提問應該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學生答題方式以點名和全班齊答為主,整節(jié)課只有三個問題是學生舉手回答。而且教師點名的學生集中在座位的前兩排,后面幾排學生基本上沒有學生單獨回答。這樣的答題方式不利于面向全體學生和不同層次的學生,齊答過多會增長部分學生的惰性,點名回答也會挫傷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5)教師反饋有待改進。65%的回答教師沒有給于反饋,直接給出下一個問題;對于學生的錯誤回答,教師更傾向于轉向下一位同學,或轉向全班同學。僅有12%的問題,教師給予“很好”,“不錯”等簡單的鼓勵。學生的錯誤或不完整的回答,如果教師善于追問或加以點撥,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和誤區(qū),更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會增強課堂的生成性。而教師無反饋或缺少追問,將挫傷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五、觀評課反思
通過觀察陳老師執(zhí)教的《日本》這一節(jié)課,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平時在提問時也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平常上課,我基本上也是以點名或全班齊答的方式,候答時間很短,基本不給學生考慮的時間等等,也許正是這些原因才導致課堂上學生思維比較呆滯,課堂基本上都是按照我的思路進行,缺乏生成性的知識。觀察量表的使用也讓我再聽課和評課上
有了著力點,更有助于我通過觀課借鑒和反思,走上專業(yè)發(fā)展之路。
【教師觀課報告】相關文章:
教師觀課報告(精選20篇)10-18
英語教師研修觀課報告05-20
觀課報告09-09
幼兒園教師觀課報告04-07
教師觀課報告(通用20篇)10-19
研修觀課報告04-14
【通用】觀課報告09-14
化學觀課報告04-25
英語觀課報告07-06